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点梳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

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点梳理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了有效落实这一总体目标,我们应该系统而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蕴含在教材中的暗线。小学数学教材中,无论是概念的引入、应用,还是问题的设计、解答,或是知识的复习、整理,随处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理清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高屋建瓴,建立各类概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归纳和揭示其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下面结合课堂实践,谈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为什么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作为目标体系。基本思想是数学学习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教材是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数学教育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1

2、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将“学会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有数学素养”的标志。俄罗斯把使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列为数学教育的三大基本功任务之一。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和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国内在初中、高中的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已有深入的研究,并且成果显著。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3、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新课标把数学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教师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应该具备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经验、策略等的不足。 二、新教材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1、教材内容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教材注重贯彻四基目标,其中数学思想的编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体现各种数学思想;二是在每册教材中单独设置“数学广角”单元,利用操作和直观呈现重要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思想主要有哪些?

基本的数学思想有三个: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这三个基本

2

思想分别对数学学科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抽象思想派生发展出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变中有不变思想。

推理思想衍生出公理化思想、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化归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代换思想、逐步逼近的思想。

模型思想发展出简化思想、量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优化思想,随机思想、统计思想。

2、教材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内在联系

通过梳理整套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可以更深入准确地把握体系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中不难发现:教材编排的特点是从注重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注重抽象思维,很多数学思想方法也是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各个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准确把握各册教材的联结点有助于解读教材。例如我们对新教材五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解读:

(1)符号化思想:第二单元位置,用有序的数对(a ,b)表示平面上的位置;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用特定的符号表示。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后,才有了方程的简洁明了、国际通用的表示法。符号化思想在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向学生渗透了,到高年级应用较广泛。

(2)分类思想: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两个数相除,让学生计算几个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商的情况可分为两种:商是整数和小数,商是小数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其它各年级也都有分类思想的内容。

(3)对应思想:第二单元位置,一个有序数对(a,b)对应平面上一个点,数a对应横轴上一个点,数b对应纵轴上一个点。第七单元植树问题,108页例3是关于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间隔数与棵树一一对应。一年级常

3

用的数数是对应的思想指导。

(4)变中有不变的思想:商不变的规律,等式的性质,多边形的面积中的图形转化,形状变了面积不变,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形状不同面积相等。其它各册教材也常见到这一思想。

(5)归纳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定义,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这些内容训练学生归纳思想。

(6)类比法:小数的乘、除法与整数的乘、除法计算的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四则运算顺序一致。

(7)演绎推理思想:估算实际上就是在推理,在估算类似于买东西钱够不够时作调整要进行推理;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要进行推理,练习中的一些题目必须通过推理解决。

(8)转化思想:小数的乘法转化成整数的乘法计算后,再去确定小数点的位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求商。多边形的面积,总体上运用了转化,把新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面积,具体方法是平移和旋转。组合图形分割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

(9)数形结合思想:位置中运用了坐标图,简易方程中用天平图作为直观手段,解决问题中利用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多边形的面积一章图示结合最常见;植树问题较抽象,化抽象为直观通过画线段图作为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类型的问题,以形助数。在低年级数形结合的思想更广泛。

(10)几何变换的思想:多边形的面积一章中,平行四边形经过分割平移后转化成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来计算,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时用平移旋转的方式变换转化。

(11)模型思想: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都是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探索得到的面积公式即数学模型,我们更关注建模的过程。七单元中的植树

4

问题,知识比较抽象、情况比较多变,可以从一个基本模型出发,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里,间隔数与植数的棵树一一对应,把这个问题作为所有植树问题的核心模型,即全长÷间隔间的距离=间隔数,间隔数=棵树,相当于在路的一旁栽树,一端栽一端不栽,其它类型的问题都可以看作由此发展来的,并相应调整模型。

(12)方程思想:关于方程的描述为表示把未知数像已知数一样,同时参与构建的相关数量关系的相等关系。这样就把方程看成了动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重点关注一个静态的等式是不是方程。关于逆向思考的问题,方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好办法。

(13)函数思想:打车计费、停车场计费、61页的10题用小棒摆正方形之类的问题体现分段函数的思想,76页的10题关于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是典型的一次函数,可以任意给出一些数据进行计算,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14)随机思想:第四单元可能性,让学生体会生活之中有些事件是确定的,就是一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都是确定事件。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如在唱歌、跳舞、朗诵三张卡片中,抽一张卡片,是哪一张是随机的。在一些随机事件中,可能性有大有小,有些随机事件表面毫无规律,但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后,就会表现出规律性,学生还要体会到随机事件的特点之一是:可能性大的事件不是一定发生,可能性小的事件不是一定不发生。

另外在小数的乘、除法与整数的乘、除法进行比较时采用的比较差异法,讨论找出两者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利于学生明确地掌握计算方法步骤;在一些练习题中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穷举法等等。 三、“统计与概率”渗透点梳理。

人教版“概率与统计”教学内容编排

5

年级 单元 内容 主题图:分学习用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1、能按照某一标准或选让学生真正地活动择某个标准进行分类; 品。 作、活动的过程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做一做:分简单图一上第5形; 单元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正确分类的方法,练习:分简单的图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形、学习用品和日常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索意识也能更好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样性。 一年级 例1:用象形统计图一下第9单元:统计 3、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整理宜多合作,而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看图表回答问题宜独立思考。 二上第7二年单元:统级 计 2、知道一格代表2;会例1:认识条形统计1、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表(以一代2); 整理数据; 例2:认识条形统计2、会填写简单统计表和图和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题。数据的收集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合作意识和解决问表示数据多少。 集整理数据; 题的能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得以发展。 可以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行分类。 握选择分类标准、中,能更牢固地掌起来,学生在操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 6

根据数据画统计图;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认识复式统计表,会让学生经历统计活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整动的全过程,要鼓例1:认识比较简单二下第8单元:统计 3、能分析统计图表中的力,并加强与同伴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的合作与交流。 例1:初步认识不确定现象; 三上第8例2:能根据现实情三年级 单元:可境说“可能、一定、能性 不可能”的话。 例3、4、5: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2、能列举简单试验所有定现象和可能性。 可能发生的结果; 2、把握好教学要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求。 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1、注意创设问题情些则是不确定的 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例2: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代表多;会图(以一代5) 根据数据画统计图; 力和独立思考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理; 复式统计表; 统计活动过程之2、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中,在活动中培养励学生积极参与到 7

交换想法。 1、简单的数据分析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例1:认识横式条形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统计图; 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例2:认识折叠式条三下第3单元:统计 例1:平均数的含义 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和求法。 密联系。 例2:用平均数来比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较两组数据总体情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况。 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 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1、在学生已有知识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四上第6例1:认识纵向复式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学生主动地去建构四年级 单元:统计 例2:认识横向复式2、注意培养学生进 统计图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一步认识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认识统计的作用。 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统计图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新的认知结构。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形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2、平均数 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计图。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8

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认识折线统计图,会四下第7例1:认识折线统计单元:统计 例2:画折线统计 图。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条形或折线统计图。 例1:事物发生的等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1、注重学生对等可可能性 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能性思想的理解,五上第6单元:统五年级 计与可能性 例4:认识中位数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例5:求中位数的方

9

根据数据完成折线统计1、重视学生已有的图,并解决问题或做出预知识与生活经验。 测; 2、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图; 例2:会求简单事物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淡化纯概率数值的发生的概率。 可能性。 计算。 例3:用分数说明游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2、加强学生对中位戏规则是否公平 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法 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1、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众数,体会众数的统计意义;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2、知道平均数、中位接。 数、众数的特点; 例1:认识众数; 2、注重对统计量意五下第6例2:认识复式折线单元:统统计图。 计 4、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 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3、注重对学生开展行分析和预测; 统计活动的过程性5、能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1、注意根据学生已六上第6六年单元:统级 计 图; 例1:认识扇形统计2、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点。 信息并解答问题(百分数)。

10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义的理解,避免简图,了解其特点; 单的统计量的计算。 评价。 点以及作用; 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2、注重从统计的意

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1、固认识扇形统计图和例1:对扇形统计图六下第4单元:统计 例2:折线统计图的2、根据实际对统计图表比较分析。 作合理的比较和判断。 三、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以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为核心,把握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也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标准》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数学思想方法属于默会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全部掌握的。需要长期的渗透和不断的体验来感悟。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分段加以落实,有机进行渗透,不能过高地定位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准确地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呢?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来看,应定位于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因为数学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意图是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其次,从教学目标的分解上看,还要照顾到个别差异,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学生学习起点、个性差异的不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处理好面向全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作的分析和判断; 用; 11

体与关注差异的关系,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真正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显然,立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定位,必然要求教师充分地挖掘和理解教材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2、以数学思想方法引路,整合教学资源。

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应合理取舍教学素材,整合教学资源。即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自觉地选择和整合课程资源,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更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熏陶。

(1)关注“教材”是否适合于你的课堂

教材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设计得十全十美,也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情况,难免有些题材脱离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其中潜在的价值,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主题图的处理上,把教材第2幅地板图案作为主要素材来教学,分步呈现主题图,而且对主题图进行二次利用。这样安排,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将原先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两幅图,变为不同层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规律,巩固规律。

(2)关注“人材”意识是否到位。

“人材”意识主要表现在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等因素,围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主线,从达成教学目标的角度去搜寻“素材”,善于观察学生,读懂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研读教材,把握好处理教材的“度”。例如教学《重叠问题》一课,为了重组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出发,可以把“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你喜欢的电视节目”等素材的调查结果作为研究材料。

12

(3)关注“素材”是否进行梳理提升

同样的素材,如果平均使用力量,或者缺少提炼,教学价值可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学习材料应该体现层次性与发展性,需要有序组合,需要在巩固运用中梳理提升,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教育价值。

例如:人教版三上“搭配的学问”练习设计,安排了“午餐问题”、“游园路线问题”、“破译密码”等情境。梳理教材练习,每一个问题情境均有目标重心,如:午餐问题从原来的“二三搭配”拓展为“三三搭配”,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游园路线问题则侧重于“符号思想”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路线”。“破译密码”问题由“这密码是由三个数字7、8、9组成的一个三位数,猜一猜可能是哪个密码”入手,突出“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可见,教学中始终把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渗透符号化思想放在首位,发挥每个素材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完整建构与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3、以活动体验为基本形式,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隐性知识,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因此,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展开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那么,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该如何关注数学思考呢?

首先,注重体验感悟,逐步抽象。

数学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直观的问题解决中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因为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体验;没有了体验,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情境,让他们以一种积极的状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

13

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逐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只有直观、没有抽象或者在直观和抽象之间没有阶梯、没有过渡,缺少递进的过程。而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来体验感悟,从直观的问题解决达到渗透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之目的。

其次,利用数形结合,发展思维。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断分家万事难”。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利用实物、教具、图表、生活经验、幽默语言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以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培养应用意识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需要教师做这一“过程”的引领者,不断用数学思想锤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锤炼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在课堂还是课外都应该关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应该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

3、解决问题,渗透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比比皆是,运用和掌握这种思想方法本身就成为学生的数学能力之一。植树问题的教学中,化归思想更应该得以充分体现。

在让学生感受了植树问题的解决策略后,设计由植树问题变式的问题进

14

行拓展,如装路灯问题、挂灯笼、列队做操、画跑道、插彩旗等,让学生进一步运用“化归思想”迁移解决类似植树问题,在这样的类似问题的解决中应用和感悟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让学生探究获得“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拓展植树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利用课件,转化呈现出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简言之,通过植树问题的教学,在学生分析、理解、运用“对应”、“数形结合”、“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得:可以把复杂的植树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植树问题,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境中的规律,充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运用。这样的植树问题教学,我觉得更会有效。

为让学生体验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方法,光靠体验感悟,学生恐怕还是印象不深,为此,在尝试解决问题基础上,组织学生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设计策略性的问题,将“明确问题——探究规律——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图文结合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出来,并且将研究植树问题中蕴涵的数学方法和策略直观呈现,以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拓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策略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核心问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建立。

“数学思想方法是自然而平和的,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数学思考变成一堆符号让学生去死记,以至让美丽的数学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张奠宙)要真正发挥数学教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需要数学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深入研读教材,提高思

15

想方法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16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点梳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点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930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