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及实验报告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及实验报告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1 水到哪里去了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2

塑料薄膜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1 水到哪里去了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20

塑料薄膜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科学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1 水到哪里去了 组数 10 所需器材 烧杯、塑料薄膜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3.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4.2~3 天后,观察两个烧杯中水量的变化。

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探究和比较,学生很容易想到水会从烧杯里“跑”到空气中,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了“蒸发”。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2 水沸腾了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1 温度计 1 三脚架 1 试管夹 1 石棉网 1 塑料袋 1 酒精灯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2 水沸腾了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10 温度计 10 三脚架 10 试管夹 10 石棉网 10 塑料袋 10 酒精灯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科学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2 水沸腾了 组数 10 所需器材 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酒精灯、塑料袋、试管夹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2.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实验效果:

通过观察水沸腾的全过程,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思考现象出现的原理。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3 水结冰了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1 食盐 若干 试管 1

温度计 1

冰块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3 水结冰了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10 食盐 若干 试管 10

温度计 10

冰块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校园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3 水结冰了 组数 10 所需器材 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2.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3.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4.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5.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

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到了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当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在试管中占据更多的空间??同时,他们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怎样结成冰的。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4 冰融化了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试管 1

烧杯 1

冰块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4 冰融化了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试管 10

烧杯 10

冰块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4 冰融化了 组数 10 所需器材 试管、烧杯、冰块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2.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

实验效果:

比较清楚地观察到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以及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小。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2 小苏打 若干 玻璃棒 2

清水 若干

食盐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20 小苏打 若干 玻璃棒 20

清水 若干

食盐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组数 10 所需器材 烧杯、玻璃棒、清水、食盐、小苏打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50 毫升清水。

2.分别取大约 20 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 8 份。

3.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实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4.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5.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 50 毫升水中的份数。

实验效果:

通过对比实验,对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实验,明白了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质量是不同的。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6 加快溶解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4 食盐 若干 玻璃棒 1

热水 若干

冷水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6 加快溶解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40 食盐 若干 玻璃棒 10

热水 若干

冷水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6 加快溶解 组数 10 所需器材 烧杯、玻璃棒、热水、冷水、食盐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实验一:1.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

2.分别加到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

3.静置不动,观察并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

4.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二:1.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

2.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3.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

4.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5.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效果:

通过两个实验,学生观察到了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7 混合与分离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2 玻璃棒 1 滤纸 1 酒精灯 1 三脚架 1 食盐 若干 蒸发皿 1 沙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7 混合与分离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烧杯 2 玻璃棒 1 滤纸 1 酒精灯 1 三脚架 1 食盐 若干 蒸发皿 1 沙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7 混合与分离 组数 10 所需器材 烧杯、滤纸、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食盐、沙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实验一:1.用水分离食盐和沙 2.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3.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实验二:分离食盐和水 1.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2.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3.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实验效果: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质是有很多特点的,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分离混合在一起的固体,联系生活实际。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橡皮泥 若干

纸 若干

清水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1-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课地点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橡皮泥 若干

纸 若干

清水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1-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组数 10 所需器材 橡皮泥、纸、清水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用橡皮泥注意各种东西,让橡皮泥发生变化。

2.用纸做各种东西,让纸发生变化。

实验效果:

通过对水、纸和橡皮泥的变化进行对比,实际上是让学生对物力变化本质进行对比理解。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1 感受空气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自封塑料袋 1

气球 1

打气筒 1

口哨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1 感受空气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自封塑料袋 10

气球 10

打气筒 10

口哨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2-1 感受空气 组数 10 所需器材 自封塑料袋、气球、打气筒、口哨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自封塑料袋捕捉空气,运输空气。

2.给气球打气,抛起来玩。

3.吹口哨。

实验效果:

借助生活中常用物品,发现空气的特征和作用,丰富感性认知。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透明塑料杯 1 泡沫塑料 若干 水槽 1 打气筒 1 球针 1

纸巾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透明塑料杯 10 泡沫塑料 若干 水槽 10 打气筒 10 球针 10

纸巾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组数 10 所需器材 透明塑料杯、水槽、球针、纸巾、泡沫塑料、打气筒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

2.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泡沫塑料,可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3.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

4.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

5.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

6.画一画实验过程,试着用文字简要说明。

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在对空气有一个感性认知后,有明白了,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都能占据一定空间。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3 压缩空气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注射器 2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3)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3 压缩空气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注射器 2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2-3 压缩空气 组数 10 所需器材 注射器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相同多的水和空气,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向下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进行上面的实验,记下初始的刻度,堵住注射器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3.慢慢用力向上拉注射器活塞,然后松手,你又发现了什么? 4.重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

5.在记录单上画出向下压和向上拉时,管内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

实验效果:

学生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的过程,感受了空气微粒的间隙减小和增大的过程,明白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原理。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4 空气有质量吗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天平 1 皮球 1 打气筒 1

球针 1

豆子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4 空气有质量吗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天平 10 皮球 10 打气筒 10

球针 10

豆子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2-4 空气有质量吗 组数 10 所需器材 天平、打气筒、球针、豆子、皮球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在天平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2.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 10 筒空气。

3.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发现的现象。

4.继续给皮球打 10 筒空气,重复上面的实验。

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学生定性地认识到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天平 1 乒乓球、回形针 若干 打气筒 1 大袋子 1 球针 1 皮球 1 豆子 若干 泡沫块、医用棉花球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天平 10 乒乓球、回形针 若干 打气筒 10 大袋子 10 球针 10 皮球 10 豆子 若干 泡沫块、医用棉花球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组数 10 所需器材 天平、打气筒、球针、豆子、回形针、皮球、大袋子、乒乓球、泡沫块、医用棉花球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先将一个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回形针或绿豆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2.将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 20 筒空气,放回天平。

3.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同时,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6 我们来做“热气球”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塑料袋 1

纸筒 1

蜡烛 1

火柴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6 我们来做“热气球”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塑料袋 10

纸筒 10

蜡烛 10

火柴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2-6 我们来做“热气球” 组数 10 所需器材 塑料袋、纸筒、蜡烛、火柴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2.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3.重复几次试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效果:

通过简单的热气球模拟试验,学生对空气的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这一物理性质有了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空气变冷后会下降。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7 风的成因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盒子 1 火柴 1 双面胶 1 蚊香 1 透明塑料膜 1 小纸条 1 蜡烛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2-7 风的成因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盒子 10 火柴 10 双面胶 10 蚊香 10 透明塑料膜 10 小纸条 10 蜡烛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2-7 风的成因 组数 8 所需器材 盒子、双面胶、透明塑料膜、蜡烛、火柴、蚊香、小纸条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在纸盒的两个侧面各打一个圆洞。

2.点燃蜡烛后,将蜡烛放在盒中,然后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纸盒。

3.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实验效果:

通过模拟试验,学生观察到了“冷空气会向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这一现象。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2 认识气温计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气温计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2 认识气温计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气温计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 )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3-2 认识气温计 组数 10 所需器材 气温计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

2.观察其他温度计 实验效果:

学生学习与使用了气温计,为测量气温打下坚实的基础。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3 测量气温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气温计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3 测量气温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气温计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3-3 测量气温 组数 10 所需器材 气温计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2.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

实验效果:

学生用气温计获得“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并将其统计成图表,分析、发现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4 测量降水量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透明直筒塑料杯 1 剪刀 1 刻度尺 1 喷壶 1 纸带 若干

透明胶带 若干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4 测量降水量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透明直筒塑料杯 1 剪刀 1 刻度尺 1 喷壶 1 纸带 若干

透明胶带 若干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3-4 测量降水量 组数 10 所需器材 透明直筒塑料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喷壶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制作简易雨量器。

2.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

实验效果:

通过制作和使用雨量器,学生知道了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5 观测风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轻薄软布 1

硬纸板 1

订书器 1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5 观测风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轻薄软布 10

硬纸板 10

订书器 10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3-5 观测风 组数 10 所需器材 轻薄软布、硬纸板、订书器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

2.到室外观察风旗 2 分钟。

实验效果:

通过制作风旗、观察风旗的状况,学生尝试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和风向。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XXX 小学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演示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6 观察云 归还日期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归还情况 好 备注

填写人:XXX

学 生 实 验 通 知 单

年级 三 任课教师 XXX 实验时间

演示内容(几章几节)

3-6 观察云 上课地点 实验室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仪器名称 需要数量

归还情况

归还日期

X XXX 小学(演示、分组)实验情况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班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课题)

3-6 观察云 组数 10 所需器材

操作教师 XXX 实验主要过程:

1.到室外去观察云。

2.观察云量,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实验效果:

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对天空中云的形状、云量多少等产生了兴趣,渐渐意识到不同的云将带来不同的天气。

器材破损情况:

记录人

XXX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3、用嘴巴尝(无味道)。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 实验步骤:

1、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2、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橡皮筋振动并发出声音。

3、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鼓面振动并发出声音。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现象:音叉的振动导致水面产生波纹。

5、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五年级实验

实验一: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材料:激光笔(或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 实验步骤: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不能透过三张带孔纸屏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4、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冷热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实验材料:小的岩石块、酒精灯、火柴、镊子、绒线手套、烧杯、冷水。 实验步骤:

1、正确使用酒精灯给小的岩石加热。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岩石放入烧杯时要注意不能砸坏烧杯底部)。

3、观察并描述岩石的变化,说出结论。

实验三: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测力计,小重物(钩码或者文具盒等)。 实验步骤:

1、使用前先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不指零的要调零。

2、用手轻拉测力计,读出用力的大小(读数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用力要轻)。

3、用测力计测量一个小物体,读出重力大小(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指针已经达到最大数值还没提起,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

实验四: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钩码、小盒子、测力计、线、粗砂纸、细砂纸等。 实验步骤:

1、预测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不改变物体重量,只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对比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运动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改变物体重量,不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对比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运动时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六年级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秘密

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3、实验结论:

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 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

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 实验步骤:

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

4 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 实验步骤:

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3节)、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 实验过程:

1、将一定量的水倒入( )。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 )的底与壁。

3、视线与( )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 )或( )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 )不能拿出水面。

实验二:用什么方法辨认铁制物品

5 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木块、橡皮、塑料尺、卡纸、铁钉。 实验步骤:

1、预测以上物品是否能被( )吸引。

2、用磁铁验证,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三:辨别没有标记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器材:有、无标记磁铁各一块。 实验步骤:

1、指出有标记磁铁的( )极、( )极。

2、用( )标记磁铁的任一端接触无标记( )的一端,观察现象,再检验另一端,多次验证。

3、辨别出无标记( )的南极、北极。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材料: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 实验步骤:

1、组装电路: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 )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 ),确定能使小灯泡( )。③将( )安装在小灯座中。④打开开关。⑤用导线将灯座和( )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接通电路:闭合( ),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3、拆分器材:断开开关,使小灯泡( )。

实验二:检测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 );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 )(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 )和( )两组。

实验三:选择两种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电池、导线。 实验步骤:

1、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①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 )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②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 )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③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 )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2、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 )、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 ),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它们含有( )。

2、辨别淀粉: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 ),观察现象。 ②将( )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 ),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 )。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橡皮泥由沉变浮的秘密

实验材料:油性橡皮泥、刻度杯、200ML水、记录表。 实验步骤:

1、把( )实心团放入200ML水中观察沉浮,并记录排开的水量,再捏成实心的其它形状,完成同样操作(再捏一种实心形状即可)。

2、把橡皮泥捏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多种形状: ①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 ②把橡皮泥捏成盘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 ③把橡皮泥捏成船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 ④把橡皮泥捏成盒形,并记录排开的水量。 ⑤……。

3、得出结论:橡皮泥由沉变浮的原因在于它的( )不变,而是排开的水量( )了。

实验二:验证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装有红色液体的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烧杯、冷水、热水、记号笔、锥形瓶、气球。 实验步骤:

1、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液体是否有( )现象。

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气体是否有( )现象。

3、实验结论: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的现象。 实验三: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金属棒、蜡烛、凡士林、塑料小棒或火柴棍。 实验步骤:

1、把热学实验盒中的( )支好。

2、把塑料小棒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 )上。

3、用蜡烛给金属棒加热。从离蜡烛最近的一端塑料小棒( )落下。

4、实验结论:热能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 )的部分。

实验四:摆的快慢有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秒表、不同轻重的摆锤、不同长短的摆绳、铁架台。 实验步骤:

1、摆锤与摆绳一端连接,摆绳另一端( )在支架上。

2、摆绳长短不变,改变( )的重量,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

3、摆锤重量不变,改变( )的长度,观察记录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

4、汇报结果:摆的快慢跟摆锤的( )无关,跟摆绳的( )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摆绳越( ),摆动越快。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试题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步骤:

1、( )手握住镜臂,( )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 )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 )。

),

3、调节载物台下的( ),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调节粗准焦( ),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 )上,用( )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 )为止。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

1、说出小苏打和( )的使用比例约为1∶3。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 )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 )。

4、多角度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很多( )冒出,杯壁变凉等等。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 )。

6、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

。 )

第三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杠杆的科学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 杠杆尺

钩码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在杠 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观察 到的 现象

左边(阻力点)情况 右边(用力点)情况 用力情况 钩码数 (个)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数 (个)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1 、省力;2 、费力; 3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1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2 1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1 2 省力 4 1 1 4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 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轮轴的秘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器材 轮轴、细 线、钩码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观察 到的 现象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动滑轮和定滑轮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

目的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器材 定滑轮、动滑轮、钩码、测力计、线绳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 动滑轮能够省力。

(1 1 )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

(2 2 )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 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观察 到的 现象 (1 1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 同,可发现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 的 方向。

(2 2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 但 不改变用力 得 方向。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动滑轮 不 能 改变力的方向, 但是可以省力 。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 以改变用力 的 方向。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等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1 1 、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

2 2 、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

3 3 、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

4 4 、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观察 到的 现象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抵抗弯曲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 1 、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2 2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器材 1 1 、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2 2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 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

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观察 到的 现象

材料越宽、越厚抵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形状与抗弯曲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 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 将同样的纸折成“V V ”

“T T ”

“U U ”

“L L ” 等形状,然后按照上一次的实验方法分别在纸上放上铁垫圈,填写好下面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测试记录,并做 好分析准备

观察 到的 现象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而且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拱形的力量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测试纸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 纸、垫片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1 1 、把纸圈成一圈后松开,做成一个拱形,用铁垫圈测试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2 2 、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纸拱不会塌下来,测试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3 3 、用较多的书抵住脚拱。再测量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观察 到的 现象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做框架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制作框架,并研究其特性

实验器材 一次性筷子、皮筋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1 1 、用三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三角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2 2 、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四边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3 3 、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 4 、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5 5 、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 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

6 6 、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

7 7 、比一比,4 4 、5 5 、6 6 的不同情况,它们那种更坚固。

观察 到的 现象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制作框架时,三角形比四边形更加稳定 , 三角形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就会更大。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塔的研究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 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实验器材 饮料瓶、筷子、沙子、胶带、水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1 1 、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和水制造一个自己认为坚固而且不易倒的高塔。

2 2 、改变上下的大小,轻重支撑的底面大小,然后用扇风的方法测试学生建的高塔的抗风能力。

3 3 、将各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进行对比,看看哪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最强。

观察 到的 现象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框架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 稳定性好 , 它最 不容易倒。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

上册

实验者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电磁 铁磁 力的大小与 哪 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铁钉、线圈、电池

简 简 单 单 实 实 验 验 过 过 程 程

猜 猜 测 测

(1 1 )

当电池节数不变,缠绕不同匝数的线圈,如:10 圈、20 圈、30圈 圈 40 圈等,来测磁力的大小 ,注意导线两边要留有 一段。

(2 2 )

当缠绕的匝数不变,电池的节数变化,如 2 2 节、4 4 节、6 6 节等,来测磁力的大小。

观察 到的 现象 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

当铁芯、线圈和导线不变时电池数量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

实 实 验 验 结 结 论 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

第四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观察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2.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3. 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 (面粉、沙、 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

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4观察比较滤纸。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4. 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5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6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 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

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7.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 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 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实验结果: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8,实验名称: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实验步骤:

1、打开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反复3 次.观察

实验结果: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9. 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得快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食盐溶解的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

实验步骤:

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 看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

2、 将剩余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 看哪一杯中 食盐溶解的更快。实验结果: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热水的那杯溶解的快。

10. 实验名称: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实验目的:搅拌能否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

实验器材:. 筷子、方糖、冷水、热水、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3.把其中一个烧杯中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4.观察

实验结果: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

11. 实验名称: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水、每份2克食盐

实验步骤:

1、取一份食盐加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 溶解为止。

2、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

实验结果: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目的: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器材:装有食盐水的烧杯1个。

实验步骤:

1、观察放在窗台上装有食盐水的烧杯,你发现了什么?

2、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结果:食盐不会随水一起蒸发。

14.实验名称: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目的: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器材:大、小音叉各一个,音叉锤一个。

实验步骤:

1、取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轻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弱、低音;重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低音。用同样 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15. 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

实验器材:锣、鼓、钢尺、皮筋。

实验步骤: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然后轻轻击打看能不能发出声音?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然后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吗?

3、用力拉伸橡皮筋然后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能发出声音吗?

实验结果: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16. 实验名称: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目的: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器材:水槽一个、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2.观察水面变化。 实验结果:水面的波纹是振动的音叉触及水面产生的。

17. 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步骤:

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 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18.实验名称: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盛有不同水量的相同烧杯4个且标有编号、筷子。 实验步骤: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观察 实验结果: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19. 实验名称: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一把。

实验步骤:

1、确定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

2、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部分的顶端。

实验结果:尺子越短,发出的音越高;尺子越长,发出的音越低

20. 实验名称:振动物体与声波

实验目的:振动物体与声波的联系

实验器材: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槽、水、土电话

实验步骤:

1、仔细观察,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2、拉直土电话“电线” ,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外一名 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听。实验结果: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水时,会使水产生振动。

21. 实验名称: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实验器材:1米长的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音叉、音叉锤。

实验步骤: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实验结果:声音在四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依次是:铝箔、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 23实验名称:鼓膜的振动

实验器材:塑料杯子、气球皮、扎线、音叉、小沙粒

实验步骤:

1、把气球皮蒙在塑料杯子口上, 用扎线扎紧。

2、在模拟的“鼓膜”上,放几粒沙。

3、用音叉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

4、观察音叉发出不同强弱的声音时, “鼓膜”是怎样振动的。 。

实验结果:当声音大时或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小声音远时, “鼓膜”振动微弱

24. 实验名称:控制物体发声

实验目的:如何控制物体发声

实验器材:塑料罐、纸、毛巾、棉花、豆子。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

2、用手、纸、毛巾、棉花分别捂住罐口,声音各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声源和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来减小噪音

25.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

3、读数。

4、比较。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6.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29. 实验名称:上肢的运动

实验器材:哑铃。

实验目的:观察上肢的运动

实验步骤:

1、用左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体会在这一动作的全过程中, 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2、反复做上述动作,感受骨骼、关节 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实验结果: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协调配合的

31. 实验名称: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实验目的:探索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实验器材:塑料袋

实验步骤: 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过一会,会有什么感觉?

实验结果:在反复的呼吸中,感觉到呼吸越来越困难,最后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32. 实验名称: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器材:洗耳球一个、水槽一个、水

实验步骤:

1、捏住洗耳球,松手时水被吸入塑料管中,这时要马上移开洗耳球,让吸上来的 水流进水盆里。

2、用洗耳球将低处水盆里的水输送到高处的水盆里,看一分钟能吸多少次?输送多少水?

实验结果:

1、发现一分钟能吸55次左右,输送了大约10千克的水。

2、这里的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和心脏的工作相似,只是慢了些。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总结

1.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吗?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空气、 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水分不同(一组得到水,另一组没有水)

实验的方法 (对比实验)

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里。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2.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推测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水分、土壤、空气、温度等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阳光(一组得到阳光,另一组没有阳光)

实验的方法 (对比实验)

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结论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3.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我们提出的问题

蚯蚓喜欢有光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我们的推测

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同类的蚯蚓,数量相同,同一个盒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环境条件,盒子一端有光,一端黑暗

实验的方法 (对比实验)

1. 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一端有光,一端黑暗; 2. 将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 3. 反复多做几次。

实验结论

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4.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湿润的环境? 我们提出的问题

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湿润的环境?

我们的推测

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同类蚯蚓,相同数量,同一个盒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环境条件,土壤一端干燥,一端湿润

实验的方法 (对比实验)

1.找一个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土壤,一端干燥,一端湿润

2. 将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 3. 反复多做几次。

实验结论

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5.我们研究的问题:冷和热的作用对岩石会有影响吗? 我们研究的问题

冷和热的作用对岩石会有影响吗?

实验材料

酒精灯、石块、夹子、冷水、烧杯、火柴等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用夹子夹住石块;

2.将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并立即投入到冷水中; 3.石块冷却后,反复多做几次。

实验现象

石块出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掉落

实验结论

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

6. 我们研究的问题: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研究的问题

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我们的猜测

如果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程度小, 如果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程度大。

实验的方法

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

土壤、小草、容器、喷水器、水、铲子等

相同的条件

土地坡度一样,降水的高度一样,降水量要一样。

不同的条件

一块土地有植物覆盖,另一块土地没有植物覆盖。

实验结论

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程度大。

7. 我们研究的问题:土地坡度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研究的问题

土地坡度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我们的猜测

土地坡度小,受侵蚀程度小,土地坡度大,受侵蚀程度大。

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

土壤、小草、容器、喷水器、水、铲子等

相同的条件

两边植物覆盖率一样,喷水的高度一样,降水量要一样。

不同的条件

一块土地坡度小,一块土地坡度大。

实验结论

土地坡度小,受侵蚀程度小,土地坡度大,受侵蚀程度大。

8. 我们研究的问题: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研究的问题

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我们的猜测

降雨量小,土地受侵蚀程度小, 降雨量大,土地受侵蚀程度大。

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

土壤、小草、容器、喷水器、水、铲子等

相同的条件 两边植物覆盖率一样,土地的坡度一样,喷水的高度一样。

不同的条件

一块土地降雨量小,一块土地降雨量大

实验结论

降雨量小,土地受侵蚀程度小,降雨量大,土地受侵蚀程度大。

9. 我们研究的问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吗? 研究的问题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

物体间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小; 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就大。

实验器材

小车、弹簧秤、木板(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盒子、钩码等

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

相同的条件

同一辆小车,相同载重量、都匀速移动

不同的条件

接触面不同。一次接触面光滑,一次接触面粗糙

实验步骤

1.在小车的盒子里放6个钩码,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木板的光滑面匀速移动,测出力的大小,反复多做几次;

2. 在小车的盒子里放6个钩码,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木板的粗糙面匀速移动,测出力的大小,反复多做几次; 3. 比较测出的数据

实验结论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10. 我们研究的问题: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吗? 研究的问题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

物体重量小,摩擦力就小; 物体重量大,摩擦力就大。

实验器材

小车、弹簧秤、盒子、钩码

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

相同的条件

小车,接触面相同、都匀速移动

不同的条件

物体重量不同。

实验步骤

1.在小车的盒子里放6个钩码,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木板上匀速移动,测出力的大小,反复多做几次;

2. 在小车的盒子里放8个钩码,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木板上匀速移动,测出力的大小,反复多做几次;

3. 比较测出的数据

实验结论

物体重量小,摩擦力就小;物体重量大,摩擦力就大。

11. 我们研究的问题: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有关吗? 研究的问题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

物体滑动时摩擦力大,物体滚动时摩擦力小

实验器材

小车、弹簧秤、盒子、钩码、胶布

实验方法

对比实验

相同的条件

小车的载重量、接触面相同、都匀速移动

不同的条件

小车的运动方式,一次小车滚动,一次小车滑动

实验步骤

1. 在小车的盒子里放6个钩码,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木板上匀速 滚动,测出力的大小,反复多做几次; 2. 用胶布缠住车轮

3. 在小车的盒子里放6个钩码,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木板上匀速 滑动,测出力的大小,反复多做几次; 4. 比较测出的数据

实验结论

物体的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考察报告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及实验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仪器准备通知单及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gongzuo/12006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