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文字实录(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获。

这是一次成功的思想和精神的盛宴,我们和米霆先生都商量好了,为了纪念这次的大会的成功举办,要互相的交换一个礼物。米霆先生已经把礼物送给我了,我给米霆先生选了一个刑良坤先生制作的艺术品,刑先生在国家有19项专利,制作的作品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首脑在收藏,在伦敦、日本也能够看到。今天我们给米霆先生选的是行先生创作的作品当中的一只碗。

碗在中国有一个说话,就是天上玉盘,人间饭碗,碗对人类是非常的重要,碗是圆的,预示着我们这次合作的圆满,成功!我想碗又是空的,是开放的,所以里面可以填很多的东西,预示着大商所和FOW的广泛的合作前景。最后我再次的感谢FOW的朋友们,米霆主编,乔伊娜小姐和张小姐,以及你的同事们为大会的成功主办所做出的努力,所做出的奉献,是你们的精心的策划,在世界上的成功经验,才促成了这次成功的会议。谢谢,希望今后有更为广泛的合作!

(会议结束)

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文字实录(下)

(以下内容根据会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核,仅供参考)

商品期货论坛

时间:2011年7月6日下午 地点:大连香格里拉酒店大宴会厅 主办单位:期货期权世界 大连商品交易所

主持人乔治娜(FOW总编助理):下午会议开始,今天下午,我们将讨论商品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下面有请赫明格先生,他是香港商品交易所总裁,他会担任今天下午第一场论坛的主席,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他是香港商品交易所中对相关衍生品交易非常熟悉的业务人员,他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前担任过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副主席,赫明格曾经是一家私人顾问公司的创办人以及首席执行官,下面有请赫明格先生主持下午的会议。

主持人赫明格: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主持下午第一场论坛,首先我介绍一下讨论的嘉宾:

伊藤国光,东京谷物交易所执行官 黄杰夫,洲际交易所董事总经理 费忠海,中粮粮油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 高晓宇,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涛先生,路易达孚北京贸易公司董事长

路易达孚也是使用各种各样的大宗商品、农产品业务,五矿在世界范围内在有色金属方面富有经验的,中粮非常有名,是中国大型食品国有企业。 美国衍生品60%是债券,30%是纽交所相关的产品,5%—7%是股票指数,商品衍生品所占的比例是2%—3%,相对数量非常少。但是我们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整个商品期货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在过去这三四年当中特别看到一些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升非常厉害。现在的市场和八十年代的市场不一

样,过去二十、三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未来发展怎么样,值得我们讨论一下。银行是重要的参与者,高盛集团以及其它投资银行也是很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市场监管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讨论的。商品市场怎么样进行监管?以前我们是通过银行贷款和金融市场融资,现在我们必须通过金融市场融资,整个衍生品市场大规模发展。我们讨论的话题很多,首先我们讨论一下,怎么样继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中国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和转型过程当中怎么样持续这样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大宗商品作为投资资产来推动他们的发展,在中国期货市场是什么样的情况样也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首先有请东京谷物交易所执行官伊藤国光先生和我们交流一下刚才所提到的话题。

伊藤国光:中国国内的期货到底怎么样,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和我这边所获得的讨论议题,关于商品ETF的情况,东京谷物交易所的一些实际情况,首先我按照题目谈一谈ETF现在怎么样,今后怎么样,今后制造什么样的商品,销售给一般的消费者。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情况。

大家知道,商品的ETF有两种,一是现货价格,现在根据商品交易价格销售的ETF,是东京工业交易所做的ETF,在日本ETF是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根据议题的价格ETF,现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东京证券交易所以农产品价格为基础的ETF已经有几种上市了,遗憾的是这部分ETF的基础价格,以芝加哥CME的基础价格为标准,现在的价格不是以我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价格确定ETF,今后希望能以我们交易所的价格确定ETF,也会为此做出努力。

今天在中国,面向国际同行发表自己的意见非常得幸运,上周有一个很好的消息,7月1日,日本政府农林水产省,稻米的期货交易已经获得批准,日本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江户时代,在大阪已经开始了期货的大米交易,日本政府从1930年之前一直进行这样的交易,时隔32年我们重启了稻米交易,这次是面对世界我们第一次发布了这样的消息,在东京没有举办记者招待会,这是我首次在这么多人面临发布这个消息,对我本人来讲也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的稻米交易的国家。中国也生产稻米,但是我们的稻米期货交易获得了批准,至

少三个月之内我们要启动这项业务,现在正在最后的准备阶段,我想实验性的上市,我们也慎重地对待这样的事情。现在日本,我们只是面对日本生产的稻米进行交易,今后稻米交易如果越来越活跃的话,希望生产稻米的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能利用我们这样的平台。

主持人赫明格:谢谢伊藤国光先生,大家知道黄杰夫这方面的经验非常广泛,希望你分享一下过去10年交易所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还需要做什么,下面请从交易所和实体市场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黄杰夫:今天上午非常高兴在贵宾室接受肖市长的接见,大家进行会谈,今天早上肖市长和各位嘉宾发言当中我有两点特别深的体会:第一,肖市长说大连今后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大连这么美丽的滨海城市,可能不光是大连,过去三年,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低碳发展高度重视,已经列进了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当中,第二是上午姜洋助理及嘉宾谈到期货市场怎么样更好地为世界经济服务,今天我谈谈期货市场怎么样为世界服务,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期货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衍生品,国外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今天不太想讲西方市场,早晨有很多西方、东南亚交易所领导都介绍了他们的情况,,我想讲讲印度、巴西这些“金砖四国”,他们在这方面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经验。巴西去年全年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加一起单边6.2亿手,其中很大一部分,超过50%都是利率期货和美元对巴西雷亚尔的期货合约,单边交易量27万亿美金,超过中国,当然,中国主要是商品期货,一部分股指期货。中国讲宏观调控,早上陈志武教授也讲了他的看法,巴西、印度、俄罗斯也在做宏观调控,我认为他们做的调控最大的不同是对衍生品市场、期货市场达到了低成本的宏观调控的效果。雷曼倒闭之后,印度推出了印度卢比对美元期货合约,商品市场投资者根据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中国与印度不同,印度用宏观调控工具,低成本的汇率获得的效果更好一些。

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规划里对中国未来五年碳排放强度进行了限制,这也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稀缺性。作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有了稀缺性从金融工程角度来讲,就可以对碳排放进行定价。国外有《京都

议定书》,欧洲碳期货交易所前几周交易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日交易量创了新高,每天交易所交易达到1吨的二氧化碳指标。现在中国政府的发改委政策谈到,在五省八市、两省四市,包括广东、湖北省都开始进行碳交易试点。

我的观点是,在中国如果没有期货市场参与碳交易试点,那么这个试点有可能会走弯路,中国过去尝试过二氧化硫的交易,到今天没有形成真正的金融市场参与二氧化硫市场价格体系,很大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期货专家(境内境外)没有介入这个市场。现在国家发改委碳交易试点部署开始了,那么无论交易所、做市商、期货公司、投资人如何参与到市场当中,欧洲从零到1亿吨二氧化碳交易量用了五年,中国实体非常庞大,加上中国期货市场18年的发展时间,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汲取他们的教训,可能未来在在座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碳交易市场可能用不着五年就可以超过欧洲。

主持人赫明格:现在我们转向在坐的大宗商品交易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进口大量的石油,目前中国在燃料上有一些补贴,其它的商品,像农业、金属等等都是如此,这里有非常好的专家,他们对此都深有体会,国际期货市场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讲多大的风险,国内市场有什么差异,怎么样改善中国的期货市场?首先有请五矿的高总!

高晓宇: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大商所和FOW联合举办的这次论坛,我是来自从事金属和矿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工业性集团。我们实际上是衍生品市场的一个用户,今天我想在这儿从用户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以及期望。我认为,我们如何用衍生品市场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关键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三点:

第一,要有好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企业对待价格风险以及对待衍生品如何使用的正确态度,要明白你的风险在哪里,衍生品市场给你的帮助是什么,才会形成如何正确运用衍生品的内部政策。

第二,要有一个好的系统,包括流程,对你从事衍生品的活动要有一个好的管理体系。

第三,要有一个好的团队。这个话题大家都明白,但事实上现在遇到的困难

仍然是,我们在这个领域里人才还是比较短缺的。

我想讲,我们在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从行业用户角度来看,我也概括了三大挑战:

1、环境的挑战。这个环境是比较宽泛意义的环境,包括舆论环境、政策环境等等,总体来讲,我鼓励企业积极应用衍生品,包括场内期货进行风险管理,我们现在的环境仍然不宽松,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说法,某某企业在期货上有比较大的损失,因此,按照推理说这家企业一定在投机,如果企业不是在做投机,是做保值就不应该亏损。这样的说法,今天在这个场内的大家都不会认同,但在社会上还有很多的人相信这种说法,这种环境实际上给企业从事风险管理中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

还有会计政策的挑战。2008年我们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之后,衍生品Market to Market盈亏就要计入每个企业的会计报表,这给企业业绩表现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甚至有的企业为了回避会计上的影响干脆放弃套期保值。

2、我们所面对的产品和服务的挑战。现在我们有风险管理的需要,市场上有没有合适的产品或合适的服务提供者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注意到,大家谈到交易所发展的时候,或者谈到市场发展更多的是谈到我们有哪些新产品,哪些服务,哪些期权,但在这儿我们应该关注另外的角度,我们为这些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队伍现在实际上非常非常薄弱,甚至于是缺失的。交易所所提供的标准产品就是“生的大米”,我们用户想吃到的“熟的米饭”,要把大米做成米饭需要厨师,厨师水平不一样,做出来饭的水平也不一样。现在在中国市场上,能够起到厨师作用的群体应该是期货经纪公司,但他们提供服务的能力现在实际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这样终端用户很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举个行业例子,现在交易所的价格是用现货结算的计价工具,但我们长期合同里通常都是用交易所的月平均价作为我们现货合同的结算价格,但终端用户通过交易所保值时能够保出一个月平均价几乎是做不到的,我们的期货公司是否能用他们的服务能力为我们提供类似的产品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和COMEX现在就在提供这种服务。

3、交易成本的挑战,尤其在国内商品市场里,目前交易成本总体来讲还是偏高的,尤其对于我们做套期保值的商业用户与投机交易没有什么差别,高额的

最大程度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个挑战是我们IT系统如何达到无缝运行,更好满足我们未来的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采取措施,把一些优秀的IT人才吸引到我们市场中来。这是西方与中国面临的相似性,同时监管角度我们也要合规。总之,在西方市场和中国市场确实有很多来自于监管机构,例如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条例。对于差异性我也想强调一下,在我们打造交易系统时谈到的是高的吞吐量,低的延时以及低的成本,在以上不同的因素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这是中国的情况。

在欧洲需要降低它的延时,提高它的吞吐量,而在中国顺序是反过来的,首先我们要获得高的系统承建性之后获得它的吞吐量,然后是延迟和低成本。美国交易所在财务上运作得还是不错的,经营成本控制得也还是不错的。

监管的影响。同美国和欧洲的情况对比来讲,我认为,中国的交易所对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大的交易商会要求风险救助和紧急应对的设施。除了这样的设施,监管机构也要求成立遥控的远程控制中心等等。除此之外,跨交易所的互连性。相关的成员如何通过交易所的互连性,进行更好的下单,比如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互连性,监管部门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证监会也倾向发布一些指南指导一些关于IT具体项目的工作展开。所以,监管机构可能会基于一些原则的设立来指导IT一些细项的部署,包括在整个行业范围内的参与。其实交易所也参与到证监会所协调的全行业范围内的倡议,包括跨市场的监测,我们的行业有可能打造超级的数据仓库和数据中心,所有的交易所必须实时把他们的订单交易和交易后的数据上载到大的中央化的数据库,来进行全行业范围内的宏观风险规避和管理,这是证监会主导的非常大的倡议,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一下,这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库,可能只有中国才能做到。除此之外,对于功能来说,交易体系的功能在西方体系中可能有一些特征,与期权或额外产品相关的,这是西方市场他们所具备的更多的属性,包括纳斯达克和CME所具备的独特的属性。

在商品硬件方面,在美国和欧洲看到一些趋势,而在中国盈利度并不是首要的任务,目前我们可能使用一些专有的硬件,而不是西方使用的Linux,在西方市场影响下,现在确实有这样的倾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纳商品硬件平台。以上就是我的评论。

主持人尤因:非常好的总结。我这边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托德,技术在风险管理方面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风险管理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托德:确实,它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我想回复一下今天各位嘉宾谈到的观点,不仅仅是技术的,风险管理上,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你要看一下公司对风险敞口的需求--同时要提供很好的平台和工具箱,帮助公司部署哲学理念和概念,同时更好地保护这些公司。在一些交易所在前台、中台和后台同时前端执行服务,这非常重要。我们宏观管理不仅需要前端的操作以及每日的头寸和仓位,不仅仅看一下每天交易结束时追缴保证金的情况,其实现代风险管理是在前端实施。在整个前端、中端、后台都是精准、实时的风险管理,这个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放在中国的环境下,风险的时效是很重要的。依据我的观点,中国采取的是务实和合适的步伐来慢慢发展其期货市场,中国这个途径是非常务实、合适的,同时中国是基于过去十年所犯的错误进行改进,包括高频交易,有时候是“黑盒”式的,交易所没有风险管理机制的话,对交易所和投资者交易都是有风险的,目前中国这方面正在改进。

主持人尤因:怀特,你对于未来的期权交易能否做一个发言?

怀特:今天我看到很多人谈到关于期权的话题,我感到非常有趣,确实,基于中国的市场来说,未来这是一个方向。如果你看一下我们相关KIX的模型,有些市场引入了期权,它的成交量大概是三亿手,这个成交量是很大的。基于中国的市场,如果未来引入的话,对市场零售侧是相当不错的,期权是非常好的经纪方式,并可以让我们覆盖到市场可能的风险。未来有一些因素我们必须交易考虑,尤其在期权上,包括技术的使用。如果总体上看到一个期货合约的期权,你可能会列出50—60笔期权合约,那是因为看涨和看跌期权的相关机理。

作为期权另外一个纬度就是风险管理,期权是比较经济的交易手段,但对于Deta风险和正态化的风险和初始保证金的变异情况,我们的模型是否有效这有不确定性,我们的交易所和供应商必须更多关注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期权和期货市场都能提供相应的实施方案,尤其在级差前的风险有时候被内嵌到机器中

了,有时候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期权是对未来零售这一侧的风险规避和套保的手段。

主持人尤因:尚先生,对于中国技术上有哪些挑战,您能否做一个最后的发言?

尚守哲:我接着刚才的话题来讲,我们是作为技术来服务行业,技术服务行业,推动行业和社会来说,它是制造出更先进的工具来实现的,这样来总结,我遇到的挑战有两个:制造工具的挑战,推广工具的挑战。

中国有一个很有特色的东西,中国这座写字楼和旁边的写字楼,相隔一百米可能也有网络瓶颈,我们服务的多家期货公司,在极端差的网络环境下来实现互联网实时数据的传输和交易。举个例子,昨天晚上我在家里看一个东西,打开一个自己的内部网,怎么也打不开了。我们家是网通的线路,服务器是在上海,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办法开十分钟的车到单位把事情干完,我们不得不成立一个小组在网络瓶颈情况下怎么保证数据的有效送达。国际交易软件登录需要几秒到十几秒,国外的软件拿到中国来用就是分钟级的,这需要我们克服基础设施极端差的情况下把工作完成得更好。

推广工作的挑战,这对我来说可能是更大的挑战,我做过一个统计,中国交易所会员数60%主管IT部门的老总是管风险的,大家可能不理解,这算什么挑战?我们设计一个新工具总要有人用,这个工具要用还是不用,要推广还是不推广,系统可靠性是这个问题,是不是合规,是不是还有监管上别的问题,这样工具再先进也只能放在库里,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这里有很多期货公司的老总,我建议不要把监管风险的老总管IT公司,应该给项目的老总管,当然管风险的老总要参与评审,这样IT工具用还是不用,从市场角度,推进业务角度还是风险管理怎么达到平衡,现在中国不平衡,一切从风险角度来考虑这个工具用还是不用。这不是老总的责任,因为我们天天面临期货公司的分类监管以及技术评级监管。

主持人尤因:左涛您再做最后的陈词。

陈涛:下面我要用很快的时间,给大家总结中国交易所和欧美交易所的对比。 第一,从欧美技术系统来看,有三个形式:

一是信息处理能力的急剧增加,主要是美国的Reg NMS(Regulation National Market System)法案,欧洲MiFID(Market in Financial Instrument Directive)法案直接促成了市场竞争者的竞争,实际上是让各个交易所在低延迟,高处理能力上展开了“军备竞赛”。

二是灾备能力的提高,“9·11”事件之后,市场开始注重灾备能力,使各个交易所、期货公司都开始建立灾备中心。

三是技术成本趋于低成本化,大家都开使用通用的软件,因为计算机硬件水平逐年在提高,价格逐年在下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家开使用更低价成本的东西来建更安全的一套系统。

第二,同国外三点来比,我把国内三点做一个对比。

1、处理能力,中国的资本市场同一个产品上网不能在同一个交易所挂牌,实际上并没有形成直接的交易所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下,同时证券市场使用T+1交易方式,行情又不能提高逐笔行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频交易和程序交易。对低延迟的追求,高拓展量的追求没有那么强烈。

2、中国的监管部门十分重视灾备和异常情况下的处理能力,要求券商、期货交易所都具备完备的交易中心,我自己的理解,欧美方面的监管可能要稍微宽松一些,他们在这方面的建设或许要滞后于国内灾备中心和异常处理能力的建设。

3、中国资本市场仍然采用比较昂贵的专有平台,追求盈利是交易所重要的东西,但并不是交易所最重要的东西。

对此,大连商品交易所会采取相应的系统,会把它作为我们的事业,打造非常强硬,非常快速,非常好的体系,希望能满足市场进行开发,符合未来十年中国的市场发展需求,衍生品市场我们会持续关注,如果有新一部的进展,我们下次开会会跟大家展开非常好的沟通。

对于信息技术的传达,我们希望不会给大家带来恐惧,在座的各位嘉宾可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心,有可能成为技术合作伙伴,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晚上继续进行交流,也感谢各位嘉宾,你们回答了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最后一个论坛的所有嘉宾,非常有意思,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技术的讨论,大会结束了,我想借最后的机会感谢在座所有的参会者来到大连,来参加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作为FOW,我们很高兴能够来到中国,举办这样一次会议,同样我也要感谢东道主大连商品交易所给予我们大量的支持与合作。作为会议的主办方,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组织工作非常得成功,非常得细致,另外,我们还要感谢CME等其它一些机构的支持。

接下来有请米霆先生做最后的会议总结。

主持人(米霆):

我想特别的借此机会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热情款待和精心的准备,我要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所有的同事,整个的团队为这次的会议做出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做出了大量的贡献。还要感谢今天所有的发言人,短短的一天讨论了这么多的话题,涉及到中国以及全球的衍生品,所以我最后想请郭晓利副总经理,也请郭总一起到台上来,欢迎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郭晓利一起到台上来。 尊敬的郭总,非常的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为了表示我的感谢,我要赠送一个礼物,这是我们伦敦的饮酒器,也要感谢您的同事,希望我们定制的这个银制的饮酒器的小礼物,能够让您回忆起我们这么美好的一天。谢谢! 郭晓利:

尊敬的米霆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刚才为了纪念我们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我们的合作方,FOW的总编米霆先生送给了我一个非常精美的饮酒器,我们确实是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成功的会议,说到会议的重要,我们应该说是在大连一年举行很多次上千人的国际会议,上午在送肖市长走的时候,他非常感慨的说,这次会议太重要了。他说仅次于夏天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叫做全球衍生品行业的“达沃斯”吧?这是他讲的会议的重要性。

讲到成功,这里有几个数字,今天是有201家机构参加了这个会议,参加会议的有358位嘉宾,其中有89位外国朋友,有107位期货公司的高管还在认真的听讲。我们在一天的时间里面,我们安排了3位致辞,一个主题演讲,然后还有39位的论坛嘉宾,在对全球的衍生品领域的5个方面,20个议题,应该说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进行了激情的碰撞。涌现出了很多闪光的亮点,很受启发,很有收

获。

这是一次成功的思想和精神的盛宴,我们和米霆先生都商量好了,为了纪念这次的大会的成功举办,要互相的交换一个礼物。米霆先生已经把礼物送给我了,我给米霆先生选了一个刑良坤先生制作的艺术品,刑先生在国家有19项专利,制作的作品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首脑在收藏,在伦敦、日本也能够看到。今天我们给米霆先生选的是行先生创作的作品当中的一只碗。

碗在中国有一个说话,就是天上玉盘,人间饭碗,碗对人类是非常的重要,碗是圆的,预示着我们这次合作的圆满,成功!我想碗又是空的,是开放的,所以里面可以填很多的东西,预示着大商所和FOW的广泛的合作前景。最后我再次的感谢FOW的朋友们,米霆主编,乔伊娜小姐和张小姐,以及你的同事们为大会的成功主办所做出的努力,所做出的奉献,是你们的精心的策划,在世界上的成功经验,才促成了这次成功的会议。谢谢,希望今后有更为广泛的合作!

(会议结束)

往理解为这个东西投入就要大,就要压低价格,其实不一定,有的东西成本很低,价格很高,比如iPad才多少钱,它的成本很低,但它的产品价格很高,所以毛利也很高。其实这个价格是个组合,它有多种价格,比如组合价格,通道的价格,价格当中,佣金你是市场的接受者,成本可以控制的,有的是做成本的,有的是做量的,有的是做价格的,有的是做差异化的等,这有很多种组合,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不同的选择,不能说你是低成本的就是低档次的。

第三,战略的博弈。一百六十家走战略的差异化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大家都说产业客户,产业客户是不挣钱的,永安算过这笔账,产业客户的权重大概占30%左右,手续费贡献率只有8%,中小散户整个权益占到8%,但手续费贡献率占到42%。当然,我们讲政治,说产业客户开发等,这要你去开发。但从企业经营来讲,你心里要清楚,这个战略上,我的体会是很深的。

第四,如何提升专业水平。我们马上会想到研发、技术,这是对的,但它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你的专业能力或更广泛地讲组织能力是否和你的战略相匹配。如果你是总成本领先战略,不一定研发水平很高,我可以没有研发人员,可以买报告,降低成本,我就提供一般的服务,这里面专业的理解是和你的战略方向是相匹配的,而你战略方向的匹配是和你的市场定位相匹配的,你的市场定位是和你的价值主张(客户需求和客户潜在需求),满足现有的需求和创造需求相匹配。这个逻辑关系搞清楚了,我认为我们的眼睛就会一亮。

中国这么大,一百六十多家期货公司多不多?我认为不一定,其实不是很多,从企业管理价值链角度来讲,我经常讲我们企业的价值链,包括市场开发,交易运作,市场、清算、技术,资产管理、境外期货业务,现货。在这样的链条当中,我们期货公司可以寻找的点其实是很多的,有的公司寻找它的市场专业营销能力,有的公司是专业投资能力,这和他的客户定位是相匹配的。这和企业的价值链是相匹配的。

第五,期货公司是个企业,也是个很痛苦的企业,企业的核心和性质是什么?这与企业的监管有关系,不是说你想到哪个区域就到哪个区域,不是你想开发什么产品就能开发什么产品,人财物的调配不是你想调配就可以调配的。比如业务经理他非要轮岗,那不是乱套了吗?所以,我们受到很多的制约,外国人老压中国说我们不讲人权,我们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生存权最重要,其实大家忽略了

一个权利,就是企业天然的权利。期货公司是一个企业,它必须要有它的权利,如果监管和这个企业生存权利之间处理不好的话,会出很多的问题。今天陈教授讲的,就是企业的权利往往被监管的权力所剥夺,没有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其中的创新等很多东西都谈不上,而且很多东西都是拍脑袋,陈教授今天讲的还有数据,某一个年代有拟合度,有个曲线,我们现在很多东西没有数据,比如现场开户和非现场开户,大家都同意保护投资者利益,所有期货市场三大监管目标,保护投资者利益,防范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效率,这是国际公认的,开户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风险。

第六,期货市场对我们总体期货公司缺少定位,原来业务上有一个定位,叫中介服务,但在整个期货公司没有一句话,我在想,只有我们总体定位弄好的情况下,给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我们能够找到各自的定位,中国的期货市场才会丰富多彩。 谢谢!

主持人刘志超:感谢施建军先生讲的,现在26个品种,涉及到七八个行业,如何根据期货公司的实际,刚才欧文和施建军先生都从不同方面,就国际国内的经验进行介绍,其实期货公司要提高专业化水平才有发展的空间,就像刚才施建军先生讲的,虽然我们现在有163家公司,但我们这些品种是不是做深做细,甚至做精了,可能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包括最近开始试行的《期货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其实也为期货公司开展更多的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也为今后期货公司在CTA业务的发展和资产管理业务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下面有请马文胜先生对于CTA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马文胜:大家好!今天听了很多嘉宾的发言很有感触,今天早上交易所论坛,很多交易所老总提到,交易所要加强产品创新,要加强交易方式的创新,我认为产品创新最根本的是为机构、产业服务,怎么服务,怎么落地,这需要中介机构依靠期货公司服务能力的创新来落地,期货公司的服务能力创新可能又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自身能力的提升,就像刚才李小悦和施总讲的,目前我们在开展业务

的过程中,实际上有很多细节是可以创新,实现个性化的,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政策上给予我们来自外国的创新动力,比如服务能力创新上,我们要有经纪业务,要有咨询业务,要有CTA业务,甚至我们是不是可以有清算业务,是不是可以在交割上进行创新,今天五矿的高总也提到,我们现货均价能不能把标准化合约作为OTC合约,由期货公司做出来卖给做市商。期货公司有这个业务的过程中,那么期货公司的个性化可能也就出来了。

最近,我也在想,中国市场发展很快,邻国日本的期货市场很低迷,但也发现一个现象,虽然它的市场很低迷,但有的期货公司很有发展,有的自营做得很好,有的咨询业务做得很好,有的大宗商品做得很好,因为它的业务多元化。我认为中国期货公司具备了做CTA业务的基础,比如资本实力,净资本10亿的公司已经有了;技术能力,随着这两年对二级、三级、四级技术能力的升级,期货公司的技术能力大幅度提高;期货公司的研究能力,现在26个大宗商品,很多期货公司的研究所已经形成系列化、产业链的研究已经具备,他们的研究能力已经不亚于其它机构,可能在很多行业的研究能力都有超过,我们拥有着巨大的经济资源,尤其期货公司在合规建设上,控制能力上,通过整个市场的监管,期货公司在这方面的整个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我们也就拥有了人才的培养能力。期货公司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市场有具有非常大的需求。单就25个大宗商品来说,中国涉及的大宗商品年消费总额28万亿,大宗商品年波动率在40%,那也就是说明有3.2万亿大宗商品系统化风险需要有市场来对冲,我们不要要求很多,这3.2万亿中有5%的系统化风险对冲交给CTA来做,我们的空间很大。 同时我们还有主流的投资工具,比如大规模的基金公司,今后如果我们有CTA业务,就可以很好地合作,实现互补。同时我们的CTA业务也是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巨大需求所在。

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无非是两个方向,一是对冲风险,二是价格风险,任何一个产品上市首先发挥的功能就是对冲风险,价格的发现功能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就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当变成相当部分的产业客户,相当部分的专业投资者运行时,它的价格就变得理性,价格就有前瞻性,它的升贴水就可以作为产业客户定价的基准。当CTA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我相信中国的价格发现或价格影响力在全球就有更好的发展。所以,我觉得CTA业务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

CTA在中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还承担着社会责任。

这个社会责任就是在规避风险,获取盈利的时候要化解系统性风险,在创新中要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在全球机构的相对优势种稳定资产相对合理价值,为机构投资者中提供相关的工作和技能,在机构成熟的时候为国家提供安全,在进行自身盈利中保存实体经济的成果。这些社会责任的发挥需要一个体系来完成,这个体系是建立在有序监管,整个人才队伍,制度体系非常健康的环境中,我想中国的期货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在这个体系中运作这个业务的巨大优势,我也呼吁尽早地为期货公司开展CTA业务。 谢谢!

主持人刘志超:谢谢马文胜先生,应该讲马文胜先生对于CTA业务曾经做过很深刻的研究,迈克尔先生是交易员出身,对期货公司监管权方面也有很多的经验,

迈克尔:我是购买方的代表,我从这个角度谈一下这个问题,我认为CTA的重要性,对整个大宗商品未来发展,以及对金融期货期权市场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从我自己的经历以及美国大宗商品、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回顾70年代末,当时期货市场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做市商以及对冲基金比较迷茫,但到80年代初的时候出现了CTA业务,使得美国整个衍生品市场大规模发展,所以CTA对推动衍生品市场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是非常支持衍生品市场发展的。

我们对中国市场也非常关注,我们可以回顾其它市场的历史借鉴给中国市场,帮助中国市场少走弯路,以前其它市场犯过的错误可以在中国CTA市场发展当中尽可能避免,这也是对中国有利的方面。整个市场当中,散户投资者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美国当时CTA业务发展当中,主要是一些专业管理需求,像机构和投资组合相对多元化的需求,所以他们会有更多地参与对冲,机构投资者参与CTA业务,很多的期货公司也参与到其中来。我们相信,中国的期货公司应该能够驾驭好未来CTA业务的发展,价格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价格和价值是我们真正考虑的因素。

资产管理来说,导管是很重要的渠道,它可以帮我们看两侧,交易所+监管一方的情况,客户一方面的情况都能看的清楚,所以,期货公司应该因应市场的需求,时机成熟就推出相关产品。CTA业务不可避免在中国将会有大规模发展,机会是存在的,我充满期待着能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当中来。我是老外,来到中国,看中国的市场是充满信心的。

主持人刘志超: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有请党剑先生就期权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党剑:我的发言可能回顾一下前面老总发表的观点。

第一,上午到下午谈到一个观点的问题,比如CTA问题上,期权是对CTA操作者最大的保护,在给现货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肯定现货企业是有不同需求的,在期权推出的过程中,大家的呼声也比较高,就我们期货公司而言,和交易所一样,对于期权的研究也有5—10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当中,我们自己确实也迫切地感觉到,事实上,期货市场误读了客户套期保值的需求,就像主流经济学把投资者都定位于经济的人,或者风险偏好相同或没有投资的误区一样。我们定位于套期保值者,都觉得第一他能理解期货交易的制度,第二他能够顺应期货交易的趋势,为自己的产品或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但事实上我们发现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套期保值者也有一定的风险偏好,所以,我们的期权在某种程度上是给了风险偏好更小的,或者对价格判断更不确定的客户、套期保值一些风险规避的手段,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套期保值者对气旋的使用肯定会比期货的使用来得更多一些。

第二,中国期货市场一定要转型,从散户为主的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型。对于散户来讲,行使买卖的权利,看跌或看涨期权对他们的风险保护更为完整一些,所以,我认为期权有可能是中国期货市场从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向机构投资者为主转型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这样散户可以边打边撤这个市场,把这个市场交给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第三,我们国家的期货公司,或我们的期货市场是不缺品种的,因为我们现在有26个品种,事实上每上一个品种,我们确实为套期保值提供了风险规避的

手段,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不扩大期货公司的经营范围,对于期货公司是否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上一个品种对期货公司经营效果没有很实质性的影响,尤其是品种比较大的情况下。上一个期权品种,不光是上一个新的品种,而且是新的交易方式,多给了新的期货公司盈利的手段,包括将来开启新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给客户提供的境外服务业务等等几方面,期权都是我们将来赖以倚重的品种。如果交易所能够在自己的盈利当中分出一大笔来,对于未来的期权上市给予更多的投资者教育,肯定能够促使我们的期权早日上市,希望明年或更长时间谈论期货市场发展目标,期权都可以是我们能够将来为套期保值、投资者提供更多,而且经营范围更多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刘志超:由于时间关系,感谢六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应该说六位嘉宾的精彩观点还没有阐述,会下来大家可以继续交流。总之,我们期货公司的发展是这个市场非常关注的,目前期货公司在整个市场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我想也是暂时的,中国有一句谚语,“打铁必须自身硬”,在我们今天“期货公发展论坛”中,借鉴国内外有益同行的经验,积累好自己的经验,坚定信心,我想前途是光明的,再次对六位嘉宾表示感谢,谢谢!

技术论坛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下面我们开始最后一节论坛,最后一节的讨论是今天的收场,这一节是“技术论坛”,我们将讨论技术作为衍生品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量这个话题,有请所有讨论嘉宾到台上来。我介绍一下这节的主持人安娜.尤因女士,她是纳斯达克OMX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2010年纳斯达克OMX集团的成交额达12.7万亿美元,实现了最大的流动性交易池。安娜有35年的交易经验,专业主要提供金融服务,在纳斯达克她负责全球技术服务和市场技术部,为全世界为全球70多个交易所和市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她是世界知名专家、技术创新者,也是行业成长的领军人物,尤因女士经常参加全球各类重要的活动,并担当演讲人,尤因女士定期参加世界金

融领域的会议,世界经济论坛和其它技术盛会,接下来我把话筒交给安娜女士,她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讨论的各位专家。

主持人尤因:谢谢!这个论坛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议题,今天我们听了一天的会,但技术还没有讲,但这非常重要。首先介绍一下各位专家。

托德先生,他目前是英国FFastFill公司执行董事长,2004年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于2002年加入这个公司,并且将其打造成全球交易者,提供连通性和经纪软件的供应商,他也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2006年9月由于他在英国电信行业做出的突住贡献。

怀特先生,他有23年的期货期权交易从业经验,2007年开始就任英国Patsystems有限公司亚太区总经理,之前在ISC系统公司有五年销售经验,而且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家公司工作过,比如纽约金融交易所、泛欧交易所。 左涛先生是大连商品交易所首席架构师,他的工作包括交易所新系统规划,进行重大技术公关创新,负责技术路线图以及管理IT项目,他同时也获得了美国2006年《计算机设计杂志》最佳方案设计质量奖。

尚守哲先生是文华财经的创始人和CEO,多年来一直主持公司前后端技术的规划和实施,在针对大数量客户群,系统规划,程序实施,IT交易系统和程序规划有多年的经验。

在最开始,我想说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成功来说技术非常核心。作为纳斯达克OMX首席信息官,技术工作一直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核心。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有着美国最大的期权交易所,我们也提供技术给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提供交易所技术。我们在世界交易所发展技术,特别是技术到底如何驱动创新,它是监管的核心,同时也是竞争的主要核心所在。

我想向大家提出第一个问题——高频交易(HFT)。在美国,高频交易是非常成熟的,现在70%的交易都是高频交易,这个数字展示了高频交易非常快的增长速度,基本上就在十年之间发展起来。在欧洲我们也看到类似的增长趋势,时间可能会更短,2007年推出高频交易的时候就慢慢达到这个比例。在其它国家也能观察到这样的发展趋势。我想问一下怀特,高频交易市场参与者往往会怀疑高频交易,您是怎么看的?您对高频交易市场有什么样的看法?

怀特:高频交易用的非常多,到底高频交易是什么,有可能是算法交易,有可能是价差,或套利交易。高频交易主要讲的是非常短时间内进行的交易。从买方和卖方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对客户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看一下积极的方面,HFT“黑盒”交易给市场带来了更高的效率,让市场可以很短之内把握交易和盈利机会。引入高频交易会不会引入流动性主要需要看市场,在市场主要是看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有时候会把零碎的散户赶出市场,这样对市场往往是无效的部分,可以很快抓住这个无效的部分进行交易。如果前台有人操作,市场上会有无效率存在,但计算机越来越多就是HFC高频交易,这个机会就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谁的系统越快谁就能抓住机会。

HFC高频交易系统市场上有做市的情况出现,做市商的做市系统会进行调整,最后只有最大的做市商能生存下去,小的做市商就没有什么机会了,他们最后就很可能消失,所以只能说HFT有好有坏。对于发展中的这些国家,高频交易可能还不是非常多,我们对此要非常谨慎。

主持人尤因:左先生,现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左涛:谢谢尤因,我认为高频交易是“双刃剑”,一方面它能给市场带来很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它有着非常复杂的程序,可能除了金融之外最为复杂的,这给市场会带来很多的风险。在中国市场角度来看,高频交易HFC量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低的,相对美国和欧洲70%的比例非常多,在中国市场整个高频交易的量不到5%,所以它相对来讲还不是非常重要。算法交易,就是一般的计算机驱动的交易发展也非常迅速,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大家的算法比较谨慎,特别是监管环境来说,去年5月6日美国市场崩盘情况发生之后,人们对高频交易关注更多,或者说在中国市场上的异常交易情况,政府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证监会也发布一些相应的指引给交易所,要求交易所更加关注日常交易行为,从技术角度来讲应对未来高频交易或算法交易带来的挑战,而且交易所要做好准备,做好计划,当发现异常交易就要及时做好应对。而且交易所要紧密关注高频交易在欧洲和美国的发展规律,继续去研究。所以,从大连商品交易所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应对相比目前更大更快的交易,去年我们的峰值是在去年的10月份时每日一千万手

合约,之后由于流动性在市场上有所减少,交易量有所降低。我们的交易系统可以应对这样的量,而且也可以应对远远超过这个量。

我们也不断地升级我们的IT基础设施,包括第六代交易系统,这个系统是在2007年上线,差不多有四年的时间,我们还在不断地做出规划,来为未来的下一代系统做好准备,下一代系统应该可以处理更大的量,特别是高频交易和期权等等。

主持人尤因:我想问一下更为普遍的技术发展问题。请问尚先生,作为技术提供者,您看到哪些技术和推动整个技术增长和发展?

尚守哲:感谢FOW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给我这个机会与在座每一位交流。我在中国生活了40年。我介绍一下我从中国视角以及在中国15年来的程序交易发展。为了把问题说明白,请允许我举一个“中国制造”的例子,中国制造的产品从中国流水线上源源不断流到世界各地的超市,但千万不要以为中国每个工厂都具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怎么生产出来的呢?中国很多人在做本来机器可以完成的工作,“富士康事件”我就不谈了和这个没有关系。

其实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喜欢用人来代替机器做事,在我们期货和金融领域实际正在发生同样的事情,中国有一个特有的词,以前没有高频交易的词,叫“炒手”,这是中国特色的词,国外是理解不了的,炒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频交易,是人在做机器的工作。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季度交易量8.9亿手,今年第一季度是4.4亿手,第二季度是4.9亿手,少了4个多亿,一半以上的交易量消失了,为什么消失呢?刚才左涛先生讲,因为中国出现了很多监管新政策,限制了炒手的发挥,让中国的程序化、人脑机器暂时“马放南山”了。从这个角度对比,中国50%以上的数字和70%的数字并不是很吃亏的,中国的程序化交易这个词和高频交易的词我不展开说了,实际是一个范畴,有更大的比例。 什么推动行业的发展?我认为是信息技术,表现在最近五年就是程序化交易技术、高频交易技术,作为一家IT公司,我们在2004年就开始宣传推广程序化,目前我们也是中国使用着程序化最多的系统,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中国期货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相当于中国那些工厂的流水线不要让人工做了,少几个“富

士康事件”和少几跳,这是让机器替代中国程序发展的体现。现在卓有成效,很多的炒手转而学习怎么样用程序化交易来完成原来的交易。 关于程序化交易的一点见解。

很多人一看到程序交易就是表现的现象,机器发出的指令,频率很高,其实程序化交易本质内容是模型。中国炒手一半以上来自是“红马甲”,他们为客户交易几个亿的量才培养起自己的盘感。程序化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是期货投资的人员,只提供历史交易数据和检测数据平台,让你最多半年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程序化模型。其实我认为在中国,程序化的作用不是交易环节,而是协助客户尽快完善和形成他的实战模型,这是中国程序化交易的作用,并不一定非要看它最后不是机器下单的。

主持人尤因:下面有请托德先生,从经纪商和投资者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托德:我认为对中国经纪公司来说,前景非常不错,如果可以看更长时间,世界其它地方都是逐步向电子化发展,有错误,技术也不断往前发展。现在的技术架构已经存在,使得那些分布式系统可以自动容错,风险部分也可以整合到其中,对于中国期货经纪商来说,如果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话,他们有机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不需要重复以前的老路和行业之前的技术,而是可以使用现在的技术架构,这样就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现在世界发展得非常迅速,功能也总是在不断发展,无论是程序交易还是其它的交易方式,像随机的ICEBERG交易,程序化之后功能可以增加。现在国际上的架构已经到了中国市场,它具有很多的灵活性,比如说在中国合资公司的讨论当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

主持人尤因:非常感谢。左涛,你们在美国和中国期货市场都有一定的经验,从技术角度来看,您认为美国和中国市场有什么差别?

左涛:非常感谢,我想说的是,在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这样的国家,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与中国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把产品推出市场有很大的挑战,要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文字实录(下)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文字实录(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753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余杭教育
下一篇:控制柜集成参考文献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