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习题集12年下答案(南京大学第二专业)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1.摩擦性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的供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1)特点:失业+职位空缺

2)原因:失业者没有合适技能、居住点不当等等 3.通货膨胀惯性

人们的预期会使得价格水平的上升具有惯性,即使初始原因消失,通货膨胀也会持续下去。这种情况被称作通货膨胀螺旋。 4.自然失业

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即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5.通货膨胀

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

二、选择题

1.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B)。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2.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 )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4.从成本推动的角度分析,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A )。

A.进口原材料或能源价格上涨 B.银行贷款的扩张 C.工资率下降 D.投资率下降

5.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A )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 C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增加 C.市场垄断导致的超额利润 D.私人投资增加 7.通货膨胀会(B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提高或者下降,取决于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 C.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8.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在长期会( D)。

A.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 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

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量水平上

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

9.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A )。

A.收入结构变化 B.收入普遍上升 C.收入普遍下降 D.债权人收入上升 10.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A)。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11.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D)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 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12.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B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13.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1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 )。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

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D.可以通过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来减少失业 15.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 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16.根据传统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 17.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水平,则(C)。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D.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因不满工资待遇而不愿意就业属于自愿失业。 ( × )2.摩擦性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 × )3.扩张需求可以消除摩擦性失业。

( × )4.某人因就业信息不灵而暂时找不到工作,这种失业是自愿失业。 ( × )5.结构性失业可以看成是一种长期的摩擦性失业。 ( × )6.需求不足的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 × )7.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 × )8.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 × )9.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 × )10.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变化

方向和变化幅度是一致的。

( √ )11.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再分配。

( √ )12.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 √ )13.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14.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

失业率。

四、计算题分析题

1.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1-0.5(u-0.06)。问: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为使通货膨胀率下降2.5个百分点,会产生多少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多少? (3)画出该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1)u*=0.06

(2)?-?-1=-0.025=-0.5(u-0.06) u=0.11 π LPC (3)LPC:?=0.06 PC:?=?-1-0.5(u-0.06)

π -1

PC

u

0

0.06

五、简答题

1.用图形分析工资刚性如何导致非自愿失业。

工资刚性,工资只升不降,使工资W1高于均衡水平,此时劳动力供给是N,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有N。出现劳动过剩N-N,为

2

1

1

2

W 自愿失业 We 就业 0

NE

N*

N

E W 就业 非自愿失W We 1

E 自愿失业 0

N1 N2 N* 图b

N

图a

非自愿失业。 2.简述奥肯定律

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将下降2%。或者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实际失业率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 说明:1)描述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之间联系;

2)GDP缺口=潜在GDP-实际GDP; 3)公式:(y-yf)/yf=-α(u-u*)。 3.用货币数量论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作为货币现象而出现的。 交易方程:MV=Py (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需要解释一下),MV为经济的总支出,Py为名义收入 根据上式有:m?p?y?v 通过此式可以看到通货膨胀的三个来源:V的变化、M的增长、产量y的增长

所以,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4.简述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

⑴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⑵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从生产提高角度的角度,一些部门快,一些部门慢;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一些部门迅速发展,一些部门日趋衰退;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看,一些联系紧密一些几乎没有联系;

⑶现行的经济结构使得生产要素不易从低生产率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部门转移到开放部门;但是在工资及价格上要求“公平”,这将使得全社会工资上涨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结果会导致一般及格水平的上涨。 5.简述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后经修正改为通货膨胀率)的坐标系中,画出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该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成反向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垂直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此时社会的失业率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

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

????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的调整名义工资水平。因此,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根据此理论,菲利普斯曲线修正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当预期完全进入工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成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若未完全进入,则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6.为什么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会改变人们的收入再分配,从而进一步减少总需求?

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增加了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及债权人的实际财富。通常,债务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债权人,债务负担的加重就会使债务人的消费减少。总需求就会随之减少,从而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左移动,进一步使经济收缩。 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 2、固定利率的债权者获利,而债务人受损。

3、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减少,一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通货紧缩使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上升,收入进一步向个人转移。 4、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

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

六、论述题

1. 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这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又属于什么类型? 前者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⑴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当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工资提高以及利润提高造成的;

⑵工资推动: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造成工资过高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会的存在导致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 ⑶利润推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企业与寡头谋取过高市场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⑷作图,进行简单描述,重点是保证总需求曲线不改变的前提下,供给曲线的改变将会怎样导致价格上升。 后者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作图,重点描述需求方面变动引起的价格和总产出的变化,说明在达到潜在总产出前后的变化情况。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本国(地区)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注意:国内生产总值的6点含义:市场价值;最终产品;一定时期生产;流量;地域范围;市场活动。 2.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国民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土原则)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民原则)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纳税部分后的收入。即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5.总投资和净投资

投资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6. 名义GDP、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

名义GDP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总体物品平均价格的上涨程度,经济学上称为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或价格指数)。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名义的GDP/实际的GDP=ΣPtQt/ΣP0Qt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反映一定时期内的价格上升的幅度。

注意:GDP折算系数不是经济增长率,它是价格指数,类似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二、选择题

1.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 D )的市场价值。 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 C.所有商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C)。 A. 政府修建公路 B.私人购买股票 C. 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居民购买一套旧房产

3.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A. 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D.1500和2200亿美元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 5.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净值等于(A)。 A. C+I B.C+I+G C. C+I+G+X-M D.C+I+G+X

6.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净值等于(B)。 A. C+I+G+X B. C+I+G+X-M C. C+I+G+M D. C+I+G+M-X 7.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9. 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D)。

A.购买公司债券 B.购买公司股票 C.购买国债 D.上述都不是

10.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规则,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A)。

A.属于消费支出 B.属于政府支出

C.属于投资支出 D.不计人国内生产总值 11.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 A. 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生产的时间 12. 如果A国经济在2000年(基期)的GDP为2 000亿元,如果在2001年GDP平减指数增加了一倍,而实际GDP增加50%,那么2OOl年的名义GDP等于( C )。 A.8 000亿元 B.4 000亿元 C.6 000亿元 D. 3 000亿

13.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B)。

A.因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过高衡量 C.由于重复记帐导致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

14. 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元,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元,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的GDP缩减指数为( B )。

A. 660 B. 150 C. 220 D. 250

15.就国民收入核算来说,实际经济活动当中没有售出的商品(C) A.要在核算的GNP当中扣除 B.要在核算的GDP当中扣除 C.要在核算当中计为存货投资 D.要在核算当中计为政府投资

16.如果1970年的名义GDP为7500亿美元,按照1960年价格计算是多少?(价格指数1960年=100,1970年=120) ( D )

A.9000亿美元 B.6000亿美元 C.7300亿美元 D.6250亿美元

三、计算题

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a)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 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c)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5)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

(2)支出法: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 即bs=30-30-5=-5(亿元) (4)s=yd-c=170+5-30-90=55(亿元) (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

2、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 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0亿元,政府购买1 100亿元,政府顶算盈余300亿元,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人。(5)个人储蓄。

(1)NDP=GDP-重置投资=6000-500=5500(亿元) (2)NX=GDP-C-I-G=6000-400-800-1100=3700(亿元)

(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300

T-TR=G+300=300+1100=1400(亿元)

(4)Yd=NDP+TR-T=NDP-(T-TR)=5500-1400=4100(亿元) (5)S=Yd-C=4100-400=3700(亿元)

3、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 政府购买:26012; 总投资:79560; 出口:68495;

进口:58272; 资本折旧:28010; 政府转移支付:716;间接税净额:16658; 社会保险金:6969; 公司未分配利润:38624;公司所得税:5344; 个人所得税:838

(1)GDP=C+I+G+NX=70906+79560+26012+68495-58272=186701(亿元) (2)NDP=GDP-折旧=186701-28010=158691(亿元)

(3)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58691-16658=142033(亿元)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的转移支付=142033-38624-5344-6969+716=91812(亿元) (5)DPI=PI-个人所得税=91812-838=90974(亿元)

4、一个社会生产五种产品,它们在2002年和2004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产品 A B C D E 2002年产量 2500 5000 4000 3000 6000 2002年价格 1.50 7.50 6.00 5.00 2.00 2004年产量 3000 6000 5000 3500 7000 2004年价格 1.60 8.00 7.00 5.50 2.50 试求: (1) 2002年和2004年的名义GDP。 (2)以2002年为基年,2004年的实际GDP以及该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3) 2004年的GDP平减指数以及该期间的通货膨胀率。 (1)名义

GDP2002=?p2002q2002=1.5?2500?7.5?5000?6?4000?5?3000?2?6000?92250(元)

名义

GDP2004=?p2004q20041.6?3000?8?6000?7?5000?5.5?3500?2.5?7000?124550(元)

(2)实际GDP2004=1.5*3000+7.5*6000+6*5000+5*3500+2*7000=111000(元)

年平均增长率=124550?1=16.2%

92250名义GDP2004124550??1.12

实际GDP2004111000(3)GDP平减指数=

期间通货膨胀率=12%

5、下表是1999年和2000年中国GDP的有关数据,请据此解答问题。

年份 1999 2000 名义GDP 82 067. 5 89 403. 6 GDP平减指数(1978年为基年 684. 1 738.8 (1) 1999-2000年间,中国名义GDP增长率是多少? (2) 1999-2000年间, 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3) 按照1978年的价格衡量, 1999年和2000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4) 1999-2000年,实际GDP增长率是多少?

(5)比较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大小,并解释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89403.6-82067.5=8.94%

82067.5738.8-684.1=8% (2)GDP平减指数增长率=

684.182067.5?119.96 (3)实际GDP1999?684.189403.6?121.01 实际GDP2000?738.8121.01-119.96=0.88% (4)实际GDP增长率=

119.96(1).名义GDP增产率=

(5)实际GDP和名义GDP存在较大差异是由于当期和基期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巨大差异引起。

四、简答题

1. 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因为计算的是同一产品---当年新生产的GDP,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支出法”是从支出角度进行核算,“收入法”是从要素分配角度进行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所以结果必然是一致的。即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请指出以下各项交易能否计入我国GDP,如果能,请说明其分别是GDP中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哪一部分;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 (2)国内消费者购买2 000股海信电器股票。

2000+P=2640-P,解得P=320,ys=yd=232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3)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ys=1800+P,于是,由ys=yd有: 1800+P=2400-P,解得P=300,ys=yd=210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

(4)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2.假定一个四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800+0.8yd,投资函数i= 200 -80r+0.1y,净出口函数为NX=100 -0.ly- 20r,货币需求函数为Md/P=0.3y-l00r,政府支出为G=400 (不考虑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函数为T=0.25y (其中, y为国民收入, yd为可支配收入,r为利率, Md为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供给Ms=700,试求: (1) AD曲线方程。

(2)假如价格水平始终保持不变且为L根据题意,若政府购买增加到470,求解这样的政府购买增加会产生多大的挤出或挤入效应? (1)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Y=C+I+G+NX C=800+0.8Yd

Yd=Y-T=Y-0.25Y=0.75Y I=200-80r+0.1Y G=400

NX=100-0.1Y-20r 可得:Y=3750-250r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s=Md

Md/P=0.3Y-100r Ms=700

Y?可得

1000r7000?33P

Y?150001000?7P

联立可得AD总需求曲线为:

(2)当价格水平为1时,均衡国民收入为

Y=15000/7+1000/1=22000/7

政府支出增加到470时同理按照上一题 计算可得Y’=22700/7,△Y=Y’-Y=100 但是根据乘数原理应该增加 70×1/(1-0.8×0.75)=175 175-100=75

所以政府购买的挤出效应为75。

五、简答题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2)a. 由凯恩斯提出的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物价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产品市场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 庇古的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人们会变得相对富裕,于是消费水平相应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c. 税收的影响: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降低。

*d.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比较便宜,替代作用使进口下降和出口增加,净出口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利率下降,受套利动机驱使的资本流出,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压力;货币贬值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便宜,从而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导致净出口上升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2.比较NI-AE模型、IS-LM模型与AD-AS模型异同。 这三个模型表示了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演变。

(1)总支出模型:只有产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AE=C+I+G+NX

它也被称作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2)IS-LM模型:考虑了利率可变的情况下,投资成为国民收入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表示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也被称作扩展的凯恩斯模型。

(3)AD-AS模型:推翻了IS-LM模型中关于价格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表示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也被称作完整的凯恩斯模型。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怎样理解总供给曲

线通常有一个正斜率?

(1)总供给为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在即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利用其基本资源所提供的总的实际收入。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短期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因此,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短期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 (2)a. 卢卡斯的新古典错觉理论

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使供给者对本身的产品价格产生错觉。物价总水平下降时,供给者会误认为是他们自己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种错觉使供给者减少产品的供给。工人们在没有注意到总体物价水平降低时,只是看到名义工资下降了,推论自己报酬也下降,于是减少劳动供给量。这两种情况下,低物价水平引起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而且引起供给者对低物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因而价格下降,产出也下降。

b. 凯恩斯主义的刚性工资理论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名义工资在短期内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刚性的。所以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工资就上升,较高工资使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于是减少劳动雇佣,生产较少产品。即由于工资不能随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使就业与生产不利,引起企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c. 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是缓慢的,存在粘性。部分原因是因为调整价格存在菜单成本(印刷、分发目录和改变价格标签等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这些成本短期中价格和工资可能都是粘性的。在价格总水平下降的过程中,某些企业在价格调整过程中的粘性,导致价格过高,产品销售减少,企业削减生产和就业,物品和劳务的供给减少。

4.比较微观经济学供求模型与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的异同。

(1)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2)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是宏观领域的事物。

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的同时,还可用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

商品数量的影响,这一模型描述的是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六、分析题

1.试用AS-AD模型说明在不利的总供给冲击下,传统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为什么无效?那么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应对不利的总供给冲击?

不利的总供给冲击会形成滞胀现象,此时总需求管理会造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而产出水平增加不高。

2.经济萧条、经济过热和滞胀有何区别,从理论上分析,请你提出认为解决相应问题的政策组合。

(1) 经济萧条:需求严重不足,生产(供给)能力大量闲臵。 双松组合; (2) 经济过热:需求旺盛,但生产能力

已经充分利用,需求已超过供给能力。双紧组合

(3) 滞胀:由于类似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导致供给曲线左移,引发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3.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

在AD-AS模型中,石油等原材料燃料等投入品的价格变化,会对经济中供给方带来影响,我们称之为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下面通过图说明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如图,假设经济原来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均衡点为E0。 ①短期效应。石油涨价,对厂商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则总供给曲线由AS0上移至AS1,与AD0交于E1点,物价水平提高,社会总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在本期内名义工资不变,导致实际工资的下降。

②中期效应。本期结束后,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Y1小于Y0,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充分就业量,名义工资下降,物价随之下降,AS曲线向下移动至AS2.。而且只要存在Y对Y0的偏离,就会导致AS缓慢的向右下方移动下去,直到En。

③长期效应。经济在En(与E0重合)实现长期均衡,对应ASn。此时经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后,回到了最初的价格水平,但名义工资下降,进而导致实际工资水平下降。

4.运用AD -AS模型分析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净出口减少,有效需求降低,AD曲线左移,均衡产出减少(如左图),经济增长迟缓。

期,总供给达到充分就业产出水平,AD↑只能带来P↑,而P↑,m↓,r↑,i↓,完全挤出

A.失业率降低,但会伴随价格和利率提高常规总供给曲线下,这是短期 B.利率上升,但价格和失业率不变没有这种可能

C.消费、投资和就业都上升只有在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下,也是短期 D. 消费上升,投资下降,产出保持不变古典总供给曲线下,这是长期

1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会更有效?(B)△i=-d*△r=d*△m/h

A.货币需求对收入富有弹性收入增长后才产生影响B.投资对利率变化更富有弹性

C.收入所得税提高起反作用 D. 以上都不是 17.和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不利之处是( )。题目有错

A.政策效果更容易预期 B.对经济的影响更直接 C.政策决策实施周期短 D. 对经济的影响更直接 18.根据IS-LM模型,财政扩张通常使收入增加,但是(D)。

A.它只有与货币政策结合才可能

B.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结果将不同

C.利率将上升,导致储蓄水平下降 D. 产出构成会发生变动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中央政府每年都应保持预算平衡,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 (√ ) 2.对同一项财政政策而言,挤出效应越大,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差。 (× )3.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无关。 (√ )4.其他条件不变,如中央银行买入国债,会使货币供给量增加。 ( ×)5. “自动稳定器”能够抑制所有的经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 (√ )6.企业投资对于利率变化反应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 √)7.若中央银行在政府减说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利率必然上升。 (×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缓和了经济萧条,减轻了政府债务。

四、计算题

1.设消费函数C= 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 0.4 r,货币供给为50亿美元 。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LM的方程和均衡收入、均衡利率。

(2)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50,这属于哪种经济政策?将产生怎样的效果? (3)若使货币供给增加10,这属于哪种经济政策?将产生怎样的效果? (1) IS:y=c+i=100+0.75y+20-2r y=480-8r LM: L=0.2y-0.4r=50 y=250+2r

3025201510500rIS100200300400LM500y600解方程组,y=296 r=23

(2) IS:y=c+i=100+0.75y+20-2r+50 y=680-8r 解方程组,y=336 r=43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收入增加,利率升高

(3) LM:L=0.2y-0.4r=50+10 y=300+2r 解方程组,y=336 r=18

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2.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为200,C=90+0.8yd ,t=50,i=140-5r,g=50。

(1)推导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画图表示上述情况。

(1)IS曲线:y=1200-25r LM曲线:y=1000

IS-LM联立,解得,y=1000,r=8

(2)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右移后的IS曲线为:y=1300-25r

LM曲线方程不变,可求得此时

r y=1000,r=12 LM (3)看投资的变化量。

政府支出未增加之前,i1=e-dr=100; 12 政府支出增加之后,i2=e-dr=80;

IS2 投资减少了20,与政府支出增加20正好相抵,8

IS1

为\完全挤出\的状况

(4) 此时LM 是完全垂直的,货币政策完全有效,y 1000 0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3.假设一国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0.2r ,消费函数为:c=100+0.8y,如果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问货币供给量增加多少才能使利率保持不变(假设价格水平为1)。

kg=1/(1-0.8)=5,△y=kg*△g=5*10=50,即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IS 曲线向右移50个单位。要使得利率保持不变,则使得LM曲线也向右移动50个单位。由m=0.2y-0.2r,得:m+△m=0.2(y+△y)-0.2=0.2(y+50)-0.2r=0.2y-0.2r+10,△m=10,即m增加10亿元可以使LM曲线右移50个单位以使利率保持不变。

4.假设在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为L=0.25y-10r,货币供给为M/P=400,产品市场IS曲线为 y=2000-40r。求:

(1) 如果政府支出乘数为2,政府购买增加200,两市场新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各变化了多少。

(2) 政府购买增加后,挤出了多少私人投资?

(1) 由IS曲线为 y=2000-40r,LM曲线为400=0.25y-10r,解方程组得

y1=1800,r1=5

△yis=kg*△g=2*200=400,即IS曲线y=2000-40r向右移动400个单位,变为y=2400-40r ;LM曲线为400=0.25y-10r,解方程组得y2=2000,r2=10 ∴△y= y2- y1=2000-1800=200;△r= r2- r1=10-5=5 (2) △i=(△yis-△y)/ki=(400-200)/2=100

五、简答题

1.财政政策效果与IS曲线的斜率(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不变,IS曲线的斜率变化仅取决于d)有什么关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上作出简要解释。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与财政政策效果成正向关系。(1)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注意为负值)越小亦即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IS曲线斜率越大亦即IS曲线越平坦,财r

IS’ LM 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IS 原因:IS斜率大小主要是由投资的利率系数(d)决

E’ 定,IS越平坦,则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r1 E E’’ 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幅度越大,r0 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o y y0 y1 y2 多,挤出效应较大。 r IS’ IS 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而利LM r1 E’ 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对应的是IS曲线越

E 陡峭)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大的效果(见E’’ r0 左图)。比如极端情形: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财政政策效果最好。

(2)其他条件一定,①∵d大,IS平缓,△i大,o dy?y0 y y1 1y2

kF??挤出效应大,∴kF小。②∵d小,IS陡峭,△dg(1??(1?t))?dkhi小,挤出效应小,∴kF大。

2.财政政策效果与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

r

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上作出IS’ LM 简要解释。 IS ?g E’ LM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成反向关系。r1 E E’’ (1)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r0 亦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不明显;

LM曲线斜率越小亦即LM曲线越平坦,财政o

y0 y1 y2 y 政策越明显;

政策效果大 原因:当LM曲线斜率k/h越大时,通常情况r 下,交易货币需求量不变即k不变,则货币IS’ LM IS ?g 需求的利率系数h越小或货币需求对的反应E’ 不灵敏,故一定的货币需求将使利率上升很r1 E’’ r0 o

E y0 y1 y2

政策效果小

y 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小。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太多(对应的是LM曲线越平坦)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大的效果。比如极端情形: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财政政策效果最好

(2)其他条件一定,①∵h大,LM平缓,△r小,△I小,挤出效应小,∴kF大。②∵h小,LM陡峭,△r大,△I大,挤出效应大,∴kF小。

3.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上作出简要解释。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与货币政策效果成反向关r 系。(1)LM 形状不变,IS曲线越平坦即斜率IS1 LM0 LM1 越小。则货币政策越明显;IS曲线越陡峭即IS0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越不明显。

原因:IS斜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系数,当IS越陡,则投资的利率系数d较小,即投资对利率的变动的敏感性较差,故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

y2 0 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不会有较y y1 y3

大增加;反之,IS较平坦时,则投资的利率

系数较大,故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资和收入会增加很多。货币政策效果好。

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对应的IS较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较强;极端情形: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2)其他条件一定,①∵d大,IS平缓,△i大,∴km大。②∵d小,IS陡峭,△I小,∴km小。

4.货币政策效果与LM曲线的斜率(假设k不变,LM曲线的斜率变化仅取决于h)有什么关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r 上作出简要解释。 LM0 LM1

IS1 货币政策效果与LM曲线的斜率成正向关系。(1)

当IS斜率不变,LM越平坦即斜率越小,货

IS币政策效果越小;LM曲线越陡峭即斜率越

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原因:LM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

0 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y y1 y2 y3 y4 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

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很多,因而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的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好。

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对应的是LM较陡),货币政策效果就较强;极端情形: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2)其他条件一定,①∵h大,LM平缓,△r小,△I小,∴km小。②∵h小,LM陡峭,△r大,△i大,∴km大。

5. 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如何?为什么?

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实施扩张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不存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请结合图形分析)

6.在古典极端情况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如何?为什么? 古典极端情况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完全挤出,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请结合图形分析)

7. 请阐述宏观经济调控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六、论述题

1. 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都能够刺激经济。但前者使利率上升,后者却使利率下降,为什么同为扩张性政策,却存在上述差异?请详细阐述两种政策的作用机制。

两者都是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提高均衡产出的,但两者扩大总需求的机制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直接增加总需求来增加产出的,由于直接增加总需求,使市场供不应求供不应求,导致物价上升,引起货币搜集供给下降,导致利率上升,引起私人投资减少(即挤出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则是通过增加实际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实现均衡产出的提高。

2.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美国等国家纷纷采取相应的政策主张治理经济,请结合相关政策主张,分析比较中美就解决这一问题上的异同。

2007年4月,伴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次贷危机开始在美国逐步显现。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降息0.5个百分点,从此美国进入“降息周期”。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2008年2月7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正式拉开了西方主要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序幕. 西方国家采取的反危机措施包括金融救助和稳定政策、货币扩张政策、财政刺激政策以及产业促进和保护政策等一系列凯恩斯主义式的干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目的以稳定金融、刺激内需为主,偏重金融救助和稳定政策、货币扩张政策。

面对西方国家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中国党和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的各项政策(包括支持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调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主要目的以刺激内需、稳定外需、改善民生为主,兼顾短期与长期,统筹国际和国内,偏重财政政策。

3.运用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目前所处的状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主张。

根据IS-LM模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刺激有效需求,导致IS曲线和LM曲线右移,均衡收入增加,经济得到增长。但由于货币供给量过多引发的滞后效应将导致通货膨胀。

为应对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政府紧急出台了保增长促内需的10项政策,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的刺激了内需,使2009年保“八”目标成功实现,但政策的滞后效应也逐渐显现,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持续攀升。而世界经济依然没有走出衰退的阴影,国际贸易保护势力抬头,外需增长面临重重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长期存在,国际投机资金虎视眈眈,伺机而动。长期以来中国又内需疲软。

因此目前中国经济主要面临通胀压力和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为此,中国一方面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有效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降低货币供给,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积极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既可以防止国际投机资金炒作人民币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又可以稳定净出口。

4. 下表和图是中国近十年来GDP增长的情况,请分析2008年左右GDP下降的原因,并结合2011年GDP数据的变化,谈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采用的手段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011年GDP数据 时间 数据 2011年一季度 2011年二季度 2011年三季度 2011年四季度

9.7% 9.5% 9.1% 8.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年左右GDP下降的原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净出

口下降,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为了保增长,政府紧急出台了促进内需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2009年保“八”目标实现,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又走高,而通货膨胀压力也持续升高。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2.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就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的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3.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4.充分就业(潜在)产量

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此时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5.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状态。

6.长期总供给曲线

又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始终出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上,此时的总供给曲线是惟一的一条垂直线。

二、选择题

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4.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5. 当(A)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P↑,m↓,r↑,△i=-d*△r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6. 考虑能够使得总需求曲线更加陡峭的因素,下列陈述中最恰当的是( C )

A.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支出乘数更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P↑,m↓,r↑,△i=-d*△r=d*△m/h D.以上都不是

7. 总需求曲线(D)。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8. 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B )。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 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9.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

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B )。 A.20单位 B.399单位800-2N=4/2 C.800单位 D.80单位 10. 以价格为纵轴,收入为横轴的坐标系中,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D)。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的曲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11.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12.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13. 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派模型主张的总供绐曲线是(A )。

A.垂直线 B.反L型折线 C.右上倾斜曲线 D.右下倾斜曲线

14. 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 D)。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5.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6. 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

起收入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

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17.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18. 当(C),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 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19. 如果(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A.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存在

B.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

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名义工资下的劳动市场

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 20. 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21. 与上题中假定相同,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的供给,将(C )。

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 B.提高利率上升

C.增加名义工资10%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

22. 与上题中假定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A)。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

23. 与上题中假定相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则(B )。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B.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 D.利率水平下降

24. 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 D)。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25. 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的份额下降时,总供给曲线移

向(B )。

A.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左方,价格水平增加,实际产出减少 D.右方,价格水平增加,实际产出减少 26.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A)。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

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臵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

求曲线的位臵。

( √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臵的因素变化,都会

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臵。

( √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

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 ×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

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 ×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

求增加。

( √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

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 ×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 √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 ×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

是斜率不同。

四、计算题

1.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2000+P,总需求曲线为yd=2400-P,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并将结果与(1)比较。 (3)如果供给减少10%(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将

结果与(1)比较。

(4)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1)由yd=ys得:2000+P=2400-P,于是P=200,ys=yd=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2640-P,于是,由ys=yd有: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宏观习题集12年下答案(南京大学第二专业)在线全文阅读。

宏观习题集12年下答案(南京大学第二专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800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