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2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2分)(2012秋?漯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C.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2分)(2014?广东模拟)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 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1>△H2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B. 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3.(2分)(2015春?赣州期末)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没计了如下4个试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B.快 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C. D.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只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4.(2分)(2014?七里河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COB.(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5.(2分)(2008?山东)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B.

.恒容时,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C.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6.(2分)(2013秋?黄岩区校级期末)一定量的Fe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加快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少量( ) A.B. Zn 粉 C. D. K2SO4固体 SO3 固体 CuSO4 晶体 7.(2分)(2012?江苏校级学业考试)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 ﹣﹣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 B.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C.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8.(2分)(2013秋?鼓楼区校级期中)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由A. 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由Al、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B.﹣﹣﹣ 由Al、Mg、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 C.﹣ 由D. Al、Cu、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9.(2分)(2008?广东)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①② ②③ ②④ ③④ A.B. C. D. 10.(2分)(2008秋?南京期中)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 在A. 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B.﹣﹣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C.﹣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4CO2+5H2O 11.(2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A.B. C. D. 2﹣

+

2+

12.(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 0.64g 1.28g 2.56g 5.12g A.B. C. D. 13.(2分)(2009?福州模拟)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C.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14.(2分)(2013秋?金华期末)如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15.(2分)(2008?宁夏)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

﹣1

(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

﹣1

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9 16 20 25 A.B. C. D. 16.(2分)(2012秋?永顺县期末)将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B. 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C.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7.(2分)(2014?甘州区校级二模)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920kJ 557kJ 436kJ 188kJ A.B. C. D. 18.(2分)(2010?广东)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H1 H2(g)+Cl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D. △H3=△H1﹣2△H2 △H3=△H1﹣△H2 △H3=△H1+2△H2 B. △H3=△H1+△H2 C. 19.(2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3+2+2+ 相D. 同条件下,溶液中Fe、Cu、Zn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20.(2分)(2010秋?太原期末)已知:H2(g)+I2(g)=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相同 B. 此时体系的压强一定相同 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相同 C.D. 此时HI的浓度一定相同 21.(2分)(2008?海南)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33% 40% 50% 65% A.B. C. D. 22.(2分)(2009?海南)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X Y Z 物质 ﹣10.2 0 初始浓度/mol?L 0.1 ﹣10.05 0.1 平衡浓度/mol?L 0.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B.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二、填空题(共5题,43分) 23.(6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2010年亚运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整个亚运会体现了环保理念.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采用了丙烷(C3H8)作为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在298K时,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1.5k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又知在298K时C3H8(g)=C3H6(g)+H2(g)△H=124.2kJ?mol,

﹣1

H2(g)+0.5O2(g)=H2O(l)△H=﹣285.8kJ?mol,则1mol C3H6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24.(8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1)电源的N端为 极;

(2)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1

25.(6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8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充入0.05mol NO和0.25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0 1 2 3 4 5 t(s) 0.50 0.35 0.28 0.25 0.25 0.25 n(NO)(mol) (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 O2)正=v(O2)逆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逆=2v(O2)正 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 . A.适当升高温度 B.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3)计算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6.(13分)(2012春?湖州期末)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10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

2﹣

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放电时,CO3移向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2)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

﹣5﹣1

时,溶液的pH=5.60,c(H2CO3)=1.25×10mol?L.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

﹣﹣5.60﹣6+

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 .(已知:10=2.5×10)

2﹣

(3)常温NaHCO3溶液中c(H2CO3) c(CO3)(填“>”、“=”或“<”),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实验题(13分) 28.(13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碳和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 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CO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3 900 a b c d 1 ①实验1中,以v(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别相等),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3)将3g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和 .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高二(下)期中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2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2分)(2012秋?漯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C.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解答: 解:A.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再如铝热反应也是,故A错误; B.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 D.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该题考查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需正确理解放热吸热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2.(2分)(2014?广东模拟)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

③Sn(s,灰)Sn(s,白)△H3=+2.1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1>△H2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B. 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考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根据③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 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C、根据反应的焓变来确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D、根据反应③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Sn的转化来判断. 解答: ﹣1解:A、根据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则②﹣①=③,所以△H2﹣△H1=△H3>0,所以△H1<△H2,故A错误; B、根据③:Sn(s,灰) 锡状态存在,故B错误; C、根据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焓变大于0,所以﹣1 Sn(s,白)△H3=+2.1kJ?mol,则锡在常温下以白﹣1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根据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当温度低于13.2℃﹣1的环境时,会自行毁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物质的能量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3.(2分)(2015春?赣州期末)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没计了如下4个试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B.快 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C. D.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只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A、根据镁铝的活泼性判断; B、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 C、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 D、根据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 解答: 解:A、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同,故A错误. B、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B正确. 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故C正确. D、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越高且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外界条件是次要因素. 4.(2分)(2014?七里河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COB.(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燃烧热.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根据中和热的定义判断; B、根据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 C、根据吸热反应的定义判断; D、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 解答: 解:A、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必须是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几元酸、碱无关,故A错误; B、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O的燃烧热是283.0kJ/mol,说明1molCO燃烧时放出283.0kJ的能量,在反应方程式 2CO2(g)═2CO(g)+O2(g)中,CO的计量数变成2,所以反应热是其燃烧热的2倍,且是吸收能量,故B正确; C、吸热反应是指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是否加热无关,故C错误; D、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生成的水必须是液态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关概念,注意:1、中和热的几个关键点: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2、燃烧热的几个关键点:1molH2O、纯物质、稳定氧化物. 5.(2分)(2008?山东)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B.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C.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

,该反应为CO2+H2?CO+H2O,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H>0,故A正确;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若通入氢气,则H2浓度增大,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由平衡常数可知,该反应为CO2+H2?CO+H2O,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明确平衡常数u化学反应的关系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6.(2分)(2013秋?黄岩区校级期末)一定量的Fe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加快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少量( ) A.B. Zn 粉 C. D. K2SO4固体 SO3 固体 CuSO4 晶体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一定温度下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增大H的浓度,硫酸过量,不影响氢气的量,所加入物质不能减少参加反应的Fe的量,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A.K2SO4固,H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加入Zn粉,生成更多的氢气,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加入少量SO3固体,生成硫酸,溶液H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不影响氢气的量,故C正确; D.加入CuSO4晶体,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加快,但消耗Fe粉,影响氢气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题目要求,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7.(2分)(2012?江苏校级学业考试)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2Fe+2H2O+O2═2Fe+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 ﹣﹣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 B.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C.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根据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以及氧气的溶解度判断. 解答: 解: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在潮湿的环境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 2+

A、根据反应方程式知,负极反应式为Fe﹣2eFe,故A正确. B、反应式前后原子、电荷不守恒,故B错误.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 D、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难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2+

8.(2分)(2013秋?鼓楼区校级期中)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A.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 ﹣ 由Al、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B.﹣﹣﹣ 由Al、Mg、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 C.﹣ 由D. Al、Cu、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考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该装置中,铁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 B.该原电池中,Al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上铝失电子、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 C.该原电池中,Al易失电子作负极、Mg作正极,负极上Al失电子、正极上水得电子; D.该原电池中,铜易失电子作负极、Al作正极,负极上铜失电子、正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 解答: 解:A.该装置中,铁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铁离子得﹣2+电子,负极反应式为:Fe﹣2e=Fe,故A错误; B.该原电池中,Al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上铝失电子、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负极反应式为:Al﹣3e=Al,故B错误; C.该原电池中,Al易失电子作负极、Mg作正极,负极上Al失电子、正极上水得电子,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故C正确; D.该原电池中,铜易失电子作负极、Al作正极,负极上铜失电子、正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正确判断正负极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电解质溶液书写电极反应式,注意不能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判断正负极,为易错点. 9.(2分)(2008?广东)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①② ②③ ②④ ③④ A.B. C. D.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铜作负极,负极上金属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银作正极,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3+﹣﹣﹣﹣2++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故错误; ②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反应为:Ag+e=Ag,故正确;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故错误;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放电时外电路上电流的流向、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即可分析解答本题. 10.(2分)(2008秋?南京期中)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 在A. 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B.﹣﹣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C.﹣﹣ 通D. 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 电化学专题. ﹣2﹣分析: 在丁烷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4H10﹣26e+13O+﹣2﹣

=4CO2+5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总反应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解答: 解:A、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为2C4H10+13O2═8CO2+10H2O,故B正确;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O,故C正确; D、丁烷具有还原性,在丁烷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4H10﹣﹣2﹣26e+13O=4CO2+5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于电极反应方程式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正负极发生的变化结合电解质的特点书写电极反应式. 11.(2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A.B. C. D. ﹣﹣2﹣2﹣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根据通过加热引发铝热反应以及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以及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来回答. 解答: 解:因通过加热引发铝热反应,所以开始速率为零,一旦反应,反应放热,温度不断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方面的知识,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较基础. 12.(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 0.64g 1.28g 2.56g 5.12g A.B. C. D. 考点: 电解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放电,利用离子的放电顺序来确定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根据电子守恒来确定阴极上析出金属铜的量的多少.. ﹣﹣解答: 解: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4OH→4H2O+O2↑+4e,当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转移电子是:0.0400mol,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u+2e═Cu,当转移电子是0.0400mol时,析出Cu的质量m=0.0200mol×64g/mol=1.28g.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电子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13.(2分)(2009?福州模拟)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C.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考点: 电解原理. 专题: 压轴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 此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装置,电解时的阴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阳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2NaOH+Cl2↑+H2↑,阴极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总反应为:2NaCl+2H2O呈红色,以此回答题中各项问题. ﹣+解答: 解:A、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做阴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故A错误; 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该电解池中,铅笔做阴极,铂片做阳极,故B错误; C、铅笔做阴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有氢气产生,

+﹣﹣﹣﹣﹣故C错误; D、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说明铅笔做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即a为负极,则b为正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本题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从反应的现象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入手来解答,注意把握电极反应和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 14.(2分)(2013秋?金华期末)如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先判断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原电池正负极腐蚀的快慢和电解池的阴阳极腐蚀快慢来比较,从而确定腐蚀快慢顺序. 解答: 解:根据图知,②③装置是原电池,在②中,金属铁做负极,③中金属铁作正极,做负极的腐蚀速率快,所以②>③,④装置是电解池,其中金属铁为阳极,被保护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所以腐蚀速率是:④>②>①>③.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注意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快慢: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 15.(2分)(2008?宁夏)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

﹣1

(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

﹣1

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9 16 20 25 A.B. C. D.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NH4I分解生成的HI为平衡时HI与分解的HI之和,即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由反应②可知分解的c(HI)为平衡时c(H2)的2倍,求出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代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计算. ﹣1﹣1解答: 解:平衡时c(HI)=4mol?L,HI分解生成的H2的浓度为0.5mol?L. NH4I分解生成的HI的浓度为4mol?L+2×0.5mol?L=5mol?L,所以NH4I分解生成﹣1的NH3的浓度为5mol?L, ﹣1﹣12﹣2所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5mol?L×4mol?L=20mol?L. 故选C.

﹣1﹣1﹣1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平衡时HI为NH4I分解生成的HI与分解的HI之差,难度较大. 16.(2分)(2012秋?永顺县期末)将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B. 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C.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考点: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从图示观察起始温度即为实验时环境温度; B.根据图示所测溶液温度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c酸V酸=c碱V碱进行计算; D、根据一个反应无法得出此结论. 解答: 解:A.从图示观察起始温度即为实验时环境温度,因此该实验开始时温度是20℃,故A错误; B.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 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体积为30mL,则碱的体积为20mL,c(NaOH)==1.5mol/L,故C错误; D.只是该反应放热,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反应,侧重学生图象及中和实质的考查,训练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能力,比较综合,要认真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7.(2分)(2014?甘州区校级二模)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920kJ 557kJ 436kJ 188kJ A.B. C. D. 考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解答: 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

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K,根据方程式:2H2+O22H2O,则:4×121kJ=463kJ×4﹣(2K+496kJ),解得K=436KJ.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熟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8.(2分)(2010?广东)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H1 H2(g)+Cl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D. △H3=△H1﹣2△H2 △H3=△H1﹣△H2 △H3=△H1+2△H2 B. △H3=△H1+△H2 C. 考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 根据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2Cl2(g)+2H2O(g)=4HCl(g)+O2(g)可由另两个反应加和得到,则由盖斯定律可知,△H3应为另两个反应反应热的加和. 解答: 解:①2H2O(g)=2H2(g)+O2(g)△H1; ②H2(g)+Cl2(g)=2HCl(g)△H2 ; ③2Cl2(g)+2H2O(g)=4HCl(g)+O2(g)△H3; 则反应③=①+2×②, 由盖斯定律可知, △H3=△H1+2△H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热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的关系,在加和反应时等号同侧的相加,当乘以一个系数时反应热也要乘以这个系数来解答即可. 19.(2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 相D. 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铅蓄电池的负极是Pb单质反应,正极是PbO2反应,电解质溶液为硫酸,硫酸根能够与Pb反应生成沉淀; B、△H﹣T△S>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3+2+2+D、熟记离子氧化性顺序,Fe、Cu、Zn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解答: 解: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和负极都会生成PbSO4沉淀,质量都会增大,故A错误; B、该反应的△S>0,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H>0,故B正确; C、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2+D、Fe、Cu、Zn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范围广、考查内容跨度大,难度不大,注意熟记基本知识. 20.(2分)(2010秋?太原期末)已知:H2(g)+I2(g)=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相同 B. 此时体系的压强一定相同 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相同 C.D. 此时HI的浓度一定相同 考点: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乙中加入HI0.2mol,由于乙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以得到H2和I2各0.1mol,故此时甲和乙建立的平衡是等效的,压强、难度、转化率、含量相同; 解答: 解:A、甲乙两容器中反应的方向相反,热效应(吸、放热)也相反,甲中 是放热反应,乙中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达平衡时为等效平衡,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此时体系的压强一定相同,故B正确; C、达平衡时为等效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相同,故C正确; D、达平衡时为等效平衡,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浓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和等效平衡知识,难度中等,注意理解等效平衡规律. 21.(2分)(2008?海南)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33% 40% 50% 65% A.B. C. D.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假设X和Y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利用三段式用m表示出平衡时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根据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列方程计算n的值,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 解答: 解:假设X和Y物质的量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则: X(g)+2Y(g)?2Z(g) 起始量(mol):1 1 0 变化量(mol):0.5n n n 平衡量(mol):1﹣0.5n 1﹣n n 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 (1﹣0.5n+1﹣n):n=3:2 3+2+2+

解得n= Y的转化率==67% 故选D. 点评: 本题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三段式解题法的利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2.(2分)(2009?海南)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X Y Z 物质 ﹣10.2 0 初始浓度/mol?L 0.1 ﹣10.05 0.1 平衡浓度/mol?L 0.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B.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根据转化率=计算; B.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判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平衡常数; 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 解答: 解: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故A正确; B.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c(X):△c(Y):△c(Z):=0.05:0.15:0.1=1:3:2, 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3Y?2Z,K===1600(mol/L),故B﹣2正确; C.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及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平衡常数为温度的函数的特征来解答. 二、填空题(共5题,43分)

23.(6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2010年亚运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整个亚运会体现了环保理念.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采用了丙烷(C3H8)作为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在298K时,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1.5k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

﹣1

方程式为 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 .

﹣1又知在298K时C3H8(g)=C3H6(g)+H2(g)△H=124.2kJ?mol,

﹣1

H2(g)+0.5O2(g)=H2O(l)△H=﹣285.8kJ?mol,则1mol C3H6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2059.9 kJ.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依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原则分析计算,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写出;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在298K时,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1.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1, ﹣1①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 ﹣1②C3H8(g)=C3H6(g)+H2(g)△H=124.2kJ?mol, ﹣1③H2(g)+0.5O2(g)=H2O(l)△H=﹣285.8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到:C3H6(g)+4.5O2(g)=3CO2(g)+3H2O(l),△H=﹣1﹣2059.9kJ?mol,1mol C3H6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2059.9kJ; ﹣1故答案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2059.9kJ;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24.(8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1)电源的N端为 正 极;

(2)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OH﹣4e=2H2O+O2↑ ; (3)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8L .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2+分析: (1)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e=Cu,即C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根据电解前后质量分数的变化求出生成水的量,由方程式2H2+O2═2H2O可以计算整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量,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

(2)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 (3)根据转移电子的量,即和电极反应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1)乙杯中c质量增加,说明Cu沉积在c电极上,电子是从b﹣c移动,M是负极,N为正极,故答案为:正; (2)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 ③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mol÷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 故答案为:2.8L. 点评: 本题为电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做题时要注意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出电解池的阴阳级,进而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要注意三个电解池为串联电路,各电极上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做题时要正确写出电极方程式,准确判断两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 25.(6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8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充入0.05mol NO和0.25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0 1 2 3 4 5 t(s) 0.50 0.35 0.28 0.25 0.25 0.25 n(NO)(mol) (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 A.v(N O2)正=v(O2)逆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逆=2v(O2)正 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 BC . A.适当升高温度 B.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3)计算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16 .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1)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3)根据各物质的浓度进行计算. 解答: 解:(1)A.v(NO2)正=v(O2)逆,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等,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故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正确; C.v(NO)逆=2v(O2)正,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正=v逆,故C正确; D.NO2为红棕色气体,O2和NO为无色气体,故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

(2)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 B.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增大O2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 D.选择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3)2NO(g)+O2(g)?2NO2(g) 开始浓度 0.25mol/L 0.125mol/L 0 转化浓度 0.125mol/L 0.0625mol/L 0.125mol/L 平衡浓度 0.125mol/L 0.0625mol/L 0.125mol/L K===16, 故答案为:16.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平衡常数的计算,难度中等.要注意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 26.(13分)(2012春?湖州期末)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锂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SOCl2+4e=4Cl+S+SO2↑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Cl2+H2O=SO2↑+2HCl↑ .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1)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 (2)原电池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锂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 解答: 解:(1)由总反应可知,该原电池中Li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Li﹣e=Li, 故答案为:锂; (2)SOCl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S,同时有生成SO2,电极反应为2SOCl2+4e=4Cl﹣+S+SO2↑, ﹣﹣故答案为:2SOCl2+4e=4Cl+S+SO2↑; (3)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可知SOCl2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 故答案为:SOCl2+H2O=SO2↑+2HCl↑. 点评: 本题考查Li﹣SOCl2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从电池总反应式判断电极反应,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是该部分常考查方式. 27.(10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

(1)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

2﹣

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C3H8+5O2═3CO2+4H2O ;放电时,CO3移向电池的 负 (填“正”或“负”)极.

(2)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

﹣5﹣1

时,溶液的pH=5.60,c(H2CO3)=1.25×10mol?L.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

﹣﹣7﹣1﹣5.60﹣6+

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 4.2×10mol?L .(已知:10=2.5×10)

2﹣

(3)常温NaHCO3溶液中c(H2CO3) > c(CO3)(填“>”、“=”或“<”),原因是 因

﹣﹣2﹣+

为NaHCO3溶液中既存在电离平衡:HCO3?CO3+H,又存在水解平衡:HCO3﹣﹣+H2O?H2CO3+OH,而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 (1)负极通入丙烷,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电池的正极通入O2,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书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2)依据平衡常数概念结合平衡状态下离子浓度和同时浓度计算得到; (3)根据NaHCO3溶液的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自身的电离程度来回答. 解答: 解:负极通入丙烷,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电池的正极通入O2,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丙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电池的总反应为C3H8+5O2═3CO2+4H2O,原2﹣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CO3移向电池的负极,故答案为:C3H8+5O2═3CO2+4H2O;负; +(2)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c﹣﹣5.6﹣5﹣1(HCO3)=10mol/L;c(H2CO3)=1.5×10 mol?L.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的第一级电离的平衡常数K1=﹣7﹣1﹣==4.2×10 mol?L,故答案为:﹣7﹣14.2×10 mol?L; ﹣(3)因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自身的电离程度,即NaHCO3溶﹣﹣﹣2﹣+液中既存在电离平衡为HCO3?CO3+H,水解平衡为HCO3+H2O?H2CO3+OH,﹣而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2﹣+故答案为:>;因为NaHCO3溶液中既存在电离平衡:HCO3?CO3+H,又存在水﹣﹣﹣解平衡:HCO3+H2O?H2CO3+OH,而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弱电解质平衡常数的计算、盐类水解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三、实验题(13分) 28.(13分)(2013春?福州校级期中)碳和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 “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其

﹣﹣2﹣

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CH4+10OH﹣8e=CO3+7H2O .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 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1 2 3 650 900 900 起始量/mol H2O 2 1 a 平衡量/mol CO 4 2 b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1.6 0.4 c ﹣1CO2 CO 2.4 5 1.6 3 d 1 ①实验1中,以v(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6mol?(L?min) .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放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别相等),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b=2a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3)将3g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0.15molNaHCO3 和 0.1molNa2CO3 .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反应热和焓变;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等效平衡.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 (1)碱性甲烷燃料电池,具有还原性的甲烷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①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 ②利用转化率与消耗量和起始量的关系计算并判断反应热; ③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 (3)依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利用元素守恒即和极限法方法计算判断生成产物. 解答: 解:(1)碱性甲烷燃料电池,具有还原性的燃料甲烷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7H2O, ﹣﹣2﹣故答案为:CH4+10OH﹣8e=CO3+7H2O; (2))①v(CO2)=﹣1﹣﹣2﹣=0.16mol/(L?min)=v(H2),故答案为:0.16mol?(L?min); ×100%=40%,实验2中CO的转化率为 ②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100%=20%,则实验1的转化率大于实验2, 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放热,故答案为:放;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等效的平衡状态,则所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初始原料的配比数,即b=2a,故答案为:b=2a; (3)3g碳物质的量==0.25mol,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1mol×3.5mol/L=0.35mol;n(CO2):n(NaOH)=0.25:0.35=5:7, 完全吸收后,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CO2+2NaOH═Na2CO3+H2O,物质的量之比n(CO2):n(NaOH)=1:2, 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之比n(CO2):n(NaOH)=1:1, 而1:2<5:7<1:1,所以生成的产物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x,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y,则根据碳元素守恒:x+y=0.25mol,根据钠元素守恒,则2x+y=0.35mol,解得x=0.1mol,y=0.15mol,所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碳酸氢

钠的物质的量是0.15mol, 故答案为:0.15molNaHCO3;0.1molNa2CO3. 点评: 本题考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元素以及化合物的计算等知识,注意元素守恒思想的灵活应用,难度中等.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968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