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常见题型解析及备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中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常见题型解析 一.常见题型及解析 1.考查内容概括 题目样式: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第X件事。 知识储备: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题思路:

谁 + 做什么 答案示例:

小女孩 在医生的帮助下为生病的弟弟买到了一个奇迹。 2.考查文意理解 题目示例:

①请写出标题中“奇迹”的两层含义。(考查全文) ②第⑧段"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中"错误"指 什么?她为何会犯错?(考查段落) 答题思路:

注重整体感知,锁定问题指向,链接文段内容,捕捉答 案要点。 答案示例:

①治病的药。医生只收取1美元11美分便治好了小女孩生 重病的弟弟。

②老太太误认为两位黑人要打劫她而趴在了地上。原因 是:没有听出两位黑人说"趴下"一词的另一层意思;有根 深蒂固的种族偏见。 3.考查表现手法 题目示例:

①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这样安排 有什么好处?

② “这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是药剂师的哥哥”在文中有何作用? 知识储备:

衬托(08、09、11年中考)、伏笔(12年中考)、对比(11年中考)、 悬念、照应、承上启下、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动静结

合、烘托、抑扬、象征、虚实相生等。(好考、易考的要反复讲、练) 答案示例:

①反复夸孩子“懂事”,反衬“我”作为孩子的不懂事。 ②以动衬静的手法,烘托了夜晚的和谐、美好。 ③为下文奇迹的发生埋下伏笔。 4.考查表达方式、语言等 题目示例:

1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①文章是怎样刻画小女孩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作简要

分析。 (此类题目几乎年年考) ②第⑧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知识储备: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外貌、心理、神态;景物描写)、修辞(比喻、拟人、 对偶、设问、反问、反复等)。

答题思路:写法 + (例子) + 效果 答案示例:

①语言描写。如“我这里有钱,”小姑娘说,“如果 不够,我会再想办法。你只要告诉我卖多少就行”。刻画 了小女孩善良、懂事、可爱的性格。 ②比喻。生动形象地 描绘出“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后的震撼、愧疚。 5.考查读后启示 题目样式:

①读完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②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答题思路:

围绕文章内容,确定回答中心,言之有理地展开。 答案示例:

从小姑娘的角度,围绕“信念坚定”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从医生的角度,围绕“奉献爱心”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二.培养良好的临场阅读习惯 做好记叙文的阅读理解

第一步,精读文章,整体感知,完整准确的理解内容和形式。

第二步,研读问题。一字不漏地阅读问题,找出题干中的重要词语,明白命题者的意思,避免答非所问或漏答。

第三步,细读文段,做好标记。答题时最好摘取文中的词句综合整理,尽量少用自己的语言。 概念区分举例: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衬托、反衬、想象、联想、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借物喻人、设置悬念、卒章显志…… 规 范 答 题 模 式

例:语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渲染了× ×气氛 烘托了人物××心情 点明× ×中心 突出× ×主题 规 范 评 价 用 词

例:语言特色(风格)评价用词:

2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A.生动形象,优美清新; B.朴实真挚,通俗易懂; C.幽默诙谐,富有趣味; D.语言犀利,讽刺性强; E.深邃含蓄,哲理性强; F.大气磅礴,气势如虹; G.准确严密,深入浅出; H.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I.委婉含蓄,发人深省…… 考点:

整体感知,能概括主要内容、要点、主题。 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 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概括记叙文中心常用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把握六要素技巧: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记叙文线索: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 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记叙文的线索可分七类:

物线 事线 人线 感情线 时间线 地点线 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记叙的“点”“面”与详略:

记叙文中的“面”要略写,往往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点”要详写,体现中心、突出主旨。

文章详略得当的好处:避免冗长的叙述,便于集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中心更突出。

略写内容作用:为详写内容作铺垫或作补充。 叙述顺序 :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作用: 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刻画人物更丰满,内容更充实。 不同人称的作用

3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

1)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 2)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 3)按感情的变化划分

4)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

5)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结尾段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或重申论点,或展示结局,或升华情感,目的是给读者一个简明、清晰、深刻的印象。

②深化主题:从另一角度阐述、说明,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③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 几种照应及作用:

①开头结尾照应。开头提到的意思,在结尾处再加以强调深化。

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突出,能更好地抒发感情,渲染气氛。 ②正文与标题的照应。正文中一次或多次提到或点化标题,或具体解释标题。 作用:使文章的思想精华醒目地揭示给读者。具体解释标题是使读者清楚标题的意思。

③行文中前后照应。 作用:可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具有吸引力和戏剧性,结构更紧凑,文脉更贯通。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承上启下的句子。 刻画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白描

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背景(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 推动情节发展 渲染( )气氛 突出人物性格

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等。 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

4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不同抒情方式及作用:

直接抒情法 : 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强烈直接、震动人心。 间接抒情法: 使情感表达含蓄婉转,富有韵味,语言美丽,感染力强

通过叙述抒情,叙述时加上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 通过描写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从意义精当的角度:准确、鲜明、生动、

从色彩鲜明的角度:感情色彩(褒、贬义)、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 从声音和谐的角度:音节匀称、韵脚和谐、叠音优美。 特殊词语的表达效果考题举例:

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 表现了在特定时代,作者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书时的意外和惊喜之情。 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小姑娘的美好纯真心灵的赞美。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对偶句: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排比句:琅琅上口,气势通畅,富有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比拟: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例句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物(化人为物,启发读者想像,更生动。 )例句 :人群向前涌动着。

排比:结构紧凑,文脉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例句①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等关系。)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5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语:即“说反话”,产生讽刺性,能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例句: ①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设问: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加强语气,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借代:突出事物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引人联想,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例句: ①特征代本体:应是绿肥红瘦。 ②部分代整体 :孤帆一片日边来。③具体代抽象:南国烽烟正十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给人以深刻印象 。有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两种。 例句:①春蚕到死丝方尽(“丝”既是“蚕丝”又与“思”谐音双关,表达思念之情)

②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突出作者感情,深化文章主题。 例句 ①谦受益,满招损。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

象征、渲染、对比、衬托、烘托、铺垫、伏笔、联想、想象 …… 设置悬念、开门见山、首尾照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 …… 白描细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以乐衬哀……

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古讽今…… 写作手法赏析:

象征: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 对比:鲜明地突出……(特征或优劣、好坏)

衬托: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使形象更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烘托:从侧面渲染来突出主要写作对象。如以……的环境,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铺垫:为将写的人物或事件做准备,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伏笔:比较隐蔽的一种表现方式,往往要将整篇文章看完了前后联系起来才发现。能推动情节,突出人物等。 作用不同

6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铺垫:为主要的人物、事件做陪衬。 伏笔:为出现的人物、事件作暗示。 写法不同

铺垫:大肆渲染,惟恐不见。 伏笔:隐蔽埋伏,点到为止。

联想:由某人、事、物而想起与其相关的人、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如比喻和拟人都是作者的联想。

想象: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能使文章新奇、丰富。

点面结合:详细描写和概括性叙述相结合。“点”,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特征的详细描写; “面”,指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白描: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细节描写: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便于表达感情。

设置悬念: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表达文章主题。

托物言志: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使表达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引人深思而又印象鲜明。

先抑后扬: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贬低或否定它,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以小见大:小处着笔,大处着意。通过小事看大节、通过部分看整体。蕴含深刻的生活哲理(或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精神品质。)

巧合: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戏剧性和可读性,很好地表现主题。 注意区分: 对比与衬托

对比,是把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衬托 注意区分:

7

2013泗渡中学中考复习资料陈永

烘托与衬托

烘托是烘托气氛(①以物烘托人,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烘托出诗人心境十分寂寞 。②以人烘托人,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③以物烘托物。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烘托一种幽静的氛围。) 衬托是A衬托B,衬托出B的精神、品质。(《爱莲说》中以菊正衬、以牡丹反衬 莲的高洁傲岸……)

烘托是从周围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写对象,是渲染;衬托是两件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正面比较和反衬,突出描写对象 。

8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常见题型解析及备考在线全文阅读。

中考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常见题型解析及备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722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