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火力发电厂汽机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则b≤103215311.623102/32.383600=358.6mm (2)按挠度计算钢楞跨度b: b≤150[W]EI/Pm.a

已知E=2.1310N/mm2,I=29.62310mm,[W]=1mm 则b≤908mm,实际采用b=300mm,能满足要求。 12.4.4 对拉螺栓计算(以@500计算):

螺栓受力F=3238030.630.5=11657N,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对拉螺栓采用容许拉力为24500N的ф16mm圆钢。

12.5 施工排架搭设图 12.5.1 排架搭设平面图 排架搭设平面图见图9-7。

ⅠⅡⅢⅣⅤⅥ

图9-7 排架搭设平面图

—31—

12.5.2 排架搭设1-1立面图 排架搭设1-1立面图见图9-9。

图9-8 排架搭设1-1立面图

—32—

ⅢⅣⅤⅥ

2-2、3-3立面图 3-3立面图见图9-9。

图9-9 排架搭设2-2、3-3立面图

—33—

12.5.3 排架搭设排架搭设2-2、

12.6 预埋地脚螺栓固定架布置图 12.6.1 预埋地脚螺栓框架平面布置图 预埋地脚螺栓框架平面布置图见图9-10。

ⅠⅡⅢⅣⅤⅥ

图9-10 预埋地脚螺栓框架平面布置图

—34—

12.6.2 预埋地脚螺栓框架立面示意图 预埋地脚螺栓框架立面示意图见图9-11。

[40b[40b[40b[40b[40b[40b[40b[40b[40b[40b[40b[40bⅠⅡⅢⅣⅤⅥ

图9-11 预埋地脚螺栓框架立面示意图

—35—

汽机基础施工

说明:本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为汽机基础底板及上部结构施工,参考一台1000MW机组工程、一台600MW机组工程。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

某电厂四期工程为231000MW机组,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向三期工程西北方向扩建,该措施主要针对#7汽轮发电机基座底板土建施工编制。汽机基础位于汽机房③轴线和⑩轴线之间,基础纵向中心线与主厂房?、?轴线的中心位置重合。基础底板平面尺寸为57.7m317.8m,厚度3.5m,底标高为-9.38m;基础柱段最大截面尺寸3200mm33200mm,本次施工至-0.3m;循环水坑壁仅留插筋,待地下设施分册配合施工,±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51.00m。

1.2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见表9-1。

表9-1 主 要 工 程 量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1 2 3 4 5 垫层砼 钢 筋 底板砼 柱段及支墩砼 模 板 m t m m m 2333数 量 643 509 3736 776 2098 备 注 1.3 工程特点:

1.3.1汽机基础底板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而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因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汽机基础-0.3m以下柱段混凝土柱拆模后要求表面光洁、美观、无施工疤痕。在施工中务必要控制好基础的几何尺寸和砼的质量,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缝。

1.3.2 混凝土质量要求 混凝土质量要求见表9-2。

表9-2 混凝土质量要求 混凝土部位 混凝土标号 垫 层 汽机基础底板 柱段、支敦及循环水坑壁 2.编写依据

2.1 某电厂四期工程《汽轮发电机基座底板施工图》 2.2 有效签证的设计变更文件 2.3 施工图引用的标准图集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

水灰比 <0.6 <0.6 <0.6 C10 C30 C30

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2.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2.8《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 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3.1 具备的条件

3.1.1 施工前根据编写的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3.1.2 施工图纸到位,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用材料已备齐、机械已到位。 3.2 施工前准备工作 3.2.1 材料的储备

砂、石、水泥等材料合格、充足,避免因材料供应问题而造成施工间断等现象。#7汽机基础底板砼量为3736m,按配合比要求,材料用量见表9-3。

表9-3 材 料 用 量

水 泥 粉煤灰 中 砂 1300t 3.2.2 施工道路

以汽机房A排外6m施工道路、#7汽机房马道及汽机基础基坑东侧间区域为主要施工道路。 3.2.3 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从厂区用水水源阀门处接出,养护用水可从#7汽机基础南侧降水井点接出,用软性塑料水管接引到位。

3.2.4 施工电源

采用移动式配电箱自主厂房电源盘接引到位,搅拌站及施工现场均设备用电源,电源线均从两个变电室引出,以应对突发情况。

3.2.5 集中搅拌站

根据现有施工条件,砼由一台HZS75E型(75m3 /h)搅拌站和一台HZS50B型(50m /h)搅拌站

3

3

碎 石 2800m 3外加剂 25t 335t 1750m3 供应,两台搅拌站经测试出料速率为80m /h,砼采用两台拖式混凝土泵浇灌,砼的运输由6辆搅拌车保证。

4.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4.1 人员组织及分工:

施工员1 人,技术员1 人,测量员2人,驾驶员6名,电工2名,电焊工3名,木工20名,瓦工15名,钢筋工30名,架工10名,普工10名,质检员2人,安全员1人。

4.2 人员的资格要求:

4.2.1 施工人员须身体健康,经卫生部门体检合格。高空作业人员须经特殊检查,且年龄不超过45岁,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不得登高作业。

4.2.2 施工人员须具备一定文化基础,能领会安全工作意图,并能认真遵守。会正确使用现场安全设施。

4.2.3 施工人员事先进行安全教育并考试,考试合格由公司颁发安全施工上岗证。

—2—

3

4.2.4 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安监局颁发的有效证件。 5.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见表9-4。

表9-4 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数 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6.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见表9-5。

表9-5 施工进度计划 序号 工 程 名 称 进 度 计 划 1 2 3

7.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 (一)汽机基础底板施工 7.1 总体施工方案

基础底板模板采用双面塑光竹胶板(厚12mm),用φ51mm33.5mm钢管、50mm3100mm方木及对拉螺栓(φ12mm)进行加固和围护。柱段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柱四角用100mm3100mm方木,其余竖向加固肋采用?51mm33.5mm钢管,柱箍采用【20槽钢,利用?22mm螺栓进行对拉连接,模板在地面组合、验收合格后,用25t汽车吊进行整体吊装。

钢筋采用机械下料辅以人工制作,由机械运至施工现场。所有的机械在使用前均应仔细检查,并由专人负责保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送料,搅拌车运输,泵车进行浇灌,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汽机基础底板属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及当时当地的外界环境温度进行混凝土温度控制计算(见附件)。一方面控制好浇灌完的混凝土内外温差(规范规定混凝土内外温差≤25℃),另一方面控制混凝土在降温冷却过程中由于收缩引起的温度应力,两者因素叠加不得

—3—

备 注 50马力拖拉机 动力配电箱 混凝土振动机 4m~6m振动棒 照明配电箱 照明灯具 手枪钻 混凝土搅拌车 混凝土泵车 25t汽车吊 2 2 4 6 2 6 2 3 2 1 备 注 垫层施工已完成 底板施工已完成 柱段施工至-0.3m 垫 层 汽机基础底板 柱段、支墩 2005.2.1-2005.2.5 2005.2.25-2005.3.30 2005.6.1-2005.6.25

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极限抗拉强度。

7.2 垫层施工

地基碎石碾压完毕,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垫层施工。垫层设计为C10素砼,600mm厚,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上口即为垫层的上标高(用水准仪测定),采用短钢筋桩、φ51mm33.5 mm钢管进行加固,根据模板上口进行砼的浇筑。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送料,搅拌车运输。砼浇筑时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振至砼表面泛出灰浆,垫层砼表面要求抹平并压光。浇筑后在砼表面覆盖塑料编制布、草包进行养护。

垫层砼在浇注过程中,易发生人身触电伤害事故,要求所有用电工具在使用前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检测,并贴好检测标签;用电工具的接线工作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严禁非电工人员私接、乱接电源;所有用电工具必须经漏电保护器。

7.3 放线

垫层验收完后,根据控制桩放出基础“十”字轴线,并依此放出基础底板、基础柱段、支墩、循环水坑壁模板内边线,用红油漆在轴线交点和四角做三角标记。为保证尺寸准确,在模板支设前,由技术员、质检员进行验线,经检验无误后进行钢筋、模板施工。

7.4 排架搭设

为便于底板钢筋绑扎、固定,在钢筋绑扎前,在基础四周搭设双排脚手架,排架立杆间距控制在1200mm,排架距基础边300mm,排架水平杆间距为1500mm。为保证排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排架外侧搭设剪刀撑及外支撑。由于基础柱截面尺寸最大为3200mm33200mm,故排架搭设前,应先放出立杆的位置线,不能目测定位立杆。排架搭设均采用Φ48钢管,搭设时,靠近柱边第一排排架立杆距柱边间距为300mm,然后依次向外进行搭设,柱中间排架立杆均分。排架搭设时要保证立杆的垂直度,立杆搭接全部采用接头扣件,以增加立杆的受压能力。搭设前必须对立杆进行认真挑选、调直,尽可能选用新立杆。立杆根部必须坚实稳固,汽机底板部位立杆可直接座于底板之上,外侧立杆根部应先将基土回填整平夯实,然后上铺脚手板,立杆立于脚手板之上。该脚手架为施工措施脚手架,不承重,不进行受力计算。

排架搭设易发生排架倒排、人身坠落、高空落物伤害事故,所以排架搭设必须由专业架工负责,严禁非架工参加施工,排架搭设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所用的钢管、扣件必须是合格产品;施工人员在参加施工时,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脚手架操作面上满铺脚手板,并用#8铁丝绑扎牢固。

7.5 钢筋施工

钢筋绑扎前用细石砼制作冲筋,高度(120mm)同保护层厚度,宽度为80mm~100mm,间距控制在1000mm,方向同底板底部钢筋垂直,达到强度后方可摆放钢筋。钢筋主要有4种规格,分为Ⅰ级和Ⅱ级钢,共计509t。使用的钢筋必须具有材质证明和现场试验报告,经检测中心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和铁锈等在使用前应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原材抽样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使用过程中应对钢筋进行质量跟踪。

钢筋加工在钢筋厂集中进行,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方式,钢筋下料时要注意合理配置,焊接接头要错开,接头错开距离要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对焊完毕后,应对全部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规定做试验。钢筋接头处弯折<4°,轴线位移<0.1d且<2mm。试验不合格或外观达不到要求者应

—4—

切断后重新进行焊接,然后根据图纸进行下料。在料场下好的钢筋要挂牌标示(标志牌要注明钢筋规格、外型尺寸及使用部位),运到现场后应放在较高的地方,并用条石垫起,不允许直接放在地面上。

钢筋绑扎要按照如下施工顺序进行:底板钢筋——钢筋固定架——底板三向受力、温度筋——底板周圈钢筋——顶板钢筋。汽机基础底板钢筋网的绑扎,钢筋的相交点应逐点绑牢。各层钢筋网片之间采用Φ25mm螺纹钢加工钢筋网片(如上图所示)进行支撑,钢筋网片每1.15m布置一道;网片斜撑每2m布置一道,斜撑与网片焊接牢固后直接支撑在垫层上,用铁丝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不得点焊在基础钢筋上。在钢筋摆放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接头位置、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基础模板支设完毕后绑扎基础柱段、支敦及循环水坑壁插筋,并用钢管进行加固。

由于底板高度为3.5m,钢筋在绑扎过程中,易发生钢筋倒排事故,因此在下层钢筋绑扎完后,为了支撑上层钢筋,防止钢筋倒排,需要设置独立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必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

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常规做法:各层钢筋网片之间采用Φ25mm螺纹钢加工钢筋网片(如图9-1所示)进行支撑,钢筋网片每1.15m布置一道;网片斜撑每2m布置一道,斜撑与网片焊接牢固后直接支撑在下层钢筋上,用铁丝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不得焊接,钢筋固定架必须焊接、安放牢固,拉设好支撑。但是该种做法用钢筋量非常大,一般都在10t以上,费用太高。

钢筋网片示意图钢筋网片图9-1 螺纹钢加工钢筋网

建议改进方案:采用φ48mm33.5mm钢管(尽量利用废旧钢管)搭设支撑排架,根据基础底板高度选择合适立杆,立杆(可以兼做将来混凝土内部测温孔)间距纵横向2.50m设置,上下水平方向设置3层水平钢管(水平钢管相互之间焊接连通,将来可以通水作为混凝土内部降温的设施),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该方案的特点是整体性好,施工简单快捷,钢管总体用量大约5t左右,相比较常规做法能节约近40%的费用。

柱子钢筋固定架要搭设牢固,各个柱子固定架之间要互相连接牢固。首先根据图纸要求作出钢筋翻样单,经技术员、钢筋分队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配料,钢筋配料统一在钢筋场制作。钢筋成品、半成品运至现场后,分别按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底部用方木等垫高防止泥水污染。现场钢筋必须按规格挂好标志牌,注明钢筋规格、型号、使用部位及试验结果、状态、情况。

排架搭设完毕后,进行钢筋的绑扎。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设计规格、间距施工。柱内竖向受力筋均为电渣压力焊接头。由于Φ40mm钢筋每根重量很大,为此应特别注意控制好焊接质量。钢筋焊接应严格遵守《钢筋焊接验收规范》JGJ18-2003。首先要求根据钢筋的分布先在排架上搭好支撑方

—5—

根据施工情况,M1=1.0、M2=1.0、M3=1.0、M4=1.21、M5=1.0、M7=0.7、M8=1.43、M9=1.0、M10=1.0,M=M13M23M33M43M53M73M83M93M10=1.21。

砼浇筑后1d、3d、7d、10d、14d的收缩变形值分别为: εεε

y(1)

0 y

-0.0131

-4

-0.0131

=ε=ε=ε

(1-e)3M3M6=3.243103(1-2.718

-4

)31.2131

=0.04310

y(3)

y

-4

-0.0133

-0.0133

0

(1-e)3M3M6=3.243103(1-2.718

-4

)31.2131.09

=0.13310

0 y

y(7)

-4

(1-e

-0.0137

)3M3M6=3.243103(1-2.718

-4

-0.0137

)31.2131

=0.27310εε

y(10)

-4

-0.01310

-0.01310

=ε=ε

0 y

(1-e)3M3M6=3.243103(1-2.718

-4

)31.2130.96

=0.36310

0 y

y(14)

-4

(1-e

-4

-0.01314

)3M3M6=3.243103(1-2.718

-0.01328

-0.01314

)31.2130.93

=0.48310

εy=3.243103(1-2.718Ty(t)=-εTy(1)=-εTy(3)=-εTy(7)=-εTy(10)=-εTy(14)=-ε

)31.2130.93=0.5310

-4

-4

将各龄期收缩变形值换成“当量温差”:

y(t)y(1)y(3)y(7)

/α,式中,α材料的膨胀系数,混凝土为1.0310。 /1.0310=-0.04310/1.0310=-0.3℃ /1.0310=-0.13310/1.0310=-1.3℃ /1.0310=-0.27310/1.0310=-2.7℃ /1.0310=-0.36310/1.0310=-3.6℃ /1.0310=-0.48310/1.0310=-4.8℃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y(10)y(14)

Ty max=-εy/1.0310=-0.5310/1.0310=-5.0℃ 12.2.3 计算砼各龄期的弹性模量 E(t)=Ec(1-e

-0.09t

),式中,

E(t)为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

Ec为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可近似取28d的弹性模量; t为混凝土从浇筑后到计算时的天数。 E(1)=3.03103(1-2.718E(3)=3.03103(1-2.718E(7)=3.03103(1-2.718

44444

-0.0931-0.0933-0.0937

444

2 2 2 2

)=0.26310N/mm)=0.71310N/mm)=1.40310N/mm

44

E(10)=3.03103(1-2.718E(14)=3.03103(1-2.718

-0.09310)-0.09314

)=1.78310N/mm

)=2.14310N/mm

2

12.2.4 砼各龄期温度收缩应力计算 砼的综合温差为△T:

△T=-(T0+2T(t)/3+Ty(t)-Th),式中 T0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6—

T(t)为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y(t)为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Th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一般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取当地平均气温。 砼在各龄期的降温综合温差分别为:

△T1=-[15+2314.32/3+(-0.3)-10]=-14.25℃ △T3=-[15+2332.78/3+(-1.3)-10]=-25.55℃ △T7=-[15+2348.48/3+(-2.7)-10]=-34.62℃ △T10=-[15+2352.50/3+(-3.6)-101=-36.40℃ △T14=-[15+2354.42/3+(-4.8)-10]=-36.48℃ △Tmax=-[15+2355.25/3+(-5.0)-10]=-41.33℃ 砼温度收缩应力σ:

σ=E(t)3α3△T3H(t)3R/(1-γ),式中 σ为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 E(t)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一般取平均值; α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310; △T为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 H(t)为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 R为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 γ为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σ1=0.26310310310314.2530.61730.4/(1-0.15)=0.11N/mm σ3=0.71310310310325.5530.5730.4/(1-0.15)=0.49N/mm σ7=1.40310310310334.6230.50230.4/(1-0.15)=1.15N/mm σ10=1.78310310310336.4030.46230.4/(1-0.15)=1.41N/mm σ14=2.14310310310336.4830.41130.4/(1-0.15)=1.71N/mm

2

4

-6

2

4

-6

2

4

-6

2

4

-6

2

4

-6

2

4

-6

2

-6

基础砼设计标号为C30,混凝土抗拉强度为1.5N/mm,砼最大降温温度收缩应力为: σ=3.0310310310341.3330.41130.4/(1-0.15)=1.40N/mm>75%31.5=1.125N/mm 由计算知,基座在露天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有可能出现裂缝,故在此期间应采取养护措施,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棉被及塑料布,使Th增大,综合温养减小,保证温差不超过25C,则可控制裂缝不出现。

12.2.5混凝土掺有防冻剂,每6h测温一次,在每昼夜内定时定点测量四次。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全部测量孔均应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

b) 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表应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测温表留置在测温孔内的时间应不少于3min;

c) 大体积结构应在表面及内部设置。

°

2

—27—

ⅠⅡⅢⅣⅤⅥ说明:1.测温管共布置11组,采用直径ф25*3000的镀锌管;2.测温管均居梁中布置,顶部高出砼浇筑面200;3.底部封口,砼浇灌前将顶部密封,测温时开启。

图9-6 测温点具体布置

为便于控制温度,在梁中部设测温孔,测温点具体布置如图9-6,分别测砼表面和中部的温度,确保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测温孔采用φ25mm33mm钢管制作。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了解结构的浇筑日期、养护期限以及混凝土最低温度。测量时,测量表插入测温孔中,并立即加以覆盖,以免受外界气温影响。测温表取出后,迅速记下温度,如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砼测温由专人负责,并做好测量记录,绘制温度曲线,该项工作由检测中心负责完成。

12.3 汽机基础柱模板系统计算公式 12.3.1 柱模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 P=4+1500÷(T+30)3KS3KW3V P=25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T=15℃。 H:混凝土的侧压力计算高度,取H=13.75m。

Kw: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加外加剂时,Kw=1;掺加外加剂时,Kw=1.2;

KS:混凝土塌落度修正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时,取0.85;当塌落度在50到90时,取1.0;当塌落度在110到150时,取1.15。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取V=2m/h。 P=4+1500÷(T+30)3KS3KW3V =4+1500÷(15+30)31.1531.232 =61.96KN/m

P=25H=25313.75=344KN/m

按取最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Pm=61.96kN/m 有效压头高度为:h=Pm/25=61.96/25=2.5m 12.3.2 槽钢钢箍间距

(1)柱截面较大,计算时按三跨及连续三跨以上钢箍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基础柱已施工至-0.3m,本次施工浇筑至13.45m/12.45m),按照模板受到的侧压力计算槽钢钢箍间距。

计算公式如下:

—28—

2

2

2

1/3

1/31/3

b=(103f3W÷P÷a)

W:Φ4.8mm33.5mm钢管抵抗矩,取w=5.08310 F:槽钢强度设计值 P:柱模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

a:内钢楞间距(钢管间距),取200mm b:槽钢钢箍间距

b=(10321535.08310÷(61.96310)÷200) =938mm

(2)按照挠度进行计算内槽钢钢箍间距 计算公式如下:

b=(1503[w]3E3I÷P÷a) [w]:槽钢允许挠动值,取3mm。 E:弹性模量2.1310MPa。

I:内钢楞的截面惯性矩,I=14.81310mm。 P:柱模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 a:内钢楞间距,取200mm

b=(1503332.1310314.81310÷(61.96310)÷200) =1031mm

综上所述,取b=938mm

考虑到需要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取k=1.5 则:B=b/k=938/1.5=625mm 取槽钢钢箍间距为600mm。 12.3.3 对拉螺栓直径计算 模板拉杆的计算公式如下: F=Pm2A

式中,F为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Pm为混凝土的侧压力;

A为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其值为A=ab,其中a为模板拉杆的模向间距;b为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

拉杆承受的拉力F=61.96310330.633.2/3=39654N 选用M22螺栓,其容许拉力为47900N>39654N,可满足要求。 12.3.4 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 h=P/25=61.96/25=2.5m

即汽机基础柱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为2.5m。 柱模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为61.96kN/m高度为 13.45+0.3-2.5=11.25m

即底部11.25m范围内,槽钢钢箍间距均为600mm。

考虑砼表面工艺要求较高,有效压头高度模板侧压力较小的范围内也采用槽钢而不是钢管作为柱箍,间距600mm,即梁底以下柱段均采用槽钢柱箍,间距为600mm。

—29—

2

5

4

-3

1/4

4

5

1/4

3

-3

1/23

1/2

12.4 汽机基础梁模板系统计算公式

计算(以○Ⅴ~○Ⅵ框架16.95m层545034500梁为例)。 12.4.1 立杆验算(以@6003@300计算): 施工荷载:2500N/㎡ 杆件自重:1000N/㎡

模板及连接件自重力:2000N/㎡

新浇混凝土重力:2500034.5=112500N/㎡ 合计:118000N/㎡

钢管位于十字交叉处,每区格面积为0.630.3=0.18㎡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0.183118000=21240N 着用Φ48mm33.5mm钢管,A=489.3mm

钢管回转半径为i=(d2+d12)1/2/4=(482+412)1/2/4=15.78mm

沿梁长方向采用立杆@600,梁宽方向采用立杆@300,各立柱间布置水平撑,步距1500mm,并适当布置垂直剪刀撑。按强度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为:

б=N/A=21240/489.3=43.4N/mm 按稳定性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为: 长细比λ=L/i=1500/15.78=95.1

对于Φ48mm33.5mm的焊接钢管,其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三,得φ=0.587,由式[N]=φAf, 则б=N/φA

=21240/0.5873489.3

=74N/mm2<f=205N/mm2,可满足施工要求。 12.4.2 梁底支撑(以100mm3100mm方木@300为例): 模板及围护:1KN/㎡;

钢筋砼:2534.5=112.5kN/㎡; 施工荷载:2.5kN/㎡;

则Q=(1+112.5+2.5)30.6=-54.39

则方木中间实受弯矩M1=1/8QL2=1/8354.3930.646=2.843106N/mm,100mm3100mm方木β=9.5N/mm,W=36h2/6=53105。

M=Wβ=5310539.5=4.753106>M1=2.843106N/mm,满足施工要求。 12.4.3 梁侧支撑:(采用Φ48mm33.5mm双钢管@600)

设砼入模时温度为15℃,浇灌速度为2m/h,泵车浇灌,砼塌落度为110mm~130㎜。 则:Pm=0.22rtoβ1β2V=0.223243200/(60+15)3131.1532=32.38N/㎡, Pm=rH=2432=48kN/㎡,取较小值Pm=32.38kN/㎡。 砼浇灌时对侧模的压力计算如下: (1)按抗弯计算钢楞跨度b: b≤10fv/Pm.a

已知双钢管W=11.623102mm。 f=215N/㎡,a=600 mm,Pm=32.38kN/㎡。

—30—

2

2

2

2

2

手套、安全帽、安全带及36V低压行灯,安全帽正确戴好,系紧下颌带;安全带挂在上方的钢筋上;36V低压行灯配备防护罩挂在施工人员头顶部50cm高处的钢筋上。

7.7.4 砼振捣

砼振捣是关键,为此要求振动棒做到快插慢拔,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插点采用行列式,以砼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有气泡冒出且表面浮出灰浆为准,不能漏振或过振。振动棒插点距边模不能大于20cm,且严禁碰撞埋件、埋管等。

7.7.5 砼的要求

进场水泥必须有质保书并试验合格,严禁超期使用。粗骨料由试验室按规定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做好质量跟踪记录,此项工作由混凝土搅拌站完成,施工人员做好砼浇灌记录。砼检测依据国家标准,由检测中心负责实施。

7.7.6 砼的养护

由于各框架柱、梁均为大体积混凝土,柱最大截面3200mm33200mm,梁最大截面5450mm34500mm,需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热工计算,详见项十一。根据计算结果,在露天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有可能出现裂缝,故砼浇灌完毕应及时养护,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棉被及塑料布,养护天数不少于14昼夜。

7.7.7 混凝土拆模

拆模日期应按照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 (1)侧面模板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2)底面模板

底模应该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达到下列的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算)。

板:跨度≤2m 强度≥50%

跨度>2m且≤8m 强度≥75% 梁:跨度≤8m 强度≥75%

跨度>8m 强度≥100% 悬臂构件跨度≤2m 强度≥75% 跨度>2m 强度≥100%

(3)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在混凝土未达到上述所规定的强度时进行拆模及承受部分荷载,应经过计算,符合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

(4)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该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的施工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7.8 二次灌浆

运转层框架梁施工完后,交汽机施工处安装设备,并办理施工工序交接签证单。在设备就位前

—16—

焊接砂浆挡板,接到汽机施工处的二次灌浆通知单后,进行基础顶面的二次灌浆,采用自流无收缩高强灌浆料,抗压强度不低于60MPa。

8.安全控制措施及要求 8.1 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8.1.1 模板施工安全措施

(1)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排架。

(2)高空作业挂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高挂低用。

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立杆应设置金属底盘或垫木。柱子排架应搭设井字架,立杆间距不超过2m,大横杆不超过1.2m,小横杆不超过1.5m。必要时加设斜撑、支杆及剪刀撑(角度不超过60度)。排架搭设要牢固可靠,脚手板应满铺(不少于2块),不允许有探头板,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脚手架人行道路两侧应搭设栏杆和挡脚板,栏杆为1.05m,挡脚板为18cm ;脚手板两端应用8#淬火铁丝绑扎牢固;严禁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没有完工的脚手架,收工时一定要确保脚手架稳定;拆除脚手架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脚手架整体推倒。脚手架应挂牌使用。

(3)拆除模板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或拉倒;拆模时选择稳妥可靠的立足点,下班后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着的模板;拆除模板应用绳子吊运或用滑槽滑下,严禁从高处抛掷,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8.1.2 钢筋施工安全措施 (1)现场用电

用电由专业电工统一负责,严禁非电工人员私拉私扯电源,用电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并经漏电保护器后方可使用,电源箱严禁被水淹、土埋;电源线绝缘必须良好,过路时应有可靠良好的保护措施,以防压坏或砸伤。现场所有用电及机械用电使用前均应有专业电工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严防钢筋与任何带电体接触。雨天及大风天过后,应由专业电工对施工场地内的电源部分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使用电火焊时,施工区域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电火焊人员作业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及专用防护用品,以防灼烫伤事故的发生;氧气、乙炔瓶应按规定进行漆色和标注;气瓶不得与带电体接触,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气瓶瓶阀及管接头处不得漏气,且气瓶上应装两道防震圈,不得将气瓶与带电物体接触;氧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头发生自燃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的阀门;氧气及乙炔瓶应按国家规定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不装减压器使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减压器。乙炔瓶应装有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乙炔瓶时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得卧放;气瓶运输时应轻装轻放。气瓶瓶阀及管接处不得漏气,应经常检查丝堵和角阀丝扣的磨损及锈蚀情况,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氧气瓶、乙炔瓶不得放在阳光下曝晒,应有遮阳设施。

(3)钢筋碰焊机人员应戴好防护眼镜,防眼灼伤。

(4)用拖拉机运输钢筋等材料时,应在车上将材料固定好,防车运行中材料滑落。

(5)锅炉基础内部布置钢筋,架设钢筋前应用钢管搭设脚手架,作为钢筋支撑,待钢筋绑扎好后,按附图要求做好支撑固定牢固后方可拆掉钢管架。绑扎钢筋时,应注意不可大面积展开,应做

—17—

到绑扎一片,绑扎牢固一片,防钢筋倾倒伤人。

8.1.3 砼工程安全措施

(1)混凝土泵车应设在坚实的地面上,支腿下面应垫好木板(厚度在600mm左右),车身应保持水平。混凝土泵车在支腿未固定前严禁启动布料杆,风力超过六级及以上时,不得使用布料。混凝土泵车在运转中不得去掉防护罩,没有防护罩不得开泵。混凝土输送管道的直立部分应固定可靠,运行中施工人员不得靠近管道接口。管道堵塞时,不得用泵的压力打通,如需拆卸管道疏通,则必须先反转,消除管内压力后方可拆卸。

(2)混凝土操作人员应戴好绝缘防护手套。

(3)加强环境保护,参加施工前必须对所有施工机械、车辆进行检查,尾气及噪声排放超标者严禁参加施工,以降低其对施工人员人身健康的影响。

(4)机械操作人员应对所操作的机械负责。机械正在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不得超铭牌使用。机械设备的传动、转动部分(轴、齿轮及皮带等)应设防护罩。机械开动前应对主要部件、装置进行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启动。工作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机械运转时,严禁用手触动其转动部分、传动部分、或直接调整皮带、进行润滑。

8.2 危险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辨识见表9-6。

表9-6 危险因素辨识 序号 施工工序 危险因素 控 制 措 施 备 注 1 非专业工种不得搭、拆脚手架,作业人员应挂好安全带,递杆、撑杆作业人员应密切配合。随着排架的搭设及时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必须双面对称布置,且应该分布均匀,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5~7根立杆设剪刀撑,剪刀撑一般应该为整个排架面积的1/2~1/4,沿纵向方向每8m设置一道,沿横向每隔4m设置一道,并应联系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0~排架搭设 排架倒塌 600,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内外脚手架必须连接牢固,外排架设斜撑和剪刀撑。拆除时,严禁事先将全部排架拉接杆、连接杆或拉接铁丝拆掉,必须随着排架的拆除随着拆连接件。排架拆除应自上及下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排架整体推倒,并保证排架的整体稳定性。 所有电动工器具必须经检测合格,专人专用,专人保管,发现问题及时检查检修。所有电动工器具使用人员必须要熟悉其机械性能及使用方法并且要正确使用操作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所有电动工器具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软橡胶电缆,电气回落应设开关或插座,触电事故 并应有漏电保护器,严禁一个开关接两台及以上的电动工具和设备。所有电动工器具电源线必须由专职电工接拆,严禁私自拆接电源线。使用时严禁直接将电源线插入插座,使用前先检查绝缘及接地是否良好,是否有漏电保护器,必须停电作业。 —18—

2 砼浇筑

续表 序号 施工工序 危险因素 控 制 措 施 备 注

3 所有现场临空面必须搭设安全可靠的安全护拦,并且挂警示牌予以标识。人员上下、基础间行走必须搭设安全可靠的爬梯或通道,严禁上下、基础间来回跳跃。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扎挂好安全带,作业面铺绑好脚手板,脚手板两端用直径#8以上退火铁丝绑牢,严禁翘头板或探头板,脚手板要满铺。冬季施工上下爬梯或来回通道排架搭设 高空坠落 易积雪、结冰或有霜雪,天冷路滑,施工前先清除霜雪和冰层上人,必要时通道和作业面铺设草袋子用以防滑。 施工中应避免交叉作业,高处排架搭设、拆除时,下面钢筋工程 高空落物 不允许施工;架管、扣件不允许抛掷,传送采用棕绳。操作平台侧面用高密度网进行围护,高密度网和脚手架#管之间用8退火铁丝绑牢。安装、拆卸时,应自备工具袋,休息时将扳手、锤子、螺栓、螺母等物件装入工具袋。操作面上不得堆积物品(扣件、钢管),所有物品应堆放整齐且不得集中堆放。排架搭设、拆除时,下方拉设安全警戒绳,并安排专人监护。

9.环境及文明施工措施及要求 9.1 重要的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重要的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见表9-7。

表9-7 重要的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 1 2 环境影响 目 标 控 制 措 施 备注 施工车辆冲洗污设立沉淀池、隔油池,车辆集中在沉淀污染水体 减少污染 水的排放 池旁冲洗,污水沉淀后统一处理 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废料统一回切割废料的遗弃 资源浪费 节约资源 收,统一处理 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具和工艺,从噪声源上加以控制。合理布置施工场点,影响居民做到“闹静分开”,利用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施工高峰期噪声休息和 降低噪声 的自然衰减,减少噪声的污染范围;施工的排放 机械不超负荷工作,减少夜间施工;落实人体健康 《噪声控制程序》,敏感部位实行封围措施,必要时进行施工工序调整 建筑扬尘、道路土方开挖运输,所有运输车辆厂内限速污染大气 控制扬尘 扬尘 行驶,及时清理运输遗洒 油漆污染物及添落实《废弃物控制程序》,统一收集处理,污染土地 减少污染 加剂桶的废弃 不遗弃现场 油桶、油手套、落实《废弃物控制程序》,统一收集处理,油棉纱等带油污染污染土地 减少污染 不遗弃现场 物的废弃 污染土地、减少废油落实《机油污染物控制办法》,实现废油废油的排放 水 体 排 放 的回收利用 污染土地、固体废弃物、有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有毒有害固体废弃大气影响 集中回收 毒有害固体废弃物 人体健康 物无公害处理镝灯管等集中回收、安全存放 非环保型材料的采用环保落实物资公司下发的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污染环境 使用 型材料 和淘汰落后的材料 —19—

3 4 5 6 7 8 9

9.2 主要文明施工措施

9.2.1 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它用。

9.2.2 现场应保持整洁,材料、机械应按规定的地点堆放整齐并符合搬运及消防要求。 9.2.3 现场拆除的模板、脚手管及扣件等应及时清理回收,集中堆放。

9.2.4 自觉遵守文明施工“五清”,即随干随清,谁干谁清,一日一小清,一周一大清,工完、料尽、场地清。

9.3 成品保护措施

9.3.1 混凝土浇灌完毕及时养护,模板拆除过程中要仔细、谨慎,严禁野蛮施工。

9.3.2 为防止砸毁碰伤边棱角,按照设计要求,所有柱四角设置角钢埋件GL100A(A3),由+1.5m到运转层底(○Ⅰ○ⅡⅢ○);由±0.00m到运转层底(○Ⅴ○Ⅵ),拆模完毕及时对边棱角进行保护。

9.3.3 柱段高出运转层梁底的钢筋在柱混凝土浇灌前用塑料薄膜缠绕予以保护,防止被污染。 10.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 10.1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见表9-8。

表9-8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 钢 筋 工 程 序 号 检 验 项 目 类 别 一类 一类 一类 质 量 标 准 合 格 优 良 单位:mm 检验方法及器具 检验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 尺量、点数和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1 钢筋品种和质量 2 钢筋规格和数量 3 钢筋表面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 平直洁净、无油污、无颗料状片状老锈和肉眼可见的锈坑、裂纹 4 受力钢筋接头 5 钢筋骨架 6 钢筋接头焊接质量 7 预埋铁件制作安装 8 受力钢筋间距偏差 9 箍筋间距偏差 10 受力钢筋排距偏差 方法、形式、部位、搭接长度和一类 同一截面内的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一类 绑扎或点焊牢固 符合建3-4-4标准规定 符合建4-2-1(二)标准规定 尺量、点数和观察检查 观察和手摇检查 尺连量三档,取其偏差最大值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和检查垫块厚度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弯起点至支座中心距离 三类 ±10 三类 ±20 三类 ±5 11 受力钢筋保护层偏差 三类 ±5 12 柱梁骨架尺寸偏差 三类 ±10 13 钢筋弯起点位置偏差 三类 ≤20 —20—

10.2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见表9-9。

表9-9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 模 板 工 程 序 号 检 验 项 目 类 别 一类 一类 一类 一类 中 心 垂直度 中 心 垂直度 顶标高 中 心 活 动 埋 水板 平 标 高 带槽的 带螺纹的 一类 一类 一类 一类 一类 一类 一类 一类 一类 二类 ≤2 质 量 标 准 检验方法及器具 合 格 优 良 观察和手摇检查 经纬仪和钢尺检查 观察和手摇检查 观察和手摇检查 尺量检察 吊线、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吊线、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水平尺检查 水平尺检查 ≤1.5 干净 观察和塞尺检查 观察检查 具有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5 齐全、正确、牢固 齐全、正确、牢固 ≤0.1d 且≤5 L/200 且≤5 ≤1 L/450 -0 +10 <3 -0 +15 ≤3 ≤1 单位:mm 1 模板安装 2 基础中心线位移 3 预埋件预留孔洞安装 4 安装基本要求 预 埋 管 允 预 埋 许 螺 5 栓 偏 安 装 差 直 埋 式 6 模板缝隙宽度 7 模板表面清理 8 涂隔离剂 9 模板内部清理 10 梁、柱、墙、中心线 对基础中心线位移 二类 基本干净 二类 满刷 均布无遗漏 观察检查 干净 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水平仪测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二类 基础干净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21—

≤3 +4 -5 +5 -8 ≤3 ≤1 ≤8 ±5 ≤5 ≤3 11 梁柱截面尺寸偏差 12 平面外形(长度)尺寸偏差 13 模板表面平整度 14 模板拼缝高低差 15 全高垂直偏差 16 梁底模标高偏差 预埋件 17 预留孔 中心线位移 水平高差

10.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见表9-10。

表9-10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 混 凝 土 工 程 序 号 检 验 项 目 类 别 一类 一类 一类 质 量 标 准 合 格 优 良 单位:mm 检验方法及器具 1 混凝土的原材料 2 混凝土的强度 3 施工缝的部位及处理 4 沉降观测点 5 混凝土表面质量 预 埋 管 直 埋 式 中 心 孔壁垂直 中 心 垂直度 顶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符合建3-4-5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查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 检查强度试验报告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 观察检查 尺量检察 吊线检查 尺量检查 吊线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水平尺检查 水平尺检查 经纬仪和尺量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及直尺 水平仪检查 水平仪检查 尺量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及直尺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一类 符合设计要求 二类 符合建3-4-5规定 三类 ≤0.1d 且≤10 三类 L/200 且≤10 三类 ≤2 三类 L/450 三类 -0 +10 三类 ≤5 三类 -0 +20 三类 ≤5 三类 <2 三类 ≤10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5 +0 -10 +0 -20 +8 -5 ≤8 6 预 埋 螺 栓 偏 差 中 心 活 标 高 动 锚 三 类 水板 平 三 类 7 基础中心线位移 8 柱梁中心线对基础中心位移 台板部位 层面标高 9 偏 差 其它部位 10 梁柱截面尺寸偏差 11 表面平整偏差 12 墙柱全高垂直偏差 预埋件 13 预埋孔 中心线位移 水平高差 三类 ≤10 三类 ≤10 三类 ≤5 14 平面外形(长宽)尺寸偏差 三类 ±10

11.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11.1 钢筋工程验收评定表。 11.2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3 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22—

11.4 钢筋焊接检验记录。 11.5 模板工程验收评定表。 11.6 预埋件制作、安装记录。 11.7 混凝土工程验收评定表。 11.8 混凝土强度评定表。 11.9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1.10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1.11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11.12 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单。 11.13 混凝土搅拌、浇筑及养护记录。 12.计算书和相应附图/表 12.1 电渣压力焊方法及要求 12.1.1 电渣压力焊操作程序

钢筋焊接前首先将钢筋头两端15cm除锈,清理钢筋上面的杂物,如有弯曲调整后焊接。下料最好用气割,两端一定要割平。焊接装药粉时一定要垫好石棉布,防止药粉泄漏影响接头成形和焊接质量。手工电渣压力焊时,可采用直接引弧法。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提升2mm~4mm引燃电弧;然后继续缓缓上提钢筋数毫米,使电弧稳定燃烧。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而渐渐下送,并转入电渣过程(控制渣池电压渣池表指针在22~27之间摆动回零5~7次在这个过程中为烧化过程),在切断焊接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待数秒钟,方可松开操作杆,以免接头偏斜或结合不良。钢筋的上提和下送均应适当防止断路或短路。

12.1.2 电渣压力焊接参数表 电渣压力焊接参数表见表9-11。

表9-11 电渣压力焊接参数表

焊接电压(V) 钢筋直径(mm) 一次电压(V) 焊接电流(A)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38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400~450 500~550 600~650 700~750 850~900 40~45 22~27 焊接时间(S) 18 20 22 24 27 30 34 38 42 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根据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

—23—

12.1.3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见表9-12。

表9-12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项次 焊接缺陷 防 止 措 施 a)把钢筋端部矫直 b)上钢筋安放正直 c)预压用力适当 d)及时修理夹具 a)把钢筋端部矫直 b)钢筋安放正直 c)适当延迟松开机(夹)具的时间 a)适当调小焊接电流 b)适当缩短焊接通电时间 c)及时停电 d)适当加大顶压量 a)提高钢筋下送速度 b)延迟断电时间 c)检查夹具,使上钢筋均匀下送 d)适当增加焊接电流 a)钢筋端部切平 b)铁丝圈放置正中 c)适当加大熔化量 a)按规定烘培焊剂 b)把铁锈清除干净 钢筋端部彻底除锈把钢筋夹紧 塞好石棉布 1 偏 心 2 弯 折 3 咬 边 4 未溶合 5 6 7 8

焊包不匀 气 孔 烧 伤 焊包下流 12.1.4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验收规程

(1)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检查。当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2个试件做拉伸试验,且应按下列规定抽取试件:

1) 在一般构筑物中,应以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

2)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

(2)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渣压力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2)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3) 端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4) 接头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5)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电渣压力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

—24—

件抗拉强度值低于规定值,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12.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本措施的编写针对采用#7汽机基础砼浇筑而编制,框架柱、梁截面最大尺寸分别为3200mm33200mm,5450mm34500mm,均为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泵送,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5℃,砼中水泥含量较大,含砂率高,水灰比大,骨料粒径小,浇筑速度快,水泥的水化热大,需加强砼养护,采取措施保证砼内外温差不大于25℃,确保砼表面不出现宏观裂缝。

12.2.1 砼水化热绝热温升值计算 T(1)=C.Q(1-e)/c.ρ,式中

T(t)为浇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 C为每公斤混凝土水泥用量; Q为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

C

-mt

为混凝土的比热,一般取0.92~1.00,取0.96;

ρ为混凝土质量密度,取2400; e为常数,取2.718;

m与水泥品种、浇捣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一般为0.2~0.4; t为龄期(d)。

砼浇筑1d、3d、7d、10d、14d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分别为T(1)、T(3)、T(7)T(10)、T(14): T(1)=C.Q(1-e)/c.ρ=38033353(1-2.718T(3)=C.Q(1-e)/c.ρ=38033353(1-2.718T(7)=C.Q(1-e)/c.ρ=38033353(1-2.718

-mt-mt-mt-mt-mt

-0.331-0.333-0.337

)/0.9632400=14.32℃ )/0.9632400=32.78℃ )/0.9632400=48.48℃ )/0.9632400=52.50℃ )/0.9632400=54.42℃

T(10)=C.Q(1-e)/c.ρ=38033353(1-2.718T(14)=C.Q(1-e)/c.ρ=38033353(1-2.718砼最高水化热绝热温度为: Tmax=C.Q(1-eεε

0 y

-mt

-0.3310-0.3314

)/c.ρ=38033353(1-2.718

-0.01t

-∞

)/0.9632400=55.25℃

12.2.2砼各龄期收缩变形值计算

y(t)

(1-e)3M13M13??Mn,式中

-4

t为从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0 y

为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值(即极限收缩值),取3.24310;

e为常数,取2.718;

M1、M1、??Mn为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含义见表9-13。 表9-13 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 水泥品种 M1 T(d) 水泥细度 骨 料 水 灰 比 水泥浆量(%) M2 M3 M4 M5 W(%) 1/r(水力半径的倒数) 操作方法 EaAa/ EbAb(配筋率) —25—

M6 M7 M8 M9 M10

12.7 测振传感器安装位置图 测振传感器安装位置图见图9-12。

图9-12 测振传感器安装位置图

—36—

十、烟囱基础施工

说明:本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为环形烟囱基础施工,参考一台1000MW机组工程。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

某电厂四期工程建设规模为两台1000MW燃煤发电机组。本期烟囱为240/2φ8.0m双管式钢内筒烟囱,中心坐标为A=815.383,B=463.924;±0.00m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51.45m。

1.2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见表10-1。

表10-1 主 要 工 程 量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工程特点

烟囱基础埋深7m,结构形式为环型板式基础底板、环壁和钢内筒支墩,其中底板外直径37.4m,高度3.0m;环壁、钢内筒支墩高度均为4.0m。基础与土壤接触的外表面均涂沥青防腐层一道。

2.编写依据

2.1 240/2φ8.0m双管式烟囱基础布置及配筋图F1114S-T0402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2.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8《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9《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37—

单 位 m m m m t t t t t t t t 3333数 量 111 3294 183 245 2 16 6 35 22 75 113 38 备 注 C10 混 凝 土 C30 C30 C40 φ10mm Ф14mm Ф16mm 钢 筋 Ф20mm Ф22mm Ф25mm Ф28mm Ф36mm 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1 技术准备

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监理公司组织的图纸会审,设计院对图纸交底,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公司提出的问题在开工前给予明确答复。单项工程负责人编制出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含安全施工措施),并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 施工用水

主要从厂区生产用水管接出,作为基础施工水源。 3.3 施工用电

从厂区用电电源上接出。 3.4 施工道路

主要利用主厂房和炉后周围环形混凝土路,其余道路为辅。 3.5 控制桩布置

烟囱中心轴线由烟囱区域方格网桩来控制。 4.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4.1 人员组织及分工

技术员1名,施工员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测量员2名,钢筋工40人,木工30人,砼工20人,普工10人。

4.2 人员的资格要求

4.2.1施工人员须身体健康,经卫生部门体检合格。高空作业人员须经特殊检查,且年龄不超过45岁,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不得登高作业。

4.2.2施工人员须具备一定文化基础,能领会安全工作意图,并能认真遵守。会正确使用现场安全设施。

4.2.3 施工人员事先进行安全教育并考试,考试合格由公司颁发安全施工上岗证。 4.2.4 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安监局颁发的有效证件。 5.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见表10-2。

表10-2 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数 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动力配电箱 砼振动机 6m~12m振动棒 照明灯具 泵车 搅拌车 挖掘机 装载机 自卸汽车 压路机 打夯机 直流电焊机 套丝机 —38—

备 注 1 10 20 4 2 6 1 1 3 1 6 2 2

6.施工进度计划

垫层施工 2005.3.10~2005.3.13 基础底板施工 2005.3.14~2005.4.19 环壁、钢内筒支墩施工 2005.4.20~2005.5.15 基础底板侧面防腐 2005.5.25~2005.5.30 回填 2005.6.1~2005.6.10 7.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 7.1 施工工序

垫层→基础底板钢筋、环壁钢筋、钢内筒支墩钢筋、烟道支架插筋绑扎→底板模板→底板砼→环壁、钢内筒支墩钢筋绑扎→环壁、钢内筒支墩模板→环壁、钢内筒支墩砼→拆模及防腐→回填土。

7.2 施工方案 7.2.1 垫层施工

垫层为100mm厚C10素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抄平,严格控制好碎石垫层顶标高。施工时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浇灌后的砼上表面要压光,不得有石子外露。

垫层砼在浇注过程中,易发生人身触电伤害事故,要求所有用电工具在使用前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检测,并贴好检测标签;用电工具的接线工作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严禁非电工人员私接、乱接电源;所有用电工具必须经漏电保安器。

砼在制作、运输过程中,易发生人身、机械伤害事故,要求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操作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搅拌车在场内按照规定限速行驶。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上班、驾驶;机械维修人员要定期对机械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机械车况良好。

7.2.2 基础施工 (1)施工准备

垫层施工完后,由测量人员在垫层上定出基础中心,A轴线、B轴线以及AB轴间450方向线,由施工人员弹出孔洞中心线、零米筒壁、环基上下投影线以及底板内外模板线,并确定烟道支架柱插筋位置。钢筋施工前,由施工翻样人员进行钢筋、模板翻样,并经有关人员审核后方可配料。烟囱基坑周围的施工场地清理、整平,以便材料的堆放和机具车辆的停放、出入。

(2)钢筋施工

烟囱基础钢筋共有8种规格,分别为Ⅰ级钢筋和Ⅱ级钢筋,总计307t。钢筋的分布从整体来看为空间网状结构,且部分单根钢筋的长度较大,局部钢筋布置较密,绑扎难度较大,尤其是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和空间位置的正确性,因此基础施工的关键就是组织好钢筋的绑扎。

基础钢筋的规格、型号严格按图纸要求及有关设计变更备料,采用原料或焊接成长料后,根据翻样单进行下料。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钢筋接头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0;接头处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同时不得大于2mm;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和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品,不合格接头切除重焊后再提交验收。环向钢筋的下料具体长度可根据现场确定,长约9m,并在一圈中要等分,环向钢筋接头宜选用焊接接头,搭接焊缝长10d,同一截面的接头至少相隔一排,当采用绑扎接头时搭接长度为50d,同一截面的绑扎接头至少相隔三排钢筋,相邻接头的间距应大于1m,以免结构的截面受力

—39—

后出现不均衡的破坏。

由于基础钢筋规格较多,长短不一,为了减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施工前要焊接成钢筋网片骨架,从底板外侧径向均匀布置,且相邻网片立杆间隔焊斜撑(采用Φ22mm钢筋)。

注:示意图见图10-1,具体尺寸以施工放样为准。当相邻网片骨架钢筋放置后,立即进行斜撑连接,以防倒塌伤人。施工人员在绑扎钢筋时,要在人行通道上铺设脚手板,不得脚踩钢筋,以免钢筋变形或施工人员踩空发生危险。

图10-1

排架搭设易发生排架倒排、人身坠落、高空落物伤害事故,所以排架搭设必须由专业架工负责,严禁非架工参加施工,排架搭设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所用的钢管、扣件必须是合格产品;施工人员在参加施工时,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脚手架操作面上满铺脚手板,并用#8铁丝绑扎牢固。

钢筋在加工、制作、运输过程中,易发生人身触电伤害、机械伤害事故,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要严格按照钢筋机械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钢筋机械必须经漏电保护器,驾驶员要持证上岗,在厂内要限速行驶,尤其是向基坑内托运钢筋时,要严防钢筋滑伤人,机械维修工要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维修、养护,确保机械正常运转。电工要定期对所有线路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及时更换。

(3)模板施工

1)根据确定的基础轮廓线,环基的内外模板线,待钢筋绑扎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底板模板施工, 内外侧均利用普通组合式钢模板拼装。在模板组装前,首先将模板清理干净,调整平整,并均匀的涂刷脱模剂。模板在组装时,要将模板上所有的U型卡孔用U型卡卡满,以防模板

—40—

外胀。

钢模板支撑用Φ51mm33.5mm双钢管@750及Φ12mm对拉螺丝、3型卡加固。在顶面以下300mm及底面以上300mm左右各设一道。模板外侧用钢管加固,在地面上用短钢管设置地锚脚,与斜向支撑连接牢固,斜撑与地面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o。

环形基础模板组装是烟囱基础施工的重点之一,采用普通组合式钢模。在环壁外侧1500mm处间距1500mm预埋Φ51mm的钢管,外露砼面200mm,以便于固定外模板地脚。内模板支撑用脚手管搭设满堂脚手架连接成一个整体。环基外侧为锥形, 为保证结构的锥度和坡度,以钢模板加一个梯形木条(木板打Φ13mm圆孔,用于穿Φ12mm对拉螺栓)为一竖向分组, 用对销螺丝将内外模板拉紧。模板垂直高度4m,内外模板在梯形木条处水平间隔600mm,竖向间隔600mm钻Φ13mm孔,并利用竖向钢管支撑水平Φ20mm钢筋围檩和承重三形卡用Φ12mm对拉螺栓拉紧,关于Ф12mm对拉螺栓计算方法如下,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最小值。

F=0.22γct0β1β2VF=γc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t0――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亦可采 t0=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加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mm~90mm时,取1.0;110mm~150mm时,取1.15。

F=0.22γ0t0β1β2V =0.223243200/(14+15)31.231.1530.125 =17.76kN/m F=24H=2431.5=36 kN/m ,故最大侧压力取取最小值为17.76kN/m 对拉螺栓的允许拉应力为N=Aj [f]=63633.143268=30.295kN 故对螺栓的实际拉力为17.7630.630.6=6.394kN,

2) 支完模板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测设混凝土面标高线,以保证混凝土标高的准确性并检查预埋件有无遗漏。

3) 为消除混凝土底部烂根通病,待模板支设完毕,在模板外侧用1:2水泥砂浆进行封堵。筒座下口模板安装时应铺海绵条,以避免因漏浆出现烂根现象。

4)在基础底板浇砼时,在底板上表面预插钢筋,外露砼面200mm,以便于固定筒座下口模板。 模板在拼装、拆除施工中,易发生人身坠落、高空落物、扎伤等人身伤害事故,所以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正确配备、使用安全用具,拆除下的模板要堆放整齐,U型卡要及时收集整理。

—41—

2

2

1/2

1/2

2

1/2

(4)砼施工

基础底板的砼共3294m,标号C30。底板砼的浇灌必须在钢筋、模板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砼一次浇灌完成,以保证基础底板结构的整体性。在基础底板与环壁的交接面处留水平施工缝。砼由搅拌站集中供应,采用泵车浇灌,砼的运输采用六辆搅拌车保证。

底板砼浇灌的顺序:先将两台泵车泵管集中于基础一侧,采取“一次浇灌到顶,向前依次推进的浇注方式”,最后砼闭合于基础另一侧。为防止不正常施工缝的出现,在第一辆搅拌车浇注到一定时间,第二辆应及时到位,保证接槎砼在初凝前及时浇灌,浇灌过程中两台泵车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浇灌任务。

砼振捣采用6m~12m插入式振动棒,操作人员不应脚踩钢筋,应铺以脚手板作为通道。根据泵车的出料情况,振捣人员应每台泵车6~7人为宜,振捣要密实,振动棒要快插慢抽,振动时间以表面泛出灰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准,振动应均应,砼表面要刮平压光。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与环壁的交接处,并进行拉毛、凿毛处理,在浇筑前,加水充分湿润,冲洗干净施工缝,并用同标号水泥砂浆(C30砼配合比中减去石子)打底50mm,以便新旧砼紧密结合。

砼浇灌采取由一点开始依次向前分层推进,最后闭合的浇筑方式。在振捣底部砼时,应派专人仔细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砼浇灌要连续进行,不能留施工缝。

7.2.3 基础防腐: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底板及外表面均涂环氧沥青漆一道,除垫层上表面所标模板线部位外其余部位不得漏涂。防腐施工前,砼基层表面必须洁净、无积水、无阴潮现象。在沥青漆涂刷过程中,应做好防火等安全工作。

7.2.4 回填

烟囱零米以下基础施工完,待模板及脚手架拆除,并清理干净后,便可进行基坑回填。回填时按两种方法进行施工:环壁外回填采用机械运输,挖掘机、装载机分层辗压的方式进行;环壁内回填采用机械运输,人工分层夯实的方法。基坑回填采用非腐蚀性素土回填,且回填土中不得夹杂垃圾或大块石头,以免影响回填质量。每层压(或夯)实后均应委托试验部门做土方回填的干密度试验(压实系数不小于0.93),待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8.安全控制措施及要求 8.1 一般要求

施工人员必须经安监培训、考试体检合格后持证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且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

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思想及职责。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挂好安全带,并实行“一对一”结伴监护。 施工人员不得在现场嬉笑打闹或追逐,严禁酒后作业。

严禁非电工从事接拆电源线作业,施工用配电盘、箱、柜均装漏电保护装置;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严禁采用裸露灯管的碘钨灯。

施工用品运输时,特别是抬运物品时,起、落、转、停动作应一致;人工上下传递物品时,人员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线上。在平台上堆放物品时,应分散、稳妥,物品总重量不得超过平台允许荷重,严禁高空抛掷物品。

—42—

3

钢筋绑扎要牢固,尤其是钢筋网片制作时必须焊接牢固,且在安装时及时安装斜撑,以免倾倒伤人。筒座筒壁插筋及烟道支架柱必须临时固定支撑牢固,以防倾倒伤人。

施工人员在绑扎钢筋时,要在人行通道上铺设脚手板,不得脚踩钢筋,严禁施工人员在未固定牢固的钢筋上攀爬。

砼振捣手及打夯机操作手必须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伤人。

氧气、乙炔要分室保存,使用安全距离不小于10m,距离明火不小于8m,且乙炔瓶必须立放。 严禁将电源线不经插头直接插在电源插座内,电焊机二次线不得裸露。

施工现场的电源线应摆放条理,并且放置于明显处,以防钢管模板等砸断电源线造成漏电。行灯电源线使用软橡胶电缆,行灯应安装保护罩。

现场临时电源的布设将统一规划,采用三相五线制布线,直埋电缆的上方设标示牌,线路经过道路时有保护措施。现场的配电盘摆放整齐,颜色一致,并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线无破损,电源线与设备的接线必须用螺丝压紧;电源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用可靠的绝缘胶带包扎;电动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与金属架杆上。

不同电压的插座与插销严禁混用,严禁非电工从事电气作业,电气设备严禁超铭牌使用。 脚手板上沾附的油泥应及时清理干净,并设防滑条;雨雪天施工前,应先将脚手板和作业面上的积水、积雪清扫干净。

防车辆交通事故,车辆必须限速行驶, 厂内不得超过5km/h;厂外不得超过10km/h。运货车辆禁止进入电厂生活区以内。车辆行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厂内行驶道路必须设专人指挥,以保证电厂设备和交通安全。车辆必须停靠在指定地点,倒车、转弯要鸣笛,尤其是施工现场倒车时必须由专人监护。

泵车停放处距基坑边缘不小于1.5m,以防泵车振动时造成塌方,搅拌车倒车放料时要杜绝急刹车,倒车必须有专人指挥、监护,严禁车后指挥倒车。

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材料堆放整齐,不堵塞道路,坚持每周一大清,每天一小清,随干随清,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搞好现场文明施工。

8.2 危险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辨识见表10-3。

表10-3 危险因素辨识

序号 施工工序 重大危险因素 控 制 措 施 基坑上口2m范围内禁止堆土、堆放材料、停靠车辆。施工人员进入基坑前,必须检查边坡稳定状况,防止塌方。雨天过后及时检查边坡,发现边坡有开裂、滑动等危险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施工。 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等必须经过电工检查检验良好方可使用,采用合格的电源线并且必须经过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后方可使用。 —43—

备注 1 基础施工 塌 方 2 基础施工 触 电

续表 序号 施工工序 重大危险因素 控 制 措 施 混凝土振捣手必须戴绝缘手套进行混凝土振捣,以防漏电伤人。电动工器具必须有防雨设施,每天下班前对不能回收的电动工器具必须用防雨塑料布遮盖严。并且电源开关有专人职守,防止误操作。严禁非电工从事接拆电源线作业,施工用配电盘、箱、柜均装漏电保护装置。严禁将电线直接挂在闸刀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照明电气设备不得超铭牌使用;不同电压的插座与插销严禁混用;连接电动机械与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设开关或插座,并有保护装置,严禁一个开关接两台用电器。。蛙式打夯机手柄应装按钮开关并包以绝缘材料,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作业中严禁夯击电源线。暂停工作应切断电源;发生电器故障应由电工处理。 基坑周围设安全围栏或警戒线,夜间施工设警戒灯,并有专人监护。高空作业必须扎牢安全带,高挂低用;脚手板必须铺平,并用#8褪火铁丝绑扎,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小于20㎝,不准有探头板;脚手架必须拉设安全网并兜底。,下设扫地杆。脚手架搭设时,立杆间距≤2m;大横杆间距≤1.2m,小横杆2间距≤1.5m。脚手板荷载不得超过270kg/m,搭设后须经安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拆除脚手架应自上及下顺序进行,非专业工种不得搭拆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时,作业人员应挂好安全带,递杆、撑杆作业人员应密切配合。严禁站在同一垂直线上。施工区周围设围栏或警告标志,并由专人值班,严禁无关人员入内。脚手架搭设地基必须稳固,必要时铺木垫板。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脚手架整体推倒,并保证排架的整体稳定性。拆除时,必须做好混凝土成品的保护。斜道板、跳板的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不小于1.5m,并钉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cm。采用直立爬梯时,梯档应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30cm。严禁手中拿物攀登,不得在梯子上运送,传递材料及物品。 打夯机操作时,夯机前方不得站人。几台同时工作时各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平行不小于5m,前后不小于10m。车辆厂外限速10km/h,厂内限速5km/h,路况不明、不好必须处理后方可通过。倒车时,必须由专人监护。严禁疲劳、酒后驾驶。 备注

2 基础施工 触 电 3 基础施工 高空坠落 4 土方回填 机械伤害 5 采用Ф22mm钢筋作骨架作为钢筋支撑。钢筋绑扎前采用钢管搭设支架固定钢筋。在工程开工前,应基础钢筋 钢筋固定不牢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加强检查。 —44—

9.环境及文明施工措施及要求 9.1 重要的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重要的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见表10-4。

表10-4 重要的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目 标 施工场界噪声的排放 施工灰尘的排放 建筑垃圾的处置 控 制 措 施 备注 1 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具和工艺,噪声排放 减低噪声 从噪声源上加以控制。合理布置施工场点,做到“闹静分开”,减少夜间施工 污染大气 防止扬尘 土方开挖运输,所有运输车辆厂内限速行驶,及时清理运输遗落,定时洒水 2 3 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有毒有害固体固体废弃及时回收 废弃物无公害处理镝灯管等集中回收、物 污 染 安全存放 实施废旧材料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利能源资源库工作的管理规定执行公司《质量体系节约资源 浪 费 程序》之采购控制程序及质量管理作业程序中有关物资管理规定 能源资源浪费 节约资源 执行公司节能降耗控制程序,实施环境管理方案 4 工程施工原材料浪费 生产用电的浪费 5

9.2主要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切实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材料、机械应按规定的地点堆放整齐并符合搬运及消防要求。现场钢架管、脚手板、毛石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地点堆放整齐,不用的材料和废料及使清理回收。现场设备、材料运输必须封车,拖拉机、翻斗车严禁违章载人。

机械设备如拖拉机、电焊机等由专人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配电盘、振动机等施工机械、用电设备必须有可靠的防雨设施。现场集中控制开关柜或配电箱应设置在高点,防止水淹或土埋,附近更不得堆放杂物。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支架应稳固,支架不得带电移动。照明灯线采用软橡胶电缆,照明灯应设有安全防护罩。并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定。所有施工电源应有专职电工接线,严禁由非电工私自乱接电源线或拆装电源设备。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陡坎,深坑及带电区应设护栏并挂好警示牌。危险场所夜间应设红灯示警。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它用。

连接电动机械与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设开关或插座,并应有漏电保护器。电动机械或电动工具如振动机等应使用软橡胶电缆,严禁一个开关接两台及以上的电动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由专人定期检查、清理、修补,并做好记录。安全设施未经允许严禁拆除或挪做它用。

10.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单位:mm) 垫层:

表面平整 ≤10

—45—

标高偏差 ±10 模板:

轴线位移 ≤5 截面尺寸偏差 ±5 标高偏差 0~-10 钢筋:

骨架及受力筋长度偏差 ±10 骨架宽度和高度偏差 ±5 受力筋的间距偏差 ±10

钢筋网骨架的绑扎松扣数量 ≤10%且不应集中 箍筋和副筋的间距偏差 ±20 基础产筋保护层偏差 ±10 混凝土:

轴线位移 ≤8 标高偏差 0~-10 砼表面平整度 ≤8 垂直偏差 <L/450 截面尺寸偏差 +8~-5 11.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11.1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件及试验报告。 11.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11.3 砼强度试验报告。 11.4 砼工程施工技术记录。 11.5 测量放线记录。 11.6 地脚螺栓安装记录。 11.7 地基验槽记录。 11.8 钢筋工程检验记录。 11.9 地下砼工程检验记录。 11.10 工程质量验评记录。

—46—

12.大体积砼的计算及测温孔的布置见图10-2。

测温孔布置示意图图10-2 测温孔布置示意图 烟囱环壁砼共245m,标号C40,属于大体积砼。在底板浇灌前,应按上图布设Φ50mm测温孔,共计12个,以便测定内外温差。测温孔布置如上图:1~4点、5~8点和9~12点分别测量底板砼中部、底部和表面温度。

砼浇注前应先在模板外侧搭设草帘和塑料薄膜(注:应根据气温情况而定),砼浇至板顶,待砼初凝后,应及时覆盖草帘和塑料薄模,加强砼的养护工作,以保证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避免因温度应力而产生砼裂缝,砼养护时间不少于14d,砼的测温由试验室设专人每昼夜4次连续监测(采用建筑用电子测温仪进行砼表面、中间和底部三点监测)。养护期间,设专人负责观察砼,若有脱水现象,应及时浇水养护。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注采用泵送,砼中水泥含量较大,含砂率高,水灰比大,骨料粒径小,浇筑速度快,水泥的水化热大,为降低水泥水化热,水泥采用#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6℃,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当地平均气温为11℃。

12.1 砼水化热绝热温升值计算 T(1)=C.Q(1-e)/c.ρ,式中

T(t)为浇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 C为每公斤混凝土水泥用量; Q为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

C

-mt

3

为混凝土的比热,一般取0.92~1.00,取0.96;

—47—

ρ为混凝土质量密度,取2400; e为常数,取2.718;

m与水泥品种、浇捣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一般为0.2~0.4; t为龄期(d)。

砼浇筑1d、3d、7d、10d、14d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分别为T(1)、T(3)、T(7)T(10)、T(14): T(1)=C.Q(1-e)/c.ρ=38033353(1-2.718T(3)=C.Q(1-e)/c.ρ=38033353(1-2.718T(7)=C.Q(1-e)/c.ρ=38033353(1-2.718

-mt-mt-mt-mt-mt

-0.331-0.333-0.337

)/0.9632400=14.32℃ )/0.9632400=32.78℃ )/0.9632400=48.48℃ )/0.9632400=52.50℃ )/0.9632400=54.42℃

T(10)=C.Q(1-e)/c.ρ=38033353(1-2.718T(14)=C.Q(1-e)/c.ρ=38033353(1-2.718砼最高水化热绝热温度为:

-0.3310-0.3314

Tmax=C.Q(1-e-mt)/c.ρ=38033353(1-2.718-∞)/0.9632400=55.25℃ 12.2 砼各龄期收缩变形值计算

Εy(t)=εy 0(1-e-0.01t)3M13M13??Mn,式中 t为从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

εy 0 为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值(即极限收缩值),取3.24310-4; e为常数,取2.718;

M1、M1、??Mn为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含义见表10-5。 表10-5 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

水泥品种 M1 T(d) 水泥细度 骨 料 水灰比 水泥浆量(%) 根据施工情况,M1=1.0、M2=1.0、M3=1.0、M4=1.21、M5=1.0、M7=0.7、M8=1.43、M9=1.0、M10=1.0,M=M13M23M33M43M53M73M83M93M10=1.21。

砼浇筑后1d、3d、7d、10d、14d的收缩变形值分别为:

Εy(1)=εy 0 (1-e-0.0131)3M3M6=3.24310-43(1-2.718-0.0131)31.2131

=0.04310-4

Εy(3)=εy 0 (1-e-0.0133)3M3M6=3.24310-43(1-2.718-0.0133)31.2131.09

=0.13310-4

Εy(7)=εy 0 (1-e-0.0137)3M3M6=3.24310-43(1-2.718-0.0137)31.2131

=0.27310-4

Εy(10)=εy 0 (1-e-0.01310)3M3M6=3.24310-43(1-2.718-0.01310)31.2130.96

=0.36310-4

—48—

M6 M7 M8 M9 M10 M2 M3 M4 M5 W(%) 1/r(水力半径的倒数) 操作方法 EaAa/ EbAb(配筋率)

Εy(14)=εy 0 (1-e-0.01314)3M3M6=3.24310-43(1-2.718-0.01314)31.2130.93

=0.48310-4

εy=3.24310-43(1-2.718-0.01328)31.2130.93=0.5310-4 将各龄期收缩变形值换成“当量温差”:

Ty(t)=-εy(t)/α,式中,α材料的膨胀系数,混凝土为1.0310-5。 Ty(1)=-εy(1)/1.0310-5=-0.04310-4/1.0310-5=-0.3℃ Ty(3)=-εy(3)/1.0310-5=-0.13310-4/1.0310-5=-1.3℃ Ty(7)=-εy(7)/1.0310-5=-0.27310-4/1.0310-5=-2.7℃ Ty(10)=-εy(10)/1.0310-5=-0.36310-4/1.0310-5=-3.6℃ Ty(14)=-εy(14)/1.0310-5=-0.48310-4/1.0310-5=-4.8℃ Ty max=-εy/1.0310-5=-0.5310-4/1.0310-5=-5.0℃ 12.3 计算砼各龄期的弹性模量 E(t)=Ec(1-e

-0.09t

),式中

E(t)为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

Ec为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可近似取28d的弹性模量; t为混凝土从浇筑后到计算时的天数。 E(1)=3.03103(1-2.718E(3)=3.03103(1-2.718E(7)=3.03103(1-2.718

44444

-0.0931-0.0933-0.0937

)=0.26310N/mm)=0.71310N/mm)=1.40310N/mm

4444

42 2 2 2 2

E(10)=3.03103(1-2.718E(14)=3.03103(1-2.718砼的综合温差为△T:

-0.09310-0.09314

)=1.78310N/mm

)=2.14310N/mm

12.4 砼各龄期温度收缩应力计算 △ T=-(T0+2T(t)/3+Ty(t)-Th),式中 T0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T(t)为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y(t)为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Th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一般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取当地平均气温。 砼在各龄期的降温综合温差分别为:

△T1=-[16+2314.32/3+(-0.3)-11]=-14.25℃ △T3=-[16+2332.78/3+(-1.3)-11]=-25.55℃ △T7=-[16+2348.48/3+(-2.7)-11]=-34.62℃ △T10=-[16+2352.50/3+(-3.6)-11=-36.40℃ △T14=-[16+2354.42/3+(-4.8)-11]=-36.48℃ △Tmax=-[16+2355.25/3+(-5.0)-11]=-41.33℃ 砼温度收缩应力σ:

σ=E(t)3α3△T3H(t)3R/(1-γ),式中

—49—

σ为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 E(t)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一般取平均值; α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310; △T为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 H(t)为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 R为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 γ为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σ1=0.26310310310314.2530.61730.4/(1-0.15)=0.11N/mm σ3=0.71310310310325.5530.5730.4/(1-0.15)=0.49N/mm σ7=1.40310310310334.6230.50230.4/(1-0.15)=1.15N/mm σ10=1.78310310310336.4030.46230.4/(1-0.15)=1.41N/mm σ14=2.14310310310336.4830.41130.4/(1-0.15)=1.71N/mm

4

-6

2

4

-6

2

4

-6

2

4

-6

2

4

-6

2

4

-6

2

-6

基础砼设计标号为C30,混凝土抗拉强度为1.5N/mm2,砼最大降温温度收缩应力为: σ=3.0310310310341.3330.41130.4/(1-0.15)=1.40N/mm>75%31.5=1.125 N/mm 由计算知:混凝土在露天养护期间有可能出现裂缝,在此期间,应采取加强养护、保温(覆盖及时回填)等措施,使混凝土缓慢降温,缓慢收缩,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等措施,使TH加大,使综合温差ΔT减少,控制裂缝不出现。

砼的配料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砼的取样及检测由试验室依据GBJ107-87负责进行,并做足够的试块(GBJ146-90:大体积粉煤灰砼每拌制500m,至少成型一组试块,不足上列规定数量时,每班至少成型一组试块)。底板砼的测温工作由试验室按照规定定时检测,泵车、搅拌车、搅拌机在砼浇筑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在浇筑过程中亦应定期检查、维修和养护,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故障。

3

2

—50—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火力发电厂汽机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在线全文阅读。

火力发电厂汽机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765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