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档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 2017年九年级数学中考练习试卷(含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 2017年九年级数学中考练习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a+3b=5ab B.(﹣2ab)=﹣6ab C.【答案】C

【解析】A选项:2a、3b不是同类项,故不能合并,故是错误的; B选项:(-2ab)=-8ab,故是错误的; C选项:

2

2

2

2

3

63

2

3

63

D.(a+b)=a+b

222

,故是正确的;

D选项:(a+b)=a+2ab+b,故是错误的; 故选C. 2.在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x>4 D.x≥3且x≠4 【答案】D 【解析】∵要使∴x-3≥0,x-4≠0 ∴x≥3且x≠4. 故选D.

3.某校有25名同学参加某项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取前13名参加决赛,其中一名同学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5名同学成绩的() A.最高分 B.中位数 C.方差 D.平均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共有25名学生参加预赛,取前13名,所以小颖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进入前13,我们把所有同学的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第13名的成绩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所以小颖知道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故选:B. 考点:统计量的选择.

4.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4°,则∠P的度数为()

有意义

A.44° B.66° C.88° D.9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证明△AMK≌△BKN,得到

∠AMK=∠BKN,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MKN=44°,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PA=PB,∴∠A=∠B,

,∴△AMK≌△BKN,∴∠AMK=∠BKN,

在△AMK和△BKN中,

∵∠MKB=∠MKN+∠NKB=∠A+∠AMK,∴∠A=∠MKN=44°,∴∠P=180°﹣∠A﹣∠B=92°, 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5.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件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己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自行车学生速度的2倍.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答案】C

【解析】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依题意得:

故选C.

6.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3x=6﹣2x的两根,则x1﹣x1x2+x2的值是( ) A.

B. C.

D.

2

B. C. D.

【答案】D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3x=6﹣2x中,a=3,b=2,c=-6,且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3x=6﹣2x的两根, ∴x1x2=∴x1﹣x1x2+x2=故选D.

,x1+x2=

.

2

2

7.若,则的值为( )

A.-6 B.6 C.18 D.30 【答案】B

【解析】∵x+4x-4=0,即x+4x=4, ∴3(x-2)-6(x+1)(x-1)=3(x-4x+4)-6(x-1) =3x-12x+12-6x+6 =-3x-12x+18 =-3(x+4x)+18 =-12+18 =6. 故选B.

8.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222

2

2

2

2

2

2

【答案】B 【解析】如图,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 ∴高线AH=3×S△ABC=∴

∴PD+PE+PF=AH=

.

即点P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为故选B.

9.如图,在Rt中,,,,点在边上,,⊙的半

径长为3,⊙与⊙相交,且点在⊙外,那么⊙的半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连接AD,

∵AC=4,CD=3,∠C=90°, ∴AD=5,

∵⊙A的半径长为3,⊙D与⊙A相交, ∴r>5-3=2, ∵BC=7, ∴BD=4, ∵点B在⊙D外, ∴r<4,

∴⊙D的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2<r<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

10.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B=30°,CE平分∠ACB交⊙O于E,交AB于点D,连接AE,则S△ADE:S△CDB的值等于()

A.1: B.1: C.1:2 D.2: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AB是⊙O的直径,得到∠ACB=90°,根据已知条件得到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得到

,求出AD=

AB,BD=

,根

AB,过C作

CE⊥AB于E,连接OE,由CE平分∠ACB交⊙O于E,得到OE⊥AB,求出OE=AB,CE=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AB是⊙O的直径, ∴∠ACB=90°,∵∠B=30°,∴

AB,

∵CE平分∠ACB交⊙O于E,∴,∴AD=AB,BD=

过C作CE⊥AB于E,连接OE,∵CE平分∠ACB交⊙O于E,∴=, ∴OE⊥AB,∴OE=AB,CE=

AB,

∴S△ADE:S△CDB=(AD`OE):(BD`CE)=(×3.

AB·AB):(×AB·AB)=2:

考点:(1)圆周角定理;(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3)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1.已知a≥2,m﹣2am+2=0,n﹣2an+2=0,则(m﹣1)+(n﹣1)的最小值是( ) A.6 B.3 C.﹣3 D.0 【答案】A

【解析】已知m﹣2am+2=0,n﹣2an+2=0,可得m,n是关于x的方程x﹣2ax+2=0的两个

2222

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m+n=2a,mn=2,再由(m﹣1)+(n﹣1)=m﹣2m+1+n﹣2n+1=(m+n)﹣2mn﹣2(m+n)+2=4a﹣4﹣4a+2=4(a﹣ )﹣3,因a≥2,所以当a=2时,(m﹣1)+(n﹣1)有最小值,即(m﹣1)+(n﹣1)的最小值=4(a﹣)-3=4(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6,故选A.

12.如图,正△ABC的边长为4,点P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APD=60°,PD交AB于点D.设BP=x,BD=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BC是正三角形, ∴∠B=∠C=60°,

∵∠BPD+∠APD=∠C+∠CAP,∠APD=60°, ∴∠BPD=∠CAP, ∴△BPD∽△CAP, ∴BP:AC=BD:PC,

∵正△ABC的边长为4,BP=x,BD=y, ∴x:4=y:(4?x), ∴y=?x+x. 故选C.

点睛: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象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用图象解决问题时,要理清图象的含义即会识图. 二、填空题

1.分解因式:ab﹣9ab= . 【答案】ab(a+3)(a﹣3)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ab,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ab﹣9ab=a(a﹣9)=ab(a+3)(a﹣3). 故答案为:ab(a+3)(a﹣3).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3

2

3

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注意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注意分解要彻底. 2.化简:(1﹣【答案】m.

【解析】试题分析:原式=考点:分式的运算.

3.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3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 【答案】k>﹣且k≠0

【解析】试题分析: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

2

根.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的意义得到k≠0且△>0,即(﹣3)﹣4×k×(﹣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k的取值范围.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3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0且△>0,即(﹣3)﹣4×k×(﹣1)>0,解得:k>﹣且k≠0. 考点:根的判别式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10影部分面积为______.

,一圆弧过点B和点C,且与AD相切,则图中阴

22

2

2

2

)?(m+1)= .

?(m+1)=m.

【答案】

【解析】设圆弧的圆心为O,与AD切于E, 连接OE交BC于F,连接OB、OC,

设圆的半径为x,则OF=x-5, 由勾股定理得,OB=OF+BF, 即x=(x-5)+(5

2

2

2

2

2

)解得,x=10,

2

则∠BOF=60°,∠BOC=120°,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矩形ABCD的面积-(扇形BOCE的面积-△BOC的面积)

故答案是:

2

.

5.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如图11所示,且P=|2a+b|+|3b-2c|,Q=|2a-b|-|3b+2c|,则P,Q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答案】P>Q

【解析】∵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a<0, ∵

∴b>0, ∴2a-b<0, ∵

∴b+2a=0,

x=-1时,y=a-b+c<0. ∴

∴3b-2c>0,

∵抛物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 ∴c>0, ∴3b+2c>0, ∴P=3b-2c,

Q=b-2a-3b-2c=-2a-2b-2c,

∴Q-P=-2a-2b-2c-3b+2c=-2a-5b=-4b<0

∴P>Q, 故答案是:P>Q.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去绝对值,二次函数的性质.熟记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在矩形ABCD中,∠B的角平分线BE与AD交于点E,∠BED的角平分线EF与DC交于点F,

若AB=9,DF=2FC,则BC= .(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6+3

【解析】试题分析:先延长EF和BC,交于点G,再根据条件可以判断三角形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并求得其斜边BE的长,然后根据条件判断三角形BEG为等腰三角形,最后根据△EFD∽△GFC得出CG与DE的倍数关系,并根据BG=BC+CG进行计算即可.延长EF和BC,交于点G

∵矩形ABCD中,∠B的角平分线BE与AD交于点E,∴∠ABE=∠AEB=45°,∴AB=AE=9, ∴直角三角形ABE中,BE=∴∠BEG=∠DEF

=

,又∵∠BED的角平分线EF与DC交于点F,

∵AD∥BC∴∠G=∠DEF∴∠BEG=∠G∴BG=BE=

=\解得x=

由∠G=∠DEF,∠EFD=∠GFC,可得△EFD∽△GFC∴设CG=x,DE=2x,则AD=\∵BG=\∴∴BC=9+2(﹣3)=

考点:(1)矩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7.如图,已知点C(1,0),直线y= -x+7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D、E分别是AB,

OA上的动点,当△CDE周长最小时,点D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

,连接

交直线AB于点

【解析】作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 ,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D,交y轴于点E,此时△CDE周长最小.

∵ C(1,0) ∴设直线则

的解析式为

解得

∴直线解方程

当∴D故答案为

的解析式为

得,

时,

.

8.如图,在Rt△ABC中.∠A=90°.AB=AC,BC=20,DE是△ABC的中位线.点M是边BC上一点.BM=3.点N是线段M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N,ME,DN与ME相交于点O.若△OMN是直角三角形,则DO的长是_____.

【答案】或.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EF⊥BC于F,DN′⊥BC于N′交EM于点O′,此时∠MN′O′=90°, ∵DE是△ABC中位线,∴DE∥BC,DE=BC=10,∵DN′∥EF,∴四边形DEFN′是平行四边形,∵∠EFN′=90°,∴四边形DEFN′是矩形,∴EF=DN′,DE=FN′=10,∵AB=AC,∠A=90°,∴∠B=∠C=45°,∴BN′=DN′=EF=FC=5,∴

,即

,解得DO′=

.当

∠MON=90°时,∵△DOE∽△EFM,∴∴DO=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M==13,

考点:三角形综合题. 三、解答题 1.求不等式组来.

的解集,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

【答案】-2≤x<3,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分别解不等式进而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数轴上表示出解集即可. 试题解析:

,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则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2≤x<3.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为了了解某学校初四年纪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学校初四年级m名同学,对其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条形统计图(图一)和扇形统计图(图二):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m值.

②求扇形统计图中阅读时间为5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③补全条形统计图.

(2)直接写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答案】(1)①m=60;②30;③见解析;(2)众数、中位数为5;平均数2.92.

o

【解析】试题分析:(1)①根据2小时所占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确定其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中2小时的人数求得m的值; ②结合周角是360度进行计算;

③求得总人数后减去其他小组的人数即可求得第三小组的人数; (2)利用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及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确定即可. 试题解析:

(1)①∵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90°, ∴其所占的百分比为

∵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有15人, ∴m=15÷=60;

②5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③第三小组的频数为:60-10-15-10-5=20, 补全条形统计图为:

(2)∵课外阅读时间为3小时的20人,最多, ∴众数为 3小时;

∵共60人,中位数应该是第30和第31人的平均数,且第30和第31人阅读时间均为3小时,

∴中位数为3小时;平均数为:

≈2.92小时.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A=2∠BCD,点E在AB的延长线上,∠AED=∠ABC

(1)求证:DE与⊙O相切; (2)若BF=2,DF=

,求⊙O的半径.

【答案】(1)详见解析;(2)5.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OD,由AB是⊙O的直径可得∠ACB=90°,所以

∠A+∠ABC=90°,即可证得∠BOD=∠A,从而推出∠ODE=90°,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BD,过D作DH⊥BF于H,由弦切角定理得到∠BDE=∠BCD,推出△ACF与△FDB都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H=BH=BF=1,则FH=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HD=3,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AB是⊙O的直径, ∴∠ACB=90°, ∴∠A+∠ABC=90°,

∵∠BOD=2∠BCD,∠A=2∠BCD, ∴∠BOD=∠A, ∵∠AED=∠ABC, ∴∠BOD+∠AED=90°, ∴∠ODE=90°, 即OD⊥DE, ∴DE与⊙O相切;

(2)解:连接BD,过D作DH⊥BF于H, ∵DE与⊙O相切, ∴∠BDE=∠BCD, ∵∠AED=∠ABC, ∴∠AFC=∠DBF, ∵∠AFC=∠DFB,

∴△ACF与△FDB都是等腰三角形,

∴FH=BH=BF=1,则FH=1,由勾股定理可得HD==3, 在Rt△ODH中,OH+DH=OD, 即(OD﹣1)+3=OD, ∴OD=5,

∴⊙O的半径是5.

2

2

22

2

2

考点:圆的综合题.

4.东营市某学校2015年在某商场购买甲、乙两种不同足球,购买甲种足球共花费2000元,购买乙种足球共花费1400元,购买甲种足球数量是购买乙种足球数量的2倍.且购买一个乙种足球比购买一个甲种足球多花20元.

(1)求购买一个甲种足球、一个乙种足球各需多少元;

(2)2016年为响应习总书记“足球进校园”的号召,这所学校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足球共50个.恰逢该商场对两种足球的售价进行调整,甲种足球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提高了10%,乙种足球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降低了10%.如果此次购买甲、乙两种足球的总费用不超过2900元,那么这所学校最多可购买多少个乙种足球?

【答案】(1)购买一个甲种足球需50元,购买一个乙种足球需70元;(2)这所学校此次最多可购买18个乙种足球.

【解析】试题分析:(1)设购买一个甲种足球需x元,则购买一个乙种足球需(x+20),根据购买甲种足球数量是购买乙种足球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设这所学校再次购买y个乙种足球,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

试题解析:(1)设购买一个甲种足球需x元,则购买一个乙种足球需(x+20),由题意得:

解得:x=50,

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

答:购买一个甲种足球需50元,则购买一个乙种足球需70元; (2)设这所学校再次购买y个乙种足球,由题意得: 50×(1+10%)×(50﹣y)+70×(1﹣10%)y≤2900, 解得:y≤18.75,

由题意可得,最多可购买18个乙种足球, 答:这所学校最多可购买18个乙种足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5.如图,某建筑物AC顶部有一旗杆AB,且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在地面D处观测旗杆顶端B的仰角为30°,然后他正对建筑物的方向前进了20米到达地面的E处,又测得

旗杆顶端B的仰角为60°,已知建筑物的高度AC=12m,求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米).参考数据:≈1.73,≈1.41.

【答案】约是5.3米.

【解析】试题分析:由条件可知BE=DE=20米,再在Rt△BCE中,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得BC的长,进而可求得AB的长.

试题解析:∵∠BEC=∠BDE+∠DBE,∴∠DBE=∠BEC-∠BDC=60°-30°=30°,∴∠BDE=∠DBE,∴BE=DE=20米.在Rt△BCE中,∠BCE=90°,sin∠BEC=,∴

(米),∴AB=BC-AC=17.3-12=5.3

(米).答:旗杆AB的高度为5.3米.

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2 三角形的外角;3等角对等边.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速度

,0),B(3

,2),C(0,2).动点D以每秒1个单位

从点0出发沿OC向终点C运动,同时动点E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B向终点B运动.过点E作EF上AB,交BC于点F,连结DA、DF.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ABC的度数; (2)当t为何值时,AB∥DF; (3)设四边形AEFD的面积为S. ①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一抛物线y=x+mx经过动点E,当S<2

2

时,求m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

可).

【答案】(1)30;(2) ;(3)

o

【解析】试题分析:(1)求∠ABC的度数即求∠BAx的度数,过B作BM⊥x轴于M,则AM=2,BM=2,由此可得出∠BAM即∠ABC的度数.

(2)当AB∥FD时,∠CFD=∠B=30°,可在直角三角形CDF中,用CD的长表示出CF,同理可在直角三角形FEB中,用BE的长表示出BF,然后可根据CF+BF=BC来求出t的值. (3)①连接DE,根据D、E的速度可知AE=2OD,而AE=2EG,因此OD∥=EG,即四边形ODEG是矩形,因此DE∥x轴,那么四边形AEFD的面积可分成三角形ADE和三角形EFD两部分来求出.两三角形都以DE为底,两三角形高的和正好是OC的长,因此四边形ADEF的

面积就等于 DE?OC,关键是求出DE的长.如果过A作DE的垂线不难得出DE=OA+AE?sin60°,由此可得出S,t的函数关系式.

②已知了S的取值范围可根据①的函数关系式求出t的取值范围.在①题已经求得了E点坐标,将其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用m表示出t的值,然后根据t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

(1)过点B作BM⊥x轴于点M ∵C(0,2),B(∴BC∥OA ∴∠ABC=∠BAM ∵BM=2,AM=∴tan∠BAM=

∴∠ABC=∠BAM=30°. (2)∵AB∥DF ∴∠CFD=∠CBA=30°

在Rt△DCF中,CD=2-t,∠CFD=30°, ∴CF=

(2-t)

∴AB=4,

∴BE=4-2t,∠FBE=30°, ∴BF=

∴∴t=

(3)①连接DE,过点E作EG⊥x轴于点G, 则EG=t,OG=∴E(

t+

,t)

t+

∴DE∥x轴

S=S△DEF+S△DEA= DE×CD+DE×OD =

t+

②当S<时,

t+

由①可知,S=∴

t+

<

∴t<1, ∵t>0, ∴0<t<1, ∵y=-x+mx,点E(当t=0时,E(∴m=

2

t+,t)

,0)

,1)

当t=1时,E(∴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的求法以及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7.(2009?江西)如图,抛物线y=﹣x+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D.

2

(1)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

(2)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F∥DE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②设△BCF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A(﹣1,0),B(3,0),C(0,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 (2)①当m=2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②S=﹣m+m(0≤m≤3).

【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了抛物线的解析式,当y=0时可求出A,B两点的坐标,当x=0时,可求出C点的坐标.根据对称轴x=﹣可得出对称轴的解析式.

(2)PF的长就是当x=m时,抛物线的值与直线BC所在一次函数的值的差.可先根据B,C的坐标求出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然后将m分别代入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得出两函数的值的差就是PF的长.

根据直线BC的解析式,可得出E点的坐标,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D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系中两点的距离公式,可求出DE的长,然后让PF=DE,即可求出此时m的值. (3)可将三角形BCF分成两部分来求:

一部分是三角形PFC,以PF为底边,以P的横坐标为高即可得出三角形PFC的面积. 一部分是三角形PFB,以PF为底边,以P、B两点的横坐标差的绝对值为高,即可求出三角形PFB的面积.

然后根据三角形BCF的面积=三角形PFC的面积+三角形PFB的面积,可求出关于S、m的函数关系式.

解:(1)A(﹣1,0),B(3,0),C(0,3).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

(2)①设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把B(3,0),C(0,3)分别代入得:解得:

2

所以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为:y=﹣x+3. 当x=1时,y=﹣1+3=2, ∴E(1,2). 当x=m时,y=﹣m+3, ∴P(m,﹣m+3).

在y=﹣x+2x+3中,当x=1时,y=4. ∴D(1,4)

当x=m时,y=﹣m+2m+3, ∴F(m,﹣m+2m+3)

2

2

2

∴线段DE=4﹣2=2,

线段PF=﹣m+2m+3﹣(﹣m+3)=﹣m+3m ∵PF∥DE,

∴当PF=ED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由﹣m+3m=2,

解得:m1=2,m2=1(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当m=2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②设直线PF与x轴交于点M,由B(3,0),O(0,0), 可得:OB=OM+MB=3. ∵S=S△BPF+S△CPF

即S=PF?BM+PF?OM=PF?(BM+OM)=PF?OB. ∴S=×3(﹣m+3m)=﹣m+m(0≤m≤3).

2

2

2

2

2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中考初中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 2017年九年级数学中考练习试卷(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 2017年九年级数学中考练习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yundocx.com/wenku/2564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18-2022 云文档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