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科院考研院校导师及建议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院校之科研院所---中科院化学所之二(海文整理) 化学所院士风采 1、黄志镗 化学家。

籍贯浙江黄岩,1928年生于上海市。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化学系,1951年至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习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等职,并曾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58年前主要从事有机硅化合物和高分子的研究,1958年后则主要从事交联型高分子的研究,曾涉及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为航天技术防热材料做出了贡献。在交联型聚酰亚胺和合成三嗪交联的新型耐高温高分子上有所创新。80年代起进行杂环化学的研究,系统研究杂环烯酮缩胺的合成及反应,合成了1500个以上的新杂环化合物,与国内外有关研究单位协作进行生物活性试验,以筛选药物及农药。其后又开展杯芳烃化学的研究,在合成和包合性能等方面皆取得有意义的结果。已发表论文约200篇。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现任《高分子学报》、《高分子通报》、《化学进展》、《中国化学快报》、《塑料工业》、等刊物的顾问编委、主编或编委等职。 2、朱起鹤 物理化学家。

1924年7月12日生于北京。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化学系博士学位。1951年春回国后曾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1952年冬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期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曾参加核反应堆设计和多项激光应用项目。1978年初调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超导磁体、超导微波腔和激光加速等科研项目。1981年调化学所,负责创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先后研制成6台具有国际水平的利用分子束和激光的大型实验装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并用这些装置开展多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分子光解研究中,得到碘代烷烃、卤代烯烃和酮类等分子的光解规律,并提出微观反应机理。在团簇研究中,首次发现一类新的含氢碳团簇,并提出筒状结构;还发现一系列金属与硫的二元团簇,得到其组份规律、稳定性、光解规律和团簇的形成动力学。还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和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分子的多光子电离和解离动力学;利用时间分辨红外发射谱,研究了自由基反应和分子碰撞中的振动能量转移;以及利用新建的飞秒激光系统,研究了分子在电子激发态上的振动弛豫等。 3、朱道本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家

原籍浙江杭州。1942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白春礼

物理化学家。

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辽宁丹东人。满族。 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到新兴的前沿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带领科研人员利用SPM系统地研究了一些有机和生物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能,并在纳米科技方面有开创性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佟振合 有机化学家

1937年生于山东梁山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分子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有机光化学研究,涉及光化学反应中的微环境反应、疏水-亲脂作用对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影响、光诱导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等方面。利用特殊微环境作为微反应器,在高底物浓度条件下高选择性地合成大环化合物;并提出在烯烃光敏氧化中得到单一类型的氧化产物的新方法;提出疏脂性的概念并证明其存在。此外,研究了用硬链段连接的给体-受体分子内远程电子转移和三重态能量传递,用光化学和光物理相结合的方法为通过“化学键”进行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提供了成功的例证。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 6、江龙

福建建瓯人,1933年出生于上海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3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专业。 1960 年研究生毕业于莫斯科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早年跟随 戴安邦 先生从事硅酸聚合理论的研究。六、七十年代,领导并参加了研制航空航天遥感用胶片的任务。

八十年代初从事代油燃料水煤浆以及强化采油的研究。解决了高浓度分散体系( >70 %)流动与稳定性的一系列难题。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倡导并开展有序分子薄膜及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的研究。在仿生酶膜、仿视觉薄膜、泡囊仿生传感器, DNA 生物传感器以及纳米颗粒制备、组装和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等研究中做了许多创造性工作。其中利用变色泡囊识别大肠杆菌、抗体 / 抗原、凝集素、 DNA 等系列工作发表在 J.Amer.Chem.Soc. 和 J.Phys.Chem,B 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将纳米颗粒进行二维和三维排布是他近年来努力工作的另一个方向。 他 是俄国胶体杂志国际版和国内中国科学等 4 份杂志的编辑。本届化学会理事。曾 8 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 担任过亚洲有序薄膜会议和中日双边 LB 膜会议的主席。目前是中科院胶体和界面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 江龙发表论文 240 余篇,( 其中 SCI 论文 173 篇,被 SCI 他引 447 次 ) 。著、译、编书共 5 本。获国家发明专利 13 项。培 养 博士、硕士生 41 名。在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胶体化学 10 年以上。1998 年获科学院教育局优秀导师奖。

7、姚建年 物理化学家 1953年11月生于福建省晋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年同志是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从事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探索研究,在利用纳米尺度效应调控有机分子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能、无机和有机 / 无机杂化材料的光致变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2004 年以成果 “ 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 ”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第一获奖人 ) 。 1995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多次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目前承担九七三项目、 863 项目、基金委重点及院重大创新项目。 2003 年由他为学术带头人的 “ 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 获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迄今已在包括 Nature , J.Am.Chem.Soc. , Angew.Chem.Int.Ed., Adv.Mater., 等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 148 篇 ( 他人引用 560 次 ) ,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合著和合作译著各一部。 工科: 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 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

简单评述下

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

上海交通大学也有新评上一个高分子方面的院士:颜德岳,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 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在全国排

前3名。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素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生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 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液晶高分子(吉大,北大,北科大等);导电高分子(化学所等);纳米高分子(化学所);碳纤维/碳纳米(北化,清华);有机硅(化学所)等等 而在珠三角这一带,华南理工 中山大学都是不错选择,有志在高分子领域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报读。

试题分析

(1)参考书变化:中科院的参考书为复旦大学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中山大学符若文《高分子物理》,浙江大学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四版);而中科大的参考书为中科大马德柱《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中科大潘才元《高分子化学》

(2)命题人变化:试卷自07年开始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命题,而07年之前由中国科技大学命题。这里命题的区别显而易见:中科大命题是依据其教学特点及参考书命制的符合本科生水平的试题;中科院研究生院命题的老师是从事研究生教学的,在命题高度上与本科教学特点不太一致,试题更有深度

(3)试卷的价值:中科大的试题较易获得对备考研究生院作用不大。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试卷极难获得。我在备考前只有07年公布的试卷,但07年试卷较容易,08、09年均无法获得试题,所以在复习时产生偏差。考试时方知考试的题型及特点。

复习建议

(1)建议考生在初试时以中山大学符若文《高分子物理》,复旦大学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二版),浙江大学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四版)为主;复试时以复旦大学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三版) (2)在复习做题方面以课本为主,扎扎实实弄懂课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3)适当提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如玻璃化转变的本质、结晶问题等等。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10年真题

中科院研究生院2010年试题(llye88回忆)

高物部分

一名词解释

临界交叠浓度 时温等效原理 熵弹性 应力诱变塑料-橡胶转变

二选择题比较简单 三简答题

1、高分子结晶形态及研究方法 2、结晶高分子为什么有熔限

3、怎样提高高聚物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四综合题

1、WLF方程的计算

2、结晶度与密度法 证明与计算

高化部分

一名词解释

链转移剂 功能高分子 结构预聚物 , 二选择题 比较简单 三简答题

1、活性聚合物特点?

2,怎样提高缩聚的聚合度? 3、为什么生产橡胶用乳液聚合?

4、论述ziegler和Natta对高分子化学的贡献 四合成题

1、合成端羟基聚苯乙烯 2、淀粉接枝丙烯酸 3、合成醇酸树脂 五计算题

1、自由基共聚

2、阳离子聚合的聚合度计算

对于报考中科院系统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同学在指定教材与辅助材料使用方面的建议:

由于不同科目的知识体系、结构特点各不相同,且部分院所对于考点数量的要求也非完全一致,加上每位同学在本科学习期间对于不同科目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故每个人的复习计划与在各门科目的时间分配上亦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来制订。

总的来讲,报考使用中国科技大学试题单位的同学,除了按照招生简章的要求使用中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修订版,伍越寰等编)及配套习题集,《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外,还应以刑其毅《基础有机化学》作为辅助教材,这套教材知识点更加全面详尽。因近几年的试卷中有不少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来源于此,甚至不乏课本原例。但并非所有章节都是必要的。以我们几个一起报考中科院同学的复习经验,《基础有机化学》上册知识点皆在考点之列,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应仔细学习一遍,尤其是醛酮一章中含有两个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特点及羰基化合物的酸性比较等考点科大版教材几乎未曾提及但却多次出现于近年的试卷之中。下册的缩合反应一章则更为重中之重。 报考使用中科院研究生院试题单位的同学,虽然06年的首套试题比较简单,但其大纲中的考点数量与掌握程度的要求却更为严格,从试题难度和报考人数大小年与中科院选拔人才的角度上讲,今后试卷的难度必有增加的趋势,因其指定参考书中已包括了上述两套教材,刑版教材的把握则应对照大纲考点将功力再加深一点,当然由于教材内容繁多,更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对于两套教材的若干矛盾之处,大多数还是以刑版为准的。具体对于各章重点的分析我会在以后的复习建议里结合最新大纲详细阐述供大家参考。

中科院的物理化学科目分为物理化学(甲)与物理化学(乙)。物化(甲)供报考化学类考生使用,物化(乙)则供报考化工类的考生使用。备考前一定要明晓自己所应学习的功课。可以电话询问招生办公室的老师,更好的方法是直接咨询你所要报考的导师,确定他(她)希望你选择的可选科目。说到此,我有必要向大家提出一点看似题外话,但却实实在在重要的建议:一定要常常联系导师!在这一方面不止我和我的同学有过血的教训,

我想任何一个经历过较大差额复试的同学都会有极为深刻的体会!对于物化的复习,我并不具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我的初试成绩也仅为120多分。但在暑期结束才接到要求选考物化的通知后,五个月内自学这门1000多页教材的过程中,还是有一点学习的体会愿意供大家参考。物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抽象,对于初学者则更显晦涩。攻克这门功课的方法之一就是理解课本,熟背公式,总结规律,检验于习题,回归于课本和总结。一个理想公式在不同条件下往往产生不同的演化,所以要特别注意牢记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关于物化(甲)《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的配套习题,中科院大多指定了科大版的《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但许多中科院学长的经验加上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多数人更加推崇《物理化学解题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编)。对于教材与习题中的多处打印错误,有时间时我会提供一份勘误表以方便大家的使用。

希望上述的这点建议能够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一点帮助。对于物化来讲,课本的例题课后的思考题和习题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练习,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真题了。你以后在复习过程中会体会到其实真题中的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源于课后题,而原封照搬的也是大有题在!课后习题和一部分思考题的答案在我之前推荐的《物理化学解题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编)上都可以找到。我第二年改报其他院所时才知道不得不面对物化这一科目,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只是把课本和以上这些题目学习了四遍。当然,如果有余力能多练一些一定会更好。但最重要的是学过的做过的就一定要记住,方法其实很简单,时常温习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历年试题其实不必搜集过多,近5年的试卷需结合大纲仔细研习以获取考试重点、出题角度和趋势、题型、分值分配及难度等信息以把握在复习中的侧重点。虽然每年出题老师可能存在变动,但就考试重点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也是有章可循的。另外5-10年的考题可作为日常练习和自我检验的工具。每份真题都应认真做两遍以上。

建议对课本的首轮全面复习中,每复习完一章,做完课后习题之后(许多题目不会做也很正常,因为首轮复习主要在于理解课本知识并熟悉题型,可将难题分等标记),应拿出近几年的真题寻找并解答基于本章知识点的题目,并将相关公式或反应式整齐列于试卷左右边缘处。最好不要写在题目夹缝中,便于再次练习时只需将左右边缘折于背面即可。

第二轮复习中大量的习题需要用来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此过程中解题能力应有相应的提高,习题重点在于真题中曾涉及过的知识点和首轮复习中作过标记的部分。这一阶段真题更要常不离身,随章练习。有了前一阶段的基础,较难的试题对照答案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而对科目重点的把握也应更加清晰。第二轮复习重在全面扎实稳健,对首轮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应逐个解决,尤其对于典型题目,要通过吃透这一道或几道题而掌握此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不放过任何一块骨头(当然,冷偏怪僻的知识点除外)。真题与笔记也需更加完善,对于易混易忘的相关知识点可整理在一起进行对比记忆,如物理化学中电解与极化一章中原电池与电解池随着电流增加都是阳极电势增加阴极电势降低;还可总结规律,联想思考,如编写口诀,有机化学中取代烯烃的红外光谱波长:700顺,800三,900一侧拴,970反,900、1000单。

第三轮复习建议在考前1.5-2个月时开始,此时课本与习题中大多数重点内容已较为熟练,剩下的难点而且又在考纲之列的内容便是这一阶段的努力方向。迅速地浏览课本是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让已掌握的知识保持熟练而且更加熟练,同时将累积有数次着重符号的典型题重点题和难点题一并拿下.在这一轮复习中,真题的内容应已不再存有任何疑问,各科的骨架(如物化分析中的各章公式及其使用条件,有机中的人名反应、典型机理、各种官能团的转化及合成方法等)也应了然于胸。检验的方法很简单,对照大纲知识点的要求逐条回忆,脑海中若能记起典型题目就更好了。若哪一部分感觉生疏,翻开课本摊开习题重新复习一遍。直到牢记心中。 当然,以上内容仅是根据自己和几个朋友的复习经验总结而来,实为一家之言,仅供研友参考。不妥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相信自己!

导师大家一定要联系!

因为不论申请保送还是复试阶段,导师的意愿都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你一定要向老师了解清楚他明年的招生计划和要求,比如外语等级,专业主攻或是性别要求等。一方面可以首先发邮件自我介绍(将自己本科期间的闪光点简要表述),不过导师们都很忙,所以一般没有时间回邮件。接下来就最好直接打电话咨询。只要把对此专业方向的喜爱、对老师研究成果的敬佩和自己的诚意表达出来,老师一般都会给予关注的。当然,最好能够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如果能到他的实验室做毕业论文就更好了!

即使自己的母校比较普通也不要自卑,因为你决定报考中科院就说明你相信自己的实力!其实在中科院的校园里很多同学都并非来自于著名大学,而我自己也是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学校。拥有自信你才能打动别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未来的一天让我们的母校不再普通!

很抱歉,化物所复试的具体情况我并不了解,因而只能就我自己参加过的药物所和中科院研究生院本部的复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药物所05年复试只有面试一种形式,因此临场表现和与导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许大家已经感觉到

对联系老师这个话题我之前提过了好多次,也许是由于身边朋友和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过于深刻,雍赘之嫌还请原谅。当然各个研究所的情况有所不同,大家还应多了解情况具体对待。内容主要分为英语口语(30%)、专业能力及时事政治(70%)。对于口语一般只是日常交流,极少涉及专业知识。对于一些经常易被提到的问题(比如自我介绍、学校介绍、考研原因等)应适当准备,毕竟流利的回答会给老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在网上一些此类的模版很多,大家可以下载并根据自身情况修改使用;专业面试对于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则较为严格,备考时一定要将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验认真回顾,对可能提出的问题积极准备。时事内容就相对简单了,只要大家考试完在寒假里留心一下新闻联播就可以轻松搞定。

研究生院本部06年的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科技英语笔试、英语面试及综合能力面试。专业课笔试试题是各科老师共同命题的,内容包括无机、有机、物化、分析、高分子、时事及诗词,除四道诗词填空外其余皆为选择题,时间40min。科技英语笔试就是汉语与英文科普短文各一篇分别进行翻译,时间20min。至于面试内容与上述药物所情况大体相似,只是气氛更加轻松和谐,像是在聊天。 心理篇:

其实报考中科院你只要准备好四样东西就可以了:一是勇气,敢报敢考;二为毅力,坚持到底;三乃方法,活学善练;四是交际,搞定导师!此四者缺一不可,我于05年报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时,虽以匹夫之勇顽强杀入复试,但因先前未曾认真联系导师而最终功败垂成,所以第四点看似无他,实则玄机暗藏。总结一下,报考中科院,只要“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意志坚定,思维灵活”,你一定可以成功!正如我和我的几位同学,我虽未完全做到,但大言不惭,各方面均达七成,06年专业第二。如果你可做到九成,恭喜你,第一非君,谁与争锋!

(未完待续)这是楼主抄送给俺的,很真诚!

你好!我想可能是我在考研加油站上表述得不太清楚,我第一年考的是上海药物所,但在复试中被淘汰,第二年我报考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本部),现在就读的是有机化学专业。

药物所的药剂以及药分专业都是去年才成立的,药分也就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心是沈阳药科大学(也就是我的母校)钟大放老师过去组建的,这个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而药剂专业主要是引进的海归博士组建起来的,应该说还是药物所比较年轻的专业。至于分析和物化的选择方面,我只能谈论一点我个人的经验供你参考。科大版的试题中06之前分析化学只要求化学分析而不考仪器分析部分(06之后的部分我不了解,你要向招办张老师咨询清楚)。较之物化,分析相对来说内容要少得多,而且更容易理解。但另一个问题是药剂学与物化联系最紧密,因此你一定要咨询导师,听从他(她)的意愿。

获得真题的途径其实很多,我当时绝大多数都是在考研加油站上找到的,个别是向试卷公司购买的,买来后也一起上传到了网上。我的U盘里还有备份,但是现在没带在身边,你如果查询不太方便的话下次我传给你好了。

考研,尤其是考中科院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努力和毅力。记得要常联系导师! 祝你成功!

考中科院的若干问题及体会 ? 考研关键词:

踏实、总结、弄懂、时间、计划、英语、心态 ? 考研解惑:

2010年研究生考试过去了,我成为这次考试中的一个幸运儿;回想过去大半年时间,无限感慨。说实话,现在想起过去半年的生活,确实是比较苦的,不过当时并没有觉得,因为当时根本就不会考虑到这些。

初次踏上考研之路的你们,也许会觉得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但当你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回过头去,身后的路已是阳光灿烂——我曾这样走过。所以,我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够让你们不再迷茫,能够在你们的身上体现出更光辉的价值!

在全面介绍我的考研历程之前,首先,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以下5个问题: 1.为什么考研?

2.考研到底有多大价值? 3.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 4.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5.如何准备初试与复试?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种:为了求知而考研;为了求职而考研 ;为了考研而考研。如果你找出的考研原因实在无法给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劝你还是不要考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说到考研有多大价值。首先,提高你的学术水平,开阔你的知识视野。 如果考个好的学校待遇肯定会很高,不管你读书的动机有多么纯洁,这都是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究生呢? 我深知我的本科学习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我上进,我想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还有人问我英语基础差,六级都没过,能考上吗?我觉得这个并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因为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出题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所以大家都不必担心,只要大家有这个恒心和毅力,都会有考上的可能性,一般成功属于有准备和愿意付出的人。

然后就是目标了。

现在大家应该是很迷茫的,对于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都是一片茫然,如果大家对于没有信息感到焦虑的话,可以

去找学长了解信息,还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评估。其实,那个时候我跟你们一样。首先是学校,我觉得要报就报个比较好的学校,如果考差的学校的研究生,那还不如不考,没有价值,大家适当可以调高一下自己的目标,也给自己一个比较大的动力,毕竟“人都往高处走”。

所谓兴趣就是你喜不喜欢,实力评估不好定量,但我可以说出两条原则,(1)你的学习产出比(获得同样的分数你比别人花的时间多还是少),即效率;(2)你在班上或者专业的排名。

如果这两项你都不错就可以试试985重点高校了,稍逊色一点就报考211工程的学校了。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为了保险起见建议报考本校。

当时我很快就决定报考中科院,开始我家里人是不支持的,因为他们都觉得我太过于自信了,加上本校迄今为止貌似没有考上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A类研究所)的,咨询了一些老师也说很难,但是我觉得我可以试试,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关键在于你的主动能动性。并且这是我的理想,也由我自己决定。至于专业,我是向比我高一届考上宁波材料所工程硕士的师兄了解并充分利用网络查阅,然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对于大家选择专业方向,我个人建议,不要一味盲目跨专业,因为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且不说你初试能不能过,复试都是一个很大的槛,所以大家如果不是很讨厌自己的专业就不要跨度太大。对于那些非要跨专业跨校的同学,我得提醒你们:必须准备得特别充分。大三下学期一开始我就已经下定决心报考中科院化学所,因为我想去国内最好的科研机构接受系统的学习。之后,我就着手准备考研。

最后一点,初试只是给你获得进入的门槛,复试才具有是最终决定权。希望大家事先想好该如何安排! ? 考研心得: 一 、总体规划

1 、基本准备(3-6月)

大三下学期还是比较忙的,课程比较紧,我没有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想让自己的平均绩点降下去。我“忙里偷闲”在图书馆自习室占了个位子,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这两个月的计划(完成物理化学的基础学习,因为我个人觉得物理化学已经忘光了,而且本科学的是工科物化比较简单,现在考的是理科物化),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逐渐适应考研所要经历的生活。不过,基本上我只是学习物化两个小时,看一小时英语。同时,我还按照考试要求买了几本参考资料,买了相关书籍。应该说这两个月的任务我基本上完成了,我把物理化学看完了一遍,课后习题也全部自己搞定,我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

2、基础复习(7-9月)

这段时间我分成两个阶段——七月初到八月中,八月中到九月底。第一阶段,只学习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做物化真题第一遍以及英语阅读和单词;第二阶段,开始高分子专业课的复习,英语跟第一阶段差不多,还是每天4篇阅读或者若干单元单词。

第一阶段:这段时间考研复习的人应该还是比较多的。我按照自己的计划每天基本上7:30起床,8:00到教室,然后读一段时间的英语,中午11:30回去休息,下午2:30到教室,5:15去食堂,6:00左右回教室学习,晚上9:30回寝室休息。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效率是非常之高的,生活过的也很充实,对那段生活还是很留恋的。这段时间我是没有研友的,我每天都只是一个人学习,不过我不觉得乏味,单调或寂寞。

第二阶段:我的时间安排基本与第一阶段一样,不过就是晚上10:00下自习了。这段时间里我开始看专业课和英语真题,我基本上是隔天重点复习这两门。一般是一天早上看完专业课一个章节,下午看看另一门,晚上一直在学英语以及这天没有完成的工作(主要是做题),然后第二天就是上下午的任务和前一天颠倒过来——我个人觉得太过单一的学习时间安排以及一整天的看同一门课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我个人认为这三个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这是你打基础的阶段,系统的基础复习是十分关键的;天才是很少的,要把自己始终当作一个初学者来对待,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基础复习。 3、考研中期(10-11月)

据说,到了十月份就有好多人进入疲惫期,有的甚至开始放弃考研,他们声称受不了猪狗不如的考研生活。这段时间我仍然是十分亢奋的,斗志仍然很高涨。不过我所要提到的是我没有做到时间安排还像从前那样,不过我确实是争取到了每天9:00之前起床(我晚上都在十二点后睡觉),因为这个阶段天气十分阴冷,我实在是睡意连绵,无法抗拒。

十月份我又把2000题做完了(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太可怕了),其实做题的过程就是为了熟悉考试大纲。通过这个阶段的扎实的复习,我对考试大纲不仅有了全盘的把握,而且也对其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尤其是马哲和政经部分。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政治不是我的重点。

经过前几个月的复习,我对物化应该来说还是理解得比较多了,所以我开始再做一遍真题,一天一套,很快就做完了,然后就又下载了很多题,基本上一天一套,我是基本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做的,感觉良好,虽然分数肯定都不高,不过能够学到新东西我就很满意了,那段时间我没有在意正确率,我只在意知识;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在那个阶段就开始注重分数。

高分子我也开始做考试真题了,感觉考的东西与书本差异很大,感觉有点不爽,并且加上前一阶段不会做的课后习题或者看不懂答案的习题,我有些犯难了,有时候甚至有种不想搞专业课了的想法;不过最终还是理

智克服了冲动,我硬是迎难而上,把那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那时候太有成就感了——这可是我独立思考解决的啊!不过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弄明白,或者有些问题我觉得课后答案错了就没有管了(实际上后来我才发现那些都是我自己理解错了——答案一般不会错的)。对于专业课,我必须得说,要反反复复地看,即使你看了5遍还是看不懂,不要紧,继续看,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你就会明白,那时候,你或许能够体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英语:在这个阶段,最让我犯难的就是英语阅读了,我是始终在找一些合适的资料来做;说实话,我觉得市面上并没有多少合适的资料。所以还是多研究真题! 4、考研后期(12月到考前)

这段时间的正常度过对于考试的正常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前段时间高强度的复习已经基本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这段时间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过多担心,(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必须得克制在一定程度以内,其实每个人都在担心,尽管可能嘴上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仍然正常作息(当然可以把这个阶段的计划定的稍微宽松些),温习一下以前所学的东西,查漏补缺;特别要指出的就是,个人认为这个阶段的复习的重点应该是政治和英语,其中政治应该注意时事政治,英语应以英语作文为最最最重要的,可以试着去写一些作文(即使不愿意也得去尝试,不管写出来的东西有多烂),物化和高分子课可以去做一下最接近真题题型和难度的模拟题或者最近的真题(真题很宝贵,要好好珍惜,尤其是专业课)。不过,这个阶段不要做太多的模拟题,因为有的模拟题出的很烂,不要让低分打击你的自信,尤其是在1月份。

在12月份当中,我又仔仔细细地把考研政治序列一看了一遍,买了四套模拟题做了做,我是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做的,连问答题我都是拿一张文稿纸一题一题写下来的,没有丝毫马虎,做完后我就对着参考答案寻找答题方法并总结得失;如今想来,感觉自己做得确实不错。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政治要注意把握重点,特别是临考前一个星期。在最后半个月,我多方面和研友接触,掌握各方面的不知道准确不准确的信息。临考前一个星期,把可能要考的重大问题(如中美关系、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第三条道路走不通的原因、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社会公德、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等等)全部写在纸上反复研究,列出自己的提纲,再将资料上涉及的相关论述抄下来,因为每个大题要写200到300字。结果考试时候竟然遇到了2个大题是我所研究过的问题,其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我觉得在最后一个星期去押大题去背大题是很重要的,那些小道消息所透露的大题不妨去背一些,就当是梳理一下知识点,不过万不可太过于当真。

关于英语,要特别提一点,很多人都说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作文部分得高分的方法,我觉得,应该在于平时的阅读——用心的阅读。我从大约九月或者八月份时候开始,基本上是每天坚持阅读一两个小时,在最后一段时期,由于英语和政治重点的突出,有时候我一个早上读三个小时以上,一般读多长时间是根据个人的心情来定的,心情好的时候,读完一个早上还想读,一切视兴趣而决定,没有太严格的计划。

最后一个月我开始从写小作文到写大作文,由于我在平时积累了很多有用的句子,这个时候写起来就很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写完之后,反复阅读,多次修改。可能会有人问平时阅读怎样对作文起作用?我想这是因为,平时阅读时,当我遇到比较好的句子我就把它记在一个笔记本上,然后每天早晨朗诵,一天一天过去之后就非常熟悉并且可以自己运用了。

如果大家不想在作文上花太多时间或者感觉在最后一个时期时间紧迫的话,也不妨去上一个作文班,背两个模板(必须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个性),上课老师发的材料上有很多有用的词语和句子,对于考研英语应该是足够了。对于说“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我是比较赞同的,不过由于之前我们长时间的锻炼,应该说阅读方面已经问题不大了,但是这个阶段仍然要注意训练自己的阅读,在这个时候为了提高士气,我又买了本比较简单的也比较贴近真题题型和难度的模拟题。 关于物化,我觉得再温习一下课本是很重要的,不过我这个人不大喜欢反复看书,所以我选择了看一天课本做一天题。这个时候即使到了考前一个星期,我还是从网上下了合肥分院的5套题,感觉也很好的。在最后一个月,我把大纲梳理一遍,又大体浏览了一遍。总的来讲,参考资料关键是要精。

对于高分子,我个人认为要再把专业书进一步搞懂搞透搞熟,实际上我每看完一遍专业课课本,都感觉又有些新的收获。在最后一个月里,我又把真题做了一遍,这次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讨论,把我们不懂的或者不大会做的集中研究了,那段时间我特别高兴,尤其是我们一起把Boltzmann叠加原理搞懂的时候。

其实这段时间也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因为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是很重,但又感觉很重,看到别人在努力学习而自己在耽误时间时,有时候心里确实心虚。这个时候我就经常和朋友打电话,寻求心理安慰。反正最后一段时间貌似过得很轻松,实际上心里比任何时候都累,都要害怕(这个阶段,以前那种每天都很充实的感觉消失了)。

5、考试期间

考试期间建议如下:

(1)吃简单一点,住在寝室,和平时一样睡觉; (2)自信的走入考场; (3)不到考试结束不停笔; (4)不要对答案; (5)坚持就是胜利;

(6)不要人陪考;

(7)多自我暗示(自己一定可以考上!)。 6、准备复试

这些我已经讲过,我列一些参考问题供大家初试后着手准备,不要等到分数出来才准备! (1)英文自我介绍?

(2)为什么要选择中科院化学所?

(3)为什么选择研究方向(高分子物理)? (4)简要介绍你大学学的化学课程? (5)你对专业的看法?

(6)简要介绍你的专业课程?

(7)你了解哪些本专业的SCI期刊?四大检索? (8)获得诺贝尔奖的高分子学者有哪些?

(9)你做过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请详细介绍。 (10)你读研究生期间的计划?

(11)你的本科毕业论文?请详细介绍 (12)听力口语 (13)导师的论文

(14)科技短文朗读与翻译 二、课程安排 1、物理化学(甲)

在所考试的几门课中,物理化学的分量是很重的,必须给与高度的重视,而它的内容很多,所以要耐心去学,用心去学。关于方法,我就不赘述了。 下面介绍一下我所选用的参考资料。 (1)教材

《物理化学》 选用南京大学第五版 傅献彩主编 (2)参考书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 南京大学 孙德坤主编 《物理化学概念辨析》 中国科技大学 范崇正主编 中科院研究生院 物理化学(甲)2010年考试大纲(不要太拘泥于大纲) (3)课件

用的是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件 (4)真题:

1995-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 2007-2009年中国科学研究生院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

(5)笔记

自己对照大纲独立总结的笔记 所要提醒的是,《物理化学学习指导》这本书必须做3遍,扎扎实实弄懂!书上公式较多,必须背熟。 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下面介绍一下我所选用的参考资料 (1)教材

中山大学 符若文《高分子物理》 复旦大学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二版和第三版,经典,强烈推荐!)

浙江大学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四版和增强版) (2)参考书

中科院研究生院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0年考试大纲(不要太拘泥于大纲!)

中国科技大学 潘才元《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华幼卿《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技大学 马德柱、何平笙《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第二版和第三版,经典!)

北京化工大学 焦书科《高分子化学习题及解答》 浙江大学 方征平《高分子物理》(双语教材) 厦门大学 董炎明《高分子化学学习指导》 南京理工 贾红兵《高分子化学题解与导读》 (3)课件

高分子物理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件,高分子化学用的是浙江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件 (4)真题

用的是 1989-2005年 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考研真题

200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考研真题 (5)笔记

自己总结的高物笔记(电子版,可供大家参考)、高化笔记

所要提醒的是,此门课是初试和复试考查的重点,一定要学好。高分子没有最新的真题可供参考,考试题目较难,考试分数基本在120分以下。故须将课本认真研读5遍以上!!! 3、英语

我英语一般,就不多做介绍了。英语考试有5个部分块:完型填空,阅读四篇,一道题型可变的新题型,翻译,大小作文。完型就不用说了,给予一般重视即可,阅读和作文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翻译只要在平时做一下题目就可以了,还要看看资料,对于新题型也要重视一下,也就是做模拟题时训练一下。我想对于阅读每个人都会最重视,不过对于作文还是要在平时就做个有心人,对于作文我推荐徐绽老师的《考研英语作文特训30分》,然后把那些比较触动自己的短语和句子记在一个笔记本上,然后晨读时多读一下,这样你就可以掌握大量的词汇和短语,很管用的。还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想方设法增加词汇量,要不间断地看单词。 推荐资料如下:

A、词汇书(选择适合自己的词汇书,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认为比较重要的单词和句子从头到尾抄1-2遍,看不下10遍,最后应该说从中学习了不少短语和句子,对于每个单词基本上都能认识,我觉得做到能够认得每个单词就很OK了,也没有什么非要看多少多少遍不可) B、新概念第三册

C、徐绽老师的《考研英语作文特训30分》 E、张剑版历年真题解析(做三遍以上)

就这些我想就OK了,还是前面强调的,要根据自己的

英语基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4 政治

关于政治,我基础还可以,加上精力比较旺盛,做完了陈先奎的2000题,下面是我所用过的参考资料: A、任汝芬序列之前篇(里面有真题,就不用专门买真题了)、一(核心,几乎涵盖所有考点)、二、三、四(考前一周基本人手一册)

B、陈先奎的《考研政治基础过关2000题》 C、“考研梦工厂”模拟题、徐之明四套卷 D、时事政治:关注小册子

我觉得政治部分这些资料足已,其中任之一是最根本的。不妨介绍一下,马原和毛特部分是理解性质的,建议在政治复习前期列为重点,其余是记忆性质的,可以放在后面重点对待。

我是在暑假先自己看一遍,记下不懂的,再报班听,觉得效果很好。所以建议大家上辅导班前一定要自己预习一遍。政治的关键是要懂、理顺网络、列要点。 三、常见问题

1、关于报班:这个问题是个很敏感也很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说它浪费钱,可是又有人说这几百块钱相对于考上之后的身价而言是不屑于一提的;有人说它很浪费时间和精力,也有人说上辅导班可以大大压缩复习时间并且轻而易举地获得考试重点??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相对的。如果你认为你自己的基础很好,很显然可以考上,OK,可以不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基础很差或者你的自制力很差,或者报考目标比较高,我建议还是报一个比较好,实践证明的确可以给你更大的考上可能性。简单而言,辅导班一方面能帮你更准确的把握重点,更快的解决难点。另一方面,因为大家在一起听课,会让你感受那种学习氛围,同时给你一种学习的动力和必要的压力。有句话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再穷不能穷政治”,特别是对于我这种高中就是理科生的工科生来说。其实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只要你觉得自己大学学习政治不认真的话,上一两个政治班还是很必要的。也许上课的时候你会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你都知道,但是我觉得上课关键不是老师所讲的内容你知不知道,而是老师可以帮助你抽出课本的精华以及考试重点。跟着老师抓重点是关键,老师没有强调的你大可不去记。这就是应试教育。当然啦,即使你报了班,也要抓住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好好复习,因为如果事先预习还有事后及时复习的话,可以让你更快地掌握知识。

说到考研班的选择,我建议选武汉文都(条件好一些,且有保障!)

2、关于跨专业:我觉得如果不是特别讨厌自己的本科专业,不要去跨专业。

3、关于搬出去住:其实搬出去只是为了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适合于学习。如果即使搬出去住的话也没

有一个好的环境,那还不如不搬。假如自己寝室里都是要考研的,就可以考虑不搬,或者是和同学商量换到另外的都考研的寝室。

4、关于占座:我一直在寝室或者教室自习,那里一点都不紧张,所以也没怎么占过座。

5、关于大学本科成绩:这个不用太在意,只要加权过了80就应该没有太大影响,最好不要有挂科。复试会重点关注你的本科学习情况。只要用心去重新学习,是可以学得比较好的。 四、所要注意的事情

1、首先应该有坚定的决心,一旦决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2、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实际上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是2个月都是很难的。不过郁闷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事,只是不要让这郁闷磨灭了决心,要学会自我解压,时常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寻求慰藉。 3、科学的计划很重要。没有做过计划的人一定要学着去做计划,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都要有,每天的计划即使自己没有写在纸上,也要在每天前往自习室的路上弄清楚,不要到了教室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4、要定一个符合实际而又比较高的目标,而且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5、复习时最忌讳一整天学习一门课,那样学习效率很低。 6、要有一两个研友,但是不宜太多,因为太多了,打扰也就多些。有一两个研友,可以时常谈心,交流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成功地独自走过那7个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7、掌握信息是很重要的。我个人觉得要掌握来自三方面的信息:一是来自考上你所想报的学校和专业方向的学长的信息,这个是最重要的信息,如果你没有,我建议你最好想办法找一个;二是来自所报考学校网上的信息;三是要注意在论坛(小蚂蚁化学社区、小木虫论坛、科学网论坛)交流信息,不要认为人家是你的竞争对手而不与别人分享任何信息,那样别人也会对你进行封锁,结果还是自己吃亏。

8、不要涉及感情方面的问题,考研过程中心灵上经常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再增加心理负担,恐怕很难以承受。

9、对于英语(北京上海以及一些名校几乎都要求英语50分以上)和政治,不要认为它们只有100分就不给予充分重视。北京改卷很严格,需要注意该自己定各科的目标。

10、要保持身体健康,多做运动,尽量使自己不生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五、复试

初试过了,只是成功了一半。考中科院,复试是很重要的,必须给予相当的重视。今年我们专业初试线是340分,复试比例1.6:1,实际达到2:1,参加复试的

人基本上来自于各大名校,所以竞争相当激烈。

中科院的初试和复试各占总分的50%,最后的分数=(初试分/5)×50%+复试分×50%,然后按照最后总分排名次。

复试只有面试,其中考查外语听力、口语、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大学本科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科研情况,孰轻孰重可想而知。对于面试我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我按照要求写了份个人简历及自述表,又另外写了英文。上午去中关村体检,下午去面试。面试的有9个老师(7个研究员及2个学术秘书),最开始我就做了一个英文自我介绍和文献翻译,之后他们每个人都轮番问了我问题,先问了一个很简单的专业问题,然后再不停往深处发问,非常灵活。只要好好看了我列的那几本书,基础扎实的就应该可以回答出来,我回答得还行,大概回答对了70%。很快35分钟过去了,复试就这样结束了。后来我们一些人交流了一下,我感觉中科院的老师对于考生背景还有大学所做过的项目以及所参加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建议大学期间参加过课外科技比赛活动(如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加科技竞赛)可以考虑去考那里,因为你是很占优势的。 六、结束语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就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是否会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要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长时间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去寻找学习的快乐,我每天都会玩QQ游戏(四国军棋)、偶尔跑跑步来放松。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由于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适合于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一定就适合于另一个人;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以上所说仅供参考!

在此祝愿2011年的考研朋友们能够在明年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叶龙

2010年5月4日

浙大,复旦,清华>中科院两个所>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

主要是前三个本来门槛就不低——学校分数线,而且复试内幕比较多。中科院复习一年还是可以,而且不太歧视烂学校的。高分子界北化工名声远胜华东理工,考研难度都差不多,相对北化工分数高一点点,因为我有同学分别考了上述几个地方。

南大,北大不清楚。里面有牛人,但是国内名声不是特别响。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科院考研院校导师及建议在线全文阅读。

中科院考研院校导师及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2081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