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社会赞许和增强自尊心

? 助人是有成本的

*当代价很高时,助人行为会减少 *会造成身体伤害,占用太多的时间等

(三)纯粹利他主义解释——移情与利他

? 移情:把我们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会试图处于纯粹的利他

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

总结:助人行为的原因

1. 助人是本能反应,以促进那些与我们基因近似者的福利 2. 助人是自私的,利己的,要考虑个人的报酬的 3. 助人是由于对求助者的移情。

第二节 责任分散和助人策略

一、决策树

? Latane&Darley(1970)指出,当一个人发现他正在目睹一件紧急事件时,是否做出利

他行为,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决策 。

? 决策点组成的图就叫做决策树(decision tree)

在每一点上的分支代表了旁观者可能去忙他自己的事情,而不会介入此事做出利他行为的原因

二、是否注意到该事件?

注意不到 不得不注意

三、对情境的解释

需要别人帮忙or 仅仅是家庭争纷?

肖特兰德和斯图(Shotland &Stau ,1976)实验

四、责任分散

(一)责任分散假设

旁观者的人数影响个人助人责任的感知

旁观者人数越多,个人责任感越低,个人越不会提供帮助。

(二)责任分散的实验验证

1、紧急报警实验——房间起烟 2、紧急助人实验

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境又无法责任扩散时,是否会改变他们对事件的解释以 此来逃避介入其中? 3、儿童打斗实验

五、是否有有效的救助方法 六、代价的分析

? 助人代价模型(cost model of helping),随着帮助代价的上升,立即的介入变得越来越

不可能

? 两种代价 旁观者介入的代价 or 受助者的代价 不提供帮助时求助直接帮助所付出的代价 者所付出的代价 低 高a 41

高 低 (a)直接介入 (c)间接介入或者对环境重新解释,对求助者的蔑视,等b (b)不定(很大程度上是由情(d)离开该情境,视而不见,境所意识到的规范决定) 否认等 助人代价模型的验证

盲人问路实验(Allen,1970)

纠0.6 正0.5 错0.4 误0.3 信息的0 生理威胁 语言攻击 0.2 0.1 16% 28% 50% 控制组

第三节 何时、谁会帮助谁?

一、我们帮助谁? (一)我们喜欢的人

●朋友会比陌生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女性,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特别是潜在帮助者是男性的时候。

男性更愿意帮助那些忧伤的女性(Latane & Dabbs,1975;Piliavin & Unger,1985)。

(二)与我们相似的人:肤色、社会地位、思想观念 (三)值得帮助的人

●求助的方式

●归因的不同: 可控 or 不可控 二、谁会提供帮助? (一)助人人格

●塞缪尔和珀尔?奥利纳(Samuel, &Pearl Oliner, 1988) ●救助者个性特点:

●能对非自己所属群体成员产生移情和责任感的能力, 有着很强的道德感,并且他父母中至少有一位是他道德行为的模仿对象 (二)心情

●心情好,助人行为增加?

●好心情的人未必做出助人行为。为什么?

心情与助人的关系与引发心情的原因有关

42

由于自己的好运而开心,由于其他人的好运而开心;

由于一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产生坏心情,由于一些事情发生在别人(如朋友)

身上而造成的坏心情 (三)性别差异

因为冒险救助陌生人而得到卡内基英雄基金会奖章的7000人中,91%是男性。 ●男性—骑士精神,英雄主义行为; ●女性—长期助人行为 三、何时我们会提供帮助? (一)自然环境因素

●天气:人们较有可能在晴朗的天气里帮助他人,而较少在寒冷和 刮风的天气里帮助别人。 Why? ●社区大小:

小城镇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明显高于大城市的人 *内因——内化的价值观

小镇成长加强利他人格,而大城市成长减少了利他人格

*外因——人们周遭的环境

*城市过载假设:住在城市中的人经常被刺激所轰炸,使得他 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

? 大城市过于喧嚣,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 ? 城市人口密集,求助情境下的旁观者过多; ? 城市间相互认识的可能很小;

? 城市生活的压力大,人们的感觉麻木

(二)时间压力

●达利和巴特森(Darley, & Batson, 1973)

(1)正在做道德或者伦理思考的人们会比思考其他问题的人们更少给予受助者以帮助。 (2)匆忙去解决个人事务的人们会比不着急去做自己事情的人们给需要帮助者提供更少的帮助。

●需注意的问题:

很多在时间压力下而匆忙行事的被试根本没有注意到求助者发出的求助信息

(三)他人提供帮助的情境

人们更可能在有一位助人榜样存在的前提下,提供帮助 布赖恩和特斯特(Bryan, Test, 1967)高速公路上,男性摩托车手是否会助人实验

第四节 受助者的反应

受助者总是喜欢帮助者吗?

一、公平理论:给予与接受是大体相等的吗? 助人的情境总是一种不公平关系 :欠人情

当受助者没有机会报答帮助者时,他就会对帮助者产生负性的看法 二、社会交换理论

帮助他人就是能力的表现 接受帮助就是无能的表现 三、受助者的自我威胁理论:对帮助的反应 接受他人的帮助会威胁到接受者的自尊心

*当帮助传达了一种信息即接受者是无能的,而且只能依赖于别人的帮助才能避免失败时

43

*偏离重要的社会价值(如独立、自立和公平)的帮助

*如果帮助并不能增加未来成功的可能或者帮助并不能减少未来对帮助的需要,接受者就会做出拒绝反应。

第五节 社会作用力理论

? 社会作用力:其他人的存在或行动对个体产生的任何影响。

? 社会作用力理论:有关这种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的理论,Latane1981年提出的。 社会作用力法则

一、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I=f (SIN) ? I (impact):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 ? S (strength):社会源的强度 ? I (immediacy):社会源的接近性 ? N (number):社会源数量

目标靶 社会源

二、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I=sNt (t<1) ? I (impact) :社会作用力, ? s:一个比例常数, ? N表示社会作用源的数量, ? t是幕指数(t<1) ? 后增加的社会源所产生的作用力是递减的

I=sNt (t<1)

三、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I=f (1/SIN)或I=sN-t(且,t<1)

44

第六节 怎样增加助人行为

(一)增加旁观者介入的可能性

●有证据显示,仅仅觉察到存在助人的障碍,就可以增加人克服这些障碍的机会。

(二)利他行为的社会化

●教授道德/社会行为规范 ●竖立利他行为的榜样

●将助人行为归因为利他动机 ●学习如何帮助他人 思考题

1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三者有什么关系? 2 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有那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3 试用决策树分析旁观者不做助人行为的可能原因。 4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第十四章 侵犯(攻击)agression

第一节 侵犯及其原因

一、侵犯的概念 (一)什么是侵犯?

广义: 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狭义: 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四个条件:

1、是一种行为,不是一种态度,不等同于敌意 2、必须是伤害性的 3、必须是有意图的

4、必须是违背社会规范的 (二)侵犯的分类

●侵犯方式:言语侵犯vs动作侵犯

●侵犯动机:敌对性(hostile)侵犯vs工具性侵犯

敌对性侵犯:一种源于愤怒,旨在将痛苦将与人的侵犯行为

工具性侵犯:以攻击为手段来达成某种目的,而非以造成伤害为目的的侵犯行为 ●侵犯性质:反社会侵犯vs亲社会侵犯 二、侵犯的理论解释

(一)本能理论

? Freud的观点-------死亡毁灭本能 (Thanatos):

个体有自我毁灭的倾向。侵犯是潜意识动机中毁灭本能的展现,自我毁灭的本能与生之本能或者说欲望本能 (Eros)相互竞争,多数人的生的本能强过自我毁灭的本能,并且透过转移 (displacement) 防御系统,经由攻击他人消除自我毁灭的欲望。Freud 认为可以透过观赏攻击活动达成疏泄 (catharsis) 降低毁灭欲望。

? Lorenz的观点

同种系内的侵犯是一种适应行为,而且对物种的延续非常重要。

动物是通过攻击那些来犯的其他动物而保护自己的领地和食物。侵犯有助

45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 两种研究倾向 界定 强调重点 理解行为的途径 首要目标 方法 心理学取向 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 个体 分析状态和人格等 预测行为 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社会学取向 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如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 团体和社会 分析社会变量(地位角色) 描述行为 调查与参与观察 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

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

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

金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研究取向与侧重点 研究方法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 着眼于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关注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 社会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 社会调查法 相关性研究 人格心理学 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个性的结构等 个体差异 有关人的行为的基本理论探索 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注重因果关系的揭示 社会心理学 人在社会情境下的行为 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共性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社会心理 与行为问题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 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行为研究 二、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研究对象 研究着眼点 研究层面 三、社会心理学与人类文化学 研究对象 人类文化学 不同文化背景下或同一区域 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行为比 较研究 社会调查法 资料分析 研究方法

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1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 四、社会影响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 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3、1924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

1、S.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 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

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

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 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 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

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 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

台湾 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SP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 强化 模仿 三、社会学习理论:注意 保持 复制 动作再现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互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收益≥代价 关系 维持 收益<代价 关系 破裂 收益≥ ≥ ≥代价 内心不安 收益< < <代价 愤怒

第二节 认知导向的SP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 (一)基本假设

1、认知因素间的三种关系:相互无关,一致的认知,不一致的认知

2、假设: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 动机

(二)认知失调的条件

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层次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认知失调的程度

1、与某一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 2、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比例 (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2、增加协调认知 二、社会同一性理论(Tajfel, et al., 1982, 1987)

基本观念: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

三、自我类化理论(Tajfel, Turner, 1982) 1、类化 2、社会类化

3、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

4、自我类化理论——完成群体的高认同和高凝聚力

第三节 角色理论 (Mead, 1934;Cooley,1902)

一、基本观点:

●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与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

●认为人们是按照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 ●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二、角色理论的来源

●社会学来源-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最初是由布鲁默(H.Blumer,1937)在一本由莎密特(E.P.Schmitt,1937)主编的《人与社

3

会》的著作中提出的,布鲁默在1969年则专门出版了《符号互动论》一书,专门阐述了该理论的原理。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班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人类学来源-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认为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构成的,执行这些社会功能的正是这些身份和地位构成的结构。

这种结构是人们相互之间动力关系的引导体系,并决定人们的行为。 角色则是个人在特定社会身份上的表现,一个人对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社会身份的功能意义决定的。

●心理学来源-角色扮演技术 三、主要概念

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角色内冲突: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第四节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金盛华,2005)

一、基本观点

1、人需要解释世界 2、人需要解释自己

3、自我价值是个人的意义定义体系 4、人寻求自我价值

5、自我价值定向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个人的行为 二、基本概念

1、自我价值 2、自我价值定向 3、自我价值感 4、自我价值支持 5、自我价值保护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 2、理解认知导向的几种理论,并对其比较

3、利用角色理论分析自身的角色及曾遭遇的角色冲突,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4、运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解释个人的一些社会行为。

4

第三章 SP研究方法

第一节SP研究的方法学路径

一、现象揭示研究

探索描述研究:x是什么? 描述 二、关系解释研究

相关研究: x y 预测 三、因果联系实证研究

纵向研究:x y 因果关系

第二节 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实验 五、实验室研究 一、观察法 优点:

获得第一手资料

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

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缺点:

需要对研究者进行系统的训练(观察表样例) 被动等待现象出现,花费时间精力 观察者效应

无法观察很少发生的现象以及一些微妙的现象 结果处理过于主观 二、档案法 优点:

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缺点:

不易得到档案,

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分析能力 三、调查法 访谈、问卷、测验 优点: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

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

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易受条件限制 四、现场实验 优点:

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

5

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开放自我盲目自我别人不知道隐藏自我未知自我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奖酬原则

? 我们总是倾向于与那些能给予我们奖酬的人交往 ? 阿德森与林德(Anderson,& Linder, 1965)

结论:我们喜欢夸奖我们的人

? 注意:恭维是别有居心时,夸奖令人讨厌

二、功利原则(平等原则)

? 投入与付出之间的平衡

最小付出换回最大回报

交往双方的收益与付出之比的大小

三、联结原则

? 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更乐于与能唤起我们愉快体验的人交往

四、增减原则

? 阿德森与林德的实验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社会测量法

基本假设:

?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 情感性联系的基本类型有接纳(喜欢)、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视)三种。

具体操作

? 明确测量目的,

? 选择测量的变量与方法, ? 编制问卷实施测量,

? 最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评价:

? 使用广泛

? 只是反映了人际间的表面性关系,不能探讨团体内部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结

构;

? 收集来的数据是基于问卷调查的,易受被试的一些主观因素(如群体压力等)

的影响

二、参照测量法

假设:动机是人际关系选择的心理机制,被人们喜欢的人,未必是最有影响力和能发挥

作用的人 评价:

优点:隐藏了测量的真实目的,使人们不知不觉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动机,

36

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

缺点:如果群体成员过多,要求每个成员对其他的所有成员均作出评价,则费

时费力

组织过程也较为麻烦,可用多重选择来进行评价 三、测验法

假设:个人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 评价:

? 大多只是涉及到人际关系的某个层面,无法从整体上对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

进行定性评价,

? 测验法基本上是让受测者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判断,较易受到受测者个人

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结果的偏差

四、人际关系的改善 (一)不同阶段的沟通技巧

关系的开始阶段

1.信息的提供和交换:缩减对对方的不确定性 2.人际吸引:创造人际接触的情境

3.开始交谈:勇敢与对方互动,制造话题

4.持续交谈:藉此更了解对方的想法做为关系进展的基础,如:闲聊八卦

5.迈向亲密:谈论更深入、更私密的话题,并进一步分享感情或互相支持与协助 关系的稳定阶段

? 当彼此对关系发展感到满意时,就会开始期待关系能够稳定维持 ? 矛盾的需求:参与感 vs. 独立感

? 既期望与人接近、亲密;又想要拥有自我空间 ? 营造正向的沟通气氛

1.采用描述性沟通(描述行为或感情),避免评价性的沟通 2.平等的沟通 3.坦诚的沟通 4.保留余地的沟通

关系解离阶段

●相看两厌:对彼此产生不满意的感觉,或对另一方的意见和感觉不甚关心 ●浓情转薄:彼此的沟通从深层的分享转变成无意义的「安全」话题 ●情缘已尽:关系恶化终致关系结束 ●结束关系的方式:

1.操纵策略:故意露出马脚,让对方抓到自己的把柄,迫使对方不得不采取结束关系的行动。

2.退缩退缩逃避策略:装做不知道,间接造成关系的疏离或结束。 3.正向表达策略:以坦诚与尊重的关系,直接进行关系的结束。

4.坦诚面对策略:诚实评估、坦诚面对问题,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立场,但是不轻易 放弃彼此的关系。 (二)适当的技巧

1、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2、学会积极倾听

? 倾听者需要去复述陈述者的告白直至对方满意 ? 女:每次我让你陪我你总说你工作忙,我很生气

37

? 男:你想让我不去工作,天天陪着你?

? 男:你觉得不高兴,是因为你认为我用工作忙做借口,而不陪你 。

(三)培养和展示良好的个性品质

高度喜欢的品质 真诚 诚实 理解 忠诚 真实 可信 聪慧 可依赖 有头脑 体贴 中性品质 固执 刻板 大胆 谨慎 追求完美 易激动 文静 好冲动 好斗 腼腆 高度厌恶的品质 古怪 不友好 敌意 饶舌 自私 狭隘 粗鲁 自负 贪婪 不真诚 (四)心理训练技术

1、敏感性训练

? 5-15人,一名心理学家

? 活动中没有主席,心理学家仅作为协调者,为活动过程提供方便 ? 每次活动只是对―此时此地‖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对话活动

2、角色扮演 思考题

1. 论述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 2. 举例说明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

3. 人际关系测量的方法有那些,试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 4. 试说明增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措施

自我揭露

?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的意义 ? 自我揭露的功能(functions)

? 影响自我揭露的因素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的意义

? 自我揭露是一种特殊的沟通过程,人们将 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讯息,与他人分享 ? 自我揭露可以是描述性的揭露(discriptive disclosure)—向他人透露有关自己的一

些事实

? 自我揭露也可以是评估性的揭露(evaluative disclosure)—也就是透露个人的意见

和感受

自我揭露的功能(functions)

? (1)发泄(expression)

有时候,我们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只 是为了宣泄心中的闷气

38

自我揭露可以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 (2)应对能力(coping abilities)

自我揭露除了可以宣泄情绪之外,也可以帮助个人处理问题,特别是有关罪恶感(guilt)的问题

个人透过自我揭露,一方面让别人了解这些事件,一方面表达这些情感,那么个人则比较能够处理这样的罪恶感,并且可能进一步降低或消除罪恶感 ? (3)自我澄清(self clarification)

我们透过与他人分享自己感受和经验的过程中,不但能使他人更加了解自己 同时,也可能使自己获得不同的观点(perspectives),重新诠释自己的行为,并进一步增加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

? (4)社会认可(social validation)

经由观察别人对我们自我揭露的反应,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或恰当

当别人支持我们的观点,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会较具信心;相反地,如果别人不赞同我们的观点,那么我们也可以做适当的修正,而拥有更正确的看法 ? (5)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有时候我们会藉由透露或隐瞒一些与自己有关的讯息,来作为控制他人的工具

例如:我们可能小心翼翼地避免谈及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privacy)

但是我们也可能刻意强调自己的优点,使听者(listener)对我们形成一个正面的印象 ? (6) 关系的发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 自我揭露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是相当有帮助的,因为可以促进双方的认识与了解 ? 当人际关系从表面的接触,逐渐发展成为亲密关系时,自我揭露的深度与广度,也

会随之改变

? 如同图所显示的,自我揭露主要涉及两个面向——深度与广度 ? 不同阶段的人际关系,其自我揭露的正负价(valence),也会有所不同

? 所谓正负价指的是自我揭露的话题是属于正面、有利自己的讯息,或是负面、不利

自己的讯息

? 在关系发展的初期,人们较会表达正面的讯息,而关系发展至一定阶段之后,人们

才会开始吐露那些负面的讯息

影响自我揭露的因素

? (1)团体的大小( group size)(2)喜欢(liking)(3)相互性(reciprocity) ? (4)性别(gender)(5)性格(personality)(6)文化(culture)(7)危机(crisis) (1)团体的大小( group size)

? 自我揭露较常发生于两人( dyads)而非多人情境中

? 因为在二人情境里,自我揭露者除了可以保护自己的隐私(privacy),不致于让太多

人知道之外,也较容易观察对方的态度和反应,藉此修正自己揭露的内容和深度 (2)喜欢(liking)

? 人们倾向于向那些自己喜欢的人,进行自我揭露,而较不会向自己不喜欢的人,表

露有关自己的讯息

? 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人,较容易产生信任感,同时,也希望藉由自我揭露,

让对方更了解自己,因而能够建立更为深厚的关系 (3)相互性(reciprocity)

? 当个人向他人进行自我揭露时,他也比较能够引起对方向自己进行自我揭露

? 因为当人们向他人表露私人事情时,事实上也传达了对对方的信任(trust)或喜欢,

39

对方接收到这个讯息之后,对揭露者也可能产生信任或喜欢,因此也较容易吐露有关自己的讯息 (4)性别(gender)

? 一般而言,女性较男性容易进行自我揭露(Dindia, & Allen, 1992),而这种性别的差

异(sex difference),在同性(same-sex)关系比在异性(opposite-sex)关系中更为明显(Reis, 1992)

? 也就是说,在同性关系中,女性向女性倾吐心事的频率,明显高于男性向男性透露

私人事情

? 但是在异性关系中,男女双方都容易进行自我揭露,因此,性别差异的现象就比较

不明显了

(5)性格(personality)

? 有些人的个性比较外向(extroverted)、比较擅长于社交(sociable),他们也比较容

易进行自我揭露

? 相反地,那些个性内向(introverted)、不善社交的人,则较不会进行自我揭露 (6)文化(culture)

? 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其自我揭露的程度也有不同,美国人自我揭露的程度高于其

它国家的人

? 不过在这些不同文化当中,也具有一些共同性︰无论是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

或波多黎各人,都比较喜欢透露有关自己的嗜好、兴趣、态度、政治﹑和宗教意见,但是比较不喜欢谈论有关自己的财务状况、性格、性、或是人际关系 (7)危机(crisis)

? 当人们处于一些危机情境中,比较愿意进行自我揭露,特别是两个人面临相同的

压力时,更容易进行自我揭露

第十三章 助人行为

第一节 助人行为及其根源

一、助人行为及其相关概念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意的行为。 助人行为:指向特定的个人或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无个人动机,不期望获得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进化心理学解释

? 达尔文(1859):自然选择偏好那些促进个体生存的基因 ? 威尔逊(1975)对动物长期观察:自我牺牲换取族群的生存 ? 三个根植于基因的因素:

亲属选择: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

互利规范: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学习和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二)社会交换理论解释

? 助人是可以获利的

* 增加某人将来回助我们的可能性 * 减少作为旁观者的难过感和压力

40

●书面沟通即借助于书面文字材料实现的信息交流。 三、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 四、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五、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 六、群体沟通和大众沟通

群体沟通包括:小群体沟通,公众沟通和组织沟通

小群体沟通又有链式、轮式、Y式、环式和全通道式沟通。

不同类型沟通的特点

类型 沟通者数目 身体接触程度 有效感觉通道 反馈直接性 很多 低 最少 最迟 大众沟通 组织沟通 公众沟通 小群体沟通 人际沟通 个人内沟通

单独 高 最多 最直接

第四节 非语词符号的沟通

一、身体语言

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和外表等 它的特点

广泛性 连续性 不受环境限制和保密性 跨文化沟通 简约性

二、身体语言的类型 (一) 眼神注视

透过眼神注视的方向与时间长短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 眼神注视具有下列五种功能:

(1)提供信息 (2)规范互动 (3)表达亲密 (4)执行控制 (5)促进任务的达成 (二)面部表情

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忧伤--眼睛 快乐与厌恶--口部 惊奇--前额 愤怒—眼睛,嘴巴,前额 (三)身体运动和抚触 1.身体运动语言——握手

注意事项:

1握手者必须从内心真诚接纳别人

2握手要热情有力,避免钓鱼式、死鱼式、抓指尖式握手 3作为主人、上级或女性,应主动与人握手 4不要戴手套与人握手

5男性一般不抢先与女性握手 6握手时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

2.触摸

●触摸行为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1)功能性—专门性触摸(functional-professional touch)

26

主要是为了达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触摸行为,可能不带有任何情感的色彩

(2)友谊—温暖触摸(friendship-warmth touch)及爱情—亲密触摸(love-intimacy touch) 此种触摸能够传达彼此的关心、喜欢、或好感 (3)性唤起触摸(sexual-arousal touch)

情侣或夫妻之间则可能出现较为亲昵的动作,引发彼此的性欲求,这类的触摸行为则属之。

(4)社交—礼貌性触摸(social-polite touch)

例如刚认识的朋友见面时,彼此握手,短暂寒暄等。 ●有关触摸的研究发现如下:

男女在触摸行为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女性对触摸的反应较男性正向( Fisher, Rytting, 和 Heslin,1976)

Major(1981)进一指出出,这种性别差异的现象,主要是发生在地位平等或相近的互动者之间。 (四)姿势和衣着 1、姿势 2、衣着

个人的衣着,也可能影响人际沟通,因为他人经常会依据我们的穿着判断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我们穿着打扮必须配合情境 三、副语言沟通

所谓副语言是指我们说话的方式包括音调(声音的高低)﹑音量(声音的大小)﹑頻率(声音的速度)﹑和音质(声音的品质)这四种声音的特性,可以补充﹑加强或抵触语言本身所传达的意思。我们可以经由他人的声音,进行一些判断。 非常接近(3-6英寸7-15cm) 呢喃细语,绝密 亲密区 接近(8-12英寸20-30cm) 轻轻低语,非常秘密

近(12-20英寸30-50cm) 室内,低声秘密;室外,正常声音,秘密 个人区 中度(20-36英寸50-91cm) 低声,个人事情

中度(4.4-5英尺134-152cm)正常声音,非个人信息 社会区 公开距离(5.5-8英尺168-244cm)大声的,告知一个群体 房屋跨度距离(8-20英尺) 大声的,告知一个群体 公众区 超过距离限度(室内20-24英尺室外可达100英尺)欢呼,启程时的欢送 人际距离能够传达互动双方的喜欢程度,也能够传达彼此地位的信息。

第五节 沟通的改善方法

一、沟通的自我评价与沟通改善计划

二、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准确描述事物的能力;共同经验

三、激发沟通的良性定向技术 同理心;SquarelyOpenLeanEyecontactRelax技术 四、身体语言沟通的改善 理解他人的身体语言,恰当运用自我身体语言 思考

1、沟通的结构是什么? 2、沟通的类别有那些?

27

3、空间距离对沟通是否有所影响?表现如何? 4、如何有效改善不良沟通?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第一节 人们为什么相互吸引

一、人类的亲和动机

两种动机 (Atkinson,1954; Mcadoms, 1980) :

1、亲和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人际关系的愿望) 2、亲密需求intimacy(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人类的亲和动机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1、与社会比较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

人们之所以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同情境下的人比较。 研究发现:和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焦虑和恐惧

2、与社会交换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交换来得到心理与物质酬赏。

人们会尽力寻求并维持报酬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

亲和动机的报酬(R.Weiss, 1974)

(1)依恋attachment: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2)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

产生团体归属感

(3)价值保证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4)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良好关系的建立,意识到自己需帮

助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5)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从他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指导 (6)受教育的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 :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

教育

二、为了克服寂寞:

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Weiss把寂寞分为两种:

1.情绪性寂寞: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恋而引起的寂寞感 2.社会性寂寞: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感

寂寞与孤独的区别: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 寂寞感的影响因素:

1、婚姻与经济状况

已婚的寂寞感少,贫穷的比富有的人寂寞感强

2、年龄因素

Parlee(1979)18岁以下的79%说有时或经常感到寂寞,45-55岁报告率53%,55岁以上为37%

3、人格因素

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技巧差;另外,寂寞常常与焦虑和忧郁相伴

4、社交技巧

Solano和Koester(1989)发现,有慢性寂寞的人常常是那些缺乏社交

28

技巧的人

提高社交技巧的方法:

1.提高对他人的关注; 2.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交往规范的能力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第二节 什么导致人际吸引

一、熟悉性

“越熟悉,越喜欢”

Zajonic在1968年提出来所谓的「曝光效应」,就是认为若增加一个人的曝光率,就可以增加我们对此人的喜欢程度

Moreland 和 Beach (1992) 利用真人所进行的研究,也发现这种「曝光效应」

●熟悉导致吸引的三点原因:

A、一个人的重复出现会增加我们辨识出这个人的可能性,因而减少不确定、不安的

感觉,而增加了对这个人的正向感觉

B、对一个人熟悉时,我们较可以预测对方的行为

C、对一个人熟悉时,越可能发现或假设对方与我们相似,因而增加对此人的好感

●熟悉性的局限:

A 、当我们一开始接触某个人,如果形成愉快或至少中性(neurtral)的初始知觉,则此人的重复出现,的确会增加其吸引力。但是如果初始知觉是负面的,则只是重复曝光或距离接近,并无助于增加我们对此人的喜爱

B、当两个人之间的兴趣(interests)﹑需求(needs)﹑个性(personality)相抵触时,空间的距离愈大,见面的机会愈少,彼此的争执或冲突,反而可能减少

C、当刺激人物重复出现太多次之后,也可能引起人们厌烦(boredom)﹑或过度饱和(satiation)的感觉,而达到了曝光吸引效果的极限 二、个人特征 1.个性品质 受到高度喜欢的特质 真诚 诚实 善解人意 忠诚 真实 值得信赖 聪明 可靠 有思想 受到高度喜欢的特质 体贴 可信赖 温暖 心地善良 友善 快乐 介于稍微喜欢与稍微不喜欢的特质 最不受喜欢的特质 固执 循规蹈矩 大胆 谨慎 追求完美 易激动 文静 冲动 精力旺盛 害羞 感情丰富 内向 天真 好动 白日梦者 态度不佳 不友善 敌意 多嘴多舌 自私 目光短浅 粗鲁 自傲自大 贪婪 不真诚 心地不好 不值得信赖 恶毒 可憎 不真实 介于稍微喜欢与稍微不喜欢的特质 最不受喜欢的特质 29

不自私 幽默 负责任 开朗 信任别人 追求物质享受 反叛 孤独 依赖性 虚伪 残忍 卑劣 欺骗 说谎 2.才能

一般说来,人们喜欢那些有能力的、聪明的人 。才能与吸引力之间的倒U型关系 ●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

——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

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 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 3.外表吸引力

原因:A晕轮效应——―美的就是好的‖ B漂亮的辐射效应

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存在文化差异 ●外表吸引力的局限:

A 、这种「美即是好」的效果,只在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上最为明显。但除此之外,外表在预测个人生活适应(adjustment)﹑智力﹑正直(integrity)﹑关心他人(concern for others)等方面,却只有中等﹑甚至没有任何效果。

B、外表的吸引力只有在讯息有限的情况下(例如形成第一印象﹑或根据照片进行判断),才会产生重大可观的影响力,但是,对于长期的人际关系,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效力了。

一方面可能因为两人互动的时间和频率增加之后,人们对彼此内在的特质会有更为

深入了解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人有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的现象

三、时空接近性

●接近效应: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或恋人的心理效应

研究发现,两个愈接近的人,愈可能彼此吸引,进而成为朋友

时空的接近性是建立友谊的先决条件,同时对于人际吸引也有重大的影响力 时空接近性除了友谊形成外,对于人们伴侣选择上,也有其重大的影响力 ●物理距离和功能距离

●接近性影响人际吸引的原因分析:

1.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 2. 接近性与相似性有关

3.从社会交换的观点看:物理距离的接近使人更容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帮助

四、相似性

1.人口特征的相似性(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年龄) 2.外表的相似性: 3.态度的相似性 4.行为的相似性

●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影响的原因分析:

1.社会比较的自我确认理论:那些相似的人带给我们一种我们是正确的感觉

30

2.平衡理论: P-O-X平衡: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有可能会主动建立人际关系。在重要态度上的分歧导致关系的破裂。 五、互补性

*异性交往时:刚开始遵循相似性,接触增加时互补性需要增强

*当个体对某问题有明确清晰的看法与认识时较喜欢与自己有相似观点的人;当个

体处于对某问题模糊不清时喜欢与己观点相异的个体 ●相似性vs互补性

异性相吸?vs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交往双方社会地位接近或平等,社会角色作用相同时,如通常的友谊关系,决

定人际吸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相似性。

*另一方面,当互补涉及人际吸引中最关键因素或社会角色相互对应时,互补就成

了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亲密关系

一 几种不同的亲密关系:亲情、友谊、恋情 (一)家庭:最初的人际关系 1.与父母的关系:

*孩子最初与父母的交往对他日后的人际交往有所影响,因为家庭是我们每个人学习与人交往的第一个场所。

*父母、祖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都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到婴儿、幼儿和青少年。 *一定程度上,交往性质将依赖于与之交往的长辈的个性特点。 2.兄弟姐妹的关系:

*当孩子与父母都有良好的关系,并且父母也认为家庭生活很幸福时,兄弟姐妹之间就容易产生深厚的感情。

*手足关系很重要,它对将来与同伴、恋人和配偶的关系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学校中的流氓痞子及行为问题的学生大多数发生在兄弟姐妹关系不好的男孩子,若还有一个拒绝、惩罚型的母亲就更是这样。 (二)家庭之外的关系 建立亲密友谊:

*亲密关系一旦形成,与一般关系相比,会使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增多,场所增多,还会有自我暴露、双方情感支持,以及区别于其他一般朋友的特殊对待。

*亲密朋友意味着慷慨、细腻、诚挚——在他面前你能感到轻松和自由展示自我。 性别与友谊

两个男人在一起喜欢讨论女人和性、人际关系困境,还有运动和酒。

而女人在一起则喜欢讨论与男人的关系、服装、与室友的矛盾、赠送或接受礼物等话题。

男女对异性友谊的期望有所不同 :男性倾向于和有魅力的女人建立友谊,希望能从朋友关系发展为性关系。但如果没有身体上的吸引,男人便认为有理由结束交往了。 而恰恰相反,对于女性来说,与男性建立友谊是为了得到身体上的保护,如果不具备这种保护,他们也感觉应该疏远这种关系。

恋情:超越友情

人们更看重的是得到对方的接纳,而不是要真实可靠——只想无条件地去爱和被别人所爱,因此表达最多的是共识和赞美。大家一同去游玩,双方也都会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31

恋爱就是部分建立在幻觉和美好想象之上 二、爱情

(一)爱的定义

1.友谊式爱情与激情式爱情

*友谊式爱情:当我们对某个人非常在乎时所感觉到的亲密和情感,并不包含激情和生理唤醒

*激情式爱情:对某人强烈的渴求,伴随着生理唤醒。当爱是相互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极大的满足和狂喜,当爱是单方面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痛苦和绝望 2.爱情三元论(三角论)

亲密、激情、承诺

(二)爱情关系

1.进化与爱情:配偶的选择

*爱情选择的依据:保证成功的繁殖 *两性为异性身上不同的特征所吸引

? 男性被女性的外表所吸引(外表,年龄,健康) ? 女性被男性的资源所吸引(经济状况和职业成就)

*批评:

? 交换理论:美貌换财富

? 相似性:外表吸引力和财富的近似程度

2.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方式

*成年关系中的行为根植于幼年与父母和教养者之间互动的经验。 *依恋方式:基于个体在婴儿时期与主要的教养者之间的关系发展而来的个体对人际关系的预期方式。

*三种依恋方式: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

安全型:以信任、不担心被抛弃以及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很受人喜爱为特征的依恋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通常有着会对他们的需要有所回应,以及在和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出正性情绪的教养者

回避型:因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被回绝,而以压抑依恋需要为特征的依恋方式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通常有着那些冷淡、疏远并常回绝婴儿建立亲密关系尝试的教养者

焦虑型:一种特征为关注他们的伴侣不会以同等方式回应他们对亲密的需要的依恋方式

32

焦虑型依恋的婴儿通常有着情绪不稳定且专横的教养者 ●依恋理论的核心假设:

我们在婴儿和儿童时期学会的特定依恋方式成为我们描述我们关系的即行模型或图式

这个早期儿童关系的图式会伴随我们一生,并扩展到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 ●归因和依恋方式:

*安全型-安全型的伴侣关系最稳定

*如果一个焦虑型和一个回避型的人相遇 研究发现,他们会成为伴侣

焦虑型的个体期望在关系中有更多的投入,而回避型的个体期望对关系负担的责任更少(Kirkpatrick&Davis,1994)。焦虑-回避型伴侣报告,他们的关系了无生趣,并有许多的负性、有问题的沟通方式,因此他们组成的伴侣关系会很短。

焦虑型的女性和回避型的男性,他们的关系非常稳定 *性别的刻板印象

焦虑型的女性表现的是典型刻板化的女性角色;男性则表现出典型的刻板化男性角色。他们在关系中体验到的负性感觉很多,但却都归因于伴侣的性别。 3.长期关系中的社会交换

●投资模型:人们是否会忠于一段关系不仅取决于

1、他们就收益、成本、比较水平和替代性比较水平而言的对关系的满意程度,还取决于。

2、他们对关系进行的那些离开关系就会失去的投资水平。 ●长期关系中的公平性 两种关系:

*交换关系:受到公平需要支配的关系

*共有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最关注的是对他人需求做出回应。 ●交换关系的指导原则:关注公平

1. 我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及时的回报

2. 如果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那么我们会感觉被人利用了 3. 我们不断捕捉有关―谁对这段关系贡献了什么‖的信息 4. 能够帮助对方对我们的心境没有影响 ●共有关系的指导原则:对他人的需要有所回应

5. 我们并不希望自己的付出一定得到及时的回报

6. 如果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那么我们也不会感觉被人利用了 7. 我们并不一直关注有关―谁对这段关系贡献了什么‖的信息 8. 能够帮助对方让我们感觉良好

(三)亲密关系的结束 1.分手的过程

四个阶段

intrapersonal (focusing on dissatisfaction),个体不断思考他或她对关系的不满意感 dyadic (revealing these to the partner),个体与伴侣讨论分手的问题 social (announcing the breakup to others), 向其他人宣布分手的消息

back to intrapersonal (devising accounts of the breakup as we recover from it).个体从分手的经历中恢复过来,并对这段经历的过程以及原因形成自己的陈述

2.分手的原因

①投资模型

33

②问题关系中的四种行为 A破坏性的行为:

主动损害关系

被动旁观关系的恶化 B建设性的:

主动尝试改进关系

被动的保持对关系的忠诚

③关注人们最初会被对方吸引的原因

致命吸引力——当初最吸引他们的特征,成为结束关系的罪魁祸首 ●亲密关系中最可能成为致命吸引力的特质

*当一个人在某些特殊的地方和你有所不同的时候,致命吸引力就会发生。 *这个人看上去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或她的某个特点在一般人看来是十分独特的*一个人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或她有着常人看来十分极端的特质

3.分手的体验

人们在结束关系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决定人们分手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Breakee:感觉最沮丧 Breaker:沮丧程度最低 Mutual:居中

*女性经历了比男性更多的负性情感体验

*当分手是相互协商,两者分手后更可能维持朋友关系。 思考

1、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2、那些因素会影响人际吸引?试根据自己交往的经验进行分析。 3、激情式爱情和友谊式爱情有什么不同?爱情三元论的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人们要发展出长期的亲密关系? 5、结束关系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界定

广义: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均为人际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情感关系等)。

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 (一)影响生理健康 (二)影响心理健康

(三)影响幸福感(Freedman,1978)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34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一)定向阶段

? 注意、选择、初步接触 ;谈话生疏,只作礼貌性客套谈话,以致互动不丰

富。(关系的产生与营造)

? 浅层的自我暴露 ;无关紧要的话题 (二)情感探索阶段

? 又称实验阶段,开始探索彼此个性,行为较自然而平顺,对表面化话题会比

较开放。(关系更进一步的跳板)

(三)感情交流阶段

? 开始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谈论一些相对私密性的话题

? 双方已日渐熟识,且能相互影响,交谈内容丰富而有趣,彼此相互吸引,行

动一致,心灵相通。(关系行为是同步的)

(四)稳定交往阶段

? 双方沟通已达极致,看法一致,而对对方的了解很稳定,接触频繁,话题多

元,自我开放已达到一定时点。(关系达到最隐密的部份)

(五)冲突阶段(衰退阶段) (六)疏离阶段:关系结束。

人际疏离:当运用各种方式仍无法掌控彼此的关系。 疏离:指降低关系的亲密程度。 绝交:拒绝与之交往。

三、人际关系的深度

(一)自我表露(自我揭露) (二)自我的分层

最表层:兴趣爱好,如饮食,偏好,消遣活动 第二层:真实看法与态度——低个人卷入度 第三层:个人自身的真实评价——高个人卷入度 (三) 周哈里窗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是說明自我坦诚及反馈二个重要因素与四个自我区域之间的关系

(1)开放自我(2)盲目自我(3)未知自我(4)隐藏自我 四个自我区域

35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在线全文阅读。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修订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929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