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题五_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基本理论和要素专题作业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现代教育技术 126009 恩和

专题五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要素/专题作业

1、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答:

学校心理咨询发端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职业指导运动,后来伴随着心理学科的自身发展及社会现实的变化,逐渐经历了不同的咨询模式的演变。 一、指导模式

指导模式是学校心理咨询中最早形成的一种理论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对学生特质的了解,力图充分发挥咨询者对学生成长的理性导向功能。指导模式最初是指咨询者对来访学生的职业指导,后来随着教育实践的需要,指导的内容不断扩大,已包括对学生在学习、适应、升学、就业等多方面问题所进行的综合性指导。指导模式起因于十九世纪末期美国为解决年轻人的择业和社会适应问题而进行的职业指导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职业指导运动之父帕森斯。帕森斯于1908年创办了“波士顿职业事务所”,主要为年轻人提供职业帮助以及培训职业指导教师,并率先对公立学校的中学毕业生开展了职业指导咨询活动。职业指导运动切合了社会的实际需要,因而在短时间内发展迅猛。191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指导协会,两年后出版了第一份专业杂志《职业指导》。自此,“指导”(guidance)一词作为学校咨询的一个专门术语,一直沿用。直至今天,职业指导仍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是在对心理偏常学生的咨询、治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从临床心理治疗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咨询过程,把当事人看做是心理偏常的求诊者,咨询师运用多种临床方法,并积极发挥治疗对象的作用,以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治疗模式的出现受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社会背景的影响。当时很多人面临适应上的问题,渴求得到咨询心理学家的帮助,由此促使心理咨询进入所谓的“心理治疗的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针对传统的以咨询者为中心的指导模式,提出了非指导性咨询概念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强调当事人在咨询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责任,注重挖掘当事人的潜能和趋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的治疗模式对学校心理咨询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思想促使学校教育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由对学生的职业指导逐渐转到学习和生活适应的指导方面,特别是情绪障碍的诊治。 三、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学校心理咨询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其主要特征是强调了解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关注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重视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帮助个体调动潜能,获得最优化发展。发展模式的主要目标即为“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发展模式的提出和心理学家关于个体发展的认识的不断拓展有关。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逐步向老龄化过渡,加上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影响及心理学本身研究范围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将人的毕生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体从受精卵至死亡的生命全程的发展,关注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发展任务,认为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毕生发展观拓展了人们关于发展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也对学校心理咨询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其从过去重指导、重治疗的模式开始向重发展、重预防的模式转变。 四、社会影响模式

社会影响模式是当前咨询过程中最富有影响的理论模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从人际交往和社会因素方面探讨有效咨询的条件和途径。该模式注重各种社会因素对咨询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尤其是语言、社会角色、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等因素,重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个体社会化结果对咨询过程的影响。社会影响模式主要受到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米德的符号交流理论、蒂伯特和杰勒德的人际互动理论,以及萨宾等人的角色理论。由于社会影响模式形成时间较短,目前还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2、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一、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特别是结合社会发展及学生思想实际,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既充分尊重学生,又不盲目导航。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实施形式时,考虑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同时,还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辨证地看待学生存在的不足和局限,重视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兼有矫治、预防和发展三种功能,就整体而言,应以发展为主,预防和矫治为辅。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变化的可能性,着眼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助人自助的活动,心灵的成长与发展只有在个体自觉、自动、自主、自知的情况下才可能卓有成效。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尊重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学生独立自主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投入才能成长,感悟才有收获,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 四、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灵活多样、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学生发展过程中既有普遍性和规律性,也必然存在差异性和独特性。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发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内容。

五、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中,发挥活动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其他形式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少说理,多感受,少灌输,多渗透。 六、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从道义和法律的角度保护学生的名誉和隐私。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原则,它是鼓励学生与教师建立相互信任的根本基础,是对学生人格的最大尊重,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遵循的职业操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最大程

度地保护学生隐私,保障学生权益。如遇极特殊情况,如事关学生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危,方可打破保密原则。

3、简述学校心理咨询的过程。 答:

一、初步建立咨访关系

咨访关系本质上是发生在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的动态联系,是一种职业性的新型的人际关系,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亲密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教师在咨询开端就应注意和来访学生建立平等、真诚、信赖的人际关系。教师首先应遵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同时以民主、平等的出发点对待学生,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感染学生,以尊重、理解的态度接纳学生,以专注倾听、共感的专业技术触动学生。有人曾说,最高境界的心理咨询,就是咨询者把自己作为工具,去开启当事人的心灵。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对正在发展中的蕴藏巨大潜能的中学生,这一点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师切记心理咨询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咨询教师应是示范者、倾听者、支持者、督促者,而不是专家、权威和说教者。 二、搜集主要信息

在初步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师要注意搜集来访学生的主要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民族、家庭住址或联系方式、个人成长史、身体健康状况、学习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发生等;二是来访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如人格特征、能力状况、兴趣爱好、人际交往风格、归因风格及应对方式等;三是来访学生的当前心理状况,这是信息搜集的核心内容。

心理健康教师在搜集主要信息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来访学生的心理困扰程度进行甄别,做出正常与异常的初步诊断。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考察:、心理活动是否完整和协调;个性心理特征是否稳定;心理、行为与环境是否统一。有必要时还可结合心理测量工具。如果来访学生主要是轻微或较为严重的心理困扰,可进一步确定问题的性质、方向和大致范围,以便对症下药。如果判断为心理疾病,可进行转介,以便结合个体情况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确立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为咨询指明了方向,也是制定咨询方案的基础和评估咨询效果的依据。心理咨询的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目标属于心理学性质,目的是解决心理问题。

2、目标应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 3、目标应是咨访双方均可接受的。

4、目标应是多层次统一的,既有终极目标又有阶段性目标。 5、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在确定咨询目标时应特别注意的是处理好来访学生的期望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引导来访学生对目标负起责任。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咨询能给自己什么,通过咨询要解决什么等问题模糊不清。心理健康老师可对咨询目标作出解释、澄清和说明,分析来访学生的想法是否合理可行,帮助来访学生重新考查自己的设想。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是“助人自助”,再好的目标也需咨访双方共同努力,尤其是调动当事人自己的力量方可实现。因此,心理健康老师应注意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咨询目标所负有的责任,勇于承担这一责任。 四、制定咨询方案

依据咨询目标,心理健康教师应进一步制定咨询方案。制定咨询方案时,要考虑来访学生的问题性质和个人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和把握不同咨询流派的常用技术,为学生量身定做

咨询方案。例如,考试焦虑的治疗可用自信训练进行自我调整,也可运用放松方法进行调控,还可考虑使用系统脱敏技术;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可从认知入手,着眼于认知改变,也可从行为入手,帮助其掌握交往技能。究竟采用何种方案,心理健康教师应认真进行比较筛选,并可适当征求来访学生的意见。在方案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可根据咨询进程进行灵活调整。总之,咨询方案的制定应本着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五、实施具体指导

在执行咨询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督促学生发生改变。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多变性,也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能其行为易出现反复。心理健康教师应发挥支持者、督促者的作用,切实保证咨询方案的实施。 六、评估咨询成效

这是咨询过程的结束阶段。心理健康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评估目标收获并妥善结束咨访关系。咨询中可能有些问题能够较快得到解决,较易看到成效;而有些问题则需要结合来访学生、旁观者(朋友、家人,或其他教师)、咨询人员等多种评定途径,最好还能进行跟踪随访。咨询究竟成效如何,最直接的方式是由来访学生口头报告自己的心理成长或行为改变。教师在采用这种评定方式时,要注意其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来访学生面对教师,受到社会赞许反应和隐含压力的影响,可能自述颇有成效,而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因此,在评估咨询成效时,最好结合多种评定途径,利用多种评价指标,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在咨询的结束阶段,咨访关系也即将结束。有些来访学生可能会对双方关系产生分离焦虑。尤其是在关系良好的咨询中,来访学生可能会对咨询老师产生依赖。教师要处理好结束阶段的工作,如鼓励学生增强信心,学会心理成长的迁移,运用在咨询中获得的收获处理新问题,并持开放态度,继续在需要时保持对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尽量减少这样的焦虑和担心。

4、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有哪些理论流派?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 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有以下理论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认知行为流派。 2. 主要观点

(1)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是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作为现代心理治疗的基础,其深远影响不止在于心理学领域,甚至辐射到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精神分析流派经历了艰难崛起、辉煌鼎盛和渐趋衰落的发展历程,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动力说、人格构成说、人格阶段论等重要理论也曾经一度对心理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其创立的自由联想、释梦等技术直到今天仍在临床治疗中得以运用。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尤其需要重视其人格构成说。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人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代表个体的一切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它“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急切地寻找发泄口”。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因此,它的活动方式是“快乐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而形成的,其活动方式是“道德原则”。自我集多重任务于一身,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又要分析客观现实,还要受到超我监督,最终斟酌利害关系,既满足或部分满足本我欲望,又能在现实条件下保护自己不受损害。因此发展出心理防御机制,即习惯化的反应方式。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格才会健康发展。一旦三者吵架,引起失调,就会导致神经

症的发生。

(2)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流派有着鲜明的治疗特色,它强调以行为为中心,认为一切心理障碍都是不适应的行为,不适应行为如同适应行为一样,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行为。因此,行为主义流派把行为本身的改变作为治疗的目标,而不像精神分析流派那样去挖掘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行为主义流派也不像精神分析那样注重个体的早期经验及生活史,而是强调当事人目前的问题,着眼于可以改变当前行为的环境因素,分析如何重新安排这些因素来消除不适应行为。行为主义流派强调当事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强调利用当事人的积极作用以习得新的适应行为。

在其理论基础上,行为主义流派认为治疗一般包括行为评估、治疗和随访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行为评估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鉴别出问题行为,第二步是对问题行为进行分析,考察行为的前导事件、结果行为和行为后效。第二阶段的治疗过程包括确定目标行为,选择具体方法技术,实施治疗计划等。第三阶段是对当事人进行随访。

(3)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学派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认为应该从健全发展的人身上去观察人的基本属性,人性本善,人天生就有自我实现的趋向。人本主义流派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提出“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个体应该而且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咨询过程中应当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充分信任当事人,重视发挥当事人身上蕴含的巨大的积极向上的驱动力量,主张由当事人主导治疗过程,咨询师做当事人的朋友和伙伴。

人本主义流派的自我理论是其关于心理失调理论的基础。罗杰斯认为,自我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觉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它的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和与之相关的评价,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罗杰斯认为,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儿童的行为逐渐受到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指导,而逐渐放弃按照自己天生的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自己的经验。这样,儿童真实的、天然的自我就和经验之间出现了不一致。换言之,个体会意识到“我(本来)是这样”,同时却又根据社会价值规范告诉自己“我不应该是这样”。如果个体不能通过防御过程来避免焦虑,维护自我的完整性,就会产生心理失调。因此,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就是“去伪存真”,即引导当事人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变成真正的自己。用罗杰斯的话来说,咨询应该使当事人“变得愈来愈接近他真正的自己。他开始抛弃那用来应付生活的伪装、面具或扮演的角色。他力图想发现某种更本质、更接近于他真实自身的东西。”

(4)认知行为流派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行为流派是伴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发展而形成的。其理论假设是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至关重要。个体在生活中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来感受、理解、评价周围事物,并据此做出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方式。如果认知评价中存在错误和歪曲的成分,就有可能产生各种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因此,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认知行为流派的具体疗法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贝克的认知疗法。

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称REBT)认为人的感知、思维、体验和行动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但更强调理性、认知的作用,认为我们对事物的不同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在这些想法后面,是我们对某些事物的共同观念,即信念。信念可以分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理性信念引起我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非理性信念则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非理性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 通常以“必须”、“应该”来表述。

(2)过分概括化

即以一当十,以偏概全,对自己或他人有不合理评价,稍有不足即认为一无是处、一钱不值。

(3)糟糕至极

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果发生将会非常可怕、十分糟糕,如同一场灭顶之灾。REBT的治疗核心即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质辩。人们通常把REBT的治疗技术概括为ABCDE。其中A是指引起不良情绪的诱发事件,B是指对该事件的非理性信念,C是指由此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D指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逐一反驳,E指信念改变后产生的行为后效。

贝克的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通过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促成的,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矫正当事人的认知(思维歪曲)。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可通过以下步骤:

(1)引导当事人认识到适应不良的思维和观念。

(2)注意无效的观念模式的反复出现,布置自动思维每日记录表(家庭作业)。贝克认为,错误思想常常是不知不觉地、习惯地进行的,如同一股持续的意识流,因此将其称作自动思维。

(3)拉开距离和去中心化,帮助当事人从自己当时的恐惧、思维或问题中移开,以有足够空间去思考它。

(4)改变规则,考虑问题情境的逻辑性。

5、学生心理档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

心理档案是指对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档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1、学生一般情况,如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通常由自填式问卷获得;

2、学生心理发展基本情况,如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学习心理分析及辅导策略,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及分析指导等,通常由专业心理测验获得; 3、学生心理咨询或辅导记录,通常由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的记录获得。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文本式又有档案袋和专项卡片两种方式。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校实际进行选择。除学生基本情况外,其余的一般需要不断更新,一年或一学期更新或测验一次。另外要特别注意学生心理档案的保密工作。

6、如何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 答: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具体包括心理辅导室(或称心理咨询室)、心理放松室和心理活动室。其中,心理辅导室主要适用于来访学生登记、预约及进行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在空间大小、环境布置、温度、色调等方面都应注意符合心理辅导的特定要求,以让来访学生感到放松、舒适,符合私密性为基本原则。

心理放松室主要用于来访学生舒缓心理压力,放松情绪,可配置音响器材、充气橡皮人、运动器材等;心理活动室主要用于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教学或团体辅导活动,可配置音像设备、坐垫等,便于学生活动使用。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专题五_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基本理论和要素专题作业在线全文阅读。

专题五_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基本理论和要素专题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972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