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图1—4 明代成都城 图1—5 清代成都城

4.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时的国家后方基地

1937年后,沿海、沿江部分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成都一时成为战时后方基地的一座重要城市,为疏散、战争需要,新建工程增多,一度刺激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发展,至1945年,营造厂社发展到137家,先后建造了军用机场、大学等一批较大工程,此时的空间发展已明显溢出古城,周边用地获得了大量开发,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解放初期至1960年——奠定现代城市格局

基本建设不断发展,以“川藏公路,成渝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在东郊工业区兴建了大批工业项目,使成都作为一新兴工业城市在川西初见雏型,随后的一批大型工用建筑项目和居民点的建成,使成都布局逐渐突破现今一环路的用地范围,在东北、东南方向形成较大片的建成区,但在此之后至1978年末,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成都的建设在干扰破坏中历经艰难曲折,百废待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0年代末,拨乱反正,坚持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城市面貌产生了巨变,但由于城市建设仍以旧城的改造和城区内的填空补缺为主,建设用地虽有不少增加,但布局结构与1960年代初期相比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一阶段的空间发展,经历了轴向扩展至内向填充的阶段演变。

6.1990年代后——“都市化”的空间演变特征

“都市化”是这一阶段城镇群体空间演变的主要特征。伴随着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中心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用地迅速拓展并联为一体,城市群体呈现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轴向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二环路、“五路一桥”、绕城高速相继修通,以府南河及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为标志的旧城更新,不仅使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已经从1970年代的50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283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近5倍,“环形加放射”以及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格局变得愈发明晰,而且出现了城市发展区域化的特征。

就成都的城市发展阶段来看,基本经历了点状形成、轴向扩展、伸展轴稳定、内向填充、再次轴向伸展五个过程。在扩展程度上表现出周期性规律,在扩展方向上表现出轴向规律,在空间形态上表现出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均衡结构。

12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图1—6 解放后成都建成区变化图

(三)历次总规回顾

1.1956版总体规划回顾

(1)规划背景与主要内容

? 解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都市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国家定点建设了一批以机械加工和精密仪器为主的大、中型工业企业。1953年开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都的城市性质定为:“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 ? 解放初期,成都由消费性城市向工业城市过渡,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完全靠国家按计划投资,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国家计划,因而城市性质也直接反映计划项目。由于投资渠道比较单一,这种性质也容易控制和操作。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背景。

? 1959年大跃进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城市规模,开辟了几个近郊工业点,强调了城市布局的理想化。至1963年,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1959年的规划显得不够现实,随即又进行了规划的调整,强调了勤俭建国的方针,压

13

缩了城市规模,不再增加工业项目。这两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都是当时社会经济背景的产物,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两次的调整都未涉及到城市性质的调整,1956年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性质一直沿用到1980年,文革期间,城市规划几乎处于废弛状态。

(2)简要评价

基本沿用苏联模式,强调形式,追求气势,城市布局以旧城为基础,向四周紧凑发展,道路网采用环形加放射的布置形式,保留了两江环抱和偏心主轴的传统格局,强调功能分区,围绕着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突出了工业布局,奠定了城市布局基本框架和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基本格局。

56版总体规划 59年总规调整

63年总规调整 73年总规调整

图1-7 56-73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1984版总体规划回顾

(1)规划背景与主要内容

? 84版总规修编的规划背景是: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中央提出了“四化”建设的总目标,经济模式仍然维持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城市性质是:“省会,全省的科

14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学文化中心,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的工业基地”。

? 1984年,成都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确立了成都市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此,1984年的总体规划在上报之前又新增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并将“历史文化名城”列为成都市城市性质的重要内容。

? 1984年国务院批准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准的城市性质为:“四川省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与上报的城市性质相比较,省掉了较为具体化的“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的工业基地”一句。由于改革开放,城市产业结构处于迅速变化之中,出现了难以按主观意志进行控制的趋势,原有的主导产业在衰退,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未来的主导产业显得难于把握。

? 84版总规确定市区至2000年人口规模为145万人,规划用地81平方公里,全市城镇人口为200万人。由于三线企业的返迁,1987年的调整规划中将2000年市区人口规模调整为175万人。

(2)实施成效

?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性质,突出了成都的特点和城市建设的重点,在这一性质指导下,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以及科技文化事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又不够全面,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缺乏指导性。

? 至1994年,建成区范围内人口规模已达176万人,实际居住人口195.23万人,突破了原规划的规模,使得城市用地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 用地布局方面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城镇的行政区由过去的单一“城市”或“郊区”型调整为“城郊结合”型,各区都致力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使得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大,加之各区因实际发展需要而制定的部分新区的规划也超出了总体规划范围,致使这些超出84年规划范围的城市建设与总体规划脱节,显得较为混乱。

(3)简要评价

以城市现代化为主题,强调城市功能的完善,确立了环形加放射的城市路网格局,形成单中心的城市结构。84版总体规划的城市性质在本质上与1956年规划是相同的,都是对城市现状特性的概括和总结。在城市性质和人口、用地规模几经修改之后,仍然不能完全适应之后的市场化建设和空间拓展需要,同时在发展目标上着眼面较小,未能跳出四川省的区域范围,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与前瞻性。

15

84版总体规划 96版总体规划

图1—8 1984-1996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3.1996版成都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1)主要内容

? 最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于1994年开始着手编制,1996年编制完成,1999年由国务院批复。

? 在逐步开放和市场经济渐进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96版总体规划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逐步完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比前两版规划有了大幅提高。确定的城市性质为“省会,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模为2000年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172平方公里以内,2010年2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226平方公里以内。确定了3260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提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区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提出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中小城市为主体,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并相应提出都市区的发展方针和规划要点。

(2)实施成效

① 城市向东向南全面启动,东郊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已开始实施

为实现城市向东、向南发展,建设城市副中心,成都市已实施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五路一桥”及绕城高速工程,目前工程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向东、向南发展的态势,随着东郊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并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向东向南发展。东郊的传统工业用地逐步改造为城市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及公园绿地,城市用地布局更趋合理化。

② 旧城改造初见成效

16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 则 .................................................................. 1 第一章 规划概况 ................................................................. 2 一、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 2 二、修编背景 ..................................................................... 4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 5 四、成都概况 ..................................................................... 6 五、城市发展历程和历次总规回顾 ................................................... 9 六、四川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点 .................................................. 20 七、规划重点 .................................................................... 22 八、技术路线 .................................................................... 25 九、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 ........................................................ 26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 ............................................................. 28 一、发展总目标 .................................................................. 28 二、城市发展分目标 .............................................................. 30 三、城市发展阶段目标 ............................................................ 31 四、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 32 第三章 城市发展总体策略 ......................................................... 34 一、区域协调策略 ................................................................ 34 二、城乡统筹策略 ................................................................ 35 三、生态优先策略 ................................................................ 35 四、空间优化策略 ................................................................ 36 五、产业转型策略 ................................................................ 36 六、枢纽强化策略 ................................................................ 36 七、文化引领策略 ................................................................ 37 第四章 市域城镇化水平与发展战略 ................................................. 38 一、现状人口规模与发展趋势判断 .................................................. 38 二、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 .......................................................... 40 三、城镇化目标与战略选择 ........................................................ 42 四、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 43 五、城镇土地利用引导 ........................................................................................................................ 45 第二部分 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 51 第五章 城乡资源环境控制与建设限制性分区 ........................................ 52 一、重要空间要素管制 ............................................................ 52 二、建设限制性分区 .............................................................. 56 第六章 城镇体系 ................................................................ 59 一、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 59 二、发展策略 .................................................................... 64 三、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 65 四、规划建设指引 ................................................................ 71 五、规划措施 .................................................................... 76 第七章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 78 一、第一产业 .................................................................... 78

1

二、第二产业 .................................................................... 80 三、第三产业 .................................................................... 87 第八章 综合交通与枢纽体系 ...................................................... 100 一、现状概况及主要问题 ......................................................... 100 二、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 103 三、规划布局 ................................................................... 103 第九章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 108 一、现状发展综述 ............................................................... 108 二、发展目标及策略 ............................................................. 109 三、商业设施 ................................................................... 110 四、文化服务设施 ............................................................... 112 五、医疗卫生设施 ............................................................... 116 六、体育设施 ................................................................... 118 七、教育科研设施 ............................................................... 121 八、殡葬设施 ................................................................... 123 九、城市基层治安管理机构设施 ................................................... 125 十、农贸市场 ................................................................... 125 第十章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 127 一、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 127 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 128 三、优秀近现代建筑 ............................................................. 137 四、古树名木保护 ............................................................... 137 五、古建筑群(村落、街区) ..................................................... 138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40 七、历史文化资源展现结构 ....................................................... 141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 ............................................................. 142 一、现状及分析 ................................................................. 142 二、环境保护规划 ............................................................... 145 第十二章 公共安全与灾后重建 .................................................... 154 一、总体要求 ................................................................... 154 二、抗震工程 ................................................................... 154 三、防洪工程 ................................................................... 163 四、消防工程 ................................................................... 169 五、人防工程 ................................................................... 174 六、灾后重建 ................................................................... 178 第十三章 市政基础设施 .......................................................... 180 一、市域水资源利用 ............................................................. 180 二、给水工程 ................................................................... 187 三、排水工程 ................................................................... 195 四、电力工程 ................................................................... 204 五、通信工程 ................................................................... 212 六、燃气工程 ................................................................... 218 七、环境卫生工程 ............................................................... 226 八、能源发展 ................................................................... 232 第十四章 城市性质与职能 ....................................................... 241 一、 城市性质 .................................................................. 241 二、 城市职能 .................................................................. 242

2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 243 一、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及分析 ................................................. 243 二、 规划目标 .................................................................. 251 三、 发展策略 .................................................................. 251 四、 中心城区布局调整优化 ...................................................... 252 五、 城市绿线、黄线、蓝线、紫线控制 ............................................. 257 六、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 259 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 ...................................................... 266 一、现状及问题 ................................................................. 266 二、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 ................................................. 271 三、对外交通规划 ............................................................... 272 四、道路交通规划 ............................................................... 273 五、公共交通规划 ............................................................... 278 六、停车场规划 ................................................................. 283 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 ...................................................... 286 一、现状概况与问题 ............................................................. 286 二、发展策略 ................................................................... 287 三、级配体系 ................................................................... 288 四、规划布局 ................................................................... 288 第十八章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 ...................................................... 296 一、现状概况 ................................................................... 296 二、规划目标 ................................................................... 297 三、住房发展策略 ............................................................... 297 四、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 299 五、居住区与住房建设指引 ....................................................... 302 第十九章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305 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与价值 .......................................................................................................... 305 二、现状保护概况及存在问题 .......................................................................................................... 307 三、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 310 四、古城格局保护 .............................................................................................................................. 313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优秀近现代建筑群保护 .................................................................................. 316 六、文物古迹保护 .............................................................................................................................. 320 七、历史文化名城展现体系 .............................................................................................................. 323 八、规划实施措施 .............................................................................................................................. 326 第二十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 328 一、现状概况及问题 ............................................................. 328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 329 三、绿地系统结构 ............................................................... 331 四、绿地系统规划 ............................................................... 331 第二十一章 中心城区景观系统 .................................................... 333 一、城市景观风貌基本特征 ....................................................... 333 二、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 334 三、规划目标和原则 ............................................................. 335 四、中心城区总体景观风貌架构 ................................................... 336 五、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 337 第二十二章 中心城区公共安全 .................................................... 341

3

一、抗震工程 ................................................................... 341 二、工业危险品安全规划 ......................................................... 354 三、防洪工程 ................................................................... 362 四、消防工程 ................................................................... 368 五、人防工程 ................................................................... 377 第二十三章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与市政基础设施 ...................................... 383 一、环境保护 ................................................................... 383 二、给水工程 ................................................................... 388 三、排水工程 ................................................................... 392 四、电力工程 ................................................................... 401 五、通信工程 ................................................................... 404 六、燃气工程 ................................................................... 411 七、环境卫生设施 ............................................................... 415 第二十四章 规划管理措施与建议 .................................................. 418 一、循序渐进,完善规划研究编制体系 ............................................. 418 二、明确事权,优化规划管理体系 ................................................. 418 三、创新管理制度,促进规划管理的跨区域协调 ..................................... 419 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引导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420 五、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 420 六、完善土地收购储备与使用制度 ................................................. 421 七、强化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 422 八、创新城乡建设的投融资方式 ................................................... 422 九、推进规划的“精英参与”与“公众参与” ....................................... 423 附录:环境影响评价............................................................. 424

4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总 则

1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规划概况

一、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一)项目准备

1.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受成都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对成都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必要性。

2.2003年9月,成都市规划局艾局长及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等就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工作进行了座谈。

(二)资料收集与现状踏勘

1.2003年10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规划组正式成立,开始工作。

2.2003年10月,项目规划组开展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工作,共收集到50多个有关单位资料,实地走访了中心城区及周边7个区县的40多个有关部委办机构。

3.2003年10月,项目规划组召开有关交通、空军、铁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土地利用、工业发展等座谈会。

4.2003年10月24日,项目规划组向市规划局、省建设厅汇报现状调研分析,明确了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问题。

(三)方案比较、纲要编制阶段

1.2003年11月14日,项目规划组向成都市规划局汇报总规初步方案。

2.2003年11月25日,项目规划组向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总工室、科技处汇报总规初步方案。

3.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项目规划组多次向成都市规划局进行方案工作汇报。 4.2003年12月23日,项目规划组向成都市副市长孙平及各个有关部门汇报总规初步方案。 5.2004年3月1日,项目规划组向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总工室、科技处汇报总规纲要前期方案。

2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四)纲要审查阶段

1.2004年3月27日,规划组向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等主要市领导做了总规纲要成果汇报,各位领导充分肯定了项目规划组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所做的工作,对下一阶段规划成果的编制提出了要求,并形成了会议纪要。

2.2004年4月3日至5日,召开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评审会,建设部专家组和四川省评审组分别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2020)》进行了技术审查。建设部专家组和四川省评审组就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分别提出了书面的评审意见。

(五)成果编制阶段

1.2004年4月7日,项目规划组与成都市规划局研究讨论纲要修改的工作。 2.2004年5月初,项目规划组进行了补充调研。

3.2004年7月8日,项目规划组向成都市规划局、文化局、建委及相关专家学者汇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相关内容。

4.2004年7月12日,项目规划组向成都市交通局、铁路局、公交公司、地铁办、交管中心等部门汇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城市对外交通和道路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 5.2004年7月12日,项目规划组向成都市自来水公司、水利局、供电局、人防办、消防队等部门汇报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有关市政设施规划的相关内容。 6.2004年7月30日,项目规划组向成都市规划局进行总规成果汇报。

7.2004年8月10至11日,项目规划组就总规文本进行了集中性的讨论,随后对文本进行了全面性的修改完善。

8.2004年8月26日,项目规划组向成都市规委会进行总规成果汇报并获得通过。 9.2004年9月、10月,项目规划组分别征求了市人大城环委及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对总规成果的意见。

10.2004年11月11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 11.2004年11月25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12.2004年11月30日,项目规划组就总规成果向市政协会议征求了意见。 13.2004年12月22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14.2005年4月26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四川省建设厅审查通过。 15.2006年,四川省政府向建设部上报总规成果。

16.2007年12月26日,收到建设部对“成都总规”的审查意见。

3

17.2008年上半年,项目规划组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查意见开展成果完善工作,因发生汶川大地震,总规完善工作暂停。

18.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总规完善工作重新起动,完成后再次上报。

二、修编背景

为适应成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支撑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更好的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在成都市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成都市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一)总体规划修编背景

1.国务院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要求成都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2.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重灾区和省会城市的成都,需要针对灾后重建重新统筹布局,对长远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3.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以及“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城镇化为主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此外,先后提出“四位一体”、“三个集中”、“四大基础工程”等发展政策,对成都城乡统筹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二)总体规划修编理由

1.原总体规划到期,城市规模明显突破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于1994年开始着手编制,1999年由国务院

4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批复。虽然规划期至2020年,但国务院批复的法定时限至2010年。2009年成都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已达550万人,实际建成区面积已达375平方公里。而上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确定的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270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为22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突破了280万人,用地规模突破了124平方公里。

2.产业布局调整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 东郊工业区搬迁改造取得很大进展。

? 城市东部和南部新区(市政府南迁)工程启动。

? 城市核心区、危旧房改造、水环境治理、沙河综合整治、交通畅通工程、清理处置停工工程等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 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选线定位与可行性研究(成渝客运专线、成都北铁路编组站、成都双流机场扩建第二条跑道、新机场选址等)。

3.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灾后重建规划、总体功能区等规划的综合协调

作为国土资源部全国14个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试点城市,《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已经基本完成,《成都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成都市总体功能区规划》等宏观性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迫切需要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总体协调。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成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建立规划区内高度统筹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系、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

5

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

(二)贯彻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

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乡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成都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现和挖掘成都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四)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镇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成都概况

(一)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o54’—104o53’和北纬30o05’—31o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地区毗邻,南面与眉山地区相连,西南与雅安地区、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二)人口资源

2009年,户籍人口总数为1139.63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

6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居第四位。其中,市区人口520.82万人,县(市)人口618.77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34人,其中市区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达2421人。

(三)行政区划

成都现辖9区4市(县级市)6县,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温江区、新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

图1—1 成都市行政区划

(四)社会经济发展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2.6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6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第一、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5.9%、44.5%、4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2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234亿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仿城市”等称号,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五)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成都市地质历史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

7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米。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土地资源

成都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等8类。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土地垦殖指数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2%,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3.气候资源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自己特有的气候资源:一是东西两部分之间气候不同。由于成都市东、西高低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增而锐减,出现东暖西凉两种气候类型并存的格局。二是冬暖、春早、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6.4oC左右,≥10o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700—5300oC,全年无霜期大于337天,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oC左右,0oC以下天气很少。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124.6毫米,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为2:1左右。四是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资源的组合合理,有利于生物繁衍。五是风速小,广大平原、丘陵地区风速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042—141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83.0—94.9千卡/平方厘米。

4.水资源

成都市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5.49亿立方米。主要特点:一是河网密度大。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河网密度高达1.22公里/

8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平方公里;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库、塘、堰、渠星罗棋布。2001年有效灌溉面积达36.6万公顷,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61.5万千瓦。二是水质优良。成都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河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地下潜流和融雪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峡谷之间,受人为污染极小,因而水质格外优良,绝大部分指标都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的要求。

5.生物资源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动、植物资源就有11纲、200科、764属、3000余种。其中,种子植物2682种,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主要脊椎动物23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中药材860多种,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蜚声中外。

6.旅游资源

成都市名胜古迹蜚声中外,加上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因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并具有鲜明的成都特色。一是人文景观多:全市现有人文景观172处,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价值高,其中,尤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二王庙、文君井、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院、宝光寺、王建墓、东汉墓等最具特色。二是自然景观全:成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俱全。三是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现已形成以成都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组合不同、风格各异的都江堰、青城山、宝光寺等8个国家、省、市级风景片区和西岭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池国家级森林公园、龙门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四是旅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成都处在由剑门蜀道、九寨沟、成都、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旅游胜地组成的四川旅游环和由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桂林、广州等旅游中心组成的全国旅游环的联结点上,还是内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

五、城市发展历程和历次总规回顾

(一)历史沿革

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王开明九世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境)“徙治成都”,以“周太王从

9

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集,三年成都”,故名成都,相沿至今。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垣。当时城周12里,高7丈。成都城市在这一年正式建立。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岷江两岸人民兴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二千多年来一直浇灌着成都平原。因此,成都水旱从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故世称“天府”。西汉时期,成都织锦业驰名天下,当时,在城西南设立了锦官,专管织锦,并筑有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在历史上,成都又是一座水网密布,江桥众多,树木葱笼,繁花似锦的“花城”。19世纪法国旅行家古德尔孟曾赞叹成都是“东方的巴黎”。

二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祖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秦、汉、晋、隋皆因得蜀而统一天下。西汉公孙述、三国刘备、西晋李雄、东晋李寿、五代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等封建王朝均建都成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县治所,元、明、清为四川省治所。民国初年,成都是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为四川省省会至今。

(二)城市建设历程

据考证,成都的建设始于周朝末年,古蜀国王开明王朝由华阳迁都于此,也就有了“一年成邑,两年成集,三年成都”之说。此后的两千多年,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成都的建设发展史,有六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开发建设时期:

1.秦灭古蜀——千年古城的雏形

仿咸阳建制于成都东筑大城,“大城周回十二里”,形成了日后的成都雏型。历经两千多年,历代的城垣虽然有兴有废,有扩有缩,但范围大体不变,城址的中心更是从未改变过。

10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图1—2 秦成都城

2.唐代——两江抱城的城市格局

成为工商繁茂的大都会,有“扬(州)一益(成都)二”之称。公元879年,西川节度使高骈将内江改道,从北面绕新城外沿汇入外江,形成两江环抱的格局,奠定了后来成都的基本框架格局。

图1—3 唐代成都城

3.明清——三城相重的布局形态

明初曾一度出现筑城高峰,在宋元罗城城垣旧址上修筑了明罗城,并兴建了规模壮观的蜀王府,形成三重城的套城格局。清代通过满城的兴建使城市的布局形态进一步发生变化,但三城相重的布局形态仍然是延续了三百余年的古城重要特点。

11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在规划提出“优化旧城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旧城改造思路指导下,旧城内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环境及城市面貌得到改善,特别是中心城区畅通工程的实施,“井”字快速路网的构建,改善了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状况;一百多条街道综合整治,改变了旧城城市面貌;另外,春熙路、红星路、东大街的成功改造,为成都构建未来城市核心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③ 中心城区外围卫星城发展加速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原规划所确定的七个卫星城,正向中心城区功能片区转变,初现大成都的轮廓。一些城市功能向卫星城转移,使周边的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联系更加紧密,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担城市的一部分功能,与中心城区一起构成大成都城市的主体,发展为一体化的城镇化地区。 ④ 城市交通得到改善

? 总规实施以来,完成了绕城高速、成灌高速公路等六条对外快速通道的建设,增强了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 全面加强了以城市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规中确定的近期建设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中心城区的道路总长度达到1126公里(总规确定的2010年道路长度为1141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2.2%,高于全国8.09%的平均水平,人均道路面积从1994年的5.17平方米到2001年的6.85平方米,道路交通容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 基本实现了总规中确定的环形+放射的路网格局,特别是“五路一桥”工程的建设,推动了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步伐。

? 随着滨江路、红星路的陆续改造完成,以及东城根街和新华大道的改造工程实施,中心区“井”字形的快速路系统已具形态。

? 自2001年以来的大规模旧城改造工作的展开,大批中小街道的拓宽整治,一些重要路口的改造拓宽,使中心区的城市道路交通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 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公交营运车辆从1995年的995台提高到2001年的2186台,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客运结构中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从1994年的8.4%提高到2000年的10.2%。 ⑤ 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通过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府南河延伸段综合整治工程、光彩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旧城改造、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以及正在实施的中心城区水环境整治、沙河综合整治等项目,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市容环卫等工作成效明显,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总规中确定的近期环境保护目标基本达到,中心城区范围内环境质量相对稳定,部分地区和部分指标有所改善,基本遏制了污染加剧和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呈现噪声污染递减趋势。

17

⑥ 市政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善

? 水六B厂于2002年投产运行,新建三环路DN1800—DN2400供水干管,结合旧城中小街道整治实施了给水管道改造,供水服务范围从1994年的11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26平方公里。

? 修建三瓦窑污水处理厂二期,在此基础上建成成都第一个中水回用工程;开工建设乌龟碑污水处理厂;敷设完成三环路污水主干管,完成了三环路、西大街、红星路一至四段的雨水干管敷设。

? 完成成都热电厂2×14.2万千瓦技改任务;建成龙王站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新二村、机投220千伏变电站;高压线网建设更加完善。

? 通过新建三环路高压输供管网,实施长顺街、西大街、东大街等一系列旧城管道改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燃气输配气管网系统。

? 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长途光缆传输网、本地网建设迅速发展;光纤物理网、窄带及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初具规模,已拥有了比较完善的信息网络和强大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能力。

? 先后完成了府南河旧城区段的综合整治工程;府河望江楼至成昆铁路桥段城区防洪总出口工程;干河、二道河、南堰河、高攀河(部分段)、桃花江、饮马河、西郊河、沙河排洪渠等中小河道整治工程;2002年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已破土动工,使中心城区的城市综合防洪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 新建一个消防特勤站,二环路以内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和仓库已基本迁出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城市消防安全性随大规模旧城改造和设施更新而得以改善。

(3)需要正视的问题

① 城市发展空间不足

? 1996版总规所测算的现状(1994年)中心城区人口为195.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36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69.66平方米。而1996年经卫片和实地核实,成都中心城区实际城市建设用地已达220平方公里,根据实际情况和目前的发展趋势判断,当时测算的规模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在此前提下得出的规划人口用地规模明显偏小,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已达380平方公里,已经大大突破96版总规2020年248平方公里的用地规模,造成了近几年规划管理上的被动局面。

? 从1990年至2009年的19年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扩张了3倍。目前成都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已达550万人,正在以年均4.7%的速度递增,远远超出上版总体规划人口规模,而市域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1.3%。近几年,成都市域的建设用地以年均40平方公里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的大部分出现在中心城区以及新城地区。现状城市建设大大超越预期的发展速度,使得实际的用地规模一次次的突破历版总规的限制,在96版总规确定的中心

18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城区范围内,城市已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需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考虑城市的发展。 ? 与此同时,总规对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的职能安排缺乏引导和控制,新城没有真正起到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的作用,埋下了盲目发展和建设秩序失控的隐患。 ② 城市空间结构上的困惑

1996版规划是一个期限跨度长达25年的规划,但对城市空间结构长期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虽然确立了向东、向南发展战略和建立两个副中心的设想,但又受到传统行政机制的作用影响,过分均衡的“扇叶式”布局、环路的兴建加之西部市场化的大规模发展使得城市空间维持并进一步强化了单中心的结构形态,进而造成发展方向上的困惑。建设用地的高速增加和机动化、郊区化的快速发展趋势使得我们不得不提前面对城市空间结构有可能在远期遇到的复杂矛盾问题。表面上看,这种问题突出体现在中心城区尤其是靠近中心区的交通矛盾、环境质量和历史人文资源的遗失,但从更为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意味着城市综合发展的高成本低效益,意味着弱化了的城市竞争力。 ③ 规划实施的矛盾

1996版总规的编制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技术手段和管理体制上的局限,既缺乏对重要资源管理的刚性,又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性质变换使用的弹性,加之未臻理想的空间发展模式选择,造成规划实施上无可避免的困惑和矛盾。突出体现在:中心城区“摊大饼”趋势的加剧、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大规模破坏、绿化用地的蚕食、村镇建设的无序等。在都市区范围内,由于当时的7个卫星城仍然是县一级的管理体制,加之编制方法上的因素,总规对近郊区县的城市建设指导乏力,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心城区建设的矛盾问题。

(4)简要评价

? 1996版总规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编制的规划,与前几版规划相比,规划的视野更加广阔,从局限于省内到放眼西南地区,从单纯的中心城区规划到提出城市群发展战略,有力的指导了近些年的城市建设,然而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成长趋势面前,规划的指导性和适应性遇到了严峻挑战。其后“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西部开发战略高地”、“西部开发第一市”等战略思路的提出表明成都已不能满足于仅在“三中心两枢纽”的性质上做文章,跳出西南、决战西部,乃至在国家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限于背景条件和技术手段方面的原因,在城市空间拓展方面,规划对于解决“保”与“占”之间的矛盾问题显得十分乏力,没有充分估计到成都城市发展的速度,没有充分估计到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生态保护之间的巨大冲突。因此,实际建设大大突破了总体规划,发展空间严重不足。

? 在空间结构方面,规划一方面缺乏对新增长的城市职能与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缺乏对空间拓展与职能结构调整的正确引导,导致不合理的空间城市结构得以强化。

19

? 成都正处于经济社会超常规快速发展时期,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发展主体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是城市功能与产业结构的成长、调整和转移;是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目标的冲突。一方面,城市要抓住机遇,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空间和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大量而普遍的冲突,城市总体规划有必要对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变化做出应有的准备。

六、四川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点

(一)城镇发展方针

以集约、高效和提高质量为中心,努力提升成都特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战略高地,加快培育大城市,着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形成;在积极促进中小城镇发展基础上,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小城镇。

(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以实现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中心,充分发挥城镇的中心作用,逐步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12个区域大城市为骨干,其它中小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建设水平高、经济繁荣、管理高效、环境良好、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

(三)城镇发展战略布置

1.全省城镇发展以成都市为核心,以宝成、成昆、成渝、成达四条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成都平原城镇连绵区、川南城镇群密集区和攀西城镇发展区为战略重点,在努力提升成都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基础上,着力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形成和重点小城镇的发展,并注意扶持盆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城镇的建立。

2.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分类指导。成都平原地区采取网络带动,域面推进;盆地东部丘陵地区采取轴向扩张,点轴面结合;盆地西部山地地区采取以点为主,点轴结合。 3.建设成都、川南、川西南、川东、川东北和川西北六个城市经济区,抓好各区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分区城镇体系,形成“外有特色,内有分工”的职能结构。 4.调整和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各城镇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四川省培育支柱产业和发展区

20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域经济的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建立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特大、大城市注意综合发展,中小城镇强调专门化特色。中小型工业和乡镇企业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小城镇成为农产品加工集散地。 5.增加设市城市,控制建制镇数量,提高城镇功能,扩大城镇规模,加快城镇化步伐。规划2010年设市城市达58个,其中新建制26个;建制镇1890个,其中新建制100个。至2020年设市城市达75个,建制镇控制在2000个以内。

(四)全省城镇职能划分

? 成都城市经济区城镇,以电子、机械、食品、轻纺、化工和建材等为支柱,依托成都、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电子、生物、新材料、核应用、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 川南城市经济区城镇,以化工、机电、食品和建材等为支柱,加强煤炭开发和电力建设,形成全省重要能源基地。

? 川西南城市经济区城镇,以冶金、食品、烟草等为支柱,建设水电和航天基地。 ? 川东城市经济区城镇,以轻纺、食品和建材等为支柱,大力培育天然气化工等产业。 ? 川东北城市经济区城镇,以轻纺、食品、冶金、机械等为支柱,提高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加工力度。

? 川西北民族经济区城镇,以冶金、电力、医药、畜牧加工等为支柱,发展民族特色旅游。

(五)城镇空间布局

以宝成、成昆、成渝、成达四条交通干线为轴线,建立“一核”(成都都市核)、“三区”(成都平原城镇连绵区、川南城镇群密集区、攀西城镇发展区)、“四轴”(宝成、成昆、成达、成渝四条城镇发展轴),并形成一条城镇环线(成都—绵阳—遂宁—内江—自贡—乐山—雅安—成都)的城镇空间网络结构。

21

七、规划重点

(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在国家发展战略棋盘上走好成都的棋子,明确自身定位,寻求更好途径,带动宏观区域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 四个层面问题:成都在国家及部分具有国际意义资源方面再认识;成都在西部地区的职能与地位;面对传统西南地区以及成渝关系的再认识;大成都对四川全省发展的再认识。 ? 近些年的成都曾经出现若干不同的定位认识,如“三大中心、两个枢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部开发战略高地,西部开发战略支撑点”、“西部开发第一城”等。 ? 区域越来越成为拥有自身利益和自主权的独立个体,伴随着国际国内开放度的提高,区域间的竞争与协作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题。由于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为了能够在经济发展中抢占更加有利位置,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寻求更好途径从而通过竞争求发展,是城市发展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否则,要么成为其他经济区或城市的附庸,要么成为历史上第某个曾经辉煌过,现在却是边缘化的、无足轻重的“历史大流星”。

(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城市建设切实提高成都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四川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成都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都市以占全省约14%的人口,贡献了全省30%以上的GDP。成都较高的首位度、良好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决定了成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强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作用。

? 现状成都的产业资源高度分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带来发展成本高企,由此引发了主导产业不突出、经济增长有量无质等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资本急需在空间上获得重新整合,通过有序的空间分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获得潜力释放和必须的载体。

22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三)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成都如何引导与应对大量农村人口迁移所带来的种种机遇与问题,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协调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 我国的城镇化有着充分体现自身国情特点的一面。一方面,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二元结构体制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制障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造成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化高速增长与工业化、机动化、信息化、资源与环境压力、经济体制转型同时发生,目前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现成的理论,必须寻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规划方法”。

? 成都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行政区划建制,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下,城镇化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突出,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条件有待改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矛盾问题仍然突出,占成都幅员面积27.6%的丘区和32.3%的山区农村,一些地区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窘境。

? 人口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使人们对加速城镇化寄予厚望,必须冷静的看到,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吸纳剩余劳动力虽然已经具备一定条件,但光靠这部分地区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仅仅是杯水车薪。目前在全国农村到城市的移民中,省外迁移约占35%且比例逐渐降低,而在西部农业人口最多、人口分布最为稠密的省份四川,其首位城市成都所应承担的城镇化压力十分巨大。高水平的人口集中度,庞大的就业压力,对交通、能源及水资源的需求集中的压力下,面临的可能会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 实践证明,农民进城可以大大降低城市经济运行成本,而且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付能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不仅意味着工业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而且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城镇转移,他们的工资收入和福利水平都要比在农村有相当的提高,同时这种提高应与原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的稳定相协调。

? 借助国家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良机,应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23

(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如何保护好具有国家性、公共性和唯一性的重要资源,弥补市场化的不足,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 成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具有2000多年发展史并极富文化魅力的城市,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保护并进一步强化历史文化职能,是符合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成都走向世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 成都雄居“中国上游”,发源于大川之颠的岷江“一江春水向东流”,滋养了成都乃至长江流域的广大人民。这里具有中国最为完整和丰富的垂直地带分布,有珍贵的生物物种,多种多样的地貌,是一个不可污染的地方。

? 21世纪被称为“城市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地区的连续性集聚,人类社会进一步面临地域特色的缺失和文化特征的趋同,进一步面临水土资源、能源交通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迫切需要寻求一条能够确保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 目前旧城改造对历史名城的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城市的拓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很大隐患。如何妥善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确定一条符合资源保护要求又兼顾发展利益的控制底限?如何确保控制措施获得必要而充分的法制保障?如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规划技术范畴的问题。

(五)在城市空间快速拓展的同时,如何合理配置增量土地,促进中心城市健康高效发展,协调各方面利益,解决好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与重构。

? 现象与趋势:现状中心城区与新城同时快速扩展,空间距离逐步缩小,相互吸引力逐步达到最大化。新城邻近中心城区的土地增值速度迅速增加,投机与投资机会迅速增大。 ? 追求平衡的规划发展(摊大饼),势必导致城市形成大面积连片的人工环境地区,各种职能的高度聚集引发中心城区空间资源争夺激烈,对中心区造成压迫的同时,也造成过度密集和低效益开发并存的不利局面,一定程度上引导投资趋向分散,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形成空间拓展的结构性缺陷。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就是已经或即将显现的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运行效率下降、安全隐患增加、历史名城破坏加剧、城乡建设条件严重不均衡等问题。 ? 如果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发生发展,将会大大影响中心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进而重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24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蹈很多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大城市病”覆辙,社会和经济发展停滞,城市社会和自然环境趋于恶化,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逃离城市,寻找更安全和有保障的地方等。在经济、社会、技术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历史进程留给人们从容处理此类问题的时间极为紧迫。

(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阶段在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潜在矛盾和突出暴露的问题:城市交通拥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失控、人居环境恶化等。

? 城市建设需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考虑城市运行成本,防止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盲目投资和盲目提高建设标准。

? 需要将研究解决交通问题与改善城市布局相结合,防止城市发展成本的提高和运转效率的降低;需要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以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探索有利于合理保护利用资源的政策与管理措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强调城市发展长远战略的同时,还需通过具体实施内容的安排强化对近期建设的综合指导。

八、技术路线

基于对成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与机遇的认识,基于对市场条件下城市规划的功能与机制的认识,采取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在符合长远目标追求的前提下,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编制过程中注重:

(一)系统性、针对性

以系统研究的方法逐层深入,以成都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重点把握城市定位、空间结构的拓展与优化、产业布局的调整与提高、生态保护与土地资源利用、交通系统完善、历史名城保护、城乡协调发展等重点问题的重点研究。

(二)实证性、实效性

回顾上版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实事求是的研究和总结成都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在深入调查和专题研究基础上,强化规划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5

(三)综合性、协调性

借鉴国内外尤其是总规前期的各项研究成果,在把握宏观利益前提的基础上,综合协调各部门的规划发展思路,针对城市发展前提的不确定性,提出刚性与弹性要求兼备的解决方案。

九、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4.《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5.《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6.《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7.《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报批稿) 9.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规划期限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近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三)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等9区,双流、郫县2县以及新津县普兴、金华两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

26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四)城市规划范围

本次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2个规划层次。

1.市域

包括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9区,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4市(县级市)和双流、郫县、金堂、大邑、蒲江、新津6县,面积为12121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范围划定为绕城高速以内(含道路外侧500米绿化带),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绕城高速以外行政辖区以及高新南区大源组团范围,面积约630平方公里。

27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

一、发展总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根本要求,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动力,以创建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为途径,努力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构建和谐成都,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战略基地,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战略基地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土层面上经历了由东向西的推进过程。西部大开发要求东部大城市加强对中、西部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西部的发展也为东部城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腹地。

??现实意义上的大开发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开发,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国家的投资和政策倾斜相对有限,市场的选择性非常强劲。这种选择将不是一个均衡而分散性的选择,少数城镇密集区和特大城市的优先集中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成长并保护好整体的生态格局,是最为高效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成都必然是这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成都是西部地区条件最好,功能齐备,最容易快速发展起来的地区,成都有望成为西部地区开发中见效最快、最具扩张能力和感召能力的主要战略基地,成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新的重要增长极。

??应进一步发挥成都特有的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和生态优势,强化成都的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加速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相呼应的成渝经济区的崛起,完善国家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战略基地的生产作用、服务作用、窗口作用、辐射作用、集聚作用、中转作用,打造西部最强竞争力的中心城市。

28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二)四川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喜局面。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国家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高度肯定,是推动中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成都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应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成都的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成都”,形成西部重要生产基地,继续保持中国西部最大消费市场的必要保证;是继续引领西南地区商贸、金融、科技发展,完善交通通信枢纽的先决条件;是满足四川人口大省(近9000万人)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是强化集中建设,避免过度分散,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最佳解决方案。 ??规划期内,成都将会形成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有望在总体上实现经济繁荣、结构优化、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为全省实现现代化起示范、带动作用。

(三)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成都市具有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生态本底、文化底蕴和城乡统筹基础,也具备建设“现代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和较强的经济基础,更具有全球化和中国崛起的时代机遇。

生态本底: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是成都构建“田园城市”的本底基础。世界城市都有承载自身历史传统和独特人文特征的空间载体,而成都的载体是都江堰及平原灌区系统,是成都平原独特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缔造者,世界水利发展史的重要遗存。

文化底蕴: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城乡统筹基础:从2003年三个集中(农地规模经营、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产业向园区集中)到2007年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设立,再到2008年灾后重建中加强了乡村建设,成都市的城乡统筹基础不断增强。

区域中心地位:成都是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和引擎。也是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全国第6大枢纽机场,2009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200万人次,国际客运直飞航线12条。全国第5大铁路枢纽,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青白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规模250万标箱,是亚洲第一。

29

经济基础:2009年成都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经济总量排名第六,全国副省级城市财政收入排名第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都大幅提高。世界500强企业有139家入驻成都。

二、城市发展分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成都应在政治上保证省会政治、行政活动的效率与安全;经济上争取西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相应的经济规模与职能;社会发展方面要建设高度包容性、开放性的多元化和谐社会;环境方面要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优良的目标,实施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具体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如下:

(一)新兴产业城市

成都的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未来的产业发展策略注重的是质的提高而不是量的增长。因此,成都应当争取西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实现产业结构的充实、调整和升级,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高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新型工业,促进区域整体综合竞争力的强化与提高,以此带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二)中心枢纽城市

成都不仅是西部的科教、商贸、金融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也是整个西部通往世界的第一窗口(机场吞吐量位居西部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特征决定了成都作为区域中心的不可替代性。成都应当进一步强化作为枢纽基地的便捷度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和活力的西部中心城市。

(三)宜居花园城市

“宜居”是自然、人文和城市良好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成都所处的地理环境山水宜人,风光秀美,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和深厚的蜀文化底蕴。建设宜居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成都所具有的安逸、休闲生活氛围,还需要有充分的发展机会、优越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管治水平。成都必然可以成为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第二居所的选择对象,成都的居住职能应

30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满足区域内及跨区域的人才流动、创业和商务需求;应适应于不同类型的阶层与群体,有利于创建一个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魅力文化城市

对于偏居一隅的成都来说,古老的蜀文化早已使其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历史上形成的移民文化大大促进了成都的繁荣,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背景。今日的成都需要建设高度包容性、开放性的多元化社会,需要精心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之都。

(五)山水生态城市

必须充分保障成都作为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屏障的战略作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优良的目标,实施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

(六)旅游中心城市

除了自身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外,成都还是通往九寨沟、三星堆等国际旅游景点和其他省内外著名旅游景点的重要中转与服务口岸。应当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产,优化整合旅游产业和产品,积极发展观光度假、会展、商务等综合旅游项目,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地位。

三、城市发展阶段目标

? 近期(2015年):用5—8年时间,把成都建设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现代中心城市;

? 2030年:用20年左右初步建成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 远景(2050年):用30—50年最终建成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31

三、城镇化目标与战略选择

(一)城镇化目标

主动融入成渝城市群,加快成都经济区发展,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逐步形成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小城市及重点镇为基础,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城镇体系,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二)战略选择

1.促进成渝城市群和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设,奠定成都区域化发展的基础

随着城市发展的区域化和区域发展的城市化态势,成都的发展应主动融入成渝城市群和成都平原城市群,培育自己的“三角洲”,构筑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格局,提升区域竞争力。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一体化建设,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至一般乡镇,重点延伸至重点镇,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消除行政区划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负面影响,形成以一体化为主导的城乡关系。

3.加快成都市域功能结构调整

目前成都市已进入功能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按照成都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全域成都的理念,推动市域功能结构调整和优化。

4.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做好就业准备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明显,产业结构变化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而城镇化带动了产业结构变化。成都市在寻求产业高端化同时,合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注重发展对劳动力素质门槛较低,社会需求量大的第三产业,为成都市城镇化发展做好就业准备。

42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5.以“三个集中”为契机,促进城镇化进程

以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实践为契机,推动城乡关系的转变,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结合工业园区和城镇的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安居乐业奠定基础。

四、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总人口预测

根据四普和五普的资料,综合考虑近年来成都人口增长速度和政策因素方面的影响,参照城镇化目标,构建模型做了相应的规划人口预测。

? 2015年总人口约1660万人,其中户籍总人口约1250万人,暂住人口约400-450万人。 ? 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2000万人以内,其中户籍总人口约1350万人,暂住人口约650万人。

(二)城镇人口及城镇化率预测

1.经济水平相关法

经分析人均GDP与城镇人口存在高度相关性,故建立如下模型:

Yt= 643.22+ 0.008214X(Yt为t年的城镇人口,X为人均GDP,其相关系数为0.94)。 则: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1669万人,城镇化率为83%。

2.综合增长率法

成都市2000年城镇化率53.65%(五普),2005年抽样调查城镇化率59.85%,年均增加1.24个百分点;2009年城镇化率64.85%,2005-2009年年均增加1.25个百分点。考虑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在成都落户,就业人口呈现跳跃式增长,故城镇化率按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化率为74%,城镇人口约为1220-1250万人;2020年城镇化率为81%,城镇人口约为1620万人。

43

3. S曲线拟合

据有关研究,城镇化水平进程呈现一条扁平的S型曲线。

S曲线模型为Y= 1 1+ce-kt

以2000年~2009年成都市城镇化水平历史数据为基础,得出成都市城镇化水平的S曲线以及各年的城镇化水平:

表4-4-1 据S曲线预测未来各年度城镇化水平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城市化水平(%) 66.2 67.5 68.7 70.0 71.2 72.4 73.5 74.6 75.7 76.8 77.8

4. 结论

充分发挥成都在四川省省域发展中的极核作用,大力推进市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人口向新城和重点镇集聚。

近期2015年总人口约16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1230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74%。 远期2020年总人口约200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1620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81%。

(三)中心城区城市常住人口预测

根据《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全省2020年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12个大城市,22个中等城市,40个小城市的城镇体系结构。成都市特大城市规模2010为550万人,2020年为700万人。

中心城区集聚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多年稳定在60%—63%的水平,但绝对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1996年的246万增加到2009年的约550万。

调整城市结构,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控制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改善居住环境,保障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在现状基础上略有提高。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中心区人口向边缘片区、新城和重点镇疏解,建立居住与就业相平衡的城镇发展模式。

44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6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2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70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6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3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70平方米。考虑到人口流动性和人口发展的不确定性,城市基础设施配置按800万人校核。

(四)城镇人口结构与素质

? 适应成都人口年龄变化的趋势,满足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工作、生活需要。重点关注进入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城市问题和服务需求,在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 结合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推动社会结构的持续优化。

? 不断增强成都规划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大力提高全市人口素质,着力优化人口素质结构。

五、城镇土地利用引导

(一)《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情况

《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该规划对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未来10年建设用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耕地占补平衡、保护基本农田的措施、按照地域差异规律和用途管制原则,因地制宜对区域土地进行了分区,对2006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实施规划的措施。

本规划与《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保持一致。

表4-5-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市域人口、用地规模分时序汇总表

2010年 2020年 城镇建设用地 (平方公里) 883 1217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平方米) 96 95

到2010年和2020年成都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为4239平方公里和3733平方公里,到2020

45

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523.53平方公里,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土地利用现状与建设用地发展趋势预测

1.土地利用现状

2009年市域幅员面积1212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2400平方公里,农用地9295平方公里,未利用地426平方公里。

2009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375平方公里。2003年至今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加92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5平方公里。

表4-5-2 市域土地利用现状汇总表(2009年)

全市幅员面积 农用地 耕地 园地 林地 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 城镇用地 独立工矿 交通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农村居民点 其他用地 未利用地 面积(平方公里) 12121 9295 4300 781 3347 867 2400 1167 48 143 30 969 43 426 其中 其中

2.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功能发挥充分,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大

? 成都市土地功能发挥充分,2009年全市平均每平方公里GDP达3714万元,平均每平方公里承载1154人。西部山区原始林被大规模禁砍后,生态逐步好转,开始起到改善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平原和丘陵地带是承载城镇、人口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区。 ? 现状工业生产率是农业生产率的400倍,近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每新增加一亩,产生新增GDP220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新增生产能力的发挥和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总量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显现。

(2)用地指标控制趋紧,用地规模遭遇连续突破

? 95版城市总体规划测算的1994年现状中心城人口为195.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36

46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1.10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在线全文阅读。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752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