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题一 物质文明发展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专题一 物质文明发展史: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主题一 农业经济 【主干知识重组】

一、中国农业文明 1、农业生产

古 代

(1)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指导思想———重农抑商政策

(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表现:

①列举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②列举商周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农作物种植推广。

③列举春秋、战国、秦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水利工程的建设。

④列举商周、春秋、魏晋南北朝、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3)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转型——明中期、清(前期)

①列举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表现。

②列举这一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表现。

③列举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近 代

(1)简要叙述清朝晚期农业发展状况。 (2)列举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

现 代

(1)列举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农业发展举措及概况。

(2)现代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①列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②列举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2、土地制度

古 代

【规律知识总结】

热点链接:中共十六大“三农”问题。 1、重农抑商政策确立的原因、主要表现、影响。

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原因。

(1)生产力提高(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农业劳动力迁移、)

(2)生产技术(农业技术、农业科学) (3)生产关系调整(土地政策、赋税制度调整、)

(4)社会政治环境(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5)统治者重视

(6)民族间、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表现。

①农具的改进 ②水利工程 ③农作物推广 ④土地的开发 ⑤农产品商品化 ⑥粮食产区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

(1)对手工业和商业影响:促进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并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市场、劳动力;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高综合国力。

(2)对稳定社会秩序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稳定,必然会稳定社会秩序。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果过度开垦将造成环境破坏。

(4)对文化的影响:农业发展对文化事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总结:中国农业经济的两次转型

第一次是在明清时期:农业经济趋向商品化。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这种趋向进一步加强。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第二次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经济开始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即专业化、商品

1

(1)简要说明均田制的主要内容。

近 代

(1)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土地制度。 (2)列举中共党在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土地政策和土改路线。

现 代

(1)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四次调整及影响。 3、经济政策

古 代

(1)列举春秋、两汉、隋唐、北宋、明清的赋税制度。

(2)列举秦朝、魏晋南北朝、唐朝、明清时期统治者实施的经济政策。

现 代

(1)列举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4、经济重心的转移

(1)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列举中国近现代经济重心东移的自然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 二、世界农业文明

(1)列举近代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3)列举苏联(苏俄)十月革命到二战前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2)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有关农 业政策的异同。

化、社会化)。

5、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特点

(1)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土地为主过渡 (2)由实物地租为主向货币地租过渡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基本定时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以繁多逐渐减少 (6)对商品征收重税

主题二 中国区域经济 【主干知识重组】

1、长江三角洲发展

(1)古代:①列举隋朝、唐朝扬州的地位。②列举明清苏州、南京的地位。 (2)近代:列举上海发生的重大事件。 (3)现代:列举上海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斗争或举措。

2、西部地区开发

(1)古代:①列举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②列举西汉时期的通商路线、设置的机构及

【规律知识总结】

热点链接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

其影响。

③列举唐朝对西部地区的管辖及其影响。 ④列举元朝对西部地区的管辖及其影响。⑤列举清朝对西部地区的管辖及其影响。 (2)近代:列举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在西部地区的重大活动。 (3)现代:列举“一五”计划期间、十年 建设时期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 3、东北经济振兴

(1)古代:列举唐、元、明、清在东北设置的机构。

(2)近代:列举列强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侵略活动。

(3)现代:列举“一五”计划、十年建设时期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成就。 4、中部六省崛起

(1)近代:① 列举列强在中部开放的通 商口岸。

② 列举中部的近代企业、重大革命活动。 ③ 列举中部地区中共党的重大活动。

④ 列举“一五”计划时期、十年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5、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1)近代:①列举近代以来列强侵略活动。 ②列举近代企业。

③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略活动。④列举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抗日的主要活动。

⑤列举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主要活动。 (2)现代: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开放的沿海城市。

中部六省: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山西、江西。

环渤海经济圈:主要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辽河平原、华北平原。(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主题三 商品经济 【主干知识重组】 一、 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古 代

1、货币:列举战国、秦朝、明朝货币及影响。

【规律知识总结】

6、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影响。:(1 (1)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如,战国时期,

3

2、交通:列举汉朝、唐朝对外通商路线及影响。 3、城市:

(1)列举战国、唐、明清重要城市的特点,这一特点说明了什么?

(2)列举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地点、标志、影响。

近 代

列举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影响。

现 代

列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过及影响。

二、 世界商品经济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开始形成:15——16世纪 人类历史转型——新航路开辟 ①列举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②列举新航路开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初步形成:19中后期

①列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列举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特征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 列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 列举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标志、影 响。

2、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市场——“两个平行市场”。

3、多极化背景下世界市场——两大趋势,即全球市场、区域市场

新兴地主阶级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

(2)中期:商品经济有得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逐步增大。

(3)后期:商品经济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经济上冲击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家。:(1)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 7、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趋势:(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3)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8、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市场发达的意大利;工业革命既是市场扩大的需要,又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推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的产物。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更离不开世界市场了。资本主义经济兴衰也决定于市场。英美两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就是证明。

热点链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发展更加离不开世界市场。

主题四 工业经济 【主干知识重组】

【规律知识总结】

4

一、 中国工业化

1、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昙花一现的工业化——洋务运动

①列举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企业、性质、影响。

②列举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主要贡献。

(2)曲折发展的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①产生:列举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主要企业、影响。

②初步发展: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影响。

③进一步发展:列举1912年——1919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影响。

④破产到闭:列举1937年——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破产到闭的原因。

⑤调整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型):列举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影响。

(3)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1)列举过渡时期,党中央为建设工业化 所实施的措施、取得的成就。

(2)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建设工业化所实施的措施、取得的成就。

二、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

1、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四个时期

第一次(19世纪中期)

(1)列举第一次快速发展的条件、特征。 (2)列举第一次快速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世界格局、阶级结构、政治思潮产生的影响。 第二次(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1)列举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条件、特征。 (2)列举第二次快速发展对国际格局产生 的影响

第三次(20世纪20年代 略) 第四次(20、50年代——70年代) (1)列举第四次快速发展的条件、特征。

总结: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 生产力:出现了大机器生产 生产关系: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 9、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经济上,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政治上,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上,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件。 10、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1)资金少。(2)规模小。(3)技术力量薄弱。(4)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依赖性,又受剥削压迫。 11、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1)产生: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2)阻力大:封建保守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外部资本主义列强排斥,发展缓慢、历经曲折。(3)阶级力量:开始由地主、洋务派领导,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例很少。(5)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推动力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12、中国近代化面临三政治障碍:一是外国资本主义阻挠、破坏。二是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三是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摧残。 总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三个前提:①社会稳定;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四个条件:①科技条件;②市场条件;5

(2)列举第四次快速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英国“世界工厂”(19世纪中期——19世纪晚期)

列举确立和丧失的时间、原因。

美国经济霸主(一战后——70年代) 列举确立的动摇的原因、表现。

多极化经济格局(70年代——现在)

列举出现、发展的时间、表现。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列举英国在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后、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

(2)列举法国在18世纪、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一战后、二战后 经济发展状况。

(3)列举美国在殖民地时期、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战后、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

(4)列举德国在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 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20 世纪30年代、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 (5)列举日本在17世纪至18世纪、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时期、19世纪晚期、一战后、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

三、 世界社会主义工业化

1、列举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 义工业化的不同。

2、列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四种模式。

③资本条件;④劳动力条件。

1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三个时期: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牲。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企业由各个资本家独立经营,商品价格在市场上通过竞争形成。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垄断为主要特征。当代资本主义模式形成。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结合为特征。国家政权通过各种手段干预经济,“罗斯新政”是典型代表。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在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5、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政策:(1)重商主义。(2)自由主义经济政策。(3)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16、英国经济发展特点:①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②最早发生经济危机。③海外殖民地对经济影响巨大。④17世纪至19世纪晚期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17、法国经济发展特点:小农经济、高利贷、 国内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经济影响巨大。

18、美国经济发展特点:①具有发展经济的有利客观条件。②经济发展的自我调节能力强。③持续快速发展。④后来居上。⑤从两次世界大战不受益。

19、德国经济发展特点:德国的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抓机遇,利用外部有利条件。

20、日本经济发展特点:①近代亚洲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②军国主义在经济发展中影响重大。③注意向西方学习、发展科技和教育。④抓住周边国际局势迅速发展。

主题五 科学技术

6

【主干知识重组】

一、中国古代

1、列举先秦时期,天文学方面领先于世界的三项科技成果。

2、列举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五项科技成果。

3、列举隋唐时期,领先于世界的五项科技成果。

4、列举宋元时期,领先于世界的四项科技成果。

5、列举中国古代有关农业、手工业专著。 二、世界近现代

1、列举文艺复兴时期,三项天文学成就。 2、列举笛卡尔、牛顿、法拉第、爱因思坦主要贡献。

3、列举19世纪三大发现。

4、列举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伟大意义。 5、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转型)

工业革命

(1)列举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主要部门 (至少三个)。

(2)列举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格局、中国产生的影响。

(3)列举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科技革命

(1)列举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主要成就。

(2)列举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发展的状况、主要特征。 (3)列举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格局、中国产生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列举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主要成就代表。

(2)列举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格局、中国产生的影响。

【规律知识总结】 2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人民在同自然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2)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3)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了科技人才。(4)各民族文化和中外文化的交流。(5)科学家们不断总结和吸取前人的经验。(6)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22、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1)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2)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3)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科学技术提供了政治保障。(4)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热点链接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2)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农业时代(历法制定、农作物种植);工业时代(物理学、电学) 总结:资本主义文明史的转型 第一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大机器生产。 生产关系,自由资本主义。 第二次科技革命:生产力,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信息技术。 生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热点关注 “十一五计划”提出了自主创新、科技兴国战略思想。 7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专题一 物质文明发展史在线全文阅读。

专题一 物质文明发展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772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