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新语文S版(2016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再读这首诗,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诗意,还要体会诗人的感情。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读李白和杜甫的诗,然后利用队会时间开一个班级诗会,看谁知道得多,理解得准确。

10五花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安排小练笔,发挥学生的想象。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3、感悟五花山春天浅绿、夏天浓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读《五花山》这篇课文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两遍,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3、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展示你们的朗读。 三、谈收获

1、默读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四、赏读课文. 1、春天部分

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师相机抓住淡淡的这个词,引导学生读出淡淡的绿,并相机板书:淡淡的

这冒出来的芽会说话呢!它是怎么出来的(抓住冒体会)这让你感觉(舒服,精神焕发……)就带着这种感觉读读吧.

2、夏天部分

读读夏天的山有什么不同 (1)生自由读.

(2)夏天的山怎么样从哪些词句看出 师引导学生想象满眼的绿:什么都被染绿了

抬头看看——生:天空也被染绿了.俯下看看——生:大地一片绿色,小草也被染绿了.置身于森林中,仿佛空气也是绿色的,怎一个绿字了得!

(3)分小组朗读.

(4)师总结:不管是春天淡淡的绿,还是夏天浓浓的绿,都让人赏心悦目,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拓展活动

1、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特别是描写山的、树林的词。 2、收集秋天的树叶,制成书签或标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安排小练笔,发挥学生的想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昨天我们已经读了课文,了解了五花山春天浅绿、夏天深绿的颜色,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五花山”)。

2、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吧!

(出示词语):浅绿、黄绿、深绿、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指名读,齐读。

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呢?

4、你能用上一个非常厉害的词语,把这儿所有的颜色都包括了吗?

二、初步感知“五颜六色”

1、是的,作者就是用其中的一个“五颜六色”概括这了座五花山秋天的色彩。(出示第6自然段)个别读。

2、秋天,让我们一起去的奇妙的无花山看看吧!(配乐播放):五花山图片。 3、确实很美啊!老师情不自禁地想用诗句“树树皆秋色”来赞叹一下啊!(出示第6段)假如你一边走,一边看,你会怎么读?齐读。

三、品读秋景

1、刚才我们从摄影师的一幅幅作品中感受到了五花山的秋天的美景,那么在作家的笔下,五花山的“一层金黄、一层翠绿、一层火红……”的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打开课文,体会作者笔下的这个五彩的世界吧。

2、请你自由地读第5自然段。(出示要求):1、语句通顺2、想一想你最喜欢秋天的五花山上哪种色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选择图片)你最喜欢秋天的五花山上哪种色彩?

◆出示: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板书金黄色

A、指导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非常的耀眼……

B、不是一丝一缕,而是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这,明媚、耀眼,让我们感到了无比的温暖与舒适。带上我们的联想读一读,这是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有的树林——齐读。

◆出示: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板书杏黄色

A、看着这样丰收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你的喜悦吧! B、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真觉得你就想马上去采摘这些果子啦……) C、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

D、“远远地看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子和梨子。”想一想,这些树会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扇形、梨形、……)在纸上画一画。

啊!原来无花山的树不仅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还是形态各异的呢! ◆出示: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板书火红色

A、用了比喻写的非常生动,把树林比作火苗,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 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B、(火红的颜色)有道理,颜色像火苗,火红色的会是什么树呢?老师想到了一句诗,你想到了吗?(出示:“霜叶红于二月花。”在古代诗人杜牧的眼中火红的树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美丽啊!)读

C、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山上火红的树叶,它的颜色是那么热艳丽,这时,风一吹,树林随风摇曳,跳起舞来,它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D、我们一起来做做火苗的动作吧!火苗在跳跃,火苗闪动,树林跳起了舞。 E、请女生做火苗舞动的动作,男生朗读。

(作者不但写出了树林美丽的颜色,还把树林写活了,富有动感。) 请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出示: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板书紫红 A、“紫红紫红”,同样是表示颜色的词,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呢?读。 B、叠词,一个紫红还不够,两个紫红颜色更加浓烈。这一大片密密的紫红树林像密不透风的大幕布一般,让人感到深沉、厚实。指名

出示:只有松树不怕秋霜,针样的叶儿还是那样翠绿翠绿的。板书翠绿 A、这种“青翠欲滴”的颜色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和春天、夏天绿比较一下,那时到处是绿的,而这绿色在秋天的山上就显得格外特别和显眼啊!读

B、(松柏不畏严寒、)读出坚定。

C、这不怕秋霜(勇敢、坚强)的松树像什么? D、请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同学来读一读。 3、齐读第5自然段。

(1)(返回图片)作家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啊,在他的笔下五花山漫山遍野的树在不断地变化着,呈现出五颜六色,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的景色美如童话,美如梦境。(板书: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指名第5段(点击音乐配音)

(2)老师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的地朗读,这秋天独特的景色会更美!齐读,秋天的山呀,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

语文S版(2016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目 录

第一单元 1 葡萄叶的梦 2 吹泡泡 3 蜗牛

4* 父亲、树林和鸟 百花园一 第二单元 5 七颗钻石 6 倾斜的伞 7 礼物 8* 一串红璎珞 百花园二 第三单元 9 古诗二首

(早发白帝城、绝句) 10 五花山 11 翠鸟

12* 北大荒的秋天 百花园三

第四单元 13 一鸣惊人 14 灵隐题联 15 聪明的牧童 16* 趣味相声 百花园四 第五单元 17 走马灯的奥秘 18 捞铁牛 19 我的发现 20* 飞翔的信念 百花园五 第六单元 21 古诗二首 (墨梅、江雪) 22 寓言二则

(守株待兔、滥竽充数)23 大禹治水 24* 哪吒闹海 百花园六

1葡萄叶的梦

教学目标:

1.认识“薄、翡、翠”等6个生字,会写“葡、萄”等10个字,正确读写“葡萄、寻找、营养、累累”等课后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背诵诗歌。

3.了解葡萄叶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过程,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葡萄叶为什么“悄悄地笑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背诵诗歌。

2.了解葡萄叶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过程,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葡萄叶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过程,体会葡萄叶为什么“悄悄地笑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一说起葡萄你立刻想到了什么?出示葡萄图片,贴在黑板上。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晶莹透亮的葡萄、水晶一样的葡萄、宝石一样的……)

2.播放音乐《葡萄》,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些可爱的香甜的葡萄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板书:1.葡萄叶的梦)

二、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读课文:读课文,划生字。

(2)自由选择方法识字。可边读课文边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先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如果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2.现在课文中的生字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教读生字。 薄、翡、翠、糖、啼、霞。

(1)去音认读; (2)注音领读。

3.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重点认读:薄、翡、翠。

“薄”字上下结构,部首是“艹”字,共16画,读作“báo”。反义词是“厚”。 “翡、翠”字上下结构,注意这两个字的上下部分的占格比例,“卒”字下面的“十”字竖出头要短。

三、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美美的诗文,美美地读。

1.先自由朗读,后小组展示。小组合作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价并纠正读音。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出示诗文,指导朗读。小组推选代表,展示朗读。 薄薄的叶片,

像浅绿色的翡翠。(出示翡翠图片。浅绿色的葡萄叶多么美丽!) 软软的叶片, 是小蝈蝈的棉被。

葡萄叶用整个夏天,(“整个”读音延长,读出时间之久。) 酿造芳香和甜美。 从阳光里寻找糖, 在秋风中获取醉。 让每一滴雨水, 每一声鸟啼, 每一道霞光,

每一缕花香,(“每一滴”“每一声”“每一道”“每一缕”连起来,读出气势) 都沿着叶脉, 变成营养果实的肥。 于是葡萄和梦想一起成长,

红的更红,绿的更翠。(“更红”“更翠”重读,读出红和翠。) 累累果实,

果实累累,

香甜是人们唯一的赞美。(“香甜”“赞美”重读,读出人们的赞赏。) 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悄悄”读轻些。) 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读出叶子的开心。)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交流,注意阅读要求: (1)划出几句你最喜欢的句子,从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思考葡萄叶的梦是什么样的?

4.找朋友互读课文,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 注意“累”字读音:累(léi)累果实、积累(lěi)、劳累(lèi) 四、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的小手是不是也一样会学习呢?让我们来书写生字吧。这学期开始我们要学习使用钢笔书写,你会用钢笔吗?

教师指导使用钢笔,重点指导拿笔姿势。做到:笔尖向下,离纸一寸。三指用力,掌心空虚。

1.出示生字。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 葡、萄、梦、软、寻、找、沿、营、累、珠。 2.打开“优教学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

“寻”是上下结构,上边横着的“山”字不出头。

“找”是左右结构,右边一横一撇,不要写成两撇,不能丢掉一点。 “沿”是左右结构,右侧上部和“几”字区别,“横折弯钩”变成“横折弯”。 4.学生田字格临习生字,教师下堂指导。

5.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评价标准:规范、端正、整洁。 五、巩固提高

1、打开“基础训练-《葡萄叶的梦》”,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课后词语并出示正确答案。小组检查,看谁写的最工整!出 2.示本课生字,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葡萄叶子是最美的叶子,让我们来收集葡萄叶子吧。说一说每个汉字的结构和组成部分!重点使用部件识字法认识汉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能背过的可以尝试朗诵)

4.我们在上一节课读过课文了,谁能说说你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本文讲了葡萄叶默默哺育葡萄成长的故事。) 二、品读探究

教师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喜欢葡萄叶吗?你喜欢它什么呢? 预设:葡萄叶很美——形态美、行动美、品质美。 1.找一找描写葡萄叶形态美的小节。读一读。 学习第1节:(葡萄叶的外形)

(1)自由读,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感受葡萄叶的形状美、色彩美。

(2)出示准备好的葡萄叶图片,让同学们观察,说一说葡萄叶片的颜色、形状。

(3)诗歌中是怎样描写葡萄叶片的?找出来读一读。

“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 (4)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葡萄叶之美。 (5)你能够仿照诗句,用自己的话描述葡萄叶片的美吗? ______的叶片,像____________,是 。 (6)美丽的葡萄叶有什么梦想呢?

(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用整个夏天结出累累的果实。)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预设:葡萄叶整个夏天都在经受风吹雨打,品尝雨露甘甜,这为葡萄的成熟创造了条件。

2.想一想,葡萄叶为了实现梦想做了哪些努力?

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 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三)体会写法

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呢?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你们想知道吗?齐读全诗,仔细体会。

(教师总结:古诗是四个不相连属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图画,短短四句写景,有层次,有远近,声情并茂。而且黄翠白绿,众彩缤纷,形象鲜明活泼,分而不散,从而充分表现了诗人恬静开朗,跃跃欲归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对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

(四)背诵全诗,体会美感 (五)布置作业 1.练说诗意。 2.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绝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交代学习方法

1.给学生演示《早发白帝城》音乐鉴赏的视频资料。 2.交代学习方法。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五读法”来学习古诗。什么叫“五读法”?又该怎样运用“五读法”来学习古诗呢?

(2)出示“五读法”

一读通,咬准音;二读懂,知大意;三读精,解词义;四读会,达意境;五会读,有感情。

(三)指导学习《早发白帝城》 1.揭题,解题。

(1)“发”在这里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fa)(出发) (2)读了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去哪里?怎么走的?)

在学习这首诗时就会解决我们的疑问。 (3)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按照“五读法”开始学习诗句 (1)一读通,咬准音。

①正字:朝(zhāo)还(huán)重(chóng)

②字形:帝(上中下结构),辞(左右结构),猿(左右结构) (2)二读懂,知大意。 朝:早晨。 辞:辞别、离开。 还:返回。

啼不住:不停地叫。 轻舟:轻快的小船。 万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读精,解词义。

通读全诗,根据每句诗所写的内容,给诗分层。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这首诗分两层意思来写,第一层告诉我们诗人出发的时间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第二层写长江两岸的景色。)

①指名读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作者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作者什么时间离开白帝城出发的?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从“朝”和“彩云间”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当诗人离开白帝城时,天上彩霞一片。表示他心情是很愉快的。)

“彩云间”一词,除了写出时间,还写出了白帝城的什么特点?(很高) 教师讲解: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所以作者讲在“彩云间”。

③从白帝城到江陵有多远?诗人乘船走了多长时间?从诗歌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从白帝城到江陵有1200多里远,诗人乘船只用一天时间就到达江陵了。)

诗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虚指,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说明船开得很快。

④小结:这两行诗,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读时,除了要把顺水行船速度极快的意思表达出来,还要表达诗人的心情同飞舟一样轻快。

⑤指导朗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⑥第二层是写长江两岸的景色,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 (抓住“猿声”和“万重山”来写。) ⑦作者为什么要写“猿声”和“万重山”?

明确:当年长江三峡,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猿猴的叫声常常会在深山峡谷中引起回声,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断地传播开去。李白乘船顺水而下时,在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大山。作者在这里用猿猴的啼叫声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轻快和沿途景色的壮丽。

⑧指导朗读(注意把“快”的意思读出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每句的意思。(分组讨论,指名说) (早晨,作者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远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到了。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一声接一声还没停下来,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高山。)

4.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1)学生边看《早发白帝城》的影碟,边听师范读古诗。

(2)谈话: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当年他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贵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白帝城的地方,忽然传来皇帝要释放他的命令,你们想想看,李白的心情怎样?(十分高兴)

李白在释放后写了这首诗,不但描写了长江两岸雄伟壮丽的景色,而且表达了自己经过艰难岁月之后,被释放的喜悦心情。

(3)为什么说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①顺水行船(客观);②心情愉快,急切盼归(主观)。

我惊讶的发现,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外公用雨伞把丹丹全部遮住,外公对丹丹的爱,怕丹丹淋湿)

(课件出示)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同撑一把伞,一半是墨绿色,那是丹丹头顶上的伞;一半是灰蒙蒙的,那是外公头顶上没有被遮住的天空,体会到外公对丹丹的爱,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让丹丹淋湿了。)

板书:一半墨绿色一半灰蒙蒙

“你的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呢!”我说。(外公对丹丹深深的爱) (2)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当学生提到一处“笑”时,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两处。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当丹丹说伞歪了的时候,外公却笑眯眯地说:“没歪呀”因为伞没有歪向自己,丹丹也没有淋湿,所以心里很高兴,他生怕把丹丹淋湿了,学生体会出外公对丹丹的爱)

外公笑而不语。(教师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困惑”的意思。然后巧妙的解释引导学生困惑的读读这一部分。引导学生在次提问,作者为什么困惑?当丹丹知道明明伞歪向了自己,可是外公却说伞没有歪。外公又为何笑而不语?)

外公听了,开心的笑了起来。(当外公听到丹丹被大伞包住了,一点没淋湿,开心的笑了起来。再次说明外公的爱是默默的。)

“你是不是被淋湿了?”外公问。(当丹丹发现外公的一半肩膀都湿透了,让外公赶快擦擦,可是外公没顾得上自己却先问丹丹有没有被淋湿,体现出外公对丹丹的爱。)

“外公,您肩膀都淋湿了,快擦擦吧!”(学生体会丹丹爱外公。) 教师小结: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外公操劳了一生,把自己的爱无私的洒向他的亲人,这种爱是温暖,是亲情,在子孙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请你带上此时的感受分角色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吧。

4、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外公仅仅是哪一次撑伞为丹丹遮雨吗?(课件出示)教师引导读(深情地)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为什么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板书:一半干一半湿

(课件出示)教师引导读,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1)引导学生理解“仍然”。(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2)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做着外公当年做的事,表达了我对外公的爱。)

5、理解七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长大后,那把墨绿色的伞还在,但伞下的故事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是如何为外公撑伞的?你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

指名读课文的 第七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A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B.“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坐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我的心热了起来,”我在想什么?)C.“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外公在想什么? ”(看这里的“泪光点点”你又能读出什么?)

(外公的激动与幸福)

6、教师:这不是一把普通的伞,是一把倾斜的伞,从伞上倾斜下的是浓浓的温情,深深的爱。这份温情、这份爱感动着丹丹,感动着外公,也感动着你我每一个人。让我们再次带着这份爱和感动深情地读一读第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四)、激情延伸

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有了初读课文不曾有过的感受,是啊!再看这把伞,这不仅仅是一把倾斜的伞,这伞里有爱心,有温情,它也是一把(温情)的伞!板书:温情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在关爱着我们,这把“倾斜的伞”也在你我身边,请大家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

在我生病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被雨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跌倒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寒冷的冬天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请学生试着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外公一半墨绿色一半灰蒙蒙 6倾斜的伞 温情的伞 我 一半干一半湿

7 礼物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3、通过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4、认识倒叙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课堂体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悟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边朗读边思考,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颗钻石》,给你留下了哪些最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来学习一篇极为真挚感人的文章《礼物》。

二、以情激情,整体感知。

1、师:文章确实很感人。同学们知道吗?我自己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控制不住泪水,中间多次停下来,因为泪水就在眼眶中打转儿。现在大家也用心去读这篇文章(板书:用心去读),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你感觉到文章的感人,就算完成了自读任务;如果你读的时候也想落泪,那就是优秀地完成了任务,老师要谢谢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

(1)师: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用小手帕擦眼睛了,这说明他是用心去读了,那他可真会读书。

(2)质疑问题,理清主线。 ①文中的礼物是指什么? ②是谁送给谁的礼物?

③通过用心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出父女俩之间的“爱”:父亲疼爱女儿,女儿体贴、体谅、敬爱自己的父亲。)

三、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1、导言:下面大家默读课文,看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爱,用线划出来,自己多读一读,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在书的空白处写一些。

(1)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引导后进生的感悟。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画的句子和写的体会。 (3)组织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特别是以下两个句子:

①“……这一切,使她对女儿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内疚感:女儿弱小的双肩本不该承受这一切啊!”(应引导学生体会到父亲疼爱女儿,但又无能为力的心情。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

②“……每当刮风下雨,女儿回来总是一身雨水一脸疲惫,他见了不知有多心疼。”

(4)、总结学法,布置自学。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方法:默读划句→精读体会→写下感受→小组交流→读出感受。

2、学生运用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体现女儿体贴、敬重自己父亲的内容。 (1)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对学法的指导。

(2)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等你再拿一个第一,爸爸买辆自行车给你。”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虽然女儿这样说,但他明白,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随即又黯淡了下来”?这说明了女儿怎样的心情?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女儿“真的”不需要吗?她为什么这样说?)

②“他也曾每天给女儿五毛钱让她乘公共汽车,女儿收下后却在他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双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的皮鞋。”(女儿本不想乘车,为什么还收下钱呢?为什么皮鞋“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引导学生读出父女之间的“爱”。)

③“这次考试后,她发现女儿沉默了许多。考试成绩也迟迟没有告诉他。他

隐隐猜出了几分,却什么也没问,他决定了,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在女儿生日那天实现自己的承诺。”(女儿为什么“沉默了许多”?为什么“迟迟没有告诉”自己的父亲考试成绩?“迟迟”这两个字,暗示着什么?父亲会猜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下那么大的决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并读出父女之间的感人的“爱”。)

3、抓住描写女儿两次落泪的内容,升华主题。

(1)学生自读思考后,引导谈一谈女儿当时想了些什么。 (2)换位思考,角色体验。 如果你是那位女儿,你会怎样想? 四、揣摩写法,品味语言。

1、师:课文写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还有一个可爱而又懂事的女儿,赞美了父女间这种纯洁无瑕,催人泪下的世间真情。之所以感人,除了事情本身之外,也因为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精彩的叙述。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认为作者的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揣摩文章以下几个表达特点: (1)倒叙开头,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首尾呼应。

(3)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 五、读写结合,引领表达。

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感人的故事吗?也学着作者的样子写一写。注意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礼物 疼爱 体贴 父亲 爱 女儿

8*一串红璎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积累“风风火火、诱人、心事重重”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 3.体会“外祖母”独特的教育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明白诚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培养学生诚实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璎珞”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吗?(自由发言)简介璎珞。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跟它有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围绕“一串红璎珞”写了一件什么事。

4.板书课题:一串红璎珞。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惶、恐、谎、坑”都是后鼻音,“斥、铲”是翘舌音,“泽”是平舌音;“嫁、咽、唾、沫、训”都是第四声。

4.重点词语理解。

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毫不犹豫:说话做事果断,很快拿定了主意,一点都不迟疑,形容态度坚决。

意犹未尽:形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 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寝食难安: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 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惶然无措:害怕急躁不安的意思.

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1.通读全文,思考: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我”偷偷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将它毁坏却不承认,后来选择将红璎珞完好地还给外祖母的故事。)

(2)拿了外祖母的红缨珞之后,“我”经过了哪些心理变化?(兴奋——惶恐——寝食难安——惶然无措——如释重负)

(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心理变化的?画出来并读一读。(指名读)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让我们来品味一番吧!

(1)出示句子: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

“躁动”一词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因急躁而活动;看出了“我”想去拿那串红璎珞的蠢蠢欲动的心思。)

(2)出示句子:直到太阳落山,我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家里。

如何理解“意犹未尽”一词?(原指没有尽兴。此处指“我”得到觊觎已久的红缨珞之后的兴奋和没有玩尽兴。)

(3)出示句子:我内心一阵惶恐,使劲咽了口唾沫,轻声说:“没,我没拿。” “我”为什么会“惶恐”?你从这个词看出了什么?(因为“我”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看出了“我”因为意识到犯错之后害怕的心情。)

(4)出示句子:好了,孩子,你去吃饭吧,要记住外婆的话,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的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这段话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做了一件什么事?(寝食难安,后悔;把璎珞埋到土坑里)

(5)出示句子:最后,我干脆把它们埋进屋后的土坑里,可我仍然心事重重。

为什么“我仍然心事重重”?(偷了外祖母的红缨珞却没有勇气承认,想承认却怕被训斥,感到很大的压力)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话,思考:为什么外祖母要谢谢“我”替她保管红璎珞?

(此处的“红璎珞”实际上是指诚实、正直的品格,这句话实际上是外祖母对于“我”能完整地将她的红璎珞归还回去的行为表示肯定,同时保护了“我”幼小的童心,肯定“我”知错能改的行为。)

4.从课文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生自由回答) 5.你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师小结:祖母通过“我”的目光,知道“我”因为贪玩拿走了她珍贵的嫁妆,她为了保护“我”幼小的心灵,让“我”自己鼓起承认错误的勇气,再次给“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体现了外婆对“我”浓浓的爱。

你在生活中犯过错误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将自己的犯错经历给大家讲一讲,并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你打算如何做。

【教学板书】

8*一串红璎珞

拿走红璎珞(不敢承认)→归还红璎珞(承认错误)

↓ 诚实、勇气

达标检测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陪嫁(jiàjiā)光泽(zhézé)惶恐(huángháng)唾沫(tuòchuí)说谎(huǎnghuāng)训斥(cìchì)土坑(kēngkēn)小铲(chǎncǎn)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之后,一开始非常()。回到家后,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因此感到十分()。“我”没有承认是自己拿了红璎珞,接下来几天都感到()。外祖母将残缺的红璎珞交给“我”保管时,“我”感到()。后来,“我”将拿走的那两颗红璎珞串了回去,感到()。

3.请用“意犹未尽”一词写一句话。

4.“我仍然心事重重”,此时的“我”可能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外祖母说些什么?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18年新语文S版(2016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2)在线全文阅读。

2018年新语文S版(2016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914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