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则平衡常数K=c(CO)c(CO2)= 1.7×10-3×1.7×10-3=2.89×10-6;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总压强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4)由图分析可知CO2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而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只能是CO还原CoO转化为CO2,且CO2增加的量等于CO减少的量,则C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32.硼与铝为同族元素。据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的最高纪录,硼、

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硼酸(H3BO3)是极弱的一元弱酸。硼镁矿主要成分

.

为Mg2B2O5H2O,用硼镁矿、碳铵法实验室制备硼酸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实验室需要把硼镁矿放在 仪器中焙烧(填实验仪器)。

(2)步骤③中采用减压过滤,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 ;从NH4H2BO3溶液获得硼酸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获得硼酸晶体,下列实验条件容易使得到的硼酸晶体有较大颗粒的是 。 A.较高温度下快速蒸发 B.用冰水冷却 NH4H2BO3溶液

C.采用较稀的NH4H2BO3溶液

(3)硼酸是极弱的一元弱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硼酸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硼酸溶解度如图所示,从操作③中获得H3BO3晶体需要洗涤、干燥,洗涤过程中需要用 (填“冷水”或“热水”),你的理由是 ;

(4)测定硼酸晶体纯度的试验方法是,取0.500 0 g样品与锥形瓶中,滴加甘油,微热使样品溶解,迅速冷却至室温,滴加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15.80 mL时到达终点。已知:每1.00 mLNaOH滴定液相当于30.92 mg的H3BO3,则该样品中H3BO3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坩埚 (2)打开旋塞K ; C (3)B(OH)3+H2O

+H+;或者H3BO3

H++H2O+

冷水; 硼酸溶解度随着

温度升高增大较快,用冷水洗涤能减少硼酸溶解损失 (4)97.71%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涉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仪器的选择、滴定法测物质的含量等。(1)硼镁矿焙烧时需在高温条件下,应在坩埚中进行;(2)减压过滤时因压强减小过快产生倒吸,应采取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旋塞K,平衡内外压强,消除倒吸;较高温度下快速蒸发或用冰水冷却都会使硼酸快速结晶,从而不易形成大颗粒晶体,答案选C。(3)硼与铝为同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且硼酸是极弱的一元弱酸,则其电离方程式为

B(OH)3+H2O

+H+;或者H3BO3H++H2O+

;根据硼酸的溶解度曲线,

硼酸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增大较快,则H3BO3晶体的洗涤过程中需要用冷水洗涤,以减少硼酸因溶解而损失。(4)该样品中H3BO3的质量分数为

100%=97.71%。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一、单选题:共25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漂白粉 【答案】C

B.水玻璃 C.CuSO4·5H2O D.Fe(OH)3胶体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A.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错误;B.水玻璃是5H2O是纯净物,正确;D.Fe(OH)3胶体属于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错误;C.CuSO4·

分散系,是混合物,错误。答案选C。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石墨 【答案】D

B.液态HCl C.葡萄糖 D.熔融的Na2CO3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A.石墨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错误;B. HCl是电解质,但液态时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错误;C.葡萄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错误;D.熔融的Na2CO3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正确。答案选D。

3.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 C.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污染,涉及蛋白质和胶体的性质、酸性氧化物等。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NO、NO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正确;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正确;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正确。答案选A。

4.使用前不需检查是否漏液的仪器是

A.容量瓶 【答案】D

B.分液漏斗 C.酸式滴定管 D.蒸馏烧瓶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一般带有活塞或用以精确配制或测量的仪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液,如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等,蒸馏烧瓶使用前无需检漏。答案选D。

5.下列实验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装置:用蘸有待测液的铁丝,检验K+ B.乙图装置:分离水和乙酸

C.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D.丁图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及操作的评价,涉及离子检验、物质的性质及物质的分离和

+

提纯等。A.用焰色反应检验K离子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钠离子黄光的干扰,错误;B.水和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不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操作正确;D.蒸发结晶用蒸发皿而不用坩埚,错误。答案选C。

6.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碳在氧气中的燃烧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答案】C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解析】本题考查吸热和放热反应的判断。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等。A.碳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错误;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错误;C.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正确;错误。答案选C。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C.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D.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B.正确;C.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错误;D.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错误。答案选B。

8.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相同 B.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

C.浓硫酸可以干燥H2、H2S、CO2等气体 D.可用铝槽储运浓硫酸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A.SO2是化合漂白,次氯酸是氧化漂白,二者漂白原理不同,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错误;C.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NH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H2S等还原性气体,错误;D.常温下铝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则可用铝槽储运浓硫酸,正确。答案选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B.H2和D2互为同素异形体

D.35Cl与37Cl为同一种核素

C.CH3CH2OH与HOCH2CH2CH2OH互为同系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与判断。A.乙酸和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B.H2和D2是由同位素形成的同种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C.CH3CH2OH与HOCH2CH2CH2OH不只相差CH2,还相差一

3537

个羟基,不能互为同系物,错误;D.Cl与Cl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氯元素的不同核素,错误。答案选A。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氯气和水反应:Cl2 + H2O

2H+ + Cl- + ClO-

Ca2+ + H2O + CO2↑

4Fe3

B.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CaCO3 + 2H+

C.200 mL 2 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4Fe2++6Br-+ 5Cl2+

+3Br2 +10Cl-

D.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 + 2H2O【答案】C

H2S + 2OH-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涉及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盐的水解等。A.次氯酸

是弱酸,应写化学式,错误;B.醋酸是弱酸,应写化学式,错误;C.因还原性Fe2+大于Br,则Fe2+先与氯气反应,FeBr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Fe2+完全反应;设反应的Br为x 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0.42+x=0.52,则x=0.6,即参加反应的Fe2+与Br的物质的量比为4:6,正确。D.S2-应分步水解,错误。答案选C。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1 mol镁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失去电子分别为2NA和3NA C.含NA个Na+的Na2O2溶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D.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2 molN2和0.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A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A. Na2O2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则1 mol Na2O2完全反应转移1 mol电子,所以0.1 mol 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正确;B.1 molMg完全反应失去2 mol电子,即2NA个电子,与生成MgO或Mg3N2无关,错误;C.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错误;D.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6 NA,错误。答案选A。

12.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第三周期中Z元

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位于第3周期ⅢA族

B.X、Z、W、Q等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

C.Y元素气态氢化物比W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是因为前者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X的氢化物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第三周期中Z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则Z为Al元素,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X为N元素、Y为O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A.Al位于第3周期ⅢA族,正确;B.N、Al、S、Cl等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所在的主族序数,正确;C.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错误;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X的氢化物为氨气,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正确。答案选C。

13.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共价键

C.氢氧化钠熔融——离子键、共价键 【答案】D

B.二氧化硅熔融——分子间作用力 D.硫酸氢钠溶于水——离子键、共价键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变化与作用力的关系。A.干冰是分子晶体,升华破坏的是范德华力,错误;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融时破坏的是共价键,错误;C.氢氧化钠是离子晶体,熔融时破坏的是离子键,错误;D.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破坏的是离子键、共价键,正确。答案选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C.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作为反应容器制取氢氟酸

D.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能继续燃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A.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形成原电池时铁作负极,加快其腐蚀,错误;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正确;C.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氢气,则不能用石英作为反应容器制取氢氟酸,错误;D.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错误。答案选B。

15.下列实验现象,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而引起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与溴水混合,反复振荡后溴水层颜色变浅 C.油脂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而引起的,错误;B.苯与溴水混合,反复振荡后溴水层颜色变浅属于萃取现象,

C.某些油脂中含有不饱和键,错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正确;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属于取代反应,错误。答案选C。

16.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0.5N2(g)+1.5H2(g)NH3(l) △H=(b+c﹣a) kJ/mol

B.0.5N2(g)+1.5H2(g)C.N2(g)+3H2(g)D.N2(g)+3H2(g)【答案】C

NH3(g) △H=(a+b) kJ/mol 2NH3(l) △H=2(a﹣b﹣c) kJ/mol 2NH3(g) △H=2(b﹣a) kJ/mol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H等于反应物断键

NH3(l) 吸收的热量减去生成物成键所放出的热量,可得出0.5N2(g)+1.5H2(g)

2NH3(l) △H=2(a-b-c) kJ·mol-1。答案选C。 △H=(a-b-c) kJ/mol或N2(g)+3H2(g)

1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Fe粉制溴苯

B.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

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C.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红色沉淀

D.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取5 mL0.1 mol/LKI溶液,滴加0.1 mol/L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根据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和碘离子判断该反应有一定限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制备、物质的检验、反应限度的判断等。A.制溴苯用液溴而不用溴水,错误;B.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应浮在水面上,正确;C.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淀粉是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所以应先加NaOH溶液使水解后的溶液呈碱性,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错误;D.根据2I-+2Fe3+I2+2Fe2+,因KI过量,不能根据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和碘离子判断

3+2+

该反应有一定限度,应据溶液中是否含有Fe离子和Fe离子加以判断,错误。答案选B。

1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D.聚乙烯、丙炔、裂化汽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A.石油的分馏属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和液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下生成乙醇,乙醇可氧化生成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正确;C.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错误;D.聚乙烯中不含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错误。答案选B。

19.Q进行反应P(g)+2Q(g)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P、

3R(g)+S(l),

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B.反应容器中P、Q、R、S四者共存 C.2v正(Q)=3v逆(R)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A.该反应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总质量减小,则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B.即使未达到平衡,反应容器中P、Q、R、S四者也会共存,错误;C.根据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当3v正(Q)=2v逆(R)时为平衡状态,错误;D.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压强一直不变,错误。答案选A。

20.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

D.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H2(g)+I2(g)。若HI

L-1降到0.07 mol·L-1时需要15 s,则HI的浓度由0.07 mol·L-1降到0.05 的浓度由0.1 mol·

mol ·L-1时,所需时间为 A.等于15 s 【答案】C

B.等于10 s

C.大于10s

D.小于10 s

L-1-0.07 【解析】本题考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5 s内化学反应速率v(HI)=(0.1 mol·

mol·L-1)÷15 s=0.002 mol·L-1·s-1,HI的浓度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若反应速率不变,

L-1-0.05 mol·L-1)÷0.002 mol·L-1·s-1=10 s。因反应物浓度越大,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0.07 mol·

L-1降到0.05 mol·L-1时,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则HI的浓度由0.07 mol·

因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则所需时间大于10 s。答案选C。

21.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盐桥中装有用饱和Na2SO4溶液浸泡过的琼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Fe2+ - e- B.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答案】A

Fe3+ + 8H+ + 5e-Mn2+ + 4H2O

移向甲烧杯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及氧化还原反应。由方程式可知,高锰酸钾是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FeSO4是还原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电极是正极,b电极是负极。A.b电极是负极,Fe2+失电子生成Fe3+,正确;B.a为正极,则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错误;C.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b到a,错误;D.原电池中阴离子从正极移向负极,则盐桥中的离子移向乙烧杯,错误。答案选A。

22.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

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对它的影响。因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促进其电离,则氢离子浓度减小的较慢,而盐酸是强酸,加水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减小的较快,所以要使稀释后两溶液pH值相同,则醋酸稀释的倍数要比盐酸稀释的倍数大,即m>n。答案选B。

23.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 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 B.a点溶液中c (

) > c (

)

C.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L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Na2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 HClNaCl +H2O+ CO2↑,HCl与Na2CO3、NaHCO3都按1:1反应,由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小于从O点到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的a点所消耗的HCl,则O点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正确;B.由图可知,a点时开始生成气体,则A点的溶质为NaHCO3和NaCl,所以溶液中c (

) > c (

),正确;C.根据NaHCO3+HCl

NaCl+H2O+CO2↑,从a点到生成二氧化

碳体积最大时,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2 mol,同时生产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 mol,根据碳元素守恒,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则通入的CO2的体积为2 mol×22.4 L/mol=44.8 L,正确;D.当CO2全部放出时共加入5 molHCl,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钠离子和氯离子守恒有n(NaOH)=n(NaCl)=n(HCl)=5 mol,则c(NaOH)=

=2.5 mol/L,错误。答案选D。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11的氨水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0-11 mol/L

B.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 > c(OH-) C.NaHCO3溶液中,存在c(H+) = c(OH-) + c(

)

D.0.1 mol/L的NH4Cl溶液中:c(Cl-) > c(【答案】C

) > c(H+) > c(OH-)

【解析】本题考查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A.氨水中的H+离子是由水电离产生的,pH=11的氨水中,c(H+)=10-11 mol/L,则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c(H+)=10-11 mol/L,正确;B.因醋酸是弱酸,则pH=3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于pH=11的NaOH溶液的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则c(H+)>c(OH-),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c(H+)+ c(Na+)=c (OH-)+c(c(Na+)=c(

) +c(

) +2c(

),根据物料守恒

)-c(H2CO3),错误;D.铵根离

)+c(H2CO3),则c(H+)=c(OH-)+c(

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NH4Cl溶液中c(Cl-)>c(

)>c(H+)>c(OH-),正确。答案选C。

25.将三种黑色粉末组成的混和物加入到足量的某热浓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蓝绿色溶液和

两种气体。将从蓝绿色溶液中分离得到的盐与0.15mol还原铁粉恰好反应完全,可得浅绿色溶液和6.4g红色沉淀;将上述生成的两种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仍然收集到两种气体,据此推断黑色粉末可能为 A.物质的量FeS:CuO:Fe =1:1:1 C.质量MnO2:CuO:C=5.5:8:1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由题意可知:最终得到的溶液为Fe,红色沉淀是铜,n(Cu)=0.1mol,所以黑色粉末肯定含有CuO,且物质的量为0.1mol,置换出铜所消耗

2+

B.物质的量C:CuO:Fe =3:2:2 D.质量Fe:C:CuO=7:5:3

掉的铁是0.1mol,还剩0.05mol的铁,说明盐溶液中肯定有三价铁离子,由Fe+2Fe3+3Fe2+,盐溶液中三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即黑色粉末中含铁为0.1mol,A中三种黑色粉末和浓酸反应得到的气体只有一种,错误;C中没有铁,错误;由上面分析可知:CuO∶Fe=1∶1,所以B正确,D错误,所以选B。

二、推断题:共2题

26.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有机物转化关系(部分相关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Ⅰ.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 Ⅱ.B、 C、D分子含碳原子个数相同;E为高分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2)E中链节为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羟基 (2)-CH2-CH2-

(3)CH3COOCH2CH3+H2OCH3COOH+CH3CH2OH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40%÷12=2,则C为CH3COOH;B、且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碳原子数为60×

C、D分子含碳原子个数相同,即都含有2个碳原子;E为高分子化合物,应为聚合物,则D中含有不饱和键,应为乙烯;B为乙醇,E为聚乙烯,A为乙酸乙酯。(1)B是乙醇,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2)E是聚乙烯,其链节为-CH2-CH2-;(3)反应①是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

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

27.有机物E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化合物E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环上的一

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有机物N可转化为G、F,且生成的G、F物质的量之比为n(G)∶n(F)=1:3,1 mol 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 33.6 L(标准状况)。各物质间的转化流程如下(无机产物省略):

已知:①—ONa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OH不稳定 请回答:

(1)E的结构简式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B、F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化合物A、G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F与G反应生成N,还可生成分子组成为C7H12O5和C5H10O4的化合物

D.从化合物A到M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和缩聚反应

(3)写出B转化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设计

(已以CH2=CHCH3为原料制备G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知:

)

【答案】(1)

(2)D (3)

(4)

(5)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涉及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5,应含有苯环,A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代物B,B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C与D,C能连续被氧化生成E,则C含有醇羟基,E含有羧基;E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即羧基与酚羟基在对位;B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生成醇,则A、B含有酯基;有机物N可转化为G、F,且生成的G、F物质的量之比为n(G):n(F)=1:3,1 mol 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 33.6 L(标准状况),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为丙三醇,则F含有2个碳D为乙酸钠;A为原子,为乙酸,综上所述:

B为、

C为D为CH3COONa、E为、F为CH3COOH、、

G为、M为E的缩合产物。(1)E的结构简式为

。(2) A.化合物B为酯、F为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正确;B.化合物A

为酯、G为醇,都能发生氧化反应,正确;C.一定条件下,G分别与两分子乙酸或一分子乙

酸反应可生成分子组成为C7H12O5和C5H10O4的化合物,正确;D.从化合物A到M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中没有消去反应,错误;答案选D。(3) B转化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OH

+CH3COONa+NaCl+H2O;

(4)A的分子式为C9H10O2,其同分异构体需符合下列条件: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即结构对称;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能与氯化铁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和酚羟基;则A的同分异构体为:

。(5) 中有3个醇羟基,可由水

解得到,已知

,则CH2=CHCH2Cl与Cl2加成可得

,则以CH2=CHCH3为原料制备G的合成路线为

三、填空题:共1题

28.固体粉末X中含有K2SO3、K2CO3、FeO、MnO2等物质,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

过程及产物如下:

请回答:

(1)气体C的主要成分(填化学式)________。

(2)溶液B中存在的所有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沉淀甲中加浓盐酸产生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2、CO2 (2)H+、Mn2+、Fe3+、Fe2+ (3)MnO2+4H++2Cl-Mn2++Cl2↑+2H2O

【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的分离及离子检验等。根据流程图,因FeO、MnO2不溶于水,则沉淀甲含有FeO和MnO2;沉淀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MnO2与之反应生成MnCl2和Cl2,FeO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溶液B中加入KSCN后会出现血红色溶液,

3+

则溶液B中一定含有Fe离子;滤液乙中含有K2SO3和K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气体C,则气体C是SO2和CO2。综上所述:(1)气体C的主要成分是SO2、CO2;(2)溶液B

+2+3+2+

中存在的所有阳离子是H、Mn、Fe、Fe;(3)气体A是Cl2,则产生Cl2的离子方程式

+-是MnO2+4H+2Cl

Mn2++Cl2↑+2H2O。

四、实验题:共1题

29.如图为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装置。请回答:

(1)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乙中品红溶液的现象是 。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浓硫酸只体现酸性

B.试管乙中含有碱液的棉花,其作用是吸收过量的SO2,防止环境污染 C.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试管甲中的溶液缓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溶液显蓝色 D.含0.04 mol溶质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能收集到448 mL的SO2(标准状况) 【答案】(1)Cu+2H2SO4(浓) (2)品红溶液褪色或红色变浅 (3) AD

CuSO4+SO2↑+2H2O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浓硫酸及SO2的性质,有关方程式的计算。(1)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反应中生成

的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或红色变浅;(3)A.该反应中浓硫酸被还原为SO2,同时生成CuSO4,则浓硫酸体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错误;B.SO2是酸性有毒气体,用含有碱液的棉花吸收过量的SO2,防止环境污染,正确;C.因有CuSO4生成,其水溶液显蓝色,正确;D.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减小,而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以含0.04 mol溶质的浓硫酸不可能完全反应,则收集到的SO2气体的体积小于448 mL (标准状况),错误;答案选AD。

五、计算题:共1题

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由某均匀混合的NaHCO3和KHCO3样品进行实验,测得实验

如图所示。

已知:Ⅰ.所测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

Ⅱ.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体积均是50 mL;试计算: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2)混合物样品中,NaH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 【答案】(1)3 mol/L (2)1:1

【解析】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1)NaHCO3和KHCO3与盐酸反应本质都是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H2O+CO2↑,由图

中数据可知,盐酸完全反应生成CO23.36 L即0.15 mol,则n(HCl)=0.15 mo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2)由图可知9.2 g样品完全反应生成0.1 molCO2,设9.2 g混合物

中NaHCO3、K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有:x+y=0.1,84x+100y=9.2 ,联立方程,解得:x=y=0.05,则混合物中NaHCO3、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六、综合题:共2题

31.铁在工业和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某含铁化合物W,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兴

趣小组的同学取化合物W粉末进行试验。经组成分析,该粉末除Fe外还有O和另一未知元素共三种元素。另取2.22 g化合物W的粉末溶于适量稀硫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3.20 gNa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洗涤后的沉淀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1.60 g;将所得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灼烧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7.10 g。请回答:

(1) 则另一未知元素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 ①该化合物W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该化合物W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草酸钴是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及超硬材料等领域。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CoC2O4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将一定量纯净的CoC2O4粉末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的平衡:CoC2O4(s)CoO(s)+CO(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由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CoC2O4分解平衡常数 。该反应的焓变△H 0(填“>”、“=”或“<”)。

(4)温度加热至350℃,CO2的体积分数开始发生变化,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试画出C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答案】(1)Na

(2)NaFeO2;2NaFeO2+4H2SO4(3) 2.89×10-6 > (4)见图

Na2SO4+Fe2(SO4)3+4H2O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组成的测定,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1)根据题意,含铁化合物溶于适量稀硫酸生成硫酸铁和另一元素的硫酸盐,加氢氧化钠后,铁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将所得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灼烧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则该盐只能是硫酸钠,所以另一未知元素为Na元素。(2)1.60 g红棕色粉末为Fe2O3,其物质的量为

=0.01 mol,则n(Fe)=0.02 mol;同理7.10 gNa2SO4的

物质的量为0.05 mol, 则n(Na)=0.10 mol,其中包括NaOH中的Na原子0.08 mol,则化合物W中Na原子为0.02 mol;所以W中n(Na): n(Fe)=1:1,由题意可知W中Fe为+3价,Na为+1价,O为-2价,则W的化学式为NaFeO2;W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FeO2+4H2SO4Na2SO4+Fe2(SO4)3+4H2O。(3)根据表中数据,250℃CoC2O4分解达平衡时,平衡总浓度为3.4×10-3 mol·L-1,则CO和CO2的平衡浓度相同,各为1.7×10-3 mol·L-1,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册期中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894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