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复习)及答案

《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四)狼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重点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3、点明主旨,包含讽刺意味的句子是: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6、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7、下列对本文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应作让步,而是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刚开始屠户对狼的让步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明了狼人狡猾。 8、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了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五)穿井得一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

B.本则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重点句子翻译。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从文中“,”可以看出误会传播的范围之广。 4、你如何理解宋君的形象?

5、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理。

C. 本文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D.《穿井得一人》之所以发生误会,丁氏应该负全部责任。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

B.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可见他是一个不明是非的昏君。 C.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D.《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

(六)杞人忧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

()所寄,废寝食者。 2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

()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重点句子翻译。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6)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从文中“,”可以看出杞人与晓之者的情绪都发生了好转。 4、如何看待中杞人的形象?

5、如何看待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6、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

B.“晓之者”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解了杞人之忧。 C.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不科学的,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D.文章结尾可见两人的忧愁都得到解决。

(四)狼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通“只”,仅、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连接、紧跟)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一起)驱.(追赶)如故..

(跟原来一样)。 3

屠大窘(处境困难,为难),恐前后受其敌(攻击)。顾(看、视)野有麦场,场主积(堆....积)薪其中,苫蔽(覆盖、遮盖)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卸下)担持刀。狼不敢前(上前),....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 ..

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径直)去,其一犬(像狗似的)坐于前。久之(过了一会儿),......目似瞑(闭眼),意(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甚。屠暴(突然)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正)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挖洞)其中,意(意图)将隧(这里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睡觉),盖(表推测,大概、原来是的意思)以诱敌。 ..

狼亦黠(狡猾)矣,而顷刻(一会儿)两毙,禽兽之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哉?.......止(只)增笑耳。 .

2、重点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拿一块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赶上了。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后面攻击屠户。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那只狼为何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诱惑敌方。 (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点明主旨,包含讽刺意味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开始很害怕,丢骨头给狼,后来镇定下来,跑到柴堆下,拿走屠刀,最后坚定下来,用到砍死狼。

5、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贪婪、狡诈、凶狠。告诉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要坚决斗争,才能胜利。 6、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关于狼的启示:坏人的狡猾手段有很多,所以我们要锻炼出一双慧眼

关于屠夫的启示: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7、下列对本文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应作让步,而是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刚开始屠户对狼的让步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明了狼人狡猾。 8、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了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五)穿井得一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常一人居(住)...外。及(等到)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之,闻(这里是.....

“使知道”的意思)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应答,回答).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重点句子翻译。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3、从文中“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可以看出误会传播的范围之广。 4、你如何理解宋君的形象?详察事实真相,不轻信、轻传的人 5、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审慎研究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

B.本则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5

C. 本文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D.《穿井得一人》之所以发生误会,丁氏应该负全部责任。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

B.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可见他是一个不明是非的昏君。

C.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D.《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

(六)杞人忧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同“无”)所寄,废寝食者。 .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开导)之,曰:“天,积(聚积)气耳,..亡处亡气。若(你)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如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即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 ..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四方),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同“释”,消除、解除)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消除疑惑...的样子)大喜。 2、重点句子翻译。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如何看待中杞人的形象?

A、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文中的杞人是一个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B、杞人是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探究的人,他仰望星空,却思接千载;他脚踏实地,而视通万里。他敢于怀疑,勤于探究,却被嘲笑为“庸人自扰”,这是不公平的。 5、如何看待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6、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

B.“晓之者”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解了杞人之忧。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 (3)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C.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不科学的,他那种关心他人

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D.文章结尾可见两人的忧愁都得到解决。

(4)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6)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3、从文中“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可以看出杞人与晓之者的情绪都发生了好转。

6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在线全文阅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4022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