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米靖著.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2] 谢长法著. 中国职业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3] 吴玉琦著.中国职业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2010 [4]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路宝利著.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6.3.4.3教育管理学(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课程简介: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有两个维度:管理职能维和教育教学业务维。前者包括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运筹和激励等,后者则包括教务、思想教育、体育、生产劳动、科研、人事、财务和后勤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还可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和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 本课程主要分三个部分讲述:第一部分是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其流派、新世纪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值观的选择等;第二部分是教育行政,主要介绍教育行政体制、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教育法规、教育计划、教育督导、教育财政、教育课程行政、教师人事行政等;第三部分是学校管理,主要介绍学校效能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过程、学校质量管理、学校组织管理、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校公共关系、学校领导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志宏等.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黄崴.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美)伦恩伯格(Lunenburg,F.C.)等著,孙志军等译.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 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罗双凤.教育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3.4.4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内容简介: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是从课程与教学论中衍生而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它将宏观教育理论和微观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本课程通过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内容、模式、运行的特点,掌握课程编制原理,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促进与保证作用。课程主要内容为:课程涵义及理论基础;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模式、运行特点及实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的技术与方法;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过程和评价;国际视野中的职教课程理念与课程模式等方面。

主要教材阅读文献

[1]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大伟、王昭明.技职教育课程发展理论与实务.台湾师大书苑,1989 [3] 朱德全、张家琼.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2

[6]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 罗伯特.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8]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3.4.5教育统计与SPSS运用专题(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SPSS Application)

内容简介:《教育统计与SPSS运用专题》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利用SPSS for Windows 软件工具解决教育领域问题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涉及教育学应用中的有关统计学基础知识和主要统计功能,包括各种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分析理论与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熟练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SPSS for Windows在教育研究上的正确应用方法和操作技能。

主要教材阅读文献

[1] 张奇. 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厚粲, 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卢纹岱.SPSS 统计分析 (第4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3.4.6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Occupation education psychology)

内容简介: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教育心理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积极拓展。又称职技术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其研究内容主要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教育教学心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心理、职业培训心理、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

主要教材阅读文献

[1] 曾玲娟主编.职业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崔景贵主编.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3] 卢红、李利军.职业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5] 莫雷.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

6.3.4.7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Top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Regulations)

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对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自然演进和理性构建发展历程比较研究的介绍,分析不同环境下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影响因素,比较各国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设计的依据和程序,并从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措施、实施进程、实施效果诸方面介绍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招生与就业政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资助贫困生制度及技能竞赛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框架、实现与效果、成效与问题等。

主要教材阅读文献

[1] 黄尧主编.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教育政策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复兴主编.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舒泽虎主编.公共政策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43

[6] 吴雪萍主编.基础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6.3.4.8现代教育技术专题(Topics on Education Technologies)

内容简介:现代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融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现代信息技术、视听技术等学科与技术于其中的新兴学科。本课程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信息媒体技术与传播理论的基础知识、媒体信息的数字化、教学媒体及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制作、信息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知识和能力等。

主要教材及阅读文献

[1]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南国农、李运林主编.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论.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 许祥云,柳军.教育信息技术.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6] [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6.3.4.9国外职业技术教育专题(The foreign occupation technique educates special subject)

内容简介:国外职业技术教育专题是本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介绍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系统讲述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轨迹、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体系和特点等,为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为今后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讨论。

主要教材及阅读文献

[1] 翟海魂编著.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 许云昭著.超越差距——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3] 吴雪萍著.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3.4.10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内容简介: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是本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认清与了解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体系构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案例,组织讨论;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前职业教育现状。

主要教材及阅读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

[2] 马庆发等.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3.4.11教育评价学专题(Subjec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内容简介:本专题主要讲授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与基本方法、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通过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实例重点介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架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高职院校教师绩

44

效评价与标准等内容。从而为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人才今后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教材及阅读文献

[1] 胡中锋.教育评价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袁晓成.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涂艳国.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最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课程开发及质量管理督导评价标准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七、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由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入学后第三学期,本专业研究生应在课程结束后、开题报告前,由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内容包括: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是否完成所修学分和课程成绩的规定要求。在研究生中期考核时,应全面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进行全面考核,以确定其是否进入研究生论文阶段的学习。对于考核不合格,不适合作为研究生继续培养的研究生应予以淘汰。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执行。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8.1 科学研究

8.1.1选题。研究生的科研须从选题开始,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8.1.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方可参加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所在学院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8.1.3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动手完成。研究生在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过程中,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学习和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数据采集规范,能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自己动手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学生在第一学年,以理论学习为主,通过课堂讲授、自学、小型对话、研讨等方式,学习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拓展职业技术教育学相关理论与学术前沿。

第二学年,学生除修习规定的课程外,深入职业学校进行社会实践,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研究,研究的基本途径是参加导师承担的课题,确保学生要经过科学研究的实践环节,要求在学生修业期内,必须完成四周以上的教育社会实践及科学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修习学分情况以及参与科研训练、学术活动、调研等考核,进行中期分流。

45

第三年,以科研训练为主体,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选题、调研,到职业学校开展教育实践,完成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学习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助教活动。助教内容包括指导本科生的实验、课程研讨和毕业论文等。 8.2学位论文

8.2.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为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士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士生填写《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8.2.2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特点,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经过社会调研、学术交流等过程,既要从学科基础上拓展,以奠定和强化教育学基础理论功底,又要着眼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状况,选题于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客观要求,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论文要反映学生的社会调研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能力,论文的结论要有创新点,要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研究的最新动态。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要考虑科学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字数一般应在3-5万字。并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论文答辩要求和程序按江西农业大学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8.2.3论文发表要求。学生除遵照本学科点要求完成学业外,在校期间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一篇;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争取在较高级别和国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8.2.4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论文经盲审通过后,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由学院按照《江西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九、附表: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表

46

前 言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全面性、指导性文件,是制订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规范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指针,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学科专业的划分的基础上,对5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制)定。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经认真讨论和反复修改,才使这本培养方案得以完成。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培养方案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

培养方案在编写的过程中,各学科点以及学科点所在院(所)均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处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目 录

1.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 .......................... 1 2.政治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101) ............................ 6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01) ................... 14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03) ................. 20 5.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05) ......................... 25 6.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6) ............................... 30 7.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8) ....................... 40 8.教育技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10) ........................... 48 9.植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1) ............................... 55 10.动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2) ................................ 65 11.微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5学科代码) ..................... 70 12.遗传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7) .............................. 77 13.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9) .............................. 82 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10) ................ 88 15.生物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11) ................................ 93 16.生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 ............................... 102 17.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7601) ............................... 106 18.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203) ..................... 111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学科代码) ............ 117 20.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1) ..................... 124 21.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3) ............. 131 22.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4) ................. 139 23.食品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01) ........................... 146 24.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03) ................. 152 25.风景园林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4) ........................... 158 26.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01) ................. 166 27.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02) ....................... 171 28.果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201) ................................. 176

29.蔬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90202) ................... 183 30土壤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301) ............................... 188 31.植物营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302) ......................... 194 32.植物病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1) ........................... 200 3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2) ................... 205 34.农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3) ................................. 210 35.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01) ................. 214 36.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02) ................. 219 37.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04) ................... 222 38.水生生物生产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Z2) ..................... 226 39.基础兽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601) ......................... 231 40.预防兽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602) ......................... 238 41.临床兽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603) ......................... 245 42.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1) ....................... 251 43.森林培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2) ........................... 257 44.森林保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3) ......................... 263 45.森林经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4) ......................... 272 46.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5) ............... 280 4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7) ............... 291 48.草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9) ................................. 299 49.会计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1) ............................. 303 50.企业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2) ........................... 309 51.旅游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3) ........................... 318 52.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4) ......................... 325 53.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301) ....................... 334 54.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301) ....................... 343 55.行政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1) ........................... 352 56.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3) ..................... 361 57.社会保障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4) ........................... 371 58.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405) ....................... 380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10108)

一、学科介绍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是哲学专业下属的二级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本学科包括 ―科技与社会发展‖、―生态哲学‖、―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三个研究方向,突出对科技发展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关系、生态本质论、生态价值论以及科技发展政策与战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培养目标

2.1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献给我国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门人才。

2.2具备比较扎实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熟悉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在研究中做出一定学术性和实用性成果,能够为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和思想支撑。

2.3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2.4 毕业后可在城乡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科研、教学等实际工作。

三、研究方向

3.1科技与社会发展 3.2生态哲学

3.3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四、学习年限

研究生学习年限定为3年,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相应延长1年。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但硕士不得超过5 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5.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

采取以导师为主,学科点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对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5.2研究生的培养坚持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原则

研究生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各阶段的修业任务,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和授予硕士学位。

5.3研究生的培养秉持日常教育及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培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及自我教育相结合。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应坚持理论

1

教育学的方法论为基础,以教育法为对象,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各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调节的特定的知识部门。其具体包括: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教育政策学的内容和特征、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教育政策制定的模式、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化、教育政策合法化、教育政策的定义与政策分析等内容。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周光礼.教育与法律.中国教育关系的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Dan E.Inbar Wadi D.Haddad Terri Demsky Andre Magnen John P.Keeves著,史明洁、许竞、尚超、王黎云译.教育政策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政策学译丛)2003

[3]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周光礼.法律制度与高等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6]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7] 孙霄兵,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高金岭.教育产权制度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 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 张乐天.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第2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6.3.4.16现代教育技术专题(Topics on Education Technologies)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融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现代信息技术、视听技术等学科与技术于其中的新兴学科。本课程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信息媒体技术与传播理论的基础知识、媒体信息的数字化、教学媒体及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制作、信息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知识和能力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李世荣.现代教育技术(高等院校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8] 许祥云,柳军.教育信息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9] [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七、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应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三学期内,开题报告后,由高教所统一组织和实施。考核审查小组应对考核对象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执行。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8.1 科学研究

37

8.1.1选题。研究生的科研须从选题开始,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8.1.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方可参加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高教所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8.1.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动手完成。研究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学习和遵守数据采集规范,能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自己动手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8.2学位论文

8.2.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为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士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士生填写《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8.2.2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硕士研究生应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8.2.2.1选题体现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8.2.2.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 8.2.2.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详实准确。 8.2.2.4论文有独立见解。

8.2.2.5硕士学位论文字数约为3万字。 8.2.2.6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

8.2.2.7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8.2.3论文发表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鼓励在较高级别和国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8.2.4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论文经盲审通过后,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由学院按照《江西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九、附表: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

38

类 别 九、附表: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

课 程 名 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英 语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学 比较高等教育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高等教育史 教育统计与SPSS软件运用 必选课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学基础理论专题 Seminar 专业英语写作 听学术讲座(至少听3次) 教育心理学 教育行政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哲学专题 教育文化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 现代教育技术专题 第二外语 英语口语 公共 自选课 计算应用 文献检索与利用 数学建模 自选课 实践性 课程 教学实践 社会实践与科学考察 学 分 2 6 2 2 2 1 1 2 2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2 2 2 1 1 1 1 开课 学期 1 1-2 1 1 1 2 2 2 2 1 1 1-4 4 1-5 2 2 2 3 3 3 3 3 3 2 2 2 3 3-4 3-4 授课方式 讲授 讲授 讲授、研讨 讲授 讲授、研讨 讲授 讲授、研讨 讲授 讲授、操作 讲授、研讨 讲授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试 考核 考试 考核 考试 考试 考核 考试 考核 考试 备注 学 位 课 基础课 公共 学位课 和专业课 研讨、读书报告 考核 开放式课自主学习 考核 程 讲座 考核 讲授、研讨 讲授、研讨 讲授 讲授、研讨 讲授、研讨 讲授、研讨 讲授、研讨 讲授、操作 讲授、研讨 讲授、实验 讲授、实验 讲授、操作 讲授、操作 导师指导 组织、指导 考核 考核 考试 考核 考核 考核 考核 考核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核 考核 考核 1周 以上 2周 以上 选 修 自选课 课 根据专业方向自选

39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8)

一、学科(专业)简介

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辖的二级学科,以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务为研究对象。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了解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动态,较好地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和教育管理以及职业咨询与培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学生的就业方向一般可在各类职业技术院校、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也可到国家相关的政策研究和管理部门从事职业教育和农业(农民)教育的管理与研究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3.1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体系构建、结构,职业技术教育方法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

3.2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主要研究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及与社会、人的发展关系,教育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3.3职教师资培养与专业化:主要研究职业院校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模式 ―双师型‖教师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等。

3.4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以农村问题为切入点,探索和揭示农村教育的一般规律,寻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现途径,农村教育的比较研究等。

四、学习年限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院研究生学习规定为: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研究的一般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学业的申请报告,经导师和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部审批,报告批准方可延期毕业。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指导小组共同培养的方式。研究生的学习采用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注重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6.1 学分

教学16学时为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28-30学分之间,其中学位课为14-15学分,选修课程13-15学分。

40

6.2 授课方式、成绩评定方式

6.2.1授课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选择讲授和实验,或讲授和操作,或讲授和研讨,或研讨、读书报告、指导、自学等形式。

6.2.2 成绩评定方式 研究生的科目成绩评定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为及格,可获学分。考查科目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及格以上可获学分。 6.3 课程教学

课程性质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必选课和自选课,各类课程的管理见《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6.3.1 学位课。学位课程5-6门,公共学位课2门,专业学位课3-4门。英语6学分;公共学位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6.3.2选修课分为必选和自选。

6.3.3课程设置见九、附表:职业技术教育学课程设置及安排 6.3.4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6.3.4.1职业技术教育学专题(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内容简介: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本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对象、理论架构等问题后,系统讲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体系、培养目标、结构体系,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职业教育教学原理,职业教师教育、职业指导的应用等。领会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和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实例,组织讨论;试实行―班内分组,讨论交流‖教学模式,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黄国清.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农业出版社, 2011 [2] 马建富.职业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李向东,卢双盈主编.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明星,杨金梅主编.职业教育学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6] 卢双盈,李向东主编.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 [7] 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 李守福.职业教育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3.4.2中国职业教育史(Chinese occupation educates history)

内容简介:中国职业教育史是本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中国职业教育的萌生、发展、壮大和变迁的过程,系统讲述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主要教育形式、特点和教育思想,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教育思想,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等,为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为今后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讨论。

主要教材阅读文献

41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唐正东,张一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3] 《列宁选集》(1-4卷) [4] 《毛泽东文集》(1-8卷) [5] 《邓小平文选》(1-3卷)

6.3.4.3当代思潮与青年教育(The contemporary thought and Youth Education)

本课程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全面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特别是九十年代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及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思潮的利与弊,对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包括:社会思潮总论;青年与社会思潮;经济学思潮与青年教育;哲学思潮与青年教育;伦理学思潮与青年教育;教育思潮与青年教育;心理学思潮与青年教育;宗教思潮与青年教育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陈立思主编.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宁先圣,石新宇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 邓卓明,任一明主编.社会时尚与当代青年[M].云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3.4.4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Method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该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分析工具和方法论指导。课程在教学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教育方法、教育环境、中外比较为研讨专题,要求学生了解学科特点、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专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陈立思,张耀灿著.比较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秀荣等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郑永廷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平章起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 王滨,周家伦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大社会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 许启贤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3.4.5政治学专题(special matter of Political Science)

本课程既介绍政治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如政治学的学科定位与知识体系、政治价值、政治文化、国家、国家政党知识等,又研讨西方经典政治学名著,更研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和我国经典作家的政治言论及观点,同时吸收西方政治学和我国当代政治学最新研究成果,加以深入剖析。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杨光斌著.政治学的基础理论与重大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袁峰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英)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华夏出版社,2010 [4] 燕继荣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 [5] 燕继荣著.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7

七、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7.1第3学期组织一次中期考核。

7.2考核小组由导师和学科有关专家组成,进行公开考核。 7.3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三方面。

7.4考核小组要对研究生做出书面评语,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下一阶段的科研和论文写作工作,否则进行及时调整修正,直至考核合格。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8.1 科学研究

8.1.1选题。研究生的科研须从选题开始,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8.1.2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开题报告环节。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方可参加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所在学院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8.1.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动手完成。研究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能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自己动手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8.2学位论文

8.2.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为使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就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研究生填写《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8.2.2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当表明研究生在本学科内已经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8.2.2.1选题体现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8.2.2.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 8.2.2.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详实准确。 8.2.2.4论文有独立见解。

8.2.2.5硕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字数不少于3万字。 8.2.2.6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

8.2.2.7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8.2.3论文发表要求。

不做明确要求,导师可根据研究生的具有情况做出规定。

28

8.2.4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参加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经过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定合格,才能送论文盲审。论文经盲审通过后,方可提交答辩。学院按照《江西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九、附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 类 别 课 程 名 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英 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当代思潮与青年教育 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研究 伦理学专题 必选课 国外德育专题 心理咨询专题 Seminar 学 分 2 6 2 1 2 1 1 2 2 2 2 1 1 1 2 2 1 2 2 2 1 1 1 开课 学期 1 1-2 1 1 3 2 2 2 2 2 3 授课方式 讲授和研讨 讲授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实验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备注 学 学位课 位 基础课 课 和专业课 公共 选 修 课 自选课 专业英语写作 听学术讲座(至少听3次) 政治学专题 社会学专题 调查与统计方法研究专题 第二外语 英语口语 计算机应用 文献检索与利用 自选课 实践性 课程 教学实践 社会实践与科学考察 1-4 研讨、读书报告 考核 开放式课4 自主学习 考核 程 1-5 讲座 考核 3 3 1 3 2 2 2 3-4 3-4 讲授和研讨 讲授和研讨 讲授、实验 讲授 讲授 讲授、实验 讲授、操作 导师指导 组织、指导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核 以上 考核 以上 2周 1周

29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6)

一、学科介绍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高等教育学立足新时期、新任务、新特点,探索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2.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2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科专门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树立严谨治学、务实做事的态度和作风;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从事高等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高等教育管理能力。 2.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

三、研究方向

3.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一核心,抓住―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这两条线索,突出高等教育实践问题与政策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与体系研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与建设研究等三个方面的研究。 3.2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2.1立足于社会人才开放系统,以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为指导对人力资本效能的激发、人力资源的选聘、薪酬分配、绩效管理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3.2.2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外延进行拓展,将高校内部人才资源及社会可利用人才资源纳入高校人力资源体系之中,以丰富和拓展高校人力资源的内涵。 3.2.3系统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方法,对在职教职工加强继续教育和人才开发,为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地研究和探索。

四、学习年限

研究生学习年限定为3年,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相应延长1年。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但硕士不得超过5 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和学科点老师共同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学术科学研究和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

指导教师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原则,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研究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规范的治学态度。

六、课程教学

30

6.1 学分

教学16学时为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28-30学分之间,其中学位课为14-15学分,选修课程13-15学分。 6.2 授课方式、成绩评定方式

6.2.1授课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选择讲授和实验,或讲授和操作,或讲授和研讨,或研讨、读书报告、指导、自学等形式。

6.2.2 成绩评定方式 研究生的科目成绩评定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为及格,可获学分。考查科目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及格以上可获学分。 6.3 课程教学

课程性质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必选课和自选课,各类课程的管理见《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6.3.1 学位课。学位课程5-6门,公共学位课2门,专业学位课3-4门。英语6学分;公共学位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6.3.2选修课分为必选和自选。

6.3.3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九、附表: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 6.3.4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6.3.4.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通过探讨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一般步骤及主要方法,提高应用教育科学理论开展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与规范和各种具体研究方法。本课程包括原理讲解、方法导用、案例分析、资源链接四大模块。内容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教育科学研究的程式及设计、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操作分析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3] 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美]维尔斯曼著,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6] [美]C. M. Charles,张莉莉等译.教育研究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7] [美]梅雷迪斯.D. 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8]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 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著,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9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6.3.4.2教育管理学(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有两个维度:管理职能维和教育教学业务维。前者包括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运筹和激励等,后者则包括教务、思想教育、体育、生产劳动、科研、人事、财务和后勤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还可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和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

本课程主要包括:第一部分是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其流派、新世纪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

31

值观的选择等;第二部分是教育行政,主要介绍教育行政体制、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教育法规、教育计划、教育督导、教育财政、教育课程行政、教师人事行政等;第三部分是学校管理,主要介绍学校效能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过程、学校质量管理、学校组织管理、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校公共关系、学校领导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陈孝彬,高洪源. 教育管理学(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崴.教育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塞西尔.G.米斯克尔、韦恩.K.霍伊,范国睿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吴志宏,顾明远.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黄崴.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美)伦恩伯格(Lunenburg,F.C.)等著,孙志军等译.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7] 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3.4.3高等教育学(Higher Education)

本课程主要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理念、思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分析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间的关系,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学的任务、性质、教育基本规律、高等学术的职能、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机构与学制、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高等教育评估与教学评价、高等教育改革理论、高校德育、大学教师、高等教育之理论研究等,旨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研究动态,并掌握系统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 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1)(高等教育学讲座)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美]伯顿 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9] [美]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 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 [美]科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6.3.4.4比较高等教育(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比较高等教育是教育的分支学科。从19世纪学科萌芽时期起,就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他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学实践。换言之,即―研究外国,思考本国‖。 比较高等教育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各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均注意向外国介绍本国的教育成就和经验,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在跨国家、跨文化的基础上分析各种教育制度,解释各种制度的异同点,证实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各种论述。

32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2001 [3] 藤田英典.走出教育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黄建如.比较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变革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张帆,王英杰,刘宝存.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 王玉衡,王英杰,刘宝存.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3.4.5高等教育史(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包括国内与国外高等教育史两部分。中国高等教育史论述从古代到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演变、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含港澳台)的高等教育及其发展历程。外国高等教育史主要介绍从古代东方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各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外国高等教育的起源与思想、欧洲中世纪大学、近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传播与发展、20世纪的亚洲高等教育等内容。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周采编.外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 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6] 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6.3.4.6教育统计与SPSS软件运用(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SPSS Application)

教育统计与SPSS软件运用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利用SPSS for Windows 软件工具解决教育领域问题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涉及教育学应用中的有关统计学基础知识和主要统计功能,包括各种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分析理论与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熟练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SPSS for Windows在教育研究上的正确应用方法和操作技能。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景英.教育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赵必华、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新平、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科学出版社,2009 [5] 扈涛.教育统计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6]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7] 温忠麟等.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技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6.3.4.7高等教育改革发展(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反映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重大成就,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本门课程分六个专题:一、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目标与趋势;二、高等教育改革模

33

式及支撑系统;三、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及教学改革;四、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方式;五、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六、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唐玉光等.高等教育改革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熊志翔等.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甘阳等.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7] [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9] 杨泉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3.4.8教育学基础理论专题(Basic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教育学基础理论专题是教育类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以教育整体为研究对象,围绕―教育、人、社会‖的关系做深入的探讨。内容包括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基本规律、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师、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和课外活动,对于掌握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教育的功能,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孙喜亭.教育原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 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5]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 王鸿江.现代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 柳海民.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 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6.3.4.9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既是教育类专业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为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和教育者而开设的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核心课程,主要探讨学校情景下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和一般问题,它对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更好地探讨和解决教育中的心理问题,搞好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珍妮·E·奥姆罗德·教育心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 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7]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4

[9] 姜智编.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10]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美)Robert J. Sternberg等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2]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3](美)John B. Best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3.4.10教育行政学(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教育行政学是由教育行政的基本范畴和原理构成的逻辑体系,以教育行政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学习和研究教育行政学,能促进教育行政学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建立高素质的教育行政队伍,提高教育行政工作的质量和绩效。教育行政学内容包括:1、教育行政的基本理论问题;2、教育行政制度和机构设置问题;3、教育组织的问题;4、 教育行政的领导问题;5、教育行政行为问题;6、教育政策问题;7、教育法律问题;8、教育人事行政问题;9、教学行政问题;10、教育财政问题。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蒲蕊.教育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张济正、周立、李榷.教育行政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郭济.行政哲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6] 史万兵.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 孙绵涛.教育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3.4.11教育经济学(Educational Economics)

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投入产出规律的科学。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教育领域中稀缺资源的筹措、分配和使用结果,并致力于寻求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与效益的有效途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教育与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产出与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教师的供求、流动及其调节机制。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埃尔查南·科恩、特雷·G.盖斯克著,范元伟译.教育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 克里夫·R·贝尔菲尔德著,曹淑江译.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7] 郝克明.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8] 杨葆昆.教育经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 曾满超等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0] 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3.4.12教育哲学专题(Educational Philosophy)

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

35

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就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教育哲学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哲学概述、教育的起源与本质、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论、教育认识论、教育功能论、教育伦理问题、教育实践论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 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6] 徐梦杰、Randall Curren、钟启泉、彭正梅.教育哲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吴俊升、程亮、瞿葆奎、卷金洲.教育哲学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8] 刘旭东.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9]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解释学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 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3.4.13教育文化学(Educ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本课程主要分析教育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如大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探讨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课程讲授主要包括教育活动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念、教育思维方式、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和教育精神等。通过本课程学习满足教育对社会文化背景的依赖和促进需要,同时从文化的视角中获得关于教育的新认识。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新世纪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4] 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倪胜利.教育文化论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6.3.4.14教育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ation)

教育社会学是本专业的选修课,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统一、教育与社会阶层化、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化过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即学校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学校自身的结构和组织。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丹尼尔·U·莱文,锁著.教育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缪建东..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徐瑞、刘慧珍.教育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珍妮.H.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五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3.4.15教育政策与法规(Education Policy and Regulations)

本课程是以教育学和法学两个学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法学和

36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1830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